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

2020-09-12 弄潮科學

地球水量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這讓它成為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這些水總量約有14億立方千米,其中淡水只佔2.53%,人類可利用的只有0.26%。

然而自19世紀全球氣候變暖以來,湖泊河流乾涸,世界上很多地方陷入了淡水資源匱乏,約80個國家嚴重缺水,主要在非洲、亞洲、歐洲等地。

而放眼全球海域,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每一百年0.1~0.15米。2015年,NASA測試後說,海平面在未來100~200年內上升1米已在所難免。而有人預估2050年上海將被演沒。

讀到這裡,有人要問:又說河流乾涸,又說海平面上升...

那地球上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還是一成不變呢?

前面說淡水匱乏,海水上升,這都不假。不過都是全球變暖帶來,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帶來。

但人類活動再怎樣也影響不到水循環。海水仍然可以通過陽光輻射蒸發到空中形成氣態水蒸氣,水蒸氣在大氣環流運動下,一部分在高空遇冷凝結成液態水珠或固態雪花回落到地表形成降水,降水會轉為土壤水、地下水、地表徑流,其中一部分水又回到海洋裡。

就是這周而復始的水循環滋養了地球生物。

然而,地球上蒸發的水另一部分去了哪兒呢?

這水蒸氣大約有10%會逃逸到50km的平流層(90%的水蒸氣在12km的對流層),這裡溫度只有-45℃~-55℃,空氣也只是水平運動。水蒸氣到了這裡又被冷凍,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又回到地球懷抱。

在地球大氣層重重關卡下,能逃出的水蒸氣幾乎可以忽略了。

這樣說,地球上的水是不是不會減少了?

水蒸氣很難逃出去並不是氣體氫也逃不出去。我們知道水的化學式是H2O,是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構成,氫在氧氣下燃燒就能製得純水。

在宇宙中,氫氣是最多的元素,約有90%,太陽系中也有約81.75%,太陽就是一顆巨大的氫氣星球,太陽系中的行星常在太陽風的吹拂下獲得氫氣。

當然,地球能獲得氫氣也能散失氫氣。氫氣是已知最輕的氣體,密度只有地球空氣的1/14,1個氣壓、0℃環境下,只有0.0899kg/m³。因此氫氣是最易逃逸的氣體,這讓地球大氣層的氫氣成分非常低,只有0.9%左右。有關資料記載,每秒還有約3000克氫氣逃逸到太空,再有太陽風的阻力,氫氣跑得更快了。

在地球上,可能也只有水的氫含量最多了。

可能有人又會問,地球上的氫氣已經這麼少,而且時刻都在流失,沒有了氫,水也得不到補充,會不會多年後地球會像金星那樣,變得火熱乾燥?

其實不必擔心,地球大氣層中的氫氣雖然在不斷流失,但每年也有含氫或水的彗星、隕石等降落到地球表面,每年大約有幾十~幾百噸這樣地外天體降落,雖然多數在大氣層中就焚燒殆盡,但這些元素並未消失,此後與地球上的氧發生氧化反應而生成水。

綜上所述,地球上的水難以逃出大氣層,氫氣雖很容易逃逸卻不多,而含有水或氫等元素的彗星與隕石卻幾十噸、幾百噸的砸上地球,因此,總的來說,地球上的水是有增無減的!

相關焦點

  • 地球表面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
    地球水量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這讓它成為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這些水總量約有14億立方千米,其中淡水只佔2.53%,人類可利用的只有0.26%。那地球上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還是一成不變呢?前面說淡水匱乏,海水上升,這都不假。不過都是全球變暖帶來,全球變暖是人類活動帶來。但人類活動再怎樣也影響不到水循環。
  • 地球的總質量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中?
    如果有的話是在變大還是變小呢?地球的形成被認為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麼長的時間中,其實地球一直都是在變大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地球是一個行星,有著相當強的引力,這導致它周圍的天體經過的時候就會被地球吸引過來,因此地球上會不斷地發生小行星撞擊的現象,我們所看到的流星和隕石都屬於這種現象的遺蹟,那麼既然有隕石不斷地掉到地球上,地球的質量當然會不斷變大。
  • 地球上的水是增加還是減少?蛇紋石告訴你,水正在向太空逃逸
    中學課本就已經告訴我們,地球上的水會通過水汽循環重複利用,它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水會越來越少的話,那讓生命情何以堪?但事實上可能與各位想像有些許出入,下面來簡單了解下。現代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形成地球的原始星雲,而星雲則來自上一代超新星爆發,水是怎麼從超新星爆發中生成的,我們來看即將超新星爆發的晚期恆星結構就知道了。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在地球上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體內70%的物質都是由水組成的,由此可見,水對生命有多麼的重要。根據科學家研究,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出現了大量的水存在,那麼這些水到底是從哪來的?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家直至現在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科學家一致認為地球存在水資源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來自太空,一種是來自地球的本身。
  • 46億歲的地球有多重,地球的體重是在增加還是減少?又長知識了
    地球是人類目前唯一的家園,自形成以來,地球已經46億歲了。經過計算,地球的重量達到驚人的59.76萬億億噸。那麼這46億年以來,地球的重量一直都是這麼多,還是說在增加或者減少呢?但是這是理想狀態,事實上,一樣物體的質量如果不增加就一定會減少,反之亦然。我們把地球看成是一個很複雜的物體,那麼它的體重肯定是有變化的。一直以為,人們對地球質量的變化都是有爭議的,一部分人認為在減少,一部分認為在增加。我們先看看認同減少的怎麼說。
  • 地球上的水一天天增多還是減少?科學計算:地球每秒損失3千克氫
    眾所周知,地球是個「水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之水哪裡來卻始終沒有定論。不過在網上有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地球的總水量是保持一直不變的嗎?相比100萬年前,地球的總水量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保持不變。
  • 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是從哪裡來的?
    人類自探索太陽系以來,發現地球是唯一有表面液態水存在的星球,主要原因就是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剛剛好,不遠也不近,離太陽太近,像水星完全是煉獄一樣的存在,表面溫度極高,太遠的星球是冰凍的星球,也不可能存在表面液態水。這裡為什麼說地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有表面液態水存在的星球,而不是說唯一有水的星球呢?
  • 地球上的水是多了還是少了?
    地球上的水並非永恆不變,根據201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刊載的一項研究[1],地球已經失去了四分之一的水。
  • 地球上的水已經用了40多億年,為什麼沒有減少?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也是一顆水資源非常豐富的星球。水是生命之源,正是由於地球有著大量的水資源,所以40億年前才能夠誕生生命,而生命經常漫長的進化演化才能夠誕生智慧生命人類。不管是其它的動物還是人類,生命體中70%的物質都是水,由此可見,水對於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 地球表面每年有30億立方米的水消失不見,它們去哪裡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從太空看地球,是一顆藍色的美麗星球,是那麼的光彩奪目。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跟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液態水有密切關係。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生命誕生於海洋,包括現在的陸地生物,其實也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而地球海洋的面積佔到了71%,可以說是一個充滿水的星球。海洋不僅有豐富的魚類資源,而且還是富饒的資源之地,裡面的礦產資源比陸地還要豐富,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都有豐富的儲量。
  • 地球表面的水其實並沒有多少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似乎稱為「水球」更恰當。我們印象中地球表面有著大量的水,但是事實上地球表面的水並不多,對於質量和體積而言。下圖最大的藍色球是地球表面所有的水,較小的藍色球是地球表面所有的淡水,那個很難看見的藍色小球就是湖泊和河流中的所有水。由此可以看到,與整個地球相比,我們擁有的水其實是很少的。地下部分水資源難以預估,這裡沒有算上地下部分的水資源和固態的水。
  • 地球表面曾經100%是水
    地球曾經是一個沒有大陸的水行星。今天的地球表面75%是水。
  • 地球上的水會不會減少?水的三態轉化和循環又是如何實現的?
    水圈的組成地球上的水以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形式存在與空中、地表、和地下,包括大氣水、海水,陸地水(河、湖、沼澤、冰雪、土演水和地下水。以及生物體內的生物水。這些水不停地運動著和相互聯繫著,共同構成水圈。我們通常所說的水圈一部般是指地球上被冰雪、液態水和水汽所佔據而構成的殼層。水圈的上限可視為對流層頂,下限為深層地下水所及的深度。
  •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液態水,如此多的水到底來自哪裡?
    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所以在地球開始形成時,上面就有一部分的水,但是在地球特別熱的時候,表面大都是熔巖的時候,水在地球上只能以水蒸氣的狀態存在於空氣中,而且這些水蒸氣很容易逃逸到太空中,所以地球開始形成時水是很少的。
  • 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每個水分子都存在了50億年嗎?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提了一個問題: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一天天在減少?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確實有理由擔心這個問題,如果嚴肅地來說,地球的水並沒有一天天減少,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情況。地球如何保衛自己的水?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了不起的自然氣象#地球的水到底在哪?地球是八大行星當中,唯一一個表面有大量液態水的行星,但實際上地球的水儲量並不算豐富,即便如此水佔地球表面也差不多達到了71%左右。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地球表面的水只佔據地球總水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這些水絕大多數都在地幔當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就要從水的起源說起。
  • 地球表面的水是從哪來的?看完科學家的解釋光然大悟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地球表面的水是從哪來的?我們人類動植物都離不開水資源,正因為有水,才可以讓地球上誕生的生命,也就是這麼說,如果地球上沒有水的話,可能地球上是不會有生命存在的。在太陽系都說,其實不光是我們的地球有水,只不過我們地球是在星球表面上存在著液態水,其他的星球可能都是以固態的方式在存在著,當然也有可能在那些星球的冰層下面存在著液態水海洋也說不定。
  • 水「無孔不入」,為什麼沒有滲入地球內部,只在地球表面循環?
    先講一則小故事:老和尚給小和尚一個杯子,讓小和尚裝滿,小和尚依次裝了石頭、沙子、水,最後才算裝滿了。標題的疑問,想法應該和小和尚故事思維類似,假設地球好比一個圓形裝備,在我們的觀察中,水是很容易下滲的,為什麼地球內部卻沒有水。
  • 地球表面的水來自哪裡?這個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水的生命之源,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和人類,跟地球有大面積的海洋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水,可能也不會有生命的誕生。那麼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唯一有水的星球嗎?當然不是,科學家通過探測發現,太陽系其實是一個富有水的星系,有很多的星球都有水的存在,只不過星球表面有液態水存在的只有地球,其它星球表面的水都是以固態存在,不過這些冰層下面的星球內部可能會有液態海洋的存在。太陽系存在水的星球有木衛二,木衛三,木衛門等,還有天王星,海王星上面也有大量的冰晶存在,由此可見,太陽系並不是一個缺水的星系。
  • 蒸發加劇會導致降水增加,還是降水減少?
    蒸發加劇會導致降水增加,還是降水減少?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都會。蒸發加劇,地表水蒸發到大氣中,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導致一些地區降水增加。蒸發加劇,氣候變得更乾燥,導致降水減少。中緯度內陸地區就是這樣。中緯度內陸地區大陸性強,受全球變暖影響,氣溫上升更快,蒸發更強,氣候變得更乾燥,導致降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