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種壓力挑戰,湖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貫徹中央紀委和省委部署,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推動全省黨風政風、政治生態持續好轉。即日起,《湖南日報》刊發「清廉湖南2020·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回顧過去一年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生動實踐。
湖南紀檢監察機關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
拉條掛帳!將「兩個維護」落細落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吳哲 孫宸
「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羅年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1月11日,省紀委監委公開發布羅年被「雙開」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就在近期,我省已部署對供銷合作系統腐敗問題、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跟蹤審計情況整改等開展整治,堅決查處對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置若罔聞、應付了事、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等行為。
「兩個維護」是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湖南省十一屆紀委五次全會把「踐行『兩個維護』,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列為2020年度第一項主要工作。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以高度政治自覺擔負起「兩個維護」重大責任,緊緊圍繞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強化政治監督,在大戰大考、大局大勢中履職盡責,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在大戰大考中履職盡責
「近期多地出現散發疫情,要全面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2021年新年伊始,韶山市人民醫院紀檢監察室主任陳書每天穿梭在醫院各部門,對疫情防控工作紀律、物資儲備、醫療廢物處理等進行督查,要求大家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一年前那段共克時艱的日子仍歷歷在目。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危難時刻,黨中央和省委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三湘兒女眾志成城,打響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把做好疫情防控監督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重大實踐檢驗,聞令而動、勇擔使命,科學精準穩慎有效實施監督,確保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打響,省紀委監委全員響應,公開發布10項紀律、9條措施,要求全省各級紀委監委在大局下行動,服從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兩次參加省委督導組,分赴14個市州,直奔小區、鎮村、園區、工廠、市場、藥店等基層一線,開展疫情防控檢查督導,並牽頭成立物資保障監督組,深入4家醫用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駐點監督。
省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室幹部寧君旭臨危受命,告別懷孕8個多月的妻子,進駐湘潭市臻和亦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開展督產保供工作,連續駐企31天,確保企業在完成政府統購合同前,所有防疫物資應收盡收,保證了一線醫護人員防疫物資的及時供應。
更多基層紀檢監察幹部下沉街道、社區、醫院等防控一線連續奮戰,既當「戰鬥員」,又當「監督員」,以實際行動書寫使命擔當。
各市州紀委監委設立專門舉報電話,建立涉疫舉報「五個當天」的快查快處機制;各派駐紀檢監察組緊扣駐在單位職責,針對病員救治、防疫物資生產管理、物價監管、野生動物退養、重點部位防疫等強化監督;各市縣鄉紀檢幹部挺身而出、連續奮戰,既「貼身」從嚴監督,又精準審慎問責。全省嚴肅查處擅離職守、臨陣脫逃的張家界市疾控中心李文杰等涉疫案件724件84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70人;為35人容錯糾錯,為18人澄清正名。
從抓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到聚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跟進監督,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突出政治監督、嚴格日常監督,在大戰中踐行了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親」「清」護航營商環境
歲末年初,走進懷化鶴城工業集中區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園建設工地,只見挖掘機不停向前延伸,運土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該項目系政府專項債券建設項目。不久前,懷化市紀委監委駐發改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胡承龍現場督查發現,資金撥付不到位造成項目建設推進不快,還有其他3個項目也存在類似情況。他立即組織督導專班到鶴城區現場督導,資金很快按施工進度撥付到位,施工進度明顯加快。
過去一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把服務「六穩」「六保」作為硬任務,圍繞保要素供給、促服務升級、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等,加強對財政資金下撥、減稅降費、穩企穩崗穩就業、深化「放管服」和「一次辦結」改革等工作的監督。省紀委監委會同省政府有關部門深入長沙、益陽等地,就復工復產、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督導。
「以前是我們『到處跑』,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沒錢自己去找錢,沒技術自己去摸索。現在是政府『上門找』,竭盡所能幫我們解決,給我們打氣。」位於益陽的農機製造龍頭企業湖南富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鼓勵幹部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省紀委監委出臺《關於規範政商交往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意見》,列出政商交往15條正面清單、12條負面清單,在每個市州明確2家企業派員駐點調研,班子成員分頭深入58家企業實地走訪。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受理、移送和督辦專門機制,處置落實惠企政策不力的問題線索785件,處理黨員幹部347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省各級紀委監委自覺將紀檢監察工作置於大局大勢之下思考謀劃,時刻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聚焦各方責任、政策措施、紀律要求等落實情況,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消失的大鯢漸漸回來了
冬日裡,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清水潺潺,「死水」變活,消失的大鯢漸漸回來了。據最新監測,保護區內野生大鯢超過2萬尾,是整治前低谷時期的10多倍。
而在2017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張家界反饋督察意見,指出由於大量水電開發,保護區大鯢的天然出苗點已比保護區成立之初大幅減少,要求全力整改。
整改中,為破除重重阻力,市紀委監委組織對全市47家私營和集體電站的股東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共發現省、市、區縣三級公職人員違規入股線索882條,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人,組織處理10人,移送線索574條。利益鏈的斬斷,關係網的瓦解,為水電站整改營造了乾淨清爽的氛圍。
同時,緊盯退出發電、廠房大壩及設備拆除、生態修復、驗收銷號等節點任務,市紀委監委精準發力,督促整改問題23個,黨紀政務處分13人,組織處理64人次。在強力震懾和有力督促下,整改任務得到落實。
關停退出水電站86個,整改保留2個,拆除大壩42個……去年12月,張家界大鯢保護區水電站市級整改銷號全面完成,生態修復措施全部落實,守護了大鯢的生存家園。
張家界強力推動大鯢保護區水電站整改,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為全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紀委監委對2019年以來總書記涉湘、涉紀重要指示批示拉條掛帳,緊盯不放,逐一落實。系統梳理去年9月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列出22條任務清單,要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全程監督。
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囑託,省紀委監委牽頭開展「洞庭清波」專項行動,全面梳理環洞庭湖4市生態環境汙染問題,制定下達兩張清單,交辦44個突出環境問題和66項具體任務,直接掛牌督辦突出環境問題10個。緊盯環保項目審批建設和資金分配使用,嚴查環境汙染背後的利益鏈和「保護傘」,共問責追責1295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47人。
一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等黨中央重大部署,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做實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連結>>
全省查處違反政治紀律案件293件293人
2020年,湖南紀檢監察機關把「兩個維護」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對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特別是十九大後仍不知止、膽大妄為,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兩面人、兩面派,扭住不放、持續懲治,對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交織的堅決從嚴查處,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
深入開展違規佔用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全省立案查處117件;對高考冒名頂替問題開展「起底式」清查,維護教育公平正義;開展人防系統腐敗問題專項治理,核查項目2萬多個,追繳資金10.7億元;圍繞「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開展專項整治,督促整改超規模、講排場的工程項目49個。去年,全省共查處違反政治紀律案件293件293人。
[責編:姚茜瓊]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