#萬古神帝#
導語:人生一大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生老病死,世事輪迴,這是所有人必經之事。為了不讓自己產生這樣的遺憾,有些事情就得提前做。比如「贍養」父母,避免「親不待」這種事情的發生。
十月懷胎母受苦,穿越千年之後您以不在
血後是生母,林妃更是張若塵的娘親。兩世為人之子,也就有了兩位母親。前世的聖明太子,出生之後就就沒有見過自己的母后。重生之後的張若塵,在林妃這,扎紮實實地感受到了一波母愛的溫暖。
情節的設定上,林妃的設定是給張若塵的出生,安排上一個合理的身份。但是張若塵畢竟是有著前世記憶的人,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而言,林妃並不能算是張若塵真正意義上的母親,只能稱之為一個「載體」。
這種橋段在其它的作品中很常見,而且大多數也就將之當成了一個普通的情節設定。並沒有過多的感情羈絆,最多是在主角強大之後,將自己這一世的父母接到身邊,就再不會有過多的情感上的描寫。但飛天魚卻不一樣,對林母的描寫,也感動了許多人。
(飛天魚的這一段的確是將葫蘆感動了。可能是年紀大了,比較傷感。飛天魚對林妃的這一段描寫,真的特別感人。話不多說,反正粉定飛天魚了。)
有些人可以等,有些人卻等不到你。千年之後,物是人非,大家之前想到的是張若塵可能在擔心自己的父皇。但是葫蘆卻是萬萬沒想到張若塵會去找林妃,然後被飛天魚給狠狠的「賺」了一把眼淚。
重生之時,張若塵噩夢纏身,是林母在每晚守候。原本柔弱,無爭無求的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兒子能更好的修煉,會去質問強勢的王后。即便在面對血後的時候,也毫不畏懼,要護住自己兒子的安全。在有消息傳出張若塵已經死去之時,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不願離開無盡深淵,怕的就是萬一兒子回來了,找不到自己。
這一刻林母不在考慮張若塵張若塵的身份,什麼天庭的叛徒,什么元會級的天驕,在林母的眼裡,只有兒子這一個身份。但可惜的是,身為普通人的林母,等不到張若塵回來。
樹欲靜而風不止
張若塵開始外出歷練之後,就極少和林母見面。雖說林母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是對於林母,張若塵對她的愛,卻是深切的,在當初知道林母被血後帶走的時候,甚至都有打算對血後出手。在張若塵的心目中,或許林母比血後還要重一些。
雖然一直想陪伴在林母身邊,但是命運卻是弄人,從未讓張若塵停留一下。在崑崙界之時,因為假死而不得不隱姓埋名。後又受到池瑤的威脅不得不離開崑崙界。崑崙界的戰場上,又不得不徵戰四方。
如果身在崑崙界,即便再忙,張若塵其實都有時間前去見林母。但是一場變故,孔樂被抓。為了救自己的女兒,張若塵來到了地獄界。成為了不死血族的神子,原本想著救出孔樂就能回去,但是一件件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後又參與到了拯救島主的重任。再到須彌廟中的一千年,林妃再也等不住了。
等到張若塵想要盡孝時,也已經來不及。就算是張若塵在天庭地獄界可以呼風喚雨,神靈不出,無人能與之爭鋒。但是他也救不會自己的母親,甚至都沒法再見上母親一面。一頓招魂操作,基本上也就否定了林母復活的可能性。如果要想讓林母回來,估計也就只有等到張若塵成為神帝的時候,穿越時空救回林母。
書中的情節或許可以跟隨作者的想法而改變。但現實的我們卻沒有辦法改變,一分一秒的時間流逝了,那就是真的失去,再沒有半分挽回的可能。所以我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要要多多考慮一下,思考自己做出這個事,在未來是否能不後悔,又後者說,能接受未來肯可能帶來的後果。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希望每個人都不要遇上。願所有人都可以和自己的父母親人在一起。錢不錢的沒關係,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就比什麼都重要。
此文僅是葫蘆自己的一點看法,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評論區留言指出。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原創不易,請勿抄襲。《萬古神帝》千年過後,物是人非,張若塵在擔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