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災難片《不懼風暴》,倔強的老大爺和龍捲風正面硬剛

2021-01-08 秀哥淘電影

電影幕後的現實基礎

很多人都以為電影中的龍捲風威力過於誇張了,但實際上,真實歷史上已知的最大龍捲風,其陣仗遠比電影裡用特效做出來的,還要更加恐怖得多。

美國是著名的「龍捲風之鄉」。

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平均每年發生上千次龍捲,其中北達科他州以南-德克薩斯州以北,1100km*500km的大片區域都屬龍捲高發地帶——難怪地理雜誌上將該區域稱為「龍捲風走廊」。

由史蒂文·奎裡執導的、偽紀錄片形式的災難片《不懼風暴》正是取景於此。

龍捲風這種危害性極強的自然災害,建築被波及到往往損失慘重,人體被吸進去更是不死也殘。

在那些常年遭受龍捲侵襲的地區,人們總是「談風色變」。

但也有人從中嗅到商機。

在從未親眼見過龍捲風的「好奇寶寶」來看,龍捲風的威脅太過遙遠,倒更像座稀奇壯麗的「景觀」,好奇心滿滿。

對他們而言,哪怕只能間接通過視頻來接觸龍捲風,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而如果能在第一現場近距離目睹,那就更刺激了。

雖是無知者無畏,但不可否認,有需求的地方,自然就有生意。

在位於龍捲高發區域內的俄克拉荷馬洲,有專業人士為遊客提供有償的「追風嚮導服務」,只需向其繳納少許費用,並籤署「後果自擔」的風險協議,就能親身體驗「追風」的快樂。

為了票房,很多電影公司發行了很多龍捲風相關的電影和資料片。

為了流量,YouTube上的視頻博主們對龍捲風趨之若鶩。

在人心和利益的驅使下,龍捲風這種本該為人所憎惡的自然災害,卻搖身一變,成了眾人寧願冒生命危險,也要競相追逐的「搖錢樹」。

「所有人都想靠拍龍捲風視頻來賺錢。」

《不懼風暴》的劇情框架,就是簡單粗暴地由這樣的現實基礎所構成。

Pete和龍捲風的硬剛,象徵了現實和理想的碰撞

《不懼風暴》的原英文片名是《Into the Storm》,直譯是「衝入風暴中」。

片名取自片尾那段「點睛」的劇情。

這部電影對於角色的主、配劃分並不明確,但無論是根據片名,還是內核,還是觀眾的主觀意願,如果一定要給本片指認一個主角,那麼這個主角只可能是——

Pete(馬特·沃爾什 飾)。

正如上一節所說,《不懼風暴》的劇情背景建立在「靠拍攝龍捲風來賺錢」的基礎之上。

在電影中,Pete也是一位以「追逐和拍攝龍捲風」為事業的導演兼製片人——但和YouTube上那些小打小鬧的視頻博主截然不同。

Pete和他的團隊在整個「追風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由於有一位信任他的金主,因此他的活動資金非常充足,他組建了一支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分工明確的、高效率的追風團隊。

當然最關鍵還是在於,他豪擲千金打造了一輛堪稱「傳奇級裝備」的魔改裝甲車。

「終極追風者」:泰託斯。

泰託斯的配置如下:

可以24小時不間斷拍攝、360°減震的攝影鏡頭;

防禦性能優越的特種防彈玻璃窗;

360°無死角的觀光塔臺;

負載高達5噸級的絞盤;

堅挺剛健的4毫米合金裝甲鋼外殼;

由風速計+溼度偵測器+電位計組成的小型氣象中心;

能讓車身在170英裡/小時的風速下穩穩地固定在地上的抓錨。

僅從這件裝備就可以看出,Pete想要的肯定不是隔著老遠拍個「抖音」了事——讓泰託斯來幹這種事,未免殺雞用牛刀了。

Pete的真正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

衝進龍捲風,拍攝暴風眼。

要知道,F3級以上的龍捲風,甚至能把大樹都給連根拔起,正常人遇到了逃命躲避還來不及呢,而Pete他卻竟是想著主動迎上去?

電影中除了Pete的團隊以外,還有兩個全程花樣作死的「海爾兄弟」,沒有專業的拍攝設備,就靠著一部手機狗仔隊似地玩兒命跟拍,危險駕駛不說,還敢喝醉酒在龍捲風天氣裡上演真人版「奔跑吧,兄弟」。

如果你只看了這部電影的前面90%,那麼你會覺得這兩兄弟簡直就是瘋子。

但當你看到電影的結局,你卻又會由衷地感慨:

Pete才是真正的「瘋子」啊……

全片下來,其他的所有人,都是為了賺錢和出名才去拼命地追逐龍捲風。

一開始我以為Pete也是,但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我才明白。

Pete與眾不同。

他追逐龍捲風,僅僅是因為這是他喜歡做的事情,他之所以不惜性命地也要衝進即將被卷進龍捲風的泰託斯,僅僅是因為站在泰託斯的塔臺上觀摩風暴眼的光景,是他畢生的夢想。

Pete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完全是出於一種無關名利的純粹的念頭,才致力於探索龍捲風的事業。

哪怕明知自己會為此付出生命,他還是堅決地衝了上去。

當Pete隨著泰託斯被龍捲風卷上高空,看到那明媚亮麗的陽光時,我相信,他沒有後悔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單看年齡、顏值和戲份,那麼《不懼風暴》的男主應該是那位拼命救兒子的帥氣老爹Gray(理察·阿米蒂奇 飾),女主則應該是聖母心腸的漂亮氣象專家Allison(莎拉·韋恩·卡麗絲 飾)。

然而但凡認真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認定,Pete這位倔強得近乎頑固、脾氣臭但其實外冷內熱、表面世故成熟實則天真得有點孩子氣的老大爺——

他才是這部電影真正且唯一的主角。

Pete和龍捲風的硬剛,其實就是象徵了「美麗卻脆弱的理想」和「殘酷卻堅硬的現實」的碰撞。

現實中其實很多人都想放下一切隨性而為,就比如秀哥我自己,但哪怕自身再是期望,礙於各種情感上的羈絆,有些事情也仍是不敢做、也不能做的。

我非常喜歡Pete這個角色。

結語

《不懼風暴》上映於2014年,不論是全球票房,還是爛番茄,還是IMDb,還是豆瓣上,對於該片給出的評價,其實都算不上高。

但也絕對跟「爛片」兩個字沾不上邊。

客觀來講,豆瓣評分6.7,在災難片題材中算是中等——很多人一看是偽紀錄片,直接就給最低分評價,對此我為導演感到非常的遺憾。

當然,喜不喜歡完全是個人的自由。

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我首次去嘗試了解了史蒂文·奎裡(Steven Quale)這位與詹姆斯·卡梅隆多次合作過的不知名導演。

《鐵達尼號》,《阿凡達》,《深淵》,《深海異形》這幾部電影,都被認為是卡梅隆的代表作,但鮮為人知的是,史蒂文·奎裡在這四部電影中都是充當了副導演的角色。

由史蒂文·奎裡獨立導演的幾部電影作品,評分大都一般,或許是由於天賦和機遇的不足。

事實上我私底下認為,對於《不懼風暴》中的Pete角色的塑造,或許正是導演對於自身的隱喻。

期待今後能夠看到更多史蒂文·奎裡的精彩電影作品。

相關焦點

  • 《不懼風暴》:美式災難片故事沒創新 視效救場
    不管怎樣,美國先進的電影工業、思危的族群心態,使得好萊塢在經年累月地生產與各種災難有關的影片,比如龍捲風:《龍捲風暴》、《核子風暴》、《龍捲風之夜》等等影片,都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了龍捲風的摧殘威力和人性的光輝偉大。眼下這部正在國內上映的《不懼風暴》,自然也逃脫不了美式主流災難題材影片的窠臼。
  • 《不懼風暴》今日公映 影史最強風暴即刻登陸
    《不懼風暴》由華納出品,《死神來了5》導演斯蒂文·奎裡執導,《霍比特人》中飾演「索林·橡木盾」的理察·阿米蒂奇,與《越獄》女一號薩拉·韋恩·卡利斯領銜主演,講述了一場史無前例的EF6颶級風突襲美國小鎮製造大災難的故事。真實還原的颶風、險象環生的劇情、人氣演員的陣容,與酷炫拉風的座駕,將成為《不懼風暴》最吸眼球的四大看點。
  • 《不懼風暴》完整片段洩露 龍捲災難襲擊美國小鎮
    《不懼風暴》完整片段洩露 龍捲災難襲擊美國小鎮 《不懼風暴》曝2分鐘正片片段 首次曝光中國獨享收起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國大片《不懼風暴》上映
    本報海口9月13日訊 (記者衛小林)繼8月29日上映《猩球崛起:黎明之戰》(簡稱《猩球崛起2》)、9月1日上映《敢死隊3》兩部美國大片並且截至今日兩片全國票房已經超過
  • 香港票房:《不懼風暴》登頂「護衛隊」跌至第三
    上周排名前三位影片    1905電影網專稿 上周香港票房統計數據已經更新,由華納出品的災難大作《不懼風暴》製作出的逼真的龍捲風特效收穫觀眾們的好評> 上映日期 1 《不懼風暴
  • 推薦:10部不同類型的災難片
    昨天無意重溫了遍《不懼風暴》,依然震撼。現在推薦10部不同類型的災難片,都是些自己看過且想得起來的。(歡迎評論裡補充)↑《不懼風暴》 龍捲風 豆瓣6.7拋開人物情感和場面不融合,《不懼風暴》裡的龍捲風絕對是龍捲風片裡最好、最大的。
  • 《不懼風暴》掀「影史最強龍捲風」(圖)
    《不懼風暴》今正式登陸內地院線,將在大銀幕上掀起電影史上最強悍的龍捲風。本報特邀8名影迷到宜昌天河國際影城,感覺這場風暴究竟有多麼驚人。  跟好萊塢災難片通行故事模式一樣,《不懼風暴》的劇情比較簡單,圍繞著美國同一小鎮的三組人物展開,並通過各自的視角真實還原龍捲風駭人的破壞力。三組人物分別是高中副校長及其兩個兒子、追風攝影小組以及兩位逗趣的視頻拍攝達人。這三組人本來相互獨立,但當史上最強龍捲風來襲之時,他們在巧合下相聚,並竭盡全力利用一切資源活下來。
  •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時間:2014.09.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瑋 分享到:
  • 《不懼風暴》全陣容特輯 眾主創風中受虐大呼過癮
    《不懼風暴》全陣容特輯 眾主創風中受虐大呼過癮 《不懼風暴》全陣容特輯 眾主創風中受虐大呼過癮收起
  • "正宗"災難片 吳彥祖聯手巴特勒對抗《全球風暴》
    "正宗"災難片 吳彥祖聯手巴特勒對抗《全球風暴》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片方在社交平臺發起隨手拍氣象奇觀贏電影周邊的福利活動,觀眾踴躍參與分享作品,精彩紛呈為年度災難巨製預熱。今日片方也發布30秒預告,曝光更多精彩畫面。 《全球風暴》由經典科幻災難大片《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製片人迪安·德夫林(Dean  Devlin)傾力打造,講述發生在未來的氣象災難。
  • 3部災難片,讓你體驗什麼才是絕處逢生!
    3部災難片,讓你體驗什麼才是絕處逢生!一:《摩天營救》本片由巨石強森主演,片中的災難場景、爆炸燃燒畫面,給人以巨大的視覺衝擊感。徒手攀爬,百米跳躍,強森的每一個極限動作無不牽動觀眾的緊張神經。對於這一部災難片,相比以前看過的一些英雄主義大片,劇情更加緊張刺激,特效也更逼真。說實在話,有幾個攀爬跳躍的鏡頭真的很嚇人!強森所出演的角色,總是讓人感到好有安全感,他的弱點和連姆尼森一樣,都是家人,所以,他們所有的拯救都是為了愛,這一部也不例外。
  • 《全球風暴》這類只會炫技的災難片會被淘汰
    《全球風暴》的災難片段被戲謔為是《2012》+《龍捲風》+《海嘯奇蹟》……雖然特效依然驚豔,但故事太過套路。  【今日看片】  上映13天,票房近4億元,中國觀眾對《全球風暴》已經夠友好了。  在中國的票房,《全球風暴》已然全面壓住了另一部科幻電影《銀翼殺手2049》。但就電影的品質感、內涵性、人文寓意等方面而言,說《銀翼殺手2049》完勝《全球風暴》大概不會有什麼爭議。之所以《全球風暴》票房領先,還是因為它較為符合普通觀眾對於災難片的期待,更具眼球效應,更有節奏快感。
  • 海嘯冰雹冰封龍捲風!《全球風暴》一網打盡氣象災難
    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災難科幻動作電影《全球風暴》(Geostorm)將於10月16日在北美上映。影片集結全門類氣象災害,海嘯、冰雹、雷暴、龍捲風、極寒災害等組團登場,規模和破壞力空前升級,花式摧毀全球地標城市。
  • 男子被捲入史上最大的龍捲風!過程堪比災難片
    下圖是當時風暴獵人拍到正在形成的龍捲風:下午6點,那抹黑色的輪廓變得清晰起來,人們這時才看清是龍捲風,它張牙舞爪,似乎要將大地吞噬。隨後,龍捲風的雲牆形成並降落,開始橫穿81號高速公路,其寬度達到創紀錄的4.2公裡,相當於標準足球場寬度的47倍。
  • 冰封海嘯輪番上演災難片《全球風暴》定檔(圖)
    新報訊【記者 張鋼】華納兄弟出品的災難科幻片
  • 「世界末日」越來越近,看下這部龍捲風災難片吧!
    全球總票房:4.94億美元本土票房:2.42億美元海外票房:2.52億美元災難範圍: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受災程度:★★★上映時間:1996年又名:龍捲風暴美國60年代,一場恐怖的龍捲風暴襲擊了喬.哈汀一家,喬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而被風暴捲走。
  • 美女教師 追逐風暴拍攝龍捲風和閃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義大利一名小學女教師瓦倫蒂娜·阿比那提自從觀看了1996年災難電影《龍捲風》,多年來冒險追蹤拍攝龍捲風。
  • 近年最好的10部災難大片,龍捲風核爆炸巨型怪物,哪個才最可怕?
    災難大片這個不再流行的類型片有回暖的跡象,利用最新的電腦特技這兩年出了不少逼真震撼令人感動的災難片,下面這些你都看過嗎?《末日崩塌》。1980年同名經典蘇聯災難電影的翻拍版本,講述一名特立獨行的飛行員被軍隊開除來到民航機組,在一次飛行中在遭遇火山噴發的災難,帶領乘客們艱難求生的故事。這部俄羅斯災難大片不僅特效震撼,各種令人屏息的驚險場面目不暇接,災難片中的上佳作品。《全球風暴》。
  • 美國遇「災難片」式龍捲風:房屋被連根拔起 500萬人受斷電影響
    房屋屋頂被龍捲風掀開(圖源:CNN)海外網5月28日電當地時間27日晚,美國俄亥俄州遭受龍捲風侵襲,多處房屋被毀壞,超500萬人受斷電影響。龍捲風的親歷者向美媒記者表示,這就像是一部災難片。這已經是美國中部一周來發生的第3起龍捲風侵襲事件了。
  • 《全球風暴》超大龍捲風100個閃電暴擊
    《全球風暴》(Geostorm)即將於10月27日在內地公映,片方今日發布全新海報劇照。《全球風暴》是《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製片人迪安·德夫林(Dean Devlin)自編自導的全球性災變故事,以好萊塢頂級水準打造「全門類氣象災難」的視聽盛宴,科幻史詩範兒的太空搶險和綁架總統的動作戲帶來更多看點。影片也通過高科技反噬人類來反思科技進步的得失,帶來更多看點。《全球風暴》是2017年唯一一部進口災難巨製,目前電影票預售已在各大售票平臺和影院全面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