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點燃」了月球上的神秘光點?

2020-12-12 中科院物理所

/ 阿波羅的太空人看到了什麼?

1972年12月10日,就在「阿波羅」17號準備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時候,登月艙駕駛員哈裡森·施密特和地面通信員之間發生了這樣一幕。

太空人:「嘿,我剛剛看到在月球表面有一道閃光。」

地面通信員:「哦,是嗎?」

太空人:「就在馬爾迪環形山(Grimaldi)北面,你可以看看月震儀上是否有東西,很小的撞擊就可能會產生相當多的可見光。」

地面通信員:「好的。我們查一下。」

太空人:「在那個環形山附近有一個明亮的小閃光,然後在它北邊有另外一個。在北面非常清晰得有一個弱的閃光。」

地面通信員:「在地圖上你看到的位置畫個X怎麼樣。」

左圖:阿波羅17號的科學家太空人哈裡森 · 施密特在一塊巨石附近開展工作;右圖:月球表面撞擊的模擬場景。/ NASA

這是一段真實通話記錄。施密特震驚地發現月球表面連續發生了兩次神秘閃光現象。也許外星人愛好者會馬上聯想到外星人的信號之類的,但是施密特立刻判斷出這應該是流星撞擊到月球表面發生的閃光,並且要求地面通信員核實月震儀上是否有對應的月震信號。非常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查找到月震儀的相關記錄,這次的目視觀測只能被記錄為高度疑似流星撞擊月球事件,而不是人類首次有確定證據地觀測到流星撞擊月球。

/ 科學讓神秘閃光不再神秘

那麼,這種月球閃光是確實存在的嗎?它常見嗎?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現在,這種流星體或其他微小天體撞擊月球而發生的閃光已經被科學界命名為月球撞擊閃光。針對這種現象,科學界開展了觀測和研究,找到了一些確切的觀測證據。

1993年,梅洛什·傑伊(Melosh, H. Jay)等人通過分析認為,流星體高速撞擊月球表面會產生等離子體羽流和光學輻射,在地面上可以觀測到1米以下直徑流星體撞擊月球產生的閃光。1999年獅子座流星雨期間,西班牙的歐提茲·路易斯(Ortiz, J.Luis)等人成功觀測到了5個月球撞擊閃光事件。

此後,來自其它流星雨的月球撞擊閃光事件也陸續被各國科學家探測到。系統的搜索表明,100克左右的流星體會產生從地面看上去9等左右的閃光。而這種閃光不但不像它聽起來和看起來那麼浪漫,還充滿了破壞力。

宇宙中微小天體數不勝數,月球沒有地球這麼幸運,沒有磁場,沒有大氣層,因此即使最微小的流星體,也會毫不減速直接撞擊到月球表面,形成電光石火。從地球軌道衛星的照片或者回收的部件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失去大氣保護後微小的流星體造成的損害。

0.5毫米的微流星體撞擊在哈勃望遠鏡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上造成的直徑4毫米的彈坑。/ NASA

我們還可以用子彈的威力來類比:子彈的威力取決於其動能,AK47槍枝的槍口動能是1980焦耳,速度24千米/秒的流星體只需要7毫克就可以達到同樣的動能,而當流星體速度為72千米/秒時,只需要0.8毫克。也就是說,如果人類在月球表面建立長期基地並在月面頻繁活動,非常微小的流星體都會對月表設施和航天員造成威脅。

為了解來自流星體的威脅,就需要對流星體的流量分布進行研究,也就是研究單位時間內會有多大質量,以及多大體積的流星體打到地球的單位面積上。

NASA在開始實施「星座計劃」時,就意識到了流星體對長期駐留月面的載人登月計劃的威脅,於2005年啟動了流星體撞擊月球閃光事件的系統性監測,以便更好地了解流星體的分布,從而指導月球太空船、太空服和月面系統的防護設計。到了2018年4月,這項計劃共探測到了435次撞擊閃光事件。

用於月面撞擊閃光監測的望遠鏡以及終端,包括調焦器、縮焦鏡、攝像機等。/ NASA

西班牙的韋爾瓦大學和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安大路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從2009年開始聯合實施月球撞擊閃光監測計劃(MIDAS),與NASA的監測計劃不同,他們主要在流星雨期間進行觀測,以提高發現機率。

這兩個計劃都採用35.5釐米小口徑的愛好者望遠鏡和CCD攝像機的組合,每次使用兩臺以上望遠鏡同時觀測月球的暗面,以排除噪聲等假信號的影響。NASA對截止2015年探測到的月球撞擊閃光的星等分布進行了統計,顯示絕大多數的事件中,目視星等暗於6等,也就是說肉眼不可見,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以前這類事件沒有被發現。

/ 那些有名的月球撞擊閃光事件

在二十多年來的月球撞擊閃光觀測過程中,不乏引人矚目的事件。

2013年3月17日03:50:54.312(UTC),NASA的月球撞擊監測計劃探測到了開啟8年以來最亮的撞擊閃光事件,這次事件的R波段峰值為(3.0±0.4)星等,對應7.1×106焦耳的發光能量,撞擊閃光的位置在月表20.60°±0.17°N、23.92°±0.30°W。由於發生在室女座複合流星雨期間,因此可以假設其速度為25.6千米每秒,撞擊高度角為56°,由此能夠推斷出這次撞擊產生的隕石坑內部直徑在9至15米之間,邊緣直徑在12至20米之間。

隨後,通過對比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於2012年2月12日和2013年7月28日對該位置拍攝的圖像,科學家們在撞擊產生的隕石坑附近發現了新的撞擊坑,新的撞擊坑位於0.7135°N、24.3302°W,邊緣直徑為18米,內部直徑15米,比原來撞擊產生的隕石坑更大。這證明了NASA月球撞擊監測計劃的觀測和數據處理的可靠性,同時,地面的監測信息也為研究撞擊坑提供了更多的數據支持。研究人員還提出,與主撞擊坑相比,濺射物的範圍要大得多,在濺射範圍內都可能對探月的太空飛行器、設施和人員造成危害,因此,濺射物對月球探測活動或其他探月設施的危害更大,在設計探月計劃時需要考慮這個因素。

2013年3月17日NASA月球撞擊監測計劃拍攝到了一次持續約1秒的撞擊閃光事件,在月面產生了直徑18.8米的撞擊坑,碎屑飛了數百米,最遠至30公裡。(左圖為撞擊前圖像拍攝於2012年2月12日,右圖為撞擊後圖像拍攝於2013年7月28日)

這一撞擊事件不久,撞擊閃光的亮度記錄就被刷新了。西班牙的MIDAS計劃於2013年9月11日20:07:28.68(UTC)記錄到了峰值亮度2.9±0.2星等的閃光事件,這次事件持續了8.3秒。2014年3月16日,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發現了20130911事件對應的隕石坑,隕石坑的位置與MIDAS團隊公布的位置僅僅相差2千米,隕石坑邊緣直徑為34米。

不過,迄今為止最引人矚目的一次月球撞擊閃光事件是2019年1月21日發生的,雖然這次撞擊閃光的峰值亮度為4.2星等,遠遠比不上20130317和20130911,但由於這次事件發生在月全食期間,很多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都把目光和鏡頭對準了月球,所以得到了眾多關注,媒體也紛紛報導,使月球撞擊閃光這一現象為廣大公眾所了解。

發生在2019年1月21日月全食期間的月球撞擊閃光事件。/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作者簡介 /

王慎,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空間天文技術研究。四川大學光學專業學士,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光學技術專業碩士,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博士。

曹莉,國家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南京大學天文學學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天體物理學碩士,天文技術與方法博士。

來源:中國國家天文

編輯:C&C

相關焦點

  • 一組神秘的月球照片, 月球上有外星人?
    據傳說,而且根據人類思維的合理邏輯,美國人花費巨資登陸是想宣稱月球是美國的領土,而且迄今為止他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弔詭的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郎登上月球後卻說「我的一小步,是人類進步了一大步」這讓當時地面上的美國人非常震驚,因為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
  • 月球的幾個神秘現象,月球真是地球衛星?看科學家怎麼說
    奇像二:「天狗吃月」太詭異從古至今,「天狗吃月」時有發生,如今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已經知道,「天狗吃月」其實就是月食,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直線傳播引起的,當然還有日食也是如此。也許很多人感覺這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但是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從地球望過去的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日食出現時,月球和太陽在全食的時候剛好完全精準的重合,這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這又使月球更加的神秘。
  • 月球「塵暴」是月球產生神奇的散射光
    人類目前的航天科技,已經能夠相對輕鬆地發射月球衛星、登陸器,用於月球的探索。至今也已經傳回了大量的圖片信息,月球表面是什麼樣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然而在一些圖片中,因為物體與光線之間的相對關係,使其產生了一些陰影,看起來像地球某種生物,就被人猜測,月球上隱藏著什麼神秘的東西。你知道月亮的背面是什麼樣子的嗎?
  • 放大鏡能匯聚太陽光點燃火柴,那麼月光能行嗎?
    既然如此,放大鏡能夠匯聚陽光點燃火柴,類似的,放大鏡能夠匯聚月光點燃火柴嗎?這個其實可以做個實驗,不過受條件限制,我們就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點燃火柴需要哪些條件?火柴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製造的一種是取火工具。這裡以安全火柴為例。
  • 神秘的月球,隱藏了什麼秘密
    神秘的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影像是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船在1959年拍攝,而人類直到1968年的阿波羅8號任務環繞月球時,才直接用眼睛看見月球背面。在月球背面,來自地球的電波幹擾會被遮蔽,因此曾有學者建議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電波望遠鏡,以此來觀察神秘的月球。
  • 水與火共生的火焰瀑布:火光何時點燃是謎,專家:理論上永恆不滅
    很久之前科學家想來考察永恆火焰的原因,最終都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連火是什麼時候被點燃的都無從知曉。於是瀑布裡的神秘火光就成了一個謎,讓生活在周圍的居民越發感到好奇,畢竟有團火一直在燃燒著,任誰都會感到詫異和擔心吧。
  • 水與火共生的火焰瀑布:火光何時點燃是謎,專家:理論上永恆不滅
    很久之前科學家想來考察永恆火焰的原因,最終都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連火是什麼時候被點燃的都無從知曉。於是瀑布裡的神秘火光就成了一個謎,讓生活在周圍的居民越發感到好奇,畢竟有團火一直在燃燒著,任誰都會感到詫異和擔心吧。走近瀑布,我們可以清楚聞到一股臭雞蛋的味道,也就是說火焰的燃燒是因為洞內的甲烷氣體,但這種甲烷氣體又是怎麼來的呢?
  • 別造謠了,那個「神秘光點」其實是織女星
    別造謠了,那個「神秘光點」其實是織女星   此前在網上有一段的視頻,內容大概是:俄羅斯發射的一枚火箭,視頻裡火箭在升空的過程中,畫面裡忽然出現了一個「神秘光點」和火箭擦肩而過,之後不久火箭就出現了故障,最終墜毀。
  • NASA公布穀神星神秘光點近距離照片(組圖)
    本周早些時候NASA公布了一組關於穀神星的最新圖片,可以看到兩個密集狀的光點,其中最亮的光點位於一個90千米寬的隕石坑中心,直徑寬度在9千米左右,而右邊則是一群面積較小的發射點。這些發射點可能由冰、鹽或其他種類的明亮材料構成,具體成分尚待進一步了解。
  • 我們小時候玩的雷射筆,真的能照到月球上嗎?
    有不少人認為這種東西可以照到月球上去。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以雷射筆的發射能力,真的能夠照到月亮上去嗎?相信很多人在玩的時候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我們將雷射筆照射的距離越遠,形成的光點面積也就越大。相應的光點的亮度也會越低。雷射是一條高亮度的準直線。但也是光源的一種,所以它也會發生散射現象。而且隨著距離的增加,散射的面積也會逐漸的增大。
  • 月球上每月一次的神秘現象,卻被很多人忽略掉了
    進入科技時代之後,人類運用科學技術漸漸的揭開了月球的神秘面紗,月球其實就是一個平淡無奇,死氣沉沉的巖石星球。而且它還是地球唯一的衛星,保衛著地球的安全。不過礙於科學技術的限制,月球的許多奧秘也仍然未被揭開。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月球上每月一次的神秘現象,但是卻被很多人忽略掉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行星被點燃就能成為恆星嗎?不能,恆星的光亮和一般燃燒完全不同
    在宇宙的尺度上,物質以天體的形式存在著。宇宙間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天體,有強大的黑洞、神秘的中子星、發光發亮的恆星、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還有衛星、小行星、彗星等等。在諸多的天體中,恆星、行星以及衛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因為我們自己就生活在地球這樣一顆行星之上,白日,我們能夠看到一顆恆星太陽,到了夜晚便可以看到地球的衛星,月球。在這三種天體之中,能夠發光發熱的就只有恆星了,正是因為有了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夠孕育生命。
  • 用足夠大的放大鏡匯聚月光,能點燃火柴嗎?
    一、月光月球是離我們人類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一樣也是不發光不透明的不完全規則的球體。儘管月球不能自己發光,但我們實際上還是能夠看到較為明亮的月球高高掛在天空,這是因為月球將照射在其表面的部分太陽光散射回太空,而有約7%的散射光線到達地球。
  • 月球背面再現謎團,飛船拍到4個神秘身影,它們為何要躲著人類?
    但月球上藏有的秘密遠比人類想像的要深奧的多,由於月球受到地球的潮汐鎖定,因此月球永遠有一面是背對著地球的,這一點就顯得月球無比的神秘了。曾有不少科學家猜測,月球的內部是空心的,地外生命就隱藏在月球的內部或者背面,它們一直在暗中觀察著人類,甚至,還有人指出月球是一個巨大的「人造衛星」,它其實就是外星生物建造的基地。總而言之,圍繞月球的謎題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但在人類完全徵服月球之前,誰也不敢輕易下定論。
  • 關於月球的3個未解之謎!太空中的神秘超乎你的想像
    誰不喜歡月球呢?沒有它我們就不會有浪漫的月下漫步或潮汐的消長。最糟糕的是,狼人的故事將不復存在,但即使它是我們最親密的鄰居,可還有許多謎團是我們人類一直沒有解開的。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最有趣的三個月球未解之謎吧。
  • 關於月球的3個未解之謎!太空中的神秘超乎你的想像!
    誰不喜歡月球呢?沒有它我們就不會有浪漫的月下漫步或潮汐的消長。最糟糕的是,狼人的故事將不復存在,但即使它是我們最親密的鄰居,可還有許多謎團是我們人類一直沒有解開的。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最有趣的三個月球未解之謎吧。
  • 月球表面的神秘閃光,地球外湧現大量行星,探究地球與月球的關係
    月球表面的神秘閃光,地球外湧現大量行星,探究地球與月球的關係。月球是間隔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不斷陪伴著我們。可是,關於這個「鄰居」,我們似乎並不完整理解。在它的外表,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1787年,天王星的發現者、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在把望遠鏡對準月球的時分,發現了月球外表的3處神秘閃光。據赫歇爾描繪,這3處閃光是一種淡紅色,看起來就像是月球上的火山噴發。 而赫歇爾的報告並非是歷史上最早的,早在16世紀,就有人聲稱看到過這種現象。在遠處看,或許是有誤差。但是,假如離近了再看仍然存在的話,那就闡明月球的這種現象並非偶爾。1969年,阿波羅11號。
  • 月球上的神秘符號,關鍵數字33,共濟會和阿波羅登月的神秘聯繫
    他是該計劃的首席地質學家,負責研究月球地質,選擇阿波羅任務的著陸點以及對太空人進行月球觀測和攝影方面的培訓。他在阿波羅11號 登月任務以及後來的阿波羅任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那麼我們來聊聊登月背後那些和共濟會的神秘聯繫:關鍵時間和著陸點據說降落地點和任務的精確時間都處於獵戶座安全帶與月球在特定日期和時間的地平線之間的完美對準時。然而也是與埃及神歐西裡斯進行古埃及儀式時所處的時間。法魯克·埃爾·巴茲是負責此次發射細節的人員。
  • 月球背面「凝膠狀」神秘物質已被確認!其實它早已被帶回了地球
    「嫦娥4號(Chang'e 4)」是2018年12月中旬發射的一艘無人月球探測器,目的地是前往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是「從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地方」,由於潮汐鎖定的等原因一直是人類未知、且充滿神秘的地方。
  • 神秘的「外星艦隊」編隊連續出現在月球巡航,疑似在外太空開火
    --蘇軾古往今來,人們對於地球的神秘夥伴月球就有著無限的好奇和疑惑。好奇月亮上究竟有什麼?疑惑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嫦娥玉兔?現如今,人類的現代科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自從美國阿波羅號成功登月以後,人類對月球的觀察和探索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越來越多與月球相關的資料被人們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