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發現鯊齒龍新物種

2020-11-23 騰訊網

科學家在泰國發現了新的食肉恐龍物種Siamraptor suwati。該物種屬於鯊齒龍,擁有鋸齒狀的尖牙。

圖源:CHOKCHALOEMWONG ET AL., 2019

撰文:MICHAEL GRESHKO

泰國中部的班沙潘欣(Ban Saphan Hin)村莊附近,當地的農民們在紅色的土壤上種植著玉米和木薯。但是,1.13億年前,這片古老的衝積平原上卻生活著一種可怕的生物:長著鯊魚般利齒的恐龍。

根據近日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論文,新發現的這種食肉性恐龍名為「Siamraptor suwati」。這是在東南亞發現的、在這個年齡階段最完整的此類恐龍。這種恐龍身長7.6米,是該地區發現的許多大型恐龍之一。研究者還對食肉性恐龍在古代地球的分布情況提出了新的觀點。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Steve Brusatte評閱這篇論文後,在電子郵件中寫道:「這是迄今發現的最重要的泰國恐龍之一。」

研究人員測量了22塊新發現的化石,重建了Siamraptor suwati恐龍的骨架。圖上的標尺等於1米。

圖源:CHOKCHALOEMWONG ET AL., 2019

泰國呵叻皇家大學Duangsuda Chokchaloemwong率領團隊分析了這種恐龍的骨骼,發現骨骼中充滿了氣囊。這種結構或許使恐龍的骨架變輕,並可能使其更快地呼吸。研究者將對這些骨骼的進一步掃描,驗證這一觀點。

「它應該是一種兇猛、迅速、有活力的野獸。」Brusatte說道。

像鯊魚一樣的利齒

在霸王龍之類的巨獸出場之前幾千年前,統治世界的是另一群大型食肉恐龍:異特龍超科(allosauroids)。在這些食肉性重量級恐龍中,有一種屬於獸腳亞目(carcharodontosaurs)的恐龍,在白堊紀大部分時間都佔據著食物鏈頂端。

Brusatte介紹說:「只有當獸腳亞目恐龍逐漸減少的時候,小型的暴龍類恐龍才開始變大,走向食物鏈頂端。」

這一恐龍種群存在的證據首次被人發現是在1914年。當時,德國古生物學家Ernst Stromer帶領的科考隊在埃及的撒哈拉沙漠中發現的恐龍牙齒呈現出牛排刀一樣的鋸齒狀。這種可怕的咀嚼利器讓Ernst Stromer聯想到了噬人鯊(Carcharodon)的尖牙,於是,1931年,它將這種恐龍命名為「撒哈拉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此後的幾十年裡,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撒哈拉鯊齒龍的更多近親,其中就包括某些最巨大的食肉性恐龍。不過直至最近,東南亞地區都沒有發現保存完好的鯊齒龍化石。這一缺失是因為它們真的沒有在這裡生活過?還是它們的遺骨尚沒有被人發現?為了查明真相,科學家們需要進一步發掘。

發掘恐龍

過去幾十年間,泰國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許多恐龍時代的化石。2007年至今,一支名叫「日本-泰國恐龍計劃」的國際團隊發現了新的食草恐龍呵叻龍(Ratchasimasaurus)和詩琳通龍(Sirindhorna),還發現了短吻鱷和鱷魚的遠古近親。

「這一計劃極為重要,揭示了白堊紀早期恐龍的進化史。」該論文的合著者、日本福井縣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Soki Hattori在電子郵件中寫道,「通過對比日本和泰國白堊紀早期的恐龍,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它們,知曉了恐龍的地理分布史。」

研究人員在泰國呵叻府的Ban Saphan Hin村附近發現了食草性恐龍詩琳通龍。據推測,恐龍化石所處的巖層形成於大約1.13億至1.25億年前。研究團隊發掘時,氣溫高達35℃,周圍不斷有巖石滾落,鏗鏘有聲。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除了發現詩琳通龍之外,還發現了22塊破碎的食肉恐龍化石。這些化石至少來自4隻不同的恐龍,包括一些脊骨、四肢和臀部骨骼、一些頭骨碎片,其中包括一個保存完好的右下頜骨。Chokchaloemwong和她的同事仔細研究了這些骨骼,發現它們屬於一隻鯊齒龍。

該發現表明,在白堊紀早期,鯊齒龍曾在地球上廣泛分布。許多其它恐龍種群,包括異特龍超科恐龍也在那時候擴展了分布範圍。當時,北美洲還與歐亞大陸連在一起,三塊大陸上的恐龍能夠混居。

Siamraptor suwati恐龍對泰國還有一層重要意義。Chokchaloemwong說:「我真心希望這次發現能讓泰國人民意識到,我們的國家還有許多化石等待著年輕一代去發現。」

(譯者:mikegao)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相關焦點

  • 恐龍世界-鯊齒龍
    在1996年,保羅·塞裡諾 在摩洛哥的卡瑪卡瑪組發現了鯊齒龍的頭蓋化石。伊吉迪鯊齒龍塞裡諾在2007年,發現了鯊齒龍屬的另一個物種,在上頜骨、腦殼與撒哈拉鯊齒龍有所差異這一新的物種是1997年發現,並在2007年命名為伊吉迪鯊齒龍(C. iguidensis)。
  • 科學家發現新種鯊齒龍
    科學家發現新種鯊齒龍 高度超雙層巴士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格蘭一位研究人員通過鑑定化石,發現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史蒂夫·布魯薩特是英格蘭布里斯托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他確定這個由奈及利亞探險隊發現的化石是食肉恐龍鯊齒龍屬的新種。 這種直立行走的恐龍,口中長滿香蕉大小的牙齒,站立起來後比一輛雙層巴士還高,體重比兩輛標準尺寸的轎車還重。布魯薩特表示,9500萬年前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的證據極其難得。他說:「20世紀20年代發現第一個鯊齒龍化石,但是僅有兩顆牙齒,而且現在也已經丟失。
  • 鯊齒龍
    ,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阿爾布階到土侖階。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成年的估計可達14米,體重6噸到11.5噸。體型超過了奧沙拉龍、魁紂龍,南方巨獸龍和西雅茨龍。
  • 曾經統治過地球的超級物種,除了鯊齒龍外,還有哪幾種?
    文/丁簡   曾經統治過地球的超級物種,除了鯊齒龍外,還有哪幾種?   大家知道我們的地球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光年,在以前還沒有人類的時候,地球上其實是生存著一些生物的,我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恐龍了,科學家經過各種研究,發現恐龍有著物種超級大的物種,大家肯定都沒聽說過,你知道哪些以前在地球上生活的超級物種呢?小編今天來介紹這三種。
  • 發現新種鯊齒龍 高度超雙層巴士(組圖)
    英格蘭研究人員通過化石鑑定,發現了食肉恐龍鯊齒龍屬的新種。新發現的頭骨和脖子化石表明,這種直立行走的恐龍,口中長滿香蕉大小的牙齒,站立起來後比一輛雙層巴士還高(見上圖)。科學家表示,9500萬年前的食肉恐龍證據極其難得。白堊紀時期,是地球史上海平面最高,氣候最溫暖的時期。生活在那個時期的成年鯊齒龍,一般重3.2噸,體長超過14米。
  • 【恐龍探秘】鯊齒龍
    鯊齒龍生活在白堊紀,是一種巨型肉食性恐龍。它長著像鯊魚一樣的牙齒,體長約14米,重達7噸。
  • 史前巨獸-鯊齒龍
    鯊齒龍,它是恐龍中最大的三種獸腳類恐龍之一,與霸王龍、南方巨獸龍同享盛名。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生活於10000萬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生存時代為白堊紀的阿爾布階到土侖階。
  • 霸王龍與鯊齒龍的故事
    突然尼克看見一隻鯊齒龍正在湖邊捕魚,鯊齒龍非常敏捷的從水裡捉到又大又鮮美的魚。尼克立刻衝過去,用命令的口吻對鯊齒龍說:「喂,快把你的魚送給本大王吃。」鯊齒龍看著趾高氣揚的尼克,拒絕了它的要求「你真無理,魚是我捉的,為什麼要給你吃?」尼克惡狠狠的說:「就憑我是霸王龍,我是百獸之王,大家都怕我,難道你不怕我麼?」說完尼克張開了他的血盆大嘴。
  • 鯊齒龍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鯊齒龍,拉丁學名(Carcharodontosaur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蜥臀目、獸腳亞目、鯊齒龍科、鯊齒龍亞科、鯊齒龍屬的一種動物,特徵是牙齒似鯊魚、牙極利、體瘦、頭大,體長約8~14米,時代是白堊紀晚期。
  • 史前最大的食肉恐龍,鯊齒龍VS霸王龍
    鯊齒龍生活在1億年前,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長達14米,重達11.5噸。
  • 恐龍迷們帶你了解鯊齒龍
    恐龍迷們帶你了解鯊齒龍  失而復得的喜悅往往比最初的擁有更讓人感到珍惜和活躍,一九三幾年古生物學家便發現了鯊齒龍的牙齒和骨骸,然而還沒有來得及研究,二戰的戰火便摧毀了這些珍貴的化石。於是,鯊齒龍整整讓古生物學家困惑了將近半個世紀,為了尋找它的真容,不少古生物學家加入了尋找鯊齒龍化石的徵程,終於在一九九五年,在撒哈拉大沙漠找到了另外外一個鯊齒龍的頭骨,於是,鯊齒龍的面容又一次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 鯊齒龍——白堊紀時代縱橫埃及地區的巨型食肉恐龍
    比如白堊紀中晚期的埃及,當時統治這片區域的是一種名為鯊齒龍的大型食肉恐龍。咆哮的鯊齒龍鯊齒龍隸屬於獸腳亞目鯊齒龍科,這種大型食肉恐龍在白堊紀中晚期,主要活躍在今天的埃及地區,往遠處可以輻射到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等地區。成年的鯊齒龍身體長度可以達到14米,體重最大能夠接近12噸。
  •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我們對泰國的印象往往是旅遊、佛教以及人妖,其實在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泰國生存著許多種類的恐龍,最近古生物學家就命名了一種在泰國發現的食肉動物,它是目前東南亞發現的最完整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
  • 青實原創/鯊齒龍與暴龍的對話——頂級強者的對壘
    看來你還是執迷不悟呵,看看@鴻穹神皇上帝 的分析吧:同體重的鯊齒龍和霸王龍咬棘龍脖子,實際可用咬力很可能是鯊齒龍更大。舉例【圖三】186cm的異特龍(可以代表最大的鯊齒/上限估測11700kg,用異特龍是因為有非常詳細的有限元數據測算的咬力,而且同篇論文用了同樣的方法對霸王龍咬力做了測算), 152cm的霸王龍(設定同體重)眾所周知,正常情況下我們把整個大嘴咬上去(末端咬力)肯定比只有幾顆門牙咬上去(前端咬力)力量大得多,在最佳咬合度
  • 美泰再曝17種新恐龍,《侏羅紀世界》劇集或出現帝王鱷魚、鯊齒龍
    美泰(Mattel)出的恐龍模型大家應該都知道,不少人應該也有收集,在前段時間SDCC上美泰在展會上整了個侏羅紀模型系列的展臺,在其中展示了未來即將出品的新的《侏羅紀》系列的恐龍模型,其中有17個新的物種將會出現在他們名為「原始攻擊」的新主題模型中。主創並沒有在會上真正揭示具體是哪17個物種,不過從剪影中還是隱約能夠辨認出一些特殊的物種。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1、雷克斯龍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
  • 異特龍超龍代表恐龍,異特龍,大盜龍,南方巨獸龍等
    骨骼結構圖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又名望齒龍、噬齒龍、噬人鯊龍,原產於埃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基本覆蓋棘龍的出沒範圍,但是又比棘龍的分布廣。鯊齒龍是已知最大型、最重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僅次於棘龍。根據不同科學家的估計值,撒哈拉鯊齒龍的身長約在12到13米之間,體重約在6到15噸之間。
  • 泰國挖掘出新型巨大肉食性恐龍化石
    近期,在泰國挖掘出大型肉食性恐龍化石,經考古學家鑑定,約為1.15億年前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存在的恐龍,特徵和鯊齒龍類恐龍最為接近,其鯊魚狀齒能輕易將獵物剝皮嚼碎。牠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新型恐龍,同時也是泰國第一隻有紀錄且保存最良好的巨型食肉恐龍。
  • 泰國發現一種新食草恐龍化石 命名「詩琳通龍」
    日本研究人員15日說,此前在泰國東北部發現的一種恐龍化石被確認為禽龍類的新種類。為了向支持古生物學研究的泰國詩琳通公主表示敬意,這種恐龍被命名為「詩琳通龍」。
  • 動物小百科:關於似鱷龍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本物種棘龍科恐龍都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中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億2000年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不像大部分的大型獸腳亞目恐龍,似鱷龍擁有非常長的低矮口鼻部,狹窄的頜部有約100顆牙齒,這些牙齒並不是非常銳利,但稍微往後彎曲。前額有一小角飾。口鼻部前端較大,並有一叢更長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