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結構素描
結構素描不同於明暗素描,它是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的。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不施過多的明暗,也沒有強烈的光影變化,主要強調、突出物體的結構特徵。
結構素描所要表現的是物體的結構關係,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這種表現方法比較理性,可以忽略對象的光影、質感、體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忽略對某些細節的表現
結構素描的作畫要點
(1)構圖:構圖時要注意整體布局,避免過大或過小。一般將所表現物象的主體部分安排在畫面中心偏下的位置,這樣可以穩定畫面的重心
(2)輔助線:根據對象的長短比例關係來輔助完成其結構造型。
(3)透視:結構素描中對象的透視關係是表現其立體感、呈現畫面空間關係的重要因素。
(4)明暗:結構素描不用過多表現明暗關係,稍微上一點調子即可,以表現畫面的空間感和物體的體積感
透視知識
1. 透視術語
在觀察靜物時,由於作畫者所處位置的高低、注視的方向和距離的遠近等因素的不同,物體的形象會與原來的實際狀態有不同的變化。如道路的兩條邊線會在最遠的地方匯聚成一個點、房屋越遠越小,這便是透視現象。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透視術語。
基面:放置物體的水平面。在透視學中,基面是一種假設的作為基準的水平面,是一種水平狀態。
視域: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間範圍。
視點:作畫者觀察物象時眼睛所在的位置。
心點:視域中心與作畫者眼睛同高並正對著的一點。
視中線:視點與心點的連線。
消失點:視覺中心產生的傾斜的縱向水平線、平行線所共同指向的一點。
2. 透視規律
根據物象與作畫者角度的不同,透視現象可分為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形透視和傾斜透視幾種。
平行透視:也稱一點透視。就方形物體而言,物體的一個面與畫面平行時,其他與畫面垂直的透視線均消失在一個點上。也就是說,物體縱深方向的輪廓線將逐漸消失於視平線的心點上
成角透視:立方體的兩對邊或兩組直立面不與平行面平行,而是形成一定的夾角,形成兩個消失點,也稱兩點透視。如果物體是多邊形,消失點會更多
圓形透視:垂直與畫面的圓的透視一般為橢圓形,相互平行的圓距離視平線越遠,弧度越大,表現出近寬遠窄、正寬側窄的透視變化
傾斜透視:在作畫者向下或向上觀察時,視心線向下或向上傾斜,畫面也呈傾斜狀態,這種透視現象就是傾斜透視,又叫俯視或仰視。在傾斜透視的畫面中,物體的垂直線會向統一的方向消失,產生消失點
表現要點
1. 比例關係
在一幅結構素描中,各物體的大小以及線條、輪廓、畫面邊緣的長度關係要達到一定的比例,畫面才能和諧。準確表現對象的造型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從形式構成的角度上講,比例關係更重要的是指畫面的分割和整體構成上的面積關係。恰當的比例關係和畫面分割,能使作品富有變化和活力
2. 主次關係
在任何一個畫面中,各物體之間總有差異和對立,而這種差異和對立都是有某種秩序的,這樣才能相互聯繫、相互統一。畫面中的主次關係主要是通過對比與協調來體現的。在結構素描中,要強調主要形體的特徵,而對其他次要物體的形體,則應與主要形體相對應地進行「同化」處理,如運用虛與實、疏與密、強與弱等手法來體現主次關係。
3. 輪廓表現
輪廓表現是對物體外形的描繪,表達物象的空間屬性。單純的輪廓線是表達形體最簡單的方法。在結構素描寫生中,作畫者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造型能力,這樣才能捕捉到物象結構上的細微變化。
從造型上講,輪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造型因素,有了完整的輪廓線,就可以產生形體與背景的分離和形體感。但由於這種輪廓線是平面的,在造型本質上還沒有達到立體的三維效果,因此,只有抓住現實中構成立體形象的真正成因——光影的明暗變化,才能真正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4. 結構表現
對結構的刻畫是為了表示物象的形體構造及各物體之間的構成關係。而結構線的強調可以強化體積,創造三維立體空間。在結構素描中,各物體的形體結構是相互遮擋、疊壓的,在用線表現時,可以體現出不同結構部位的線相互穿插、疊壓,並找出疏密對比,以表現形體的前後層次關係。在表現正、側、背不同朝向的面時,可以根據特定的結構及其與光的關係,畫出相應線條的粗細、濃淡變化,以此表現形體的轉折和結構的起伏。
5. 整體關係
結構素描的畫面是由多個局部組合形成的,局部刻畫很重要,但整體效果要通過各局部的和諧、統一才能體現出來。因此,在作畫時,要始終注意畫面的整體性,否則,各個局部就會脫離整體關係而相互孤立。
理解形體
結構素描是以理解、解剖結構為最終目的,表現的是對象最本質的特徵。我們所能看到的形態千變萬化,但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幾種最基本的幾何形態,如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圓球體等。各種形體的轉換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它們的產生和形體內部的穿插關係變形成了對象的結構。
結構素描對形的訓練非常重要,它是初學者掌握形體特徵、表現形體造型的基本前提。通過有針對性的結構素描訓練,去理解體積的構成原理、透視變化和光線在物體表面形成明暗變化的一般規律,運用線條和簡潔的調子準確地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比例、透視、明暗空間等關係,為以後的訓練奠定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