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可卡,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被歸類到可卡家族中。除了尾部特徵和一般可卡類似以外,頭背部、體型等均與之有較大的區別,甚至是否可以歸入可卡類也是有爭議的。
暫且將此類可卡稱為彩虹家族。目前出現了三種近似種:彩虹可卡、紫影可卡、紅翅可卡。
Fish Base對這三種魚做了一個定義:Moenkhausia plumbea(彩虹可卡)is distinguished from all congeners, except M. chlorophthalma(紫影可卡) and M. petymbuaba(紅翅可卡).也就是說彩虹家族不同於所有其他M屬的同類,僅有這三個學名對應的近似種。同樣,同為M屬的可卡被否決在外,這也是將彩虹家族歸入可卡類有爭議的依據。
以上為Fish Base給出的理論簡介,下面來介紹一下這獨立的三個亞種:
一、彩虹可卡
學名:Moenkhausia plumbea
產地:Rio Tabajos水系上遊支流
Fish Base的產地描述:Brazil. Known from headwaters of tributaries of the rio Braço Norte (rio Tapajós basin) in the Serra do Cachimbo .
塔巴赫斯水系上遊支流。事實上16年輸入時採集隊記錄正是同為塔巴赫斯上遊支流的特爾斯皮爾斯河(Rio Teles Pires)。
外觀描述:體型大,身體長。虹膜、測線、各鰭及尾部均為橙黃色。鱗片粗大,且分布類似疹子的紅斑。測線亮黃,身體的色澤則從鰓蓋後方開始由淡墨綠漸變成黃褐色。
二、紫影可卡
學名:Moenkhausia chlorophthalma
產地:申古水系庫魯亞河上遊支流
Fish Base產地描述:Discovered in small creeks near headwaters of rio Curuá, these portions are isolated by large waterfalls.
在庫魯亞河上遊被大型瀑布隔開的小溪流中發現。
外觀描述:與彩虹可卡接近,鱗片上則有隱性深褐色點狀斑紋,隨著狀態和環境而轉變。冰魄般翠藍色的眼睛,最奇特的為其黑白二色的脂鰭--上段為白,下段黑色融入肉身。
三、紅翅可卡
學名:Moenkhausia petymbuaba
產地:申古水系Serra do Cachimbo
FISH BASE產地描述:Found in a waterfall pool,a new species of characid from the Serra do Cachimbo, Rio Xingu basin, Brazil.
和紫影可卡位置接近,在瀑布的水潭中發現。
外觀描述:同樣屬於彩虹家族的體型,特點為脂鰭血紅及紅點尾表現。性格大膽,搶食積極。在未發色狀態下像極了紫影可卡,當各鰭發紅時則印證了其紅翅之名。
彩虹家族的介紹先告一段落,三個成員各有特色,可謂不可多得的好魚。將來,亦有可能發現新的家族成員。變幻、類似而又不盡相同。這就是小型燈魚的魅力所在。或許在未被探索到的水域,那些仍未面世的南美小精靈正等著被採集、被發掘,逐漸得讓人們領略到他們無與倫比的美。
最後感謝提供高品質素材的玩家:COOL 和 ZGH123,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