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怎麼做?6個步驟幾大題型幫到孩子

2021-01-11 學習有辦法

您好,我是翼翔老師,專注悟空問答教育專欄。下面,我將會詳細給您講解如何解決七年級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題。

二元一次方程組,顧名思義是設兩個未知數。一般來說,解決應用題的時候,通過設定未知數,可以讓問題變得相對比較容易理解。

我們下面列出用方程組解決問題的6個步驟,隨後從幾個具體的例子中,領悟一下如何設定未知數,如何建立等量關係,學會完整的解題步驟。

第一個類型:行程問題

解決行程問題,首先得明白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我們解題時列式的基礎。

這是一個經典例題,上面包含了兩段描述,實際上就是兩個場景。這兩個場景都是屬於行程問題。

實際上,這道題的未知數很容易設定,即兩車的速度。難點在於建立等量關係。而這道題的等量關係,就在題目中的兩段描述中。

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

第一段當乙追上甲的時候,甲實際上走了(5+1)小時,而乙行駛了5小時。甲乙走的路程一樣,所以可以建立第一個等量關係:5y=(5+1)x

第二段描述,甲先走30千米,最後乙超過甲10千米,所以實際上在那4小時的時間內,乙比甲多走了(30+10)千米

所以建立等式: 4y=4x+30+10

綜合以上兩個式子,就可以建立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從而解出x、y。

本題解決的關鍵在於:速度路程時間的關係式是基礎,示意圖促進理解,把各個量轉化為等式。

第二個類型:順風逆風,順流逆流問題

這個題型,出現在飛行或者是航行的時候。

【解析】本題需要用到的基礎知識:

順流:航速=靜水中的速度 + 水速

逆流:航速=靜水中的速度-水速

在本題中,順流速度寫成(x+y),逆流速度寫成(x-y)。

接下來,利用路程=時間×速度,我們可以建立等量關係,同樣是兩個場景,順流和逆流,它們的路程都是240km,不同的是,它們因為速度不一樣,最後所用的時間也不一樣。具體解題的步驟如上圖所示。

第三個類型:方案設計問題

這個題型常考,屬於必考題型。

【解析】把題目分解為兩段:

1、原計劃租用45座客車若干輛,但有15人沒有座位;

2、若租用同樣數量的60座客車,則多出一輛車,且其餘客車恰好坐滿。

接下來,我們需要設定兩個未知數,未知數的選擇對我們列式非常關鍵:

本題的第二個式子也可以寫成:x=60(y-1),也就是60座的車比45座的車(y輛)少一輛。打開括號之後,這個式子和上圖中就一樣了。

下面就是設計方案,如何做出合理的選擇?我們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要全部能有車坐,其次是錢要儘量少花。所以,我們需要對比哪種方案花的錢少。

對比之後你會發現,45座的車需要花1320元,而60座的車需要花1200元。從經濟性上,我們會選擇4輛60座的車就可以了。這也符合平時的實際情況,因為一般我們如果可以選擇,租用大的車應該會比小的車總價便宜一些。這也是為什麼旅遊會傾向於使用大巴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們舉的3個類型的題型,這幾個題型非常容易考到,是七年級數學方程組這一章的必考題型。同學們一定要在領會等量關係的基礎上,儲備好基礎知識,知道各個量之間的關係,從而建立等式。

設計方案的題型,相對來說需要比較多的書寫,所以也就更容易在過程中出現疏漏。這裡面的文字描述需要一定的條理,希望同學們能夠多加練習,掌握熟練。

下面我們再把幾個類型的題所用到的公式列舉如下:

銀行儲蓄問題

銀行利率問題:免稅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本金×利率×時間×稅率

增長率問題(必考問題)

增長率問題:原量×(1+增長率)=增長後的量

原量×(1+減少率)=減少後的量

生產中的配套問題(必考問題)

產品配套問題:加工總量成比例

例題:某服裝廠生產一批某種款式的秋裝,已知每2米的某種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個或衣袖5隻. 現計劃用132米這種布料生產這批秋裝(不考慮布料的損耗),應分別用多少布料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

【解析】設用x米做衣身,用y米做衣袖

x+y=132 ...........布料總和是132米

5y=2×3X ..........衣袖的個數需要是衣身的2倍,也就是2個衣袖配一個衣身

解得x=60 y=72

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經典數學題型: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帶解析過程
    這道題考查了同學們對二元一次方程組定義的理解是否到位,但是還是有很多同學選錯答案,會錯選為A,C,那我們現在來看看,二元一次方程的含義是指含有兩個未知數(假設x和y),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
  •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題型歸納三
    知識點三: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探究實際問題時,一般可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1.審題:弄清題意及題目中的數量關係;2.設未知數:可直接設元,也可間接設元;   3.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係;4.列出方程組:根據題目中能表示全部含義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並組成方程組;5.解所列的方程組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讓孩子啃透,成績直上130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讓孩子啃透,成績直上130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一數學學習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試內容,同學們一定要額外的重視,因為一元一次方程式是方程這部分內容的基礎知識,如果同學們沒有將其啃透掌握的話,那麼後面的學習肯定只會舉步維艱。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7講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
    第7講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考點分析思想方法基本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化「二元」為「一元」,這種方法體現了數學研究中的化歸思想,具體地說,就是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 名師整理:初一下冊數學「最難」二元一次方程應用題,附答案解析
    名師整理:初一下冊數學「最難」二元一次方程應用題,附答案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組作為初一下冊數學較難的內容,其實就是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形式來計算。讓學生學會用含有其中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的方法。
  • 技巧|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題型總結+典型例題解析
    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類型大全!值得收藏!對於七年級的同學來說,這已經是進入初中的第二次全面的學習應用題的分類了,記得第一次就是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各種分類的應用題,忙得大家暈頭轉向,叫苦不迭。
  • 二元一次方程組常見應用題型筆記整理,大題這樣做,保證不丟分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各種考試的考查熱點,獨立命題很少,一般是綜合題的一部分,常與求字母的值結合在一起命題,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題型一: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求字母的值題型二: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二元一次方程共解,求字母的值題型三: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滿足某一關係,求字母的值第3題,我們根據題意把
  • 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三種比較特殊的解法,特殊題目特殊對待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主要是消元法,包括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但是有些題目比較特殊,如果按照代入消元法或加減消元法來解題的話,可能相對會顯得比較麻煩,那就需要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方法來解題,會更加快捷,並且不易出錯。
  •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五種常見應用,學會分析是解題的關鍵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五種常見應用,學會分析是解題的關鍵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鍵是消元,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方法,會了這兩種方法即可輕鬆解決二元一次方程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各種考試的考查熱點,獨立命題很少,一般是綜合題的一部分,常與求字母的值結合在一起命題,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接下來老師來分享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五種常見應用,學會分析是解題的關鍵,老師的要求是全部掌握。
  •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8個類型,專治各類應用題!
    一、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1.
  • 二元一次方程組:不要把方法教成技能,把思想教成題型
    提到《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章,有些老師會說:「方程無非是概念、解法和應用這三部分嘛,基本技能加一些變形技巧,實際問題多練練,沒什麼難的,就不用你來點撥啦!」我有以下幾個觀點:代入消元和加減消元不僅應用在解方程組,消元是一種廣泛應用的代數變形策略,代入、加減不一定是為了消元;與二元一次方程組有關的實際問題更加去題型化,不能再像講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那樣按題型分類訓練,那樣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模型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有幾種情況,這個探究可以也應該結合圖形來認識
  • 初中數學《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和提高,又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另一種消元的方法---加減消元,它是學生系統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 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是指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一次的方程,由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主要是消元,就是把未知數變為一個,其中,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是最常用的解題方法。
  • 《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
    《二元一次方程組》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含參數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套用步驟,輕鬆作答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七年級學的重要的知識點,而除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含參數的二元一次方程基本上是每年期末考試必考內容,對於含有參數的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組,首先應該解決的就是將參數求解出來,然後解答後續的問題。
  • 七年級下冊數學:列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
    方程組是解數學應用題的重要工具,許多實際問題和應用題都可以化為解方程組而解決。對於含有多個未知量的問題,利用方程組求解常比單設一個未知數建立一元方程容易。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1、審題: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弄清已知和未知量及其之間的關係;2、設未知數:①直接設元,②間接設元,③設輔助未知數;3、列出方程組:根據題目中所給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組;4、解方程組,求出未知數的值;5、檢驗:所求數值是否是方程組的解,是否符合題意;
  • 中考數學重點方程講解分析,如何學好二元一次方程(組)
    方程(組)與不等式(組)一直是中考數學重點知識板塊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學生通過方程(組)與不等式(組)的學習,可以培養觀察、分析、比較、類比等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與方程(組)與不等式(組)有關的題型一直是中考數學重點考查對象之一,如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型。
  • 初中數學培優 七年級下 第四講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系列的習題和例題都在不斷豐富和更新中初中數學培優 七年級下 第四講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二、重點難點分析1.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解問題的方法和步聚一致,一般經歷"審一找一設一列一解一驗一答"七個環節、列方程組解應用題得要多找一寫等量關係,列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程。
  • 北師大版八上數學5.1 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精講
    如果一個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項都為1次方,那麼這個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無窮個解,若加條件限定有有限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則一般有一個解,有時沒有解,有時有無數個解。 2.二元一次方程組: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 初一數學中,怎麼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難點,很多同學會解方程組,卻不知道怎麼去列出方程組,關鍵是要審題,找出題目所給的數量關係。解決實際問題,需要按照以下步驟:一審題: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教量關係:二設元:用字母表示題目中的未知教(直接設未知數或間接設未知數);三列方程組:挖掘題中的所有條件,找出兩個與未知數相關的等量關係,並依此列出方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