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地球不僅時時刻刻沿著黃道面圍繞太陽公轉,而且還以與黃道面成23.5°交角自轉,正是因為地球存在這個方向永久不變的23.4°交角,才讓陽光在一年365天時間內光照強度發生變化,有一段時期內直射地球北半球,有一段時期內直射赤道地區,又有一段時期內直射南半球,讓絕大部分地區出現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花開花謝,天氣冷熱更換。
9月22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日,準確來說,「秋分」時刻發生在9月22日世界標準時間13:30,即北京時間9月22日21:30。「秋分」被視為一年365天中第二個最「公平」的一天,因為第一個是「春分」,在「秋分」這一天,不僅南北半球光照相等,而且全球大部分地區時長也相等,「秋分」日又可以說是「春分」日,因為對北半球地區來說是「秋分」,而對南半球地區來說就是「春分」。
為什麼說「秋分」是一年365天中第二個最「公平」的一天呢,來了解一下。
南北半球光照相等,赤道最熱
在秋分這一天時間裡,如果從地球與地球公轉軌道切線角度看去,此時的地球自轉軸看起來與黃道面「垂直」,不論是南極點還是北極點,都與太陽距離一樣遠,但是這並不是自轉軸真的與黃道面垂直,只不過這個角度發現不了,所以在秋分這一天正午時分,陽光將直射赤道地區,應該是赤道地區最熱的一天,南北半球光照相等,陽光不偏向北半球,也不偏向南半球。
全球所有地區晝夜時間相等
秋分到來後,代表著陽光直射角,從北半球移到了赤道地區,未來將慢慢從赤道地區移向南半球,而在秋分這一天時間裡,從赤道地區來看,太陽將從正東方向升起,12個小時後,從正西方向落下,所以這一天也是全球絕大多數地區晝夜時長相等的一天(南極和北極除外),12個小時的白天,12個小時的黑夜,比如晚上差不多6點天黑,那麼早上差不多6點天亮。
代表北半球秋季到來,南半球春季開始
在一年中,「春分」和「秋分」都代表了南北半球季節的切換,春分代表了北半球正式進入春季,結束冬季,南半球進入秋季,結束夏季,那麼秋分剛好是反過來的,代表北半球正式進入秋季,結束夏季,包括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例如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南半球正式進入春季,結束冬季,比如,大洋洲和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等國家。
秋分過後,北半球白天變短,南北球白天變長
秋分過後,北半球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日出將變得更晚,日落變得更早,白天變得更短,夜晚變得更長,天氣變得更冷,萬花開始凋零,百樹開始枯萎,而南半球則會出現相反的變化,日出將變得更早,日落將變得更晚,白天將變得更長,夜晚將變得更冷,溫度變得更溫和,萬花開始盛開,百樹開始變綠。
這就是地球公轉和自轉共同產生影響的緣故,所以,今年9月22日是一年365天中第二個最「公平」的一天,因為第一個最「公平」的一天是今年3月20日的「春分」日,9月22日應該也是溫度最接近年平均溫度的一天,只不過由於我國近期多地下雨,可能感覺會有點寒冷。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