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全稱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中文意思是不明飛行物,既飛碟。而UFO一詞起源於美國空軍的「藍皮書計劃」,這項計劃的第一任負責人是愛德華·魯佩爾特上尉,他正式發明「UFO」一詞。
全世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在開展對不明飛行物的研究、調查,包括已出版的關於不明飛行物的專著約350餘種、各種期刊近百種。對不明飛行物已有不少官方和民間研究機構在進行研究。世界上較大的研究機構都擁有一批專家參加這項工作,包括天文學家、植物學家、生物學家、醫生和精神病學家、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還有航空、土木、電氣、機械和冶金等方面的工程師,以及語言學家、歷史學家等。在美國,一些理工大學甚至已把不明飛行物問題正式列入博士論文的選題,一些大學和空軍院校還開設了不明飛行物課程。而在中國也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為主體的民間學術研究團體一中國UFO研究會。在臺灣和港、澳地區均建有類似的UFO研究組織。中國關於不明飛行物的科普刊物《飛碟探索》於1981年創刊。
而在這些年來關於UFO的目擊報告卻層出不窮。
在20世紀以前較完整的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有300件以上。據稱形狀如球狀和雪茄狀。
20世紀40年代末起,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急劇增多,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認為很多目擊報告不可信,不明飛行物並不存在,只不過是人們的幻覺或是目擊者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曲解。肯定者認為不明飛行物是一種真實現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事實所證實。
到80年代為止,全世界共有目擊報告約10萬件。
1947年的6月,肯尼思·阿諾德正駕著私人飛機,飛越華盛頓州的喀斯喀特山脈,忽然看見遠處閃過藍白色的亮光。阿諾德向當地報社講述了這件事,由此掀起飛碟熱潮。同一年,後來又發生了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其影響延續至今。而一起UFO墜毀事曾一度讓世界震驚令相信的人滿懷敬畏,讓懷疑的人不勝其煩,這就是羅斯威爾事件。
1947年7月8日,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的《每日新聞報》刊出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空軍在羅斯威爾發現墜落的飛碟。」 這條新聞立即被《紐約時報》等各大報刊轉載,無線電波載訊傳遍世界。此消息在美國公眾中引起軒然大波。美國政府堅稱只是一個墜毀的美國軍方偵查氣球,但是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一起外星飛碟墜毀事件。此後,「羅斯威爾」幾乎跟UFO成了同義詞。
1947年7月5日,距科羅那50公裡、距羅斯威爾西北方120公裡的一個農場主人麥克·布萊索曾在當晚聽到比雷聲還大的爆炸巨響,次日發現散布在農場約400米範圍的許多特殊的金屬碎片。6日布萊索帶著金屬碎片交給羅斯威爾警長,然後向軍方報告,並轉交給空軍基地。7日後,他帶著傑西·馬西爾少校和另一個軍官到現場檢視,並裝載一大堆東西帶回基地檢驗。
另外,8日在距布萊索農場西邊5公裡的荒地上,住在梭克羅的一位土木工程師葛拉第發現一架金屬碟形物的殘骸,直徑約9米,碟形物裂開,幾具屍體分散在碟形物裡面及外面地上。屍體體型瘦小,身長僅100到130釐米,體重只有18公斤,無毛髮、大頭、大眼、小嘴巴,穿整件的緊身灰色制服。當日軍隊馬上進駐發現殘骸的兩地,封鎖現場。
六小時後軍隊指揮官羅傑·雷米將軍接手負責這個事件,他給馬西爾少校一些氣象球的碎片,急忙安排一個記者招待會,將軍說他的軍官犯了錯誤,根本沒有飛碟這回事。墜毀的物體不過是帶著雷達反應器的氣象球而已,推翻以前的說法,事情就此結束。因此,隔日報紙特別提出澄清,墜落的不明物體是一個氣象球,而不是外星來的飛碟。稍早,廣播電臺的經理朱·羅伯茲接到華盛頓來的命令:不得播報這則飛碟的消息。因此報紙提出澄清,否認發現飛碟。由於事出突然,轉變太快,使大眾懷疑其中有隱情,大多數人相信氣象球的說法是經過修正後的聲明。1997年,美國軍方再辯稱所謂的外星人只是作為飛行彈跳測試用的假人,但立場轉換得太生硬,讓許多人認為只是再一次的隱瞞,遂成為五十年來懸而未決的「羅斯威爾事件」。
UFO可以說近些年最大的謎了,不過相信不久的將來它的神秘面紗終將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