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印度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應該會成為下一個中國」。而印度國內的人也經常把印度和中國做對比。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始終以成為世界大國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那麼,與中國同樣擁有古老歷史的印度,其現在的科技水平到底怎麼樣呢?
個人的觀點是:印度的綜合科技水平位於世界的中等左右,和中國相比還有一些距離,雖然其軍事實力和IT行業在近些年來進步很快,但在這背後是其犧牲民生水平得到的,從整個數學模型上看,印度的發展方式是不健康的,如果不改善,難以長期發展。具體的分析和理由,如下。
一、印度的IT科技軟體業發展良好
說起印度,其實一個很好的比喻是印度屬於一個「偏科生」,可以說它的電影業,軍事科技,高等教育都是不錯的,而健康,民生,醫療則是他的弱項。而他的最強項就要屬其IT科技了。
據數據顯示,在印度從事IT技術的專業人員達到快50萬了。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專業地為自己和世界輸送「IT男」的國家。而在美國幾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注意到,在美國的很多網際網路IT公司內,印度裔的人是最多的,而他們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成為了像谷歌這樣一流公司的管理者。
另外,印度自己本身也十分注重理工教育。比如印度理工大學,每年培養出來的理工類人才都會被全世界最好的IT公司和科研企業聘走。總之,印度很重視IT業教育,這一行業現在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之一。由於印度在IT業苦心經營多年,因此可以說印度的IT科技水平是很高的。
二、軍事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能力仍然有限
說完印度的科技水平,咱們再來說下印度的軍事科技水平。
現在的印度自己公布所擁有的航母數量是3艘(準確性存疑),但這3艘是否已形成了戰鬥力還不好說。但不管怎麼講,印度現在成了世界上擁有航母數量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也比中國要多。
但是印度的軍事實力能夠提升這麼快,是要歸功於以下三個因素的:
俄羅斯的幫助。俄羅斯和印度是有歷史感情的,印度在二戰以後就很喜歡「蘇式武器」,因此這麼多年斥巨資買了俄羅斯很多武器。由於印度在軍事技術上有俄羅斯的幫助,所以印度的軍事技術水平提高得很快。美國的幫助。由於印度是第三世界裡唯一能夠和中國對抗的大國,所以印度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最重要的戰略支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近年來和印度走得很近,在軍事上也有幫助印度。犧牲了民生,強力發展軍事。由於在歷史上的印度有過很深的種姓制度的思想,直到現在印度還有1.2億以上的賤民,所以印度出於自己的國情考慮,採取了犧牲民生支撐軍事發展的策略。
所以說,個人認為印度的科技水平雖然提升的很快,但其軍工體系並不全面,一些方面還是要靠美國和俄羅斯給予幫助。而中國的軍工體系則更為全面一些,所以總得來說,印度的軍事科技水平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他們要想達到現在中國的水平,恐怕還要再發展十年左右。
三、印度的航天科技水平和中國各有千秋
印度人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有人笑稱印度人之所以被叫做「阿三」,實際上就是因為這個國家除了IT,軍事和航天以外,其他真的是都不怎麼發展。這話雖然說得偏激了一些,但是不可否認,印度人好像對航天這事特別執著。
比如說是印度航天人在不斷探索中,首先提出了要用相對小型的運載火箭去進行深空探測的。而且,印度在研發大直徑火箭方面比中國還要先進一些,並且已經成功試射了。所以說,印度人的航天科技還是很強的,某些方面甚至要比中國強一些。
印度航天方面也存在一些弱項印度此前曾發射成功過GSLVIII(一款火箭名稱),其運載能力為4.5噸,但中國的相同類別火箭運載能力要比前者高出1噸多。總之,在承認印度航天科技水平不錯的時候,也要看到它一些方面的短板。
所以說,客觀地看雖然印度在航天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整體水平應該還是略弱於中國的,和美國,俄羅斯更是有一些差距。之所以很多印度人會對本國的航天科技感到很自信,而對中國的航天科技不甚了解,這都是媒體的問題。
畢竟,印度的媒體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報導自己國家的事情,對於一些好的成績肯定會大肆宣揚,增強國民信心,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總結
結合以上我們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印度整體的科技水平和中國要差一檔,其高精尖的科技都分布在航天,IT和軍事領域,但是醫療科技,民用科技等發展的並不好,這與中國很不同。中國在民用科技方面有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新的創新,但由於印度有種姓制度,導致大量的教學資源和社會資源都集中在上層,這其實反而成了制約印度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以上就是作者全部觀點了,感謝閱讀,謝謝收看,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