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言:太陽系內,火星或金星可能會撞向地球

2021-01-13 小牧科技密探

太陽系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最終會走向何處?

關於太陽系的形成時間和形式,科學界一直以來都存在很大的爭議。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利用科技手段對周圍的可疑星系進行觀測,並不斷模擬太陽系的形成過程。至今,科學界有一種關於太陽系形成過程的解釋,相對比較靠譜:約50億年前,在銀河的一條叫做獵戶支臂銀河系懸臂的某個角落,衍生出一片氣態星雲結構,科學界將其定義為「太陽星雲」。太陽星雲附近有一顆年老的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臨近奇點,這顆垂危的恆星瞬間釋放出空前的能量,這種能量只有超新星爆發才會釋放。

令人欣慰的事,這顆年老恆星的「瞬間爆發」,給原始太陽星雲帶來了空前的動力,並產生了收縮和自轉效應,其內核的溫度和密度也隨之增高,最終孕育了早期的太陽系恆星,也就是現如今的太陽。太陽誕生後,圍繞在太陽周圍的那些星雲殘留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也開始慢慢聚合,最終形成了太陽系中的行星,至此太陽系形成了。按照太陽系形成的邏輯,古老的恆星死亡前迸發能量催生了新的恆星體系。換句話說,太陽這顆恆星也會進入垂危之年,最終湮沒在宇宙深處。

截止到目前為止,太陽系已經誕生了46億年時間。對於人類來講,太陽的存在似乎是永恆的,然而按照恆星的「生老病死」過程,太陽也有熄滅的那一天。未來太陽系會發生什麼呢?科學家對此做出了一個預言:火星和金星可能會撞向地球。這個預言聽起來令人不可思議,但是細想之下又符合星系生成邏輯,幾乎與所有人相關。

事實上,早期的太陽形成後,太陽星雲內的物質開始聚合,形成了上百顆原始行星,這些行星之間激烈碰撞,最終留下了已知的八大行星。現如今,八大行星的軌道已經趨近穩定,但是科學家預測這種軌道只是暫時穩定,未來還會發生撞擊事件。眾所周知,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其軌道的長短軸差值最大,其軌道幾乎是一個扁平的橢圓,而且還在繼續被壓縮,這種極不穩定的軌道會影響到其周邊行星的所受到的太陽引力,而將整個太陽系推到毀滅的「臨界奇點」。

科學家據此推演太陽系的撞擊過程,最不穩定的水星有可能被太陽強行吸引或者撞向金星,也有可能會導致金星或者是火星脫離軌道撞上地球。一旦金星或者火星撞上地球,這種量級的天體撞擊將會令地球上的生命徹底湮沒在宇宙中。雖然這種觀點目前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是這種事件存在的概率不低,其最終結果就是太陽系的徹底混亂,並導致太陽變成一顆白矮星,逐漸失去光芒。

在宇宙存在的歷程中,精彩紛呈的太陽系只是永恆宇宙的一個美麗瞬間,其消亡必然帶動新的星系的誕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實現了星系間的穿越,或將親自見證星系的誕生及衰亡過程,成為與宇宙一同永恆的高等級生命。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在下方互動留言,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百科| 金星火星,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地球」
    近日,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150光年的「超級地球」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個位於太陽系外的「超級地球」比地球大1.5倍,具備適合生命存活的一些基本條件,包括附近有明亮的恆星、承載液態水的條件以及類似地球的溫暖氣候。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此前預言:未來人類想要活命的話,只有星際移民這一個選擇。
  • 未來在太陽系,可能會發生的3件大事,地球有被吞噬的可能?
    那麼在未來的歲月裡,太陽系會何去何從呢?就有科學家預言了,在未來太陽系內可能會發生的三件大事,這關係到了地球的生存乃至人類的命運。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54萬光年的距離,它在37年後有和銀河系相撞的可能性,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會不會把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呢?地球上的我們是不是會受到影響呢?在宇宙中兩個星系碰撞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情,但是恆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大的,相撞的機率也非常的少,在37億年後這不過是一個推斷和概率事件而已,至於37年後它們是否會真的相撞,我們也就無從得知了。
  • 科學家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太陽系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有5個了
    科學家在金星的大氣層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由此科學家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在地球上磷化氫存在於一些動物的糞便中。也就是說生命活動會產生磷化氫。那麼我們自然就會反過來猜想,在金星上面發現了磷化氫,那麼它是不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呢?這就像是我們在空氣中聞到了一股刺鼻的汽車尾氣味道,就可以推測剛才可能有一輛汽車駛過。
  • 霍金曾經預言,地球有可能在200年內毀滅,這個預言會成真嗎?
    2012雖然已經過去了8年,但是不少人對於世界末日仍然有很多的擔心,當霍金在2010年,一個著名知識欄目上發出的一個警告:地球有可能會在200年毀滅,人類要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移民外星球。霍金的這個末日預言發出之後,很多人又在擔心,難道地球真的會在200年內毀滅?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的兩側是金星和火星,地球,金星和火星都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內,理論上來說都是適宜生命誕生的,可是最後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有了人類文明。人類剛剛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最感興趣的不是火星而是金星。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太陽系內的其他六大行星,要麼太近,要麼太遠,比如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白天表面溫度達到427攝氏度,再如木星和土星距離太陽太遠,表面溫度都在零下100攝氏度,生命無法生存。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
  • 太陽系宜居帶內有三顆行星,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這要感謝木星!
    其實滿足類似的條件,在我們太陽系內就有三顆行星,他們就是地球,金星和火星。那麼為什麼只有地球才會變成今天這樣的模樣,而金星和火星都已經變成了沙漠呢?據科學家們分析,可能在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以前,金星和火星上面可能都有生命,也是和我們現在地球一樣生機勃勃,但是後來由於環境的改變,或者說是行星的撞擊,又或者說是其他的巨大的災難,使得那兩個星球上面變得像沙漠一樣了!為什麼地球沒有變成那樣呢?科學家們認為,我們要感謝木星!木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一個氣態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
  • 俄科學家稱:太陽系內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若真發現無需驚訝
    有液態水就意味著有生命,而在太陽系內含有水的天體到真是不少。人們普遍觀點認為,從地球生命生存環境出發,有液態水、溫度適宜、有大氣層的巖質行星就是宜居的,適合生命生存繁衍的。但是太陽系內滿足這所有條件的天體除了地球本身就不存在了,找到液態水就足夠令科學家興奮了。
  • 金星離地球最近,為何科學家總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我們對於地球外的生命一向非常好奇,比如我們對火星的不斷探索就是希望尋找到生命的痕跡,在尋找其它具有生命的星球時,我們會把地球的數據作為參考標準,例如離太陽(恆星)的遠近,或者地球的大小相近,自轉周期相近等情況。
  • 未來某一天,或真的會上演火星撞地球?
    這也是上文提及的「蝴蝶效應」:南美洲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導致遙遠的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的一次暴風雨。一些科學家提出,太陽系的演化進程會受到遵循混沌理論,以及在無比遙遠的未來,地球可能將與金星或者火星相撞。兩個供職於巴黎天文臺的科學家——Jacques Laskar和Mickal Gastineau在2009年《自然》(Nature)雜誌的某一期提出了這個設想。
  • 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排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很明顯,金星和火星靠地球近。那它們之間,誰靠地球最近呢?據記載,火星與地球相距約5600萬公裡,金星則距離地球約4300萬公裡。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比火星近多了。​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
  • 流星體改變地球,火星,金星的氣氛
    流經地球,火星和金星等行星大氣層的流星體可以改變這些世界的空氣,研究人員剛剛開始理解這些方式。大多數行星大氣由簡單的低質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氧氣和氮氣等化合物組成。但是當碎片顆粒或流星體通過時,它會釋放出更重,更奇特的元素,如鎂,矽和鐵。
  • 水星軌道混亂,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火星撞地球,我們需要警惕嗎?
    水星」是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雖然我們稱呼這顆行星為水星,但是因為它距離太陽很近,這顆星球上是沒有液態水存在,甚至大氣層也幾乎沒有,甚至在數十億年前,水星可能是一個炙熱的火球,巨大的熔巖海洋遍布整個地表。
  • 太陽系有175顆衛星,為什麼金星卻沒衛星?科學家:自己撞沒了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八大行星了。但由於技術層面上的限制,我們對八大行星的認知只是一點點。其中火星和金星算是人類探索最多的星球了。火星、金星和地球一樣,同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並且在這兩顆星球上發現很多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
  • 瑪雅人預言的卓爾金星究竟去哪了?科學家說出答案,或還在太陽系
    平時,我們都喜歡在生活預言一些事情,且不說準不準,就圖個好玩和期待。但是如果要論起最準的預言家,其實是很少的,即使是著名的科學家,也有預言不準的時候,就例如已經去世的霍金。但是也有一些預言很準的人,比如瑪雅文明。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物體在「移動」,有可能是未知的生命
    宇宙浩瀚廣闊,而我們的太陽系只不過是無數星系中的一員,甚至連塵埃也算不上。就是如此小的太陽系,卻誕生了地球這顆智慧文明星球,一下子讓太陽系成為了一個不平凡的星系。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目前發現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有一個重要的外部條件那就是處在宜居帶內。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星系。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對太陽系的探索和研究。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而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火星,一個是金星,它們都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除了火星和金星之外,離太陽系最近的水星也是科學家非常感舉的一顆行星。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給出猜想
    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我們的地球在太陽系裡面,太陽系有8大行星,地球是位於太陽系第三課行星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上能夠誕生生命,而且還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發現宇宙中有很多天體,太陽系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星系而已,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但是目前人類只發現地球上存在生命,還沒有在其它的星球上發現生命,那麼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的哪些星球還可能存在生命呢
  • 地球或真的越熱了,會變成下一個金星?霍金預言準不準?
    地球的氣候變化可以說關係到了所有生命的生存,當極端性氣候現象越來越多的時候,人類面臨的生物消失或滅絕會越來越多。而2020年以來,大家確實對異常的天氣感到擔憂,南極紅雪,北極甲烷爆發的事件出現之後,大家都想到了一些科學家的預言,例如「霍金」。著名科學家霍金到底說了什麼?為何在2020年會被提出來。其實要說與如今的地球變化聯繫到一起的可能就是全球變暖的問題了。
  •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有空氣,還有哪些內地行星有?金星表示不服
    我們從小就聽老師說,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是太陽系內唯一一個演化出生命的行星,也是唯一一個水與空氣同時存在的類地行星。地球大氣層金星、地球、火星都是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的類地行星,唯獨地球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命之源的液態水、供呼吸的空氣、保護罩磁場、不冷不熱的適宜氣候……其實要說空氣,也不只是地球上獨有,金星與火星各有不同程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