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又愛又恨的臭氧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說到臭氧,可能不少人不熟悉也不關心這種物質。聽到臭氧這個名稱,不少人還會很自然地討厭它,希望離它越遠越好。不過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就像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一樣,我們也不能因為臭氧有個不雅的名稱就討厭它。

  臭氧因其難聞的味道等,固然有可恨的一面,但其實它更可愛。豈止是可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人類和萬物的摯友,是人類和陸地生物生存繁衍的保障。如果真的沒有了臭氧,人類將不復存在。我相信讀完本文的內容,你一定會確信,這一結論一點也不過分。你也一定會由衷地關心與臭氧有關的各種問題,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與臭氧密切相關的地球家園。   

  一、「同胞兄弟」,命運迥異

  臭氧與氧氣都是僅由氧原子構成的單質,可謂同根同源,真可稱為「同胞兄弟」。

  氧氣實際上是在1771~1775年間由瑞典人舍勒、英國人普裡斯特裡和法國人拉瓦錫共同發現的。但是,1775年拉瓦錫最早向法國科學院提出了發現報告,並在1777年將這一新物質定名為氧氣。氧氣的發現被認為是現代化學研究的開始。人們常把氧氣的發現歸功於拉瓦錫一人,故有人稱拉瓦錫為現代「化學之父」。可見氧氣從發現的開始,就是何等為人們所重視。

  差不多與發現氧氣的同時,1785年德國人在使用電機時聞到了一股難聞的臭味,但是當時並不知道這種異味的來源與原因,也未引起人們的重視。1840年,德國科學家先貝因在進行硫酸電解實驗時又聞到了類似的臭味,這與火花放電及大氣中發生閃電時出現的氣味類似,這時先貝因將產生此種異味的物質命名為臭氧。臭氧的名稱來源於希臘文,意為氣味難聞。可見臭氧從被人類認知的開始,就不受重視,並因其特有的臭味還惹人憎惡。

  與「胞弟」氧氣不同,臭氧在濃度較大時是淡藍色的氣體,密度是氧氣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是氧氣的10倍。顧名思義,它一定很難聞,實際上它還真有難聞的魚腥臭味,人們難免一提起它的名字就會感到討厭與噁心。因此,長期以來臭氧是一種不為人們喜歡與重視的物質。只是在臭氧被發現幾十年以後的近代,人們才逐漸認識到臭氧原來也像它的「胞弟」氧氣一樣,也是人類不可沒有的好朋友。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臭氧,人類與萬物同樣無法生存與繁衍;沒有臭氧,就不會有今日如此美好的地球家園。

  不少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危言聳聽。很多人會說,我們一年到頭誰也沒吃喝或接觸臭氧,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嗎?從表面上看,確實是這樣,不接觸難聞的臭氧,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會更愉快、更健康。可是,當你真正懂得了臭氧與人類及萬物的密切關係,你就一定不會這樣說與這樣想了,就一定會十分關心臭氧及與臭氧有關的各種問題了。  

  二、人類與萬物伴隨臭氧生存發展

  在46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的早期,地球的大氣中既沒有氧氣,更沒有臭氧,那時地球上也沒有任何生命。在地球誕生5億年後,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最簡單的生物——細菌。此後,生物不斷繁衍發展,但長期只能存活於深海與湖泊中,不能走上陸地。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照射提供的能量。太陽以其巨大無比的能量,每日每時不停地照射到地球的大氣和地球的表面,為生物的生存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能量。陽光到達地球大氣的能量平均為1.39kW/m2,這包括長波的可見光與短波的紫外光。在沒有今日大氣層更沒有臭氧存在的地球誕生的早期,這些可見光、特別是紫外光都直達地球表面。

  強烈高能的陽光具有傷害生物機體的副作用,可見光一般不會對機體組織造成明顯的傷害,對機體產生嚴重影響的主要是紫外光。波長越短的紫外光對生物組織的損傷越大,波長在180~280nm的短波紫外光UV-C對生物組織的損傷最大。                   

  人體組織中最容易受到紫外光傷害的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與核糖核酸(RNA)。DNA和RNA是UV-C的主要吸收劑,它們的最大吸收波段在波長260~265nm。DNA和RNA吸收了高能量的紫外光就會受到傷害而變性。DNA是生物基因信息表達、存貯和傳遞的載體,對它的任何傷害都將對生物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如果長年累月地經受短波紫外光的照射,生物就無法存活與繁衍了。

  早期的地球沒有含氧的大氣層,更沒有臭氧,含有高能紫外線的陽光直達地球表面。所有生物都經受不住紫外線的殺傷,只能依靠水層的保護,深藏於海湖水面之下。在地球大氣沒有臭氧的恐怖時期,低等植物都很難走向陸地,何談人類的出現與發展呢?

  幸運的是,在地球誕生40億年以後,由於大氣中氧含量的逐漸增加及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的不斷發生,使得大氣中臭氧濃度達到了現今的10%左右。這時大氣中的臭氧層吸收了陽光的大量紫外線,生物才開始能夠大規模地向陸地發展。  

  億萬年來,臭氧濃度不斷增加,依靠臭氧對紫外線吸收的不斷增強,高等生物乃至人類才得以出現和發展。  

  三、地球的保護傘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圍繞地球的大氣是還原性的。主要由氮、氫、甲烷、氨、硫化氫等還原性氣體和少量水蒸氣構成。在億萬年的演變過程中,主要是由於水的不斷光解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氧的濃度逐漸增高。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一部分氧氣可以轉變為臭氧。在多種光化學反應的綜合作用下,大氣中維持著氧和臭氧之間的平衡,形成了今天人類和萬物生存所必需的相對穩定的臭氧層。

  我們這裡所說的臭氧層,是指大氣平流層中20~26km(也有說是20~30Km)高度的大氣中所包含的臭氧。該層大氣中臭氧的濃度在10-6(體積比)左右。如果將這層臭氧單獨分離,在絕對溫度273K和1個大氣壓下,可構成一個0.29cm厚度的純臭氧氣層。

  臭氧對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在波長255nm,它強烈吸收陽光中波長295nm以下、對人類和生物危害最大的短波紫外光,並能吸收大部分對生物有一定危害的波長λ=280~320nm的中波紫外光(UV-B)。波長大於320nm的長波紫外光(UV-A)可通過臭氧層到達地球表面。短波紫外光因其能量強等原因,對生物有極大的殺傷和破壞作用。

  研究表明,隨著光波波長的變短,紫外光對生物的損傷成指數地增加。例如當波長從320nm降到280nm時,紫外光對脫氧核酸的損傷增加4個數量級。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大氣中臭氧含量很低時,生物無法在陸地上生存,只能存在於海洋和湖泊中。植物化石的研究已證實了大氣中臭氧對古生物的這種保護作用。所以我們稱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一點也不過分,正是因為地球在4億年前形成了臭氧層保護傘才有了今天的人類及今天世界上的萬物,才有了人類與地球陸地上的萬紫千紅的今天。           

  四、臭氧層被破壞的可怕後果

  人類在誕生之前,就早已有了大氣臭氧層的保護,所以誰也沒有感受到臭氧層一旦被破壞的可怕後果。實際上,如果臭氧層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對人類、生物、生態及環境等造成極為嚴重的災難性影響。

  我們已經知道,臭氧濃度的降低,就意味著地面短波紫外線的增加,這將給人類帶來可怕的後果,因為短波紫外線可殺死細胞、破壞遺傳物質等。臭氧每減少1%,紫外線會增加2%,皮膚癌就可增加5%~7%,白內障將增加0.2%~0.6%。紫外線還可導致人的發育停滯、免疫系統功能降低、發育缺陷、引發水痘、麻疹、白內障、真菌病、結核病、瘧疾、麻風病、淋巴癌等多種疾病。

  臭氧層的破壞也將對生物造成嚴重的影響。研究發現,短波紫外照射的加強會導致蔬菜、水果品質下降;使多種植物的形態發生改變;破壞森林;造成多種農作物與漁業減產;造成浮遊生物死亡和滅絕,還可能造成動物眼睛的近視與失明等。

  臭氧層破壞對生態的影響更是可怕。紫外光增加會導致浮遊生物的死亡與滅絕,這將使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從而加重溫室效應,改變大氣循環與氣候,必將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存與發展。

  大氣循環與地球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必將因生態平衡的改變而遭到破壞。大氣循環的改變又將影響地球的氣候,會對人類與動植物造成更大的長遠影響。

  臭氧層破壞導致的紫外照射的增強也會使建築、噴塗、包裝、電纜、高分子等材料加速老化與破壞,從而對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造成嚴重的傷害。

  臭氧層破壞導致的紫外輻射的增加還使地球對流層(平流層下面的低層大氣)大氣的化學反應更加活躍,從而產生更多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的增加也將對人類的健康與動植物的生長造成極大的傷害。

  實際上臭氧層除了具有上述的保護作用外還具有加熱作用與溫室氣體作用,這對於地球也是十分重要的。臭氧層吸收紫外光,加熱大氣,因此使大氣溫度在50km左右有一峰值,並使地球上空15~50km有一升溫層,這使地球有別於其他星球,具有大氣平流層。這種溫度結構對於地球大氣循環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對流層上部與平流層底部這一大氣的低溫區,臭氧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這一高度的臭氧含量減少,將會產生地面氣溫下降的動力。因此,平流層臭氧的含量與分布都會對地球大氣循環、氣候變化和生態平衡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即使有了今天的臭氧層的保護,紫外光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是明顯的。紫外光可危及膠原及皮膚纖維,導致皮膚老化和色素沉積,嚴重者可導致皮膚病。紫外光也可抑制人的免疫功能和損傷人的眼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臭氧層使生物從海洋發展到陸地成為可能,是臭氧層使人類得以出現和能夠繼續生存。  

  五、人類的好朋友

  與它的「胞弟」氧氣相比,臭氧具有更強的滅菌、氧化、脫色和除味功能。正是因為這些基本性質,使臭氧在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中有了日益廣泛的應用,臭氧已經廣泛走進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1856年在法國巴黎第一次有人應用臭氧進行醫院房間消毒,在1905年已有人將臭氧用於水的淨化處理,1909年法國又率先開始將臭氧用於肉類冷凍廠的殺菌保鮮。1995~1997年間,日、法、澳、美等發達國家都已通過立法,正式確認臭氧可以用於食品行業。

  臭氧的消毒殺菌功能具有廣譜性(幾乎可殺滅所有病菌、病毒、黴菌及原蟲、卵囊等)、高效性(擴散均勻,不留死角,速度快)、高潔淨性(分解後只生成氧氣,無有害殘留)、方便(可實時方便地製備)、經濟、環保等諸多優點,已被廣泛用於車間、倉庫和公共場所滅菌消毒;果蔬、食品保鮮;魚、肉、蛋、菜、果等食品殘留毒物的分解祛除;生活用水的殺菌保質;廁所、垃圾場的除臭除味;化工三廢處理等諸多領域。臭氧的消毒殺菌功能較氯製劑強數百倍,也更安全;其消毒殺菌耗時,只有使用紫外線消毒耗時的六分之一。在水果貯藏期間,使用濃度為(2~3)x10-6的臭氧處置,可使黴菌的生長受到抑制,使貯藏期延長一倍。

  臭氧的應用在我國也已進入普通家庭,家用臭氧解毒機可方便地用於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將瓜、果、菜、蛋、肉、魚等置於水中,通入臭氧數十分鐘,就可以祛除殘存的毒物與細菌,也可用於飲用水及房間空氣的淨化、餐具及衣物等的消毒滅菌、洗浴(具保健、排毒、美容、消炎治病等功效)、養魚(可改善水質)、澆花(除蟲殺菌)和廁所除臭等。向水果、蔬菜包裝袋內通入臭氧2分鐘,還可將蔬果的保鮮期延長7天。

  近年來在我國還開始了在溫室大棚內用臭氧祛除病蟲害的試驗。初步試驗表明,除害效果好,無毒物殘留,方便、高效、成本低。不僅可同時消滅多種病蟲害,還可改善瓜果品質,提高產量。植物種子經含有臭氧的水溶液浸泡15~20分鐘,可殺死種子表面的病毒、細菌、蟲卵等有害物質,有利植物的健康成長。試驗證明,臭氧對番茄灰黴病、葉黴病、黃瓜霜黴病、疫病等以及溫室白粉蝨、潛葉蠅、蚜蟲等病蟲防治效果都較好。

  就在2011年11月,美國科學家還撰文指出,檢測地層深處巖石斷裂產生的臭氧對地面臭氧濃度的影響,還有望用於監測地震。     

  六、汙水治理的生力軍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逐年增多,廢水的直接排放將造成環境汙染,這已對我國很多地區構成了嚴重的生態與生命威脅。

  目前簡便易行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是物理法(沉澱、過濾、吸附等)和生物法(利用細菌分解汙染物)。但是經過這兩種方法處理的廢水一般不能達到排放標準。特別是物理法,只是將汙染物從水中轉移出來,並未能將有害物質分解,隱患並未消除;只有將有害物質徹底分解才是治本之道。

  臭氧在天然物質中是最強的氧化劑之一,氧化能力僅次於強腐蝕性的氟。它可將農藥、染料等多種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與水,徹底消除廢水中的有害物質,且不產生新的二次汙染物。臭氧在分解汙染物的同時,還具有脫色、除臭、殺菌的功能,真是一舉數得。目前,臭氧氧化法已在造紙廢水、印染廢水、煉油廢水、焦化廢水處理中得到應用。

  臭氧氧化處理廢水存在的問題是製備臭氧需消耗大量的能源,這也使處理成本增加,如何提高臭氧的氧化效率是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重要問題。近年來科學家已提出了臭氧-紫外線聯合氧化法及臭氧-過氧化氫(H2O2)聯合氧化法,這都可明顯提高臭氧的氧化效率。

  臭氧-紫外線-過氧化氫聯合氧化法的實驗也取得了良好的結果,可以將氯苯、氯代苯酚、多氯聯苯、四氯化碳等難降解的物質氧化分解。在聯合氧化降解中加入錳、鐵、二氧化鈦等催化劑還可進一步提高氧化效率。當然,最佳氧化條件的選擇,也還需進一步研究與改進。

  總之,臭氧在各種工業廢水的治理應用中前景是光明的,但也還需要科學家繼續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七、人類健康的保護神

  臭氧除可用於環境的消毒殺菌外,還可直接用於醫治人類的多種疾病。在國際上,臭氧的臨床應用已有上百年的歷史,1902年法國人胡日昂在巴黎醫學院通過了吸入臭氧治療百日咳的論文答辯,成為第一個研究應用臭氧治病獲得博士學位的人。1936年,法國醫生奧博格最早提出向直腸內吹入臭氧治療慢性結腸炎。此後,臭氧用於醫療的領域在發達國家不斷擴展,已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臭氧的臨床應用始於歐洲,如今在歐洲,臭氧的臨床應用已非常普遍,主要應用於創傷及難治性潰瘍(如糖尿病)的治療、癌症的輔助治療、腰椎間盤及骨關節疾病的治療、抗自由基防衰老及中風等疾病的治療。

  臭氧也被廣泛用於各種疼痛疾病的治療,如風溼、類風溼、滑膜炎、肩周炎、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頸椎病、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等。臭氧臨床應用的療效已得到充分肯定。

  我國將臭氧用於醫療主要開始於本世紀。2008年我國成立了臭氧治療專業委員會。自2009年起,我國每年都舉行一次全國臭氧臨床應用研討會,這表明臭氧治療在我國也已成為醫療研究與應用的新熱點,已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新型治療技術。現在全國已有一大批臭氧治療規範化醫療單位,正式掛牌從事臭氧規範化治療,並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傳統的治療方法為保守治療,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不容易鞏固,症狀容易反覆發作。外科開刀雖然是一種根治手段,但手術要破壞人體組織,且術後恢復慢,患者還要承擔手術的巨大痛苦與風險。

  20世紀90年代以來,首先在義大利開展了臭氧椎間盤及椎旁間隙注射術,有效率可達70~80%,目前已在歐洲各國得到普遍應用。現在我國也已有很多醫院開展了臭氧微創注射術,這些醫院使用進口或國產設備,都做了幾千例臭氧注射溶解術,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該治療方法較傳統方法具有安全、操作方便、創傷輕微或無創傷,有效率高、恢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深受患者歡迎。

  臭氧的這種無創治療技術在治療多種婦科炎症方面也已取得良好療效,具有無創傷、療效好、不傷肌體等諸多優點。

  現在國內外還都有了臭氧婦科治療儀,主要適用於多種滴蟲性、黴菌性、非特異性陰道嗜血桿菌、阿米巴型、老年性引起的陰道炎和由病菌感染所致的外陰炎、宮頸炎等。臭氧治療儀治療陰道炎有效率高,治療時間短;標本兼治,療效鞏固;無創傷、無痛苦、無毒副作用。

  臭氧自血療法也是臭氧治療近年來的重要發展領域。這一方法是由醫護人員,將病人自己的靜脈血液,抽出一定數量,經臭氧氣體處理後,回輸病人體內,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病人被抽出的少量血液(幾毫升至上百毫升)經臭氧處理後進行肌肉注射,一般注射到臀大肌裡面。通過自血療法,可以激活病人體內的多種酶系統,改善機體代謝,調整免疫機能,還具有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腦中風、高血脂、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治療。醫用臭氧在病毒性肝炎治療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在急性肝炎的治療研究中顯示醫用臭氧有很好的退黃疸、降低轉氨酶作用。初步臨床應用顯示,臭氧具有免疫激活、抑制細胞和病毒複製作用,同時可改善微循環,這些都有利於肝炎治療。臨床應用研究表明,臭氧療法是安全、經濟和較高效的全新的肝炎治療方法。

  2003年廣泛傳播的SARS病毒曾經引起了全國的恐慌,至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國科學家的初步試驗表明,使用臭氧進行滅活SARS病毒的多次實驗,對綠猴腎細胞接種的SARS病毒綜合滅活率達99%以上,這使我們看到了臭氧用於這一新型傳染疾病的美好前景。

  臭氧正在越來越廣泛地用於醫療衛生領域,應用範圍還正在拓寬。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體內自由基的產生是導致人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完全可以相信,臭氧的抗自由基與防衰老的功能將可望在不久的將來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做出新的貢獻。  

  八、別忘記臭氧的可恨

  當然在我們讚揚臭氧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它危害人類與生物的可恨的另一面。

  在大氣低空對流層中,也含有臭氧,但其濃度要比平流層的臭氧層低得多。在未被汙染的空氣中,低層大氣中臭氧的濃度一般為(0.005~0.05)x10-6。在這種濃度下,臭氧是無害的。與高空平流層有益的臭氧相反,低空臭氧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並對生物有殺傷作用的有害氣體。     

  臭氧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當低空大氣中臭氧濃度達到(0.1~0.5)x 10-6時就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哮喘發作,並可刺激氣管、引起支氣管炎。臭氧濃度更高時,可能導致胸骨疼痛、肺的通透性降低和肺氣腫、肺水腫,使呼吸系統疾病惡化。

  2.引起神經中毒,導致頭暈、頭痛、視力下降和記憶力衰退等疾病。接觸高濃臭氧時間過長,還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思維紊亂。

  3.破壞人體免疫功能,降低人的抗病能力。臭氧還可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酶的活性,影響甲狀腺功能和使骨骼早期鈣化等。長期過量吸入臭氧則會影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肺對細菌的抵抗力,加速人的衰老。

  4.臭氧還能夠破壞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從而引起皮膚起皺,出現黑斑等皮膚疾病。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還指出,臭氧會影響男子的精液數量與質量,從而影響生育能力。還有研究指出,孕婦長期過度吸入臭氧,則有可能導致嬰兒畸形。

  更應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工業廢氣帶來了地面高濃度的臭氧,生活中的一些設備,特別是辦公室的一些設備也給我們的生活空間增添了不應出現的臭氧。我們經常使用的印表機、複印機等大都是利用靜電原理工作的,也可能產生臭氧和一些有機廢氣,長期接觸則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除了金和鉑外,臭氧化空氣幾乎對所有的金屬都有腐蝕作用。鋁、鋅、鉛與臭氧接觸都會被強烈氧化。臭氧對非金屬材料也有強烈的腐蝕破壞作用。

  當空氣中臭氧濃度達到(0.05~0.15)x 10-6時,對許多植物會有不同的傷害作用。菸草、菠菜、燕麥等都是對臭氧敏感的植物,在這樣的空氣中0.5~8小時就會出現損傷。馬鈴薯、大麥、菜豆、洋蔥、小麥、番茄等對臭氧也十分敏感。在不出現症狀的情況下,也會使植物的生長明顯受阻。臭氧還能破壞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加劇溫室效應。高濃度臭氧還會降低植物的生長力,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   

  九、光化學煙霧的元兇

  1943年,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發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學煙霧事件。當時該市上百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上千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光化學反應,形成汙染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等疾病。1955年洛杉磯再次產生光化學煙霧,致使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的光化學煙霧使洛杉磯全市近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的患病。

  在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荷蘭、智利和我國也都曾先後出現過光化學煙霧。

  那麼,什麼是光化學煙霧呢?光化學煙霧的宏觀表現就是大氣中煙霧瀰漫,能見度顯著降低。光化學煙霧的實質是由汽車、工廠等汙染源排入大氣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一次汙染物,在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過氧乙醯硝酸酯(PAN)等二次汙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汙染物和新形成的二次汙染物的混合物共同導致大氣出現一種具有刺激性的藍色或棕色煙霧。二次汙染物的起始反應是氮氧化物經光照產生原子氧,原子氧又與空氣中的氧氣生成臭氧,進而引發一系列複雜的氧化反應與自由基鏈式反應,從而導致生成臭氧、甲醛、丙烯醛、過氧乙醯硝酸酯等多種二次汙染物。因為這是光化學反應引起的煙霧狀汙染,所以被稱為光化學煙霧。

  近年來不僅是大城市及其周圍地區,一些鄉村地區也出現了光化學煙霧現象。

  光化學煙霧中的二次汙染物主要是臭氧、甲醛、丙烯醛、過氧乙醯硝酸酯等,這些都是對健康十分有害的物質。這些汙染物可從城市汙染區擴散到百千米以外,甚至可以擴散到幾百千米以外,對人類和生物造成大範圍的汙染和危害。

  光化學煙霧使人和動物受到的主要傷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頭痛、呼吸障礙、慢性呼吸道疾病惡化、兒童肺功能異常等。長期吸入汙染物會引起咳嗽和氣喘,汙染物濃度達50 x 10-6時,人甚至有死亡危險。

  光化學煙霧也將影響植物生長,這與臭氧對植物的傷害類似,只是更為嚴重。

  光化學煙霧還會促成酸雨(pH<5.6的雨雪被稱為酸雨雪,正常雨雪的pH一般為6~7.6)的形成。酸雨會汙染土壤、損傷農作物、造成橡膠製品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建築物和機械受腐蝕,並損害油漆塗料、紡織纖維和塑料製品等。

  光化學煙霧還會降低大氣的能見度,這主要是由於汙染物質在大氣中形成的光化學煙霧氣溶膠所引起的。這種氣溶膠顆粒大小一般多在0.3~1.0μm範圍內。這樣大小的顆粒不易因重力作用而沉降,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長距離遷移。它們又能散射太陽光,從而明顯地降低了大氣的能見度。這將妨害汽車與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安全運行,導致交通事故增多。

  現已確知,汽車尾氣以及石油和煤燃燒的廢氣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汙染源。工廠、汽車等汙染源不斷地向大氣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等一次汙染物。一次汙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的排放和強陽光照射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汙染源存在的前提條件下,光化學煙霧一般發生在大氣相對溼度較低、少風、氣溫24~320C的晴朗天氣的汙染地區。汙染高峰出現在下午2時前後,且會經歷白天生成、傍晚消失的循環往復過程,直至汙染源消失。  

  十、地球上空的藍天「漏」了

  1958年科學家首次發現大氣平流層臭氧濃度有降低的趨勢。1985年英國科學家法曼等人又發現南極上空平流層的臭氧濃度在10月以後出現明顯的降低,這就是所謂的南極臭氧層空洞。

  法曼等人在南極哈雷灣觀測站發現,在過去 10 ~ 15 年間每到10月以後,南極上空的臭氧濃度就會減少約30%。從地面上觀測,高空的臭氧層已極其稀薄,與周圍相比像是形成一個「洞」,直徑達上千公裡,「臭氧層空洞」由此而得名。我們可愛的藍天真的「漏』了!

  衛星觀測表明,南極臭氧層空洞覆蓋面積有時比美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積又比1997 年增大約 15%,幾乎相當於三個澳大利亞的面積。1998 年南極上空臭氧空洞面積已達到歷史最高記錄,為 2720 萬平方千米,比南極大陸還大約1倍。美、日、英、俄等國家聯合觀測發現,近年來,北極上空臭氧層也減少了 20%。

  簡而言之,臭氧層空洞的出現有二個條件:一是大氣中存在人類活動排放的氟裡昂(人為因素)等消耗臭氧的物質;二是南極平流層極地渦旋中的低溫( 自然因素)。只有在平流層冰晶雲表面吸附了大氣汙染物質,才能通過光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在南極春季(每年10月前後)形成臭氧洞。

  隨著人類步入工業化社會,特別是自1920年代作為製冷劑的氟裡昂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以來,高空臭氧層正在遭到人為的破壞。平流層的臭氧濃度已出現明顯降低,地球的藍天真的「漏」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十一、保護家園,共同「補天」

  完好地存在了億萬年的藍天為什麼在現代會「漏」呢?1958年科學家羅蘭德與莫利納首次對此進行了解釋。他們認為,進入高空的滷素對臭氧及臭氧層有破壞作用。

  人類自20世紀以來廣泛使用的製冷劑氟裡昂是含有多個滷原子的化合物,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元兇。氟裡昂是全滷化的氯氟烴,溴化了的氯氟烴常被稱作哈龍。氯氟烴與哈龍都被廣泛用作製冷劑、泡沫發生劑、滅火劑及氣溶膠噴霧劑等。它們都是十分穩定的物質,可在大氣中長期存在。它們進入大氣平流層,造成臭氧分解,破壞臭氧層,由此導致天「漏」了。

  臭氧層是地球人類與萬物的保護傘,臭氧層空洞的出現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自1974年起,美國、加拿大等國率先開始限制氟裡昂的生產與使用,並開始了氟裡昂代用品的研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自1976年起陸續召開了各種國際會議,通過了一系列保護臭氧層的決議,在全球範圍內限制並逐步淘汰消耗臭氧、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國際社會於1985年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確定了國際合作保護臭氧層的原則。1987年又在加拿大制定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確定了全球保護臭氧層國際合作的框架。    

  根據《蒙特婁議定書》的規定,各籤約國分階段停止生產和使用氟裡昂與哈龍製冷劑。發達國家要在1996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和使用,其他所有國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和使用這類製冷劑,現有設備和新設備都要改用HFC類製冷劑。這種含有碳氫化學鍵的HFC類化合物在大氣中壽命很短,能很快分解,不會破壞臭氧層。

  國際社會於1989年5月2日通過了《保護臭氧層赫爾辛基宣言》,推動所有國家儘快籤署上述公約與議定書。1990年6月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又在倫敦召開《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締約國第二次會議,將影響臭氧層的受控物質從2類8種增加到7類上百種。此後,這一政府間的國際會議每年召開一次。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又通過決議,規定每年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經過我國、國際社會和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人類將逐步修復正在被破壞的地球保護傘——臭氧層,使我們的地球家園更加並永遠美好。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臭氧可以說讓人類「又愛又恨」。我們為何一邊要防臭氧汙染,一邊又怕臭氧層空洞?用臭氧消毒機會加重臭氧汙染嗎? ▌「地球衛士」還是「健康殺手」?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是一種具有魚腥味的強氧化性氣體。
  • 2019年103個城市臭氧超標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2019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達到1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了20.3%,臭氧超標城市個數從2015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103個。
  •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2019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達到1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了20.3%,臭氧超標城市個數從2015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103個。
  • 讓我又愛又恨又憂的奧林巴斯
    現在使用的奧林巴斯相機愛,就愛在它的性能強大、體積小巧。行進的大巴車中拍過車窗外兇猛的東北虎和古老的長城,壩上草原拍過那飛馳奔騰的駿馬……,還有其自動追蹤對焦/曝光情況下每秒18張高速連續拍攝、鎖定焦點和自動對焦/曝光鎖定情況下最大每秒60張連拍速度,可以說拍靜也好、拍動也罷,陽光燦爛的時光也好,雪雨交加的環境也罷,其出眾的性能從未讓我有過失望,雖說僅有4/3英寸大的感光原器件成為好多人看不起它的主要原因,但就我這以網上或報刊上發個小稿的人來說,已經是足足夠也,從而也就成為了我深愛的
  • KG:五星勇士是終極強隊 朗多投奔湖人我又愛又恨
    而談及朗多轉投凱爾特人宿敵湖人,加內特則表示自己是又愛又恨。他們集合五大球星於一隊,實在令人震驚啊。」加內特還談到了自己前隊友朗多轉投宿敵湖人的事情。加內特表示:「朗多去了湖人,對此我是又愛又恨啊。但我還是為自己的兄弟感到高興。我認為,他會讓勒布朗和湖人變得更好的。我非常期待著這令人難以置信的2019賽季。」凱爾特人和湖人是聯盟中底蘊最為深厚的兩大豪門,他們之間的爭奪持續數十年。
  • 尼採:不懂愛,也不懂恨的女人是平庸的
    只愛一個人,是一種野蠻行為,因為這會犧牲掉所有其他人。只愛上帝也是如此。 「這是我幹的。」我的記憶說,「我怎麼會幹出這種事呢?」我的矜持說,並堅持不退讓。最終,還是記憶退讓了。 如果人們未能看到那隻手——那隻溫和的殺人之手,那就是對生命的漠不關心。
  • 奇特的葎草:讓人又愛又恨的植物
    莖葉皆具倒鉤刺,攀緣纏繞惹人恨!分枝分生性頑強,荒地廢墟常可見!制皂藥用作飼料,用處多多惹人愛!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對它不過敏,但是即使這樣,這種植物也很惹人恨!神奇的葎草:莖葉皆具鉤刺(雌花)【攀緣纏繞惹人恨】葎草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它也是中國農業有害生物信息系統收載的有害植物,該種種子繁殖。危害果樹及作物,其莖纏繞在植株上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你說它惹不惹人恨!
  • 孔蒂:我一天也離不開足球,對它又愛又恨
    切爾西主帥孔蒂接受《GQ》雜誌採訪時表示,足球讓他又愛又恨,但他一天也離不開足球。孔蒂剛剛被《GQ》雜誌評選為年度男士之一,他透露自己14歲時就想執教,他表示:「我總是熱愛足球,總是感覺我會從事足球工作,這將是我的生活。但有時候我憎恨足球。
  • 《東宮》曲小楓的愛與恨,李承鄞做了她的駙馬,十八歲成為了永恆
    在苦與甜、虐和愛之間找一個平衡,把愛情中的那份執著與眷念,刻畫的栩栩如生。自古以來,虐戀一直是最引人心的。不論是嫦娥奔月、秦始皇與阿房女,還是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作為千古佳話而被後人傳唱。《東宮》襲來,以那種千般苦、萬般虐的節奏,同樣引起了觀眾的意難平。
  • 《國民老公2》這部電視劇追得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但是《國民老公2》這部電視劇的劇情真的是讓人追的人又愛又恨。喬安好以為離開她愛了多年的陸瑾年,才是對陸瑾年最好的選擇。還假裝她已經不那麼愛陸瑾年了。要與陸瑾年離婚,女人真的是口是心非。明明深愛著對方,卻用著是為了對方好的理由要選擇離開。《國民老公2》中喬安好與陸瑾年兩個的感情戲真的是讓人看了感到又愛又恨。《國民老公2》中讓人感到又愛又恨的劇情不只是喬安好與陸瑾年的媽媽的死有著間接關係的劇情。
  • 這些大學專業就業前景光明,但學起來很累,學生:又愛又恨
    這裡給大家列舉一些學起來很累但前景光明的大學專業,學生都表示又愛又恨。1、材料物理專業材料物理專業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和物理學,就業方向廣泛,而且薪資待遇非常好,就業前景非常光明。但是材料物理專業的學習難度非常大,和物理學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學習內容非常繁雜。如果學生沒有紮實的物理知識,那學起來會非常累,甚至可能掛科。
  • 愛飛嘉公務早班機|巴西航空工業 臭氧轉換器使客艙空氣更加安全
    據全國最大的私人飛機平臺愛飛嘉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時期,航空公司均採取了新的清潔措施,以確保乘客能夠在最安全的客艙環境中旅行臭氧濃度隨著所處半球、緯度以及季節時間不同而變化。臭氧的危害 2015年,巴特爾紀念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Institute)研究了臭氧對美國83個國內航班的影響。
  • 曾經令人關注的臭氧層空洞,現在怎樣了?
    氟利昂會直接破壞天空當中的臭氧層,在前幾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中引起了很多人們的注意。人們都害怕臭氧層破壞之後,太陽的紫外線會直接照射到人的皮膚上面,對人產生不利。那麼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了,曾經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進擊的巨人:艾倫對戴娜巨人的感情非常複雜,對她又愛又恨
    艾倫的憤怒讓他發動了「坐標」時瞄準的就是戴娜,此時艾倫對待戴娜就是單純的恨。二、愛艾倫還會愛上戴娜?在動漫的設定中智慧巨人的繼任者會得到前任巨人的記憶和情感,艾倫也不例外,我們可以知道古利夏是深愛著戴娜的,所以當他看到戴娜變成巨人的時候痛苦萬分,這份情感也傳遞到了艾倫的身上,艾倫在記憶中看到戴娜變為巨人的時候痛苦的淚流滿面,這個流淚是艾倫流的,這就說明了父親對於戴娜的愛也傳承到了艾倫的身上。
  • 嶽綺羅為何對無心又愛又恨?無心法師3給出答案,竟和兩個人有關
    嶽綺羅為何對無心又愛又恨?無心法師3給出答案,竟和兩個人有關相信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無心法師》,這部網劇可以說是頂峰的流量,不管是主角的演技還是劇情,簡直都是無可挑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它才能熱度不減。
  • 孔子教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愛一個人要節制,恨一個人要控制
    獨生子女政策奉行之後,多少家長沒辦法擺正心愛,在對自己的「愛」前不能自已地添加了「溺」。因為對膝下一子超級愛,極其愛,勝過愛自己地愛,家長像伺候公主皇子一樣伺候子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做家務從不讓步從不體諒他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溺愛之下,小孩子失去了充分感知世界、體察世界的機會,長成一個自私、冷漠、虛榮的人。有誰有權利全然指責孩子性格有問題?
  • 澳洲「尷尬」的島嶼,大老鼠亂跑「賣萌」,當地人又愛又恨
    我們一起來看看,澳洲「尷尬」的島嶼,大老鼠亂跑「賣萌」,當地人又愛又恨。位置位於印度洋的澳大利亞周邊,有一座島嶼名叫羅特內斯特島,也是澳洲非常尷尬的一座島嶼。這座小島擁有清澈碧藍的大海、魅力四射的沙灘海濱,有些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海灣,是聞名世界的度假聖地。但由於人類定居這座小島的時間非常短,在1839年這座小島才被開發,所以在這裡發現了眾多世界上已難得見到的稀有動物。
  • 信神,愛人,恨惡
    神是我們信的對象,人是我們愛的對象,惡是我們恨的對象!當然,也可以說我們要愛神,但愛是從神而來,並且愛人是愛神的一個很好的彰顯!【約壹4:20】人若說,「我愛 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 神(有古卷作「怎能愛沒有看見的 神呢?」)。
  • 中國好聲音,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節目
    總結起來,這個節目就是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節目。這個節目也的確是好讓我們聽到了非常多的美妙的歌聲。把音樂的力量傳遞給大家。但是其中又有太多遺憾的事情發生。讓人有感覺到了一絲的傷感。《中國好聲音》的每一季每一期都會給大家帶來新的內容。讓大家可以享受到一場音樂的盛宴。好聲音2019也已經開播了。導師的陣容有離去的當然也新加入進來的。新加入進來的成員就是王力宏和李榮浩。
  • 水手土星和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小兔歸隊,才是完整的《美少女戰士》
    #美少女戰士#水手土星和讓人又愛又恨的小小兔歸隊,才是完整的《美少女戰士》《美少女戰士:最後的星光》主角團隊是來自金木犀星系的水手流星。身為太陽系本系的戰士們成了配角,外部太陽系戰士水手天王星、海王星是比較常見出場的,水手冥王星只有在特別時期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