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直是很多孩子的痛,因為數學拖累總分,導致排名上不去的孩子特別多。
而其中的公式類題目是小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不少孩子的噩夢。一段時間沒用,公式就記得不熟練了,半天想不起來了,好不容易想起來了,還是個錯的,從而導致題目不會做,出錯率高。所以這裡我將小學階段用到的公式做了一個總結,希望可以幫到孩子們,讓公式類題目不再成為孩子們的攔路虎。
01小學數學1-6小升初圖形計算公式
圖形題目是小學的一大分支,題目和題型也比較多,平面圖形題目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分清楚周長和面積
對於平面圖形,好多同學在做題時總是傻傻分不清楚周長和面積,導致用錯公式題目出錯,那怎麼區分呢?
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既然是長度我們就可以理解為是一條線,線才有長度。對於面積小學是這樣定義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可以看到是一個面的大小,是一大片不是一條線了,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句口訣來區分「周長一條線,面積一大片」這樣我們在用公式的時候就不容易出錯了。
02 解題方法技巧
平面圖形題目在解題時,小學主要用到五種方法:公式法、切割法、補全法、比例法、移動法,這些方法要能靈活運用。
立體圖形題目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立體圖形公式之間的關係
我們學習了正方體和長方體之後,知道兩者體積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積乘以高來表示,那學習了圓柱、圓筒之後也要去思考能不能也合併成一個公式呢,而驗證之後我們發現這這四個公式都是可以合併為底面積乘以高的,這樣不但減少我們記憶公式的數量還能對這些題目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02 解題方法的相似之處
雖然這是兩個不同年級學習的知識,但其實小學知識都是循環上升的,例如正方體長方體題目中所牽扯到的切割、拼接、水中物體等計算方法,在圓柱裡面同樣適用,所以說要能通過多做題目,總結出這些相對應的方法,思路理解透徹了,做對題目自然不在話下,如果自己不太會總結也沒關係,關注下老師,我會不斷地把這個知識串成串發布出來,希望能夠幫到同學們。
02小學數學1-6小升初計算公式
這張圖上是常見的計算公式,是小學題目的基礎,在做公式類題目時,通讀題目標註好單位和關鍵字後,通常從問題入手向前分析會更簡單,小學應用題三種常見的思路:順序讀題法、逆向分析法、圖形輔助法一定要能夠配合起來靈活應用,這樣常見的應用題就難不到大家了。
03小學數學1-6小升初單位換算進率
單位換算一直是小學的重點,也是一個BUG的存在,總是不經意讓孩子們掉進陷阱裡,所以我們在做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單位下面劃線,來確定題目中是否統一,不統一第一時間先換算單位,在題目完成後再去檢查你所計算出的單位是不是和題目問的一致,提高自己的正確率。
小學階段單位換算口訣:大小化乘以進率,小化大除以進率。因為單位除了時間進率是60外,其餘都是整十、百、千的數,所以我們也可以修改成:大小化乘以進率,小化大除以進率,乘向右移,除以向左移,1後有幾0就移動幾位。(移0法時間除外)這樣一來我們做題就會又快又準了。
希望這份資料能夠幫到孩子們,讓孩子們學習進步,細緻的知識點講解,我會再後面的文章裡一一分析,歡迎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