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大學萬象山大火了!像筆者前幾天有一篇講上海嚴一粟的文章拒絕北大清華,他高考志願選了哈工大,專家:要看專業,網友的留言裡還出現了「不去山大後悔嗎?」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幾天山東大學的熱度遠遠超過了清華北大,能獨佔熱搜榜這麼多天,也是沒誰了。為什麼網友這麼熱鬧,還是涉及到一個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我們不是不知道友好交流的重要性,但凡事皆有度,不成比例地將資源用到留學生身上,恰恰體現了文化自信的缺失。
城裡老師犯錯為啥往鄉裡調?
《中國青年報》上周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城裡老師犯錯咋就往咱鄉校調》,文章作者指出,如果先天就覺得鄉村低人一等,把犯錯的老師就類似流放的理由調到鄉村,讓在那裡默默奉獻、堅守教育而不計報酬的鄉村教師情何以堪?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年頭,鄉村教育和鄉村設施建設也在蒸蒸日上,農村可以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源與壯大的沃土所在,所以當年陶行知先生把中華振興寄託於鄉村教育。山東是齊魯文明所在,孔子孟子都出生和成長在這裡,所以山東向來都被稱作是孔孟之鄉,理當繼往開來,更加重視鄉村教育。
任正非:國家要重視農村教育
其實,有識之士一直在關注著鄉村教育,工作量大,優秀人才的逃離也的確存在,就像今年《半月談》雜誌所記載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鄉村老師的話:
一個星期將近30個課時,還是班主任,每天從早讀到放學排隊都沒法休息。
正在這種情況情況下,任正非先生連續兩次在央媒上發聲,希望能夠提高老師的待遇,再窮也不能窮教師,這可以說正是看到了這個難點與重點所在。他說:給農村教師多發一點錢,讓優秀人才願意去當教師,優秀的孩子願意進入師範學校,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鄉村振興一直在路上
在我們為任正非先生叫好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鄉村振興一直在路上,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們希望能夠看到的方向。當然,在我們希望教育資源多一些回歸農村,多一些任正非先生這樣聲音的同時,正如筆者在上一篇文章寒門難出貴子?五兄妹4人考進清華北大,學霸父親是這樣教育的中所指出的,只要努力,寒門其實照樣可以出貴子。
作為農村學子,不用妄自菲薄,成功的因素永遠不是唯一的。作為個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是農村的孩子還是城市的孩子而已,或者自卑或者有優越感了。從某種角度來講,命運是公平的,就看我們如何利用好生命賜予我們的那些有利的資源,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介紹:律永老師,優質原創作者,教育專家,做過媒體和機關工作,教過高中、培訓過公務員,而今回歸大學課堂, 致力於高考和公務員考試研究, 前作《如果你屬於這三類人,恭喜你,你可以不用考公務員了……》已經把考公務員要注意的三大問題列了出來,接下來律永老師將重點為大家講解公考真題和解題技巧,歡迎關注大學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