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彝族鄉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為徹底解決脫貧問題,黔西南州和晴隆縣決定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對三寶鄉實施整鄉搬遷,並在晴隆城郊打造了可容納搬遷戶8000多人的「阿妹戚託小鎮」安置區。文安梅家就是其中一戶搬遷戶,文安梅10多歲時,就學會了彝族姑娘出嫁時跳的「阿妹戚託」傳統舞蹈,現在她已經是阿妹戚託小鎮藝術團的團長,白天帶著大家排練,晚上到廣場舞臺表演,將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用歌舞的形式傳遞給八方來客。
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化傳媒公司藝術團團長 文安梅:我們以前是為了跳舞而跳舞,有一天阿妹戚託會成為我們的一個產業,我從來都沒想到過。我們會努力的把每個舞蹈跳好,排練好,讓外界來的遊客們,來到我們這個地方,體驗到其他地方沒有的民族文化氛圍。
從2019年7月開始,藝術團陸續招募了100多名搬遷群眾,學跳阿妹戚託和篝火舞。這個正在跳舞的團員叫車金妹,從小喜歡學唱彝族山歌,是三寶鄉的「百靈鳥」,三個月前,她加入到藝術團,成為一名群眾演員,除了跳舞,還負責每場演出臨時增加的演唱環節。每天演出一兩個小時,車金妹一個月可以有1000多元收入。
搬遷新市民 車金妹:我老公他兩隻腳都動過大手術。要是外出他也幹不了什麼重活,所以我想分擔一點,就是我自己能工作,然後還能帶小孩。
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文化傳媒公司藝術團團長 文安梅:到旅遊公司這邊的話,只要你肯努力,你能勝任這份工作的話,剛開始試用期(工資)是2800元,轉正以後(工資)是3580元。旅遊公司這邊我管理藝術團,我的工資也提到了4135元。
現場聲: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阿妹戚託景區總經理 劉智勇:把他們原生態的這種彝族文化,苗族文化布依族文化這種原生態的文化,挖掘出來,吸引周邊路過的遊客。我們光藝術團的群眾演員就有100多人。包括我們一線的安保保潔,還有我們的管理人員都有貧困戶大概加起來就有150多人左右。
小鎮通過充分挖掘「阿妹戚託」「曬月亮」「火把節」「蘆笙舞」等民俗文化,不斷豐富表演節目和旅遊項目,受到了遊客們的歡迎。
遊客 湯代弟:你要在那山裡面,誰也都不知道有這種民族有這種特色,而且有這種舞蹈,帶出來特別好,從他們的舞蹈都能夠看得出,他們很熱情很幸福。
遊客 謝忠旗:感覺到就是這邊的老百姓從搬到這個特色的一個小鎮來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喜悅,然後看著大家跳這麼好看的舞蹈,我自己也感覺到這份喜悅。
隨著旅遊帶動,阿妹戚託小鎮的商鋪逐步熱鬧了起來,當地還出臺了房租、水電費兩年全免等優惠政策,扶持新市民創業,目前已有53名新市民在小鎮裡經商。從2018年以來,阿妹戚託小鎮已接待遊客43萬人次,小鎮半數以上的新市民吃上了旅遊飯,通過旅遊扶貧,三寶鄉群眾在新家園正奮力開創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黔西南臺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