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無論放在什麼年級年齡段,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輔導數學的時候也會犯難,事實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任一年級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基礎抓起,才是真正的學習之道。
數學的基礎就是公式,勤藤教育從網上整理了一波小學數學的公式匯總,需要的家長和孩子快拿去!
勤藤教育提醒:
數學是一門對邏輯思維要求很高的學科,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非常重要。
為了不讓孩子一看到數學就產生恐懼,就得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作用,找到樂趣,讓數學回歸生活。
而在這樣的氛圍下也會無形地培養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日常生活裡的數學?
如果你以為日常生活裡不會接觸到數學那就大錯特錯了,數學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分蘋果、切蛋糕、超市購物、商品打折……
這些和數字及分配相關的東西都可以變成給孩子創造數學相關對話的環境。
比如:
1.切蛋糕時讓孩子自己算有多少人,怎麼進行分配才合理。
2.讓孩子根據購物清單上的物品數量去購物,讓孩子自己進行付款結算。
只有孩子真實感受到數字的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才會自覺用數學邏輯去思考問題,同時,公式是相應思維規律的歸納總結,是幫助我們觸類旁通的便捷方法。
二、別讓孩子變成只會背公式的機器
孩子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疑問,可能他會問你「為什麼求周長用加法,但是求面積要用乘法?」能回答的問題要儘量給他解釋清楚。
但是如果他提出了你回答不了的問題,不要迴避,更不要說出「你把公式記下來就行了!」這種話。
孩子不是背書機器,請和他一起找出公式背後的原理,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公式概念。
三、思考的方式不止一個
數學不只是1+1等於幾這樣的算術問題,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止一個。
如果孩子對題目的解答上產生分歧,不要急著把他拉回所謂「正途」,不用急著給他看標準答案,不如仔細聽聽他是怎麼考慮的,也許會發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思考方式。
對問題抱以不同的思考方式可以拓寬思維的廣度和想法的深度。
四、學習不再艱難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一樣要和這門學科建立關係,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逐漸形成體系。
面對數學,大人首先不能畏懼,不能焦慮,更不能不耐煩,不給孩子留下這是很難的學科的印象,讓孩子潛意識排斥數學。
但是要注意這樣的話語「這有什麼難的!」「這麼簡單都不會!」。
也許你是覺得真的簡單也想要孩子不畏懼,但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想當然地帶入自己的習慣和思考方式。
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讓孩子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用數學邏輯去解決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