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趨勢還是過渡?量子點屏幕真的比OLED屏幕還要好?

2020-11-25 愛活網

是趨勢還是過渡?量子點屏幕真的比OLED屏幕還要好?

誰都知道買電視就是要買看起來很爽的產品,但怎麼界定這個「爽」字?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屏幕要夠大,再近一步就是解析度要夠高——在這個4K解析度逐步進入尋常家庭的時代,這兩者已經不是選購屏幕類產品的大問題了。

傳說中真正的「爽」是要畫面看起來足夠鮮豔,一眼望去就滿心歡喜,亮度和對比度參數自然也是越高越好了。真正能夠滿足「爽」要求的OLED電視還處在天價階段,如果不是土豪到揮霍數十數百萬不是問題,OLED電視堪稱貴族產品。但就在這兩年,尤其是今年的CES展會,一種叫做量子點屏幕的產品大肆來襲,廠商媒體紛紛宣稱它能幹死OLED電視,而且成本還低了一半有餘。連名字聽起來都這麼牛叉的屏幕是否已經達到我們心目中「爽」的定義呢?

最大亮點就是看起來「豔」得多

在探尋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傳說中的量子點屏幕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直觀體驗的提升——各廠商目前完成量子點屏幕的手法雖有差異,但宣傳重點都是突出此類屏幕的「色域」更廣,或者說飽和度提升顯著,這項指標甚至可以比OLED還要出色,同時伴隨介紹功耗更小等特性。

常聽廠商說「色域」一詞,那麼究竟什麼是色域?色域廣了,看起來又有什麼不同呢?人眼在自然界看到的顏色廣度和多樣性,即便是發展了這麼多年的屏幕技術也難以達到,也就是說現在的屏幕根本無法表現如此多樣的色彩。用通俗的話來講,屏幕所能顯示的色彩範圍,比如最紅紅到什麼程度,最綠綠到什麼程度,即是這塊屏幕的色域,也可以叫色彩空間。

1997年,微軟與惠普、EPSON等公司聯合開發了一個彩色語言協議,即我們現在熟知的sRGB,這就是一個色彩空間,可以表示顯示、成像等設備達到的色域究竟有多廣,它的色彩取值區間就是上圖三角形區域標定的範圍。我們現在所用質量還不錯的許多PC顯示屏,包括在手機界翹楚的iPhone屏幕,色域都是基本做到100%覆蓋sRGB,也就是顯示的顏色廣度與sRGB一樣。


(sRGB與NTSC色域的對比)

但實際上,sRGB是個很窄的色彩範圍(真的要怪微軟),所以除了sRGB以外,還有類似Adobe RGB、ProPhoto RGB(傳說中的色彩空間之王)、NTSC之類的色彩空間。如今在廠商宣傳中被用得比較多的是NTSC色彩空間,它的範圍比sRGB廣了很多,一般可以說sRGB的色彩範圍僅有NTSC的72%(所以魅族才說魅藍Note屏幕覆蓋72%NTSC)。

傳說中價格爆炸的OLED電視,色域據說能超過NTSC的範圍,OLED屏幕比普通LCD屏幕的優勢之一也就在這裡;而量子點電視的色域則據說可以超過現在的OLED電視(前不久發布的TCL量子點電視H9700官方稱其色域為110%NTSC)。

色域的提升,在不做調校(以及沒有色彩管理機制)的情況下,帶來觀感上的最大差異就是看著「豔」了很多。早年三星的AMOLED屏幕(OLED屏幕的一種)的手機就表現出了這種特性,由於市面上的絕大部分圖片本身就是針對sRGB標準所制的,在AMOLED屏幕上看就豔得感覺在滴油。三星後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有意進行控制。

但索尼的認識和三星不一樣,索尼曾經在宣傳視頻中談到,人類大腦記憶傾向於將某件事物表現得比實物更鮮豔,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一把藍色的吉他,回家後你回想時,記憶中會刻意將這把吉他變得更藍更鮮豔;不過另一方面某些經驗性質的色彩則會趨於穩定,比如人的皮膚色彩,記憶不會將之做過飽和處理,所以索尼傾向於在顯示設備中對人體膚色的調校趨於正常,但對其他色彩則趨於誇張。


(Xperia Z3就用上了量子點屏幕)

這也是索尼敢於為Xperia Z3這樣的手機直接配備超過130% sRGB色域指標屏幕的關鍵所在——而Xperia Z3也是市面上少有用上了量子點屏幕的手機產品,在用Xperia Z3手機的小夥伴應該能明顯感覺出自己的手機屏幕色彩表現極為豔麗,甚至達到三星Galaxy手機專業模式的程度,足見量子點顯示技術能夠帶來的這種變化。而且這種色彩對人眼而言是討好的,量子點技術自然就有市場。

量子點屏幕的本質是換背光

要了解量子點屏幕究竟和OLED屏幕比起來如何,我們還是得先知道量子點技術的本質。傳統的LCD液晶屏幕有背光,這個背光位於相對靠下方的位置,用於照亮整個屏幕。背光有很多種方案,其中一種是背光就用RGB-LED,即藍色、綠色和紅色三種LED。

但這種方案的成本實在是太高,所以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一種叫W-LED的(白光)背光方案,一般為藍色LED+黃色螢光粉,得到白色背光——至於屏幕顯示各種不同的色彩則是通過背光上方的彩色濾光片達成的。目前的絕大部分液晶屏幕都採用這樣的背光和顯色方案。這套方案的主要問題在於螢光粉發出的光的頻譜不是單一的,除了顯像所需的紅、綠、藍光外,還有其它雜色光。而且經過濾光片等等複雜的系統後,背光的利用率也要打折扣。

而傳說中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就是對背光方案做出變革:所謂的量子點,可以簡單認為是長寬高都在100nm以下的材料(幾個原子的大小),這種極小的半導體晶體在激發後可以發光,至於究竟是怎麼發光的,那是科學研究範疇,這裡不做討論。比較靠譜的一個結論是,量子點的大小,與其所發出光的能量強度(波長)成正比。也就是說,量子點的直徑越小,激發後的光波長越短,也就是顏色偏藍,直徑越大則激發後的光波長越長,也就是顏色偏紅。

這樣一來,只要控制量子點的大小,也就能讓它發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了。在理想狀況下,如果能將這樣的材料應用到屏幕產品中,相比現在的W-LED背光,優越性是大大的有,連濾光片都不需要。量子點是單能級結構,每個固定大小的量子點激發後的光的頻譜極為狹窄,也就是傳說中的純色,這對精準地控制色彩,達到精確的色彩還原有很大的幫助,且因為色純度更高,也就能產生更豐富的色彩。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OLED實質也達不到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理論指標,量子點屏幕的色域範圍更廣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這種背光方案的發光效率更高,所以節能也是其宣傳方向之一。輔助而來的特性還有增加明暗對比度(尤其在去除濾光片以後可以呈現更好的暗部細節)等。

相關焦點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因此,就現在的市場發展來容看,oled屏幕是一種趨勢。它獨有的特性以及在色彩方面顯示的準確性是無可比擬的。 二、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1、技術方面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oled和量子點的技術差異。
  • 有必要買量子點電視嗎?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從市場趨勢來看,常見的顯示技術有LCD、OLED、QLED、LPD、ULED、AMOLED、miniLED等等,在電視顯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上,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量子點電視是未來的主力軍,另一派則傾向於OLED電視才會佔據市場的頭部份額。  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叫量子點電視。
  • xr屏幕是lcd還是oled
    採用oled屏幕的iphone機型有iphone X、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九款。
  • OLED與LCD屏幕哪個更傷眼
    LCD屏幕的發光依靠的是屏幕下方的背光層,通常這些背光層是由一系列LED小燈源組成的,這些燈源給屏幕發送白色純光源,並且也就只有這一個功能。lcdoled而OLED不需要背光層的支持,因為其屏幕是自發光的,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會有光源,也就是說黑色不發光,並且其底層自發光源不需要LCD屏幕中的那層薄膜,所以也就能做得更薄,且其黑色也更純,不會有LCD屏幕的那種灰色感覺。
  • tft屏幕怎麼樣_tft和oled哪個護眼
    打開APP tft屏幕怎麼樣_tft和oled哪個護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08 15:24:55   tft屏幕怎麼樣
  • 量子點大戰OLED屏幕技術哪家強?
    未來,OLED顯示屏將會取代傳統的液晶屏,但是它需要面臨來自量子點技術的競爭壓力。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量子點和OLED之間的差異,對比一下兩者的顯示效果。技術差異解釋首先,讓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OLED和量子點這兩項技術的主要區別。
  • lcd和oled屏幕的優缺點 高端手機多用amoled屏幕蘋果11例外
    當前主流的手機屏幕有2大類,分別是lcd和oled。oled屏幕因其特色,已經在大多數高端手機上開始使用,而lcd則普遍使用在中低端手機當中。目前公認的生產商,夏普的LCD屏幕最好,三星的OLED 屏幕最好。
  • OLED IPS TFT 傻傻分不清?手機屏幕的那些事
    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快速崛起,各個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手機,包括配置價位各有不同,現在手機屏幕從之前的TFT材質,變化的越來越多樣,OLED 還有ips 讓一些網友一頭霧水,到底哪種屏幕的材質好,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先從發展歷程來看
  • 把OLED屏幕摁在地上摩擦,量子點Pro顯示技術為何這麼碉堡?
    QLED全稱為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其成像原理是在光源和屏幕之間添加了一層量子點薄膜,所以相較於OLED而言,它的色彩層次感更高,色彩更飽滿,亮度更高,純淨度也很高。而就色域而言,QLED很輕鬆的就能夠達到色彩標準BT2020的90%以上,但是OLED就算使出吃奶的勁,色域也只能到達70%,在這一塊就先敗一城。
  • 手機OLED屏幕特點及材質分類,彈片微針模組可應對OLED屏幕測試
    OLED屏幕在手機中的應用已逐步從高端旗艦機往中端機型上過渡,OLED屏幕的優勢在於每個像素都能獨立發光,透光率好,而在顯示黑色時像素不發光可自動降低功耗,屏幕能夠做到柔性、輕薄,非常適合手機的發展趨勢,也有利於實現更廣的可視角度,和豐富的屏幕色彩。
  • 4K+量子點屏幕 站在用戶的角度對小米電視5 Pro評測
    4K量子點屏幕,高達NTSC 108%的色域和支持HDR 10+高動態範圍圖像顯示這些硬實力也開始展露,加上厚道的價格讓小米開始朝著行業頂尖和普及用戶的方向努力。既然談到「硬實力」那我們在介紹外觀之前簡單了解一下小米電視5Pro的一些主要技術亮點一、一塊4K量子點屏幕二、HDR+高動態範圍圖像顯示三、高達108% NTSC 色域四、支持MEMC技術五、內置陣列麥克風,不用遙控喚醒小愛同學亮點確實不少,尤其還是小米電視5系列首次採用量子點屏幕的電視。
  • 小米電視5是量子點屏幕嗎?小米量子點電視好嗎?
    據介紹,小米電視5系列分為小米電視5和小米電視5 Pro兩款產品,其中小米電視5為超薄全面屏電視,小米電視5 Pro則是量子點電視。  搭載了量子點屏幕和量子點技術的小米電視5 Pro色域高達NTSC 108%,並支持MEMC運動補償技術、HDR 10+和8K解碼等多種畫質技術。小米電視部總經理李肖爽表示,小米電視5 Pro可能是畫質最好的小米電視。
  • 手機LCD和OLED屏幕哪個對眼睛傷害小?不說你一定猜不到!
    手機LCD和OLED屏幕哪個對眼睛傷害小?不說你一定猜不到!一天有8到10個小時在看屏幕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知在手機前的你,是不是日復一日如此生活的。反正筆者就是這樣。近端時間經常感覺到眼睛不舒服,於是就去查了下這方面的資料。今天我們就聊下手機屏幕傷眼的問題在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藍光在LED液晶電視上對眼睛有害,在OLED電視則無害的問題,其實早在多年前LED液晶電視上世時,就已經被證明藍光LED電視有害是謠言。
  • amoled屏幕會漏液嗎_tft屏幕和amoled哪個好
    amoled屏幕會漏液嗎   oled是粉狀的,自發光,裡面是沒有液態物質的,所以不存在漏液這種說法!可以說IPS屏比TFT好的地方一目了然,IPS屏也應該是手機、平板電腦的標準屏幕,這也就是為什麼蘋果選擇IPS的原因,只不過IPS屏在採購價格上比TFT貴,所以一些廠家也只好從硬體上縮水來壓縮成本而選擇TFT屏,但是如果你的預算充足,那麼建議你優先考慮IPS屏。
  • 量子點顯示,顛覆的不僅是屏幕—新聞—科學網
    其中量子點電視X2被作為重要旗艦產品進行重點介紹,預計三個月後正式推向市場。 TCL發布的數據顯示,X系列的量子點電視因為採用悅彩量子點顯示材料,所以可以實現110%的行業最高色域、純淨色彩展現以及精準色彩表達。 作為一種近日「爆紅」的新技術,量子點技術奏響了顯示技術的新一代革命序曲,因為它帶來的不僅僅是更好的顯示質量,還讓可摺疊屏幕的構想距離現實更進一步。
  • 為TFT伸冤/防IPS大忽悠 手機屏幕小百科
    1手機屏幕怎樣顯示圖像?    720p逐漸代替qHD、WVGA這種落後的解析度,和1080p逐漸在高端機行列鋪開,是2013年智慧型手機屏幕領域的兩大趨勢。受此趨勢和去年底颳起的「5英寸1080p」流行元素的影響,所有人的眼光似乎只聚焦在「屏幕大小」「屏幕解析度」兩個方面,其實好的材質與顯示技術對於手機屏幕來說卻遠比解析度重要,雖然iPhone 5屏幕的精細程度ppi仍然只有跟iPhone 4一樣的326,但你絕對不可否認iPhone 5的屏幕還是至今手機液晶屏幕裡面最出色的。
  • 手機屏幕類型科普,lcd好還是oled好?
    今天老唐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現在手機上面主流使用的兩種屏幕,相信大家一定會有興趣的。現在我們使用的手機屏幕主要分兩種,一種是LCD屏幕,另一種是OLED 屏幕,那麼這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這裡從幾個方面來為大家講述。
  • OLED屏幕和LCD屏幕的手機,到底哪個好?
    無論智慧型手機性能強弱,直接與我們打交道的永遠是表面的屏幕,而雖然手機屏幕千千萬萬,各有不同,但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屏幕可以分為兩類:LCD與OLED。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兩種屏幕的區別,以及OLED 屏幕的優缺點。
  • ips屏幕好還是tft屏幕好?ips屏幕和tft屏幕區別
    這個時代裡,對於智慧型手機,我們不僅會去關注手機的通訊功能跟上網功能怎麼樣,還越來越多人會關注手機的屏幕大小還有屏幕的質量問題。而今天小編所要跟讀者們討論的問題就是關於屏幕的問題,ips屏幕好還是tft屏幕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手機OLED屏越來越多,OLED屏幕真的比LCD屏幕更傷眼?
    首先OLED屏幕採用自發光的顯示機制,所謂自發光就是電流通過有機材料時,像素點會自己發光。而傳統的LCD採用背光光源,所以OLED屏幕才可以實現息屏顯示,同時OLED屏幕因為自發光這一特性,所以還有更純淨的黑色、超高的對比度、省電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