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報]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2021-01-08 人大新聞網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4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商品貨運班列啟程前往中國西安。這是2019年11月中歐班列首次途經土耳其以來,首列自土耳其出發、滿載出口商品的班列。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既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列出8項重點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世紀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極其艱難的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令全球矚目。

總結今年經濟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這份答卷背後,是黨中央超常規的政策部署: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元……一攬子政策周密齊全,力度空前。

這份答卷背後,是黨中央因時因勢的有效應對:在「六穩」基礎上,猶如及時雨的「六保」政策迅速出臺,紓困惠企舉措保住市場主體,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一系列舉措直達基層,立竿見影。

「不同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超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我國『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未來可以根據形勢變化完善和豐富政策內涵,鞏固經濟企穩回升勢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

「得益於積極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我國經濟有力復甦,抓住了『寶貴的時間窗口』。」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說,「隨著疫苗加速推廣,世界經濟將相對趨於穩定,我國在拓展外需市場、實現平穩回升上將贏得先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同時也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有所抬頭。董煜分析說,來自個別國家的政治打壓、科技封鎖將長期存在,少數國家還可能「抱團」抵制、搞小動作,「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被化解的挑戰,就可能成為機遇。」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這是一組令人稱羨的數字——

從需求潛力看,我國已形成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且仍在不斷擴張;從供給能力看,我國儲蓄率仍然較高,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3億戶市場主體和1.7億多各類人才,研發能力持續提升。

大國經濟縱深廣闊。做大做好國內這個巨大市場,滿足擴大日益升級的國內需求,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部署:「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贏得發展新優勢的大布局。」董煜表示。

做好經濟工作,要善於把握關鍵、明確重點。明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狠抓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等8項重點任務的落實。董煜分析,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必須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

加入購物車,下單,支付,一氣呵成。12月11日20:00:02,一位蘇州消費者在京東商城下單,並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耗時僅0.5秒,這也是全國首單電商平臺數字人民幣消費。

隨後的24小時,京東場景共有近2萬筆訂單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其中最大單筆線上支付金額超過1萬元。來自中國銀聯的數據同樣傲人,「雙十二」期間(12月10日0時至12月12日24時),銀聯處理網絡支付交易金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0.84%,交易筆數增長12.19%。

城市重拾煙火氣,影院、餐館、商超顧客盈門。一度按下「暫停鍵」的中國,早已恢復往日的活力。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我國需求回暖態勢鞏固,內生性增長動力持續提升。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比10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市場銷售持續回暖。「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撐引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

「『扭住』,就是不放鬆。」董煜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矛盾仍在供給側,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需要進一步以改革思維打通堵點,同時要注重需求側管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在付凌暉看來,構建新發展格局,應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積極建立完備的內需體系,這就離不開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當前,消費的發展對於經濟的帶動逐步增強,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但是消費水平和品質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0.02毫米,像錫紙一樣薄,在科技的加持下,百鍊鋼竟然真正化作了「繞指柔」。從「高大上」的航天航空、高端電子、新能源領域,到眼下時興的摺疊屏手機,都有它的用武之地。依靠「手撕鋼」這一拳頭產品,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取得快速發展。疫情期間,公司一季度出口訂單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增加近70%。

創新已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科技創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第一條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一般來說,戰略科技力量是在重大創新領域由國家布局支持,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使命的科技創新『國家隊』,代表國家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禮指出。

美國的橡樹嶺、阿貢、勞倫斯等國家實驗室,德國的馬普學會、弗朗霍夫協會、亥姆霍茲聯合會三大國家研究機構,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日本理化研究所,都是各自國家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為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科技進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科技發展趨勢來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也是把握新科技革命機遇、實現未來科技自立自強的客觀要求。隨著大科學時代的到來,傳統上科研人員單打獨鬥或小規模團隊作戰的科研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很多領域日益複雜的科研活動需要。」白春禮表示。

以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為代表,這類重大戰略性科技領域往往面臨投資強度大、投入周期長、技術難度高、學科交叉廣等問題,市場機制無法保障有效的科技資源投入,需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依靠國家統籌規劃布局和長期穩定投入,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多學科、建制化優勢,組織開展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的重大研究,確保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這也將為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暢通經濟循環,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全國都在復工復產,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再簡單重複過去的模式,而應該努力重塑新的產業鏈,全面加大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指出,一要拉長長板,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係,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二要補齊短板,要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在關鍵時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環,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經濟正常運轉。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國已形成規模龐大、配套齊全的完備產業體系,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諸多「斷點」「堵點」,部分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產業基礎能力不足,國民經濟循環不暢,存在結構性失衡。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成為當務之急。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指出,要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全產業鏈系統優化和升級,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短期要補鏈,梳理供應鏈斷點;中期要固鏈,疏通堵點,確保產業鏈安全;長期要強鏈,根治大而不強痛點,為製造業提質增效賦能。」張連起建議,加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以及工業軟體等領域的產業基礎能力建設,補齊短板;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部署一批5G、集成電路、生物技術以及民生「關鍵小事」有關的重大項目。

發展環境越複雜,越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嗚——」12月16日15時,伴著汽笛長鳴,一列滿載50個貨櫃的中歐班列從石家莊高邑站啟程,將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駛向莫斯科站,全程8000多公裡。這是河北省今年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被喻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自運營之初就被視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金名片。今年,受疫情影響,空運、海運發展受限,中歐班列需求格外旺盛,可謂一艙難求。

在逆全球化抬頭的今天,世界經濟面臨寒冬。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是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

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對加快全球經濟恢復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

9月4日,北京。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類服務貿易展會——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由中國舉辦的首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國際經貿活動。

兩個月後,上海。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如期而來,共赴「進博之約」。長時間的乘機和中轉、3次核酸檢測、14天隔離,都阻擋不了外商們的熱情,只因「全球許多機遇之門已關上,但進博會這扇『窗』還開著」。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RECP將成為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至此,中國對外籤署的自貿協定達到19個,自貿夥伴達到26個,中國與自貿夥伴貿易覆蓋率由27%提升至35%。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正是對衝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制勝之舉。」董煜分析,疫情衝擊下,國際貿易投資大幅萎縮,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唯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為全球經濟復甦創造機遇,方能為自身發展謀求先機。

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大力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站在更長的時間維度看,明年的多項改革開放舉措必將影響深遠。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中華民族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的夙願,近在眼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

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系統評估和總結」。有專家指出,這恰恰說明我們的脫貧是真脫貧,決不是玩數字遊戲,不是為了完成指標。系統評估和總結,都是為了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從而讓廣大群眾從此真正過上好日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繼續艱苦奮鬥。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是隨之而來的重要任務。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必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好易地搬遷後續幫扶工作;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保持財政投入力度總體穩定,進一步優化結對幫扶關係和協作幫扶方式;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分類幫扶,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

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能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於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真抓實幹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到經濟工作各方面。

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常慶欣認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能夠確保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有利於保證人民根本利益,促進實現共同富裕,有效應對複雜局面、化解風險。

新形勢新任務,對各級領導幹部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要增強補課充電的緊迫感,自覺趕上時代潮流。要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有效防範化解各類經濟社會風險。「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自覺加強學習調研,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力,切實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常慶欣認為。

「十四五」大幕即將開啟,波瀾壯闊的新徵程圖景正在展開。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不懼大風大浪、奮勇迎風搏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巨輪必將錨定航向、行穩致遠。

(原文刊發於《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年12月19日第4版)

原文連結:

[中國紀檢監察報]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相關焦點

  • ...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會精神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
    原標題:市紀委常委會傳達學習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會精神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紀律保障12月31日,市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會精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雍主持會議並講話。
  • 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保障
    近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主任杜新軍主持召開市紀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工作。杜新軍提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要把紀檢監察高質量發展置於大局大勢下思考謀劃,更加準確地把握新時代新階段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圍繞黨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切實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保障;要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 《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 | 內蒙古規範領導幹部親屬參與礦產資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 | 內蒙古規範領導幹部親屬參與礦產資源開發行為 2020-12-03 09: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發改委黨組: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原標題: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摘要 【發改委黨組: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發改委黨組發文稱
  • 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
  • 知信行|如何更加突出政治監督確保五中全會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大任務是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要求我們更加突出政治監督,推動監督體系更好融入國家治理、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提高促進黨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水平。這是由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職責使命決定的。
  • 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被調查(圖)
    魏健曾任中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2008年接任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五室主要是負責聯繫西南片區(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和西藏)的紀檢監察工作。2012年,魏健調任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二室分管聯繫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海關總署、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國工商銀行等26家機構。
  • 邁上新徵程 展現新作為 見到新氣象 確保江西「十四五」發展開好局...
    劉奇在景德鎮市調研時強調 邁上新徵程 展現新作為 見到新氣象 確保江西「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發布時間:2021-01-06 07:1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駐州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到聯繫指導單位開展工作對接工作
    近日,根據州紀委州監委深化派駐機構改革會要求和紀檢監察組人員變動情況 ,為確保工作的連續性,駐州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深入聯繫指導的中央省屬單位州水文水資源局、州菸草專賣局和德宏英茂糖業有限公司進行調研和對接工作。
  • 寒潮來襲 紀檢監察幹部堅守一線
    我省各地紀檢監察幹部立足職責定位,督促有關部門履職盡責,在嚴寒中堅守崗位,踐行使命擔當。 圖|餘姚市紀委市監委 陳燕婷 攝 餘姚市四明山鎮紀檢監察幹部冒著風雪實地走訪低收入農戶,詳細了解常用藥配備、住房安全等情況,了解幹部防寒工作責任落實情況
  • 嵐皋:十四條措施築牢紀檢監察幹部身心健康屏障
    「一年前,剛調入紀委,沒有紀檢監察工作經驗,沒有住房,沒有親朋好友,讓家在外地新入職的我陷入了焦慮。組織宣傳部和分管領導多次找我談心,詢問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辦公室為我協調申請了廉租房,鼓勵我放下思想包袱、大膽幹事。
  • 從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看《工作規則》相關規定
    原標題:關權入籠 嚴防「燈下黑」   近年查處的一些違紀違法案例表明,紀檢監察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監察幹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制定實施《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正是通過強化制度約束,給紀檢監察權力戴上「緊箍」,防止「燈下黑」。
  • 運城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在夏縣公安局檢查疫情防控工作
    2月11日,運城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王虹,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張國勤,市公安局警務督察支隊支隊長李峰深入夏縣公安局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副縣長、局黨委書記、局長蘇琦及在家的黨委班子成員參加
  • 【理響合肥】以經濟發展新成效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理響合肥】以經濟發展新成效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2021-01-06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紀檢監察機關將「兩個維護」落細落實
    湖南省十一屆紀委五次全會把「踐行『兩個維護』,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列為2020年度第一項主要工作。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以高度政治自覺擔負起「兩個維護」重大責任,緊緊圍繞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強化政治監督,在大戰大考、大局大勢中履職盡責,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中國紀檢監察報載文《交叉巡察,喚醒「沉睡」的百萬扶貧款》
    中國紀檢監察報於5月4日在第2版刊登了我市《交叉巡察,喚醒「沉睡」的百萬扶貧款》一文,全文如下: 近日,記者來到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上橋村,只見近千畝的花卉種植項目基地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鬱南縣委一方面積極引進實力雄厚的花卉種植企業,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落實抵押資產確保入股資金安全,籤訂入股及用工協議,租用村民閒置土地。另一方面,舉一反三,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制定精準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明確項目審批程序,落實督導責任,實行項目公示、報帳管理、績效評估,規範扶貧專項資金管理,促進扶貧資金髮揮效益、惠及群眾。
  • 浙江:對過問幹預紀檢監察工作實行記錄和報告制度
    原標題:浙江:對過問幹預紀檢監察工作實行記錄和報告制度   近日,浙江省紀委省監委出臺規定,對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幹預等過問幹預紀檢監察工作的行為要實行記錄和報告制度。   《對過問、幹預紀檢監察工作實行記錄和報告制度的暫行規定》中,明確了過問、幹預紀檢監察工作的七種行為:違規過問、打探信訪受理、線索處置、初核立案、涉案人員、涉案數額、涉案情節、審查組人員組成、分管領導等具體案件審查情況;要求或約請紀檢監察幹部私下會見被審查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違規向被審查人傳遞信息、通風報信;違規幫助被審查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向紀檢監察幹部傳遞材料、信息;為被審查人請託
  • 香河:跟蹤監督檢查 嚴防紀檢監察建議書一發了之
    據了解,從9月初開始,香河縣紀委監委對2020年度下發的紀檢監察建議書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避免紀檢監察建議書一發了之、一收了事,整改過程「掛空擋」「走過場」「打折扣」。「回頭看」以「三查三看」(查整改內容,看要求執行情況;查整改質量,看工作落實情況;查整改成效,看問題解決情況)為抓手,對照紀檢監察建議書登記臺帳,採取座談了解、走訪核實、查閱印證依據等方式逐項核查落實情況,了解整改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增強整改落實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截至目前,已檢查紀檢監察建議書整改落實情況34件,發現整改不到位、不規範等問題4件。
  • 用法紀守護綠水青山——重慶紀檢監察機關精準有力監督農村環境整治
    ■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是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用精準有力的監督促進農村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是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履行好的職責。江面波光粼粼,清澈透明,倒映著青山和藍天,這是重慶日報記者近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看到的鬱江。
  • 跑好反腐敗的「頭一棒」——2015年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展望
    信訪舉報工作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獲取問題線索的主要來源,是依靠人民群眾開展反腐敗工作的基本途徑。  2014年,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其信訪舉報部門共接收和處理信訪270多萬件次,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