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李聊生活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過濾系統是水族飼養設備的關鍵.飼養水族的愛好者可以根據飼養目的、水族種類摒棄照明燈具、增氧設備 、藥 品 藥劑等水族器材,但維護水質的穩定無疑是成功飼養各種水族生物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缸中的懸浮物、絮狀物、有 機 雜 質 、魚的糞便,都是一些可見的髒物.相對來講是比較好濾出的,而硝酸鹽、亞硝酸鹽、磷酸鹽是肉眼看不見的雜質,這部分是很不好過濾的。所以,了解過濾系統的內部構造是很有必要的。
滴滾式過濾器
不管是低氧區還是高氧區都是將水打散之後(滴流)再過濾.所得到的效果比把陶瓷環浸在水中還要好的多。在濾材中使用多孔性、有大表面積的陶瓷環、玻璃環等生物過濾球作為主要濾材。水先流經由生物過濾球上所培養的好氧細菌分解含氮化合物等物質。再分散流經由厭氧的氮化細菌控制的區域,將亞硝酸鹽還原成為無害的硝酸鹽。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水質處理原理,但簡單而科學的過濾原理構成的過濾系統依舊是當今水族科技最先進、過濾效果最佳的過濾器.完美結合了生物、化學、物 理 性 過 濾 的各 項 優 點.並且不會造成水質中任何養分的流失。操作維護十分便捷.而且適宜任何水族生物飼養的過濾。一般體積都會很大.需要我們自己製作。 過濾槽各級濾材的放置: 第一級:物理過濾級放置纖維棉;第二級:化學過濾級放置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 批樹脂等化學性吸附濾材; 第三級:生物過濾第一級放置生化棉、生化球; 第四級:生物過濾第二級放置陶瓷環、玻璃環; 第五級:生物過濾第三級放置水草;其中第三級是多氧區,主要是培養好氧的氮化細茵利用水中的氧分將腐化生物或植物所產生的氨轉化為亞硝酸鹽;第四級是低氧區,主要是培養厭氧 的氮化細菌將亞硝酸鹽還原成為無害的硝酸鹽(又稱為反硝化)。
氣舉生化棉過濾器
將生化棉吸於水底連接上氣泵或水泵,靠氣體在水中的流動帶動水流在生化棉內循環。水中的殘餘餌料、生物排洩物等有機物質均可被吸附於海綿體表.而海綿體表、內部由無數的微細孑L可促進好氧細菌的繁殖。有機物質在通過充分含有氧氣的水質時.好氧細菌會因為分解被破壞的有機物質而消耗氧氣,而被消耗的氧氣需要通過空氣泵,潛水泵產生的動力來補充。適合在繁殖期、隔離治療期的小型水族箱進行過度使用,但水質太髒時作用不大。
桶式外置式過濾器
一般是密閉式的桶式過濾放置在 底櫃中,可根據不同需要放置不同濾材進行不同效果的過濾。不佔使用空間、 美觀,噪音小.能 夠 放 置比較多的濾材, 過濾效果較好。缺點是清洗麻煩、價格比較貴。適合較大的魚缸。停電時將 導緻密封於過濾槽內濾材上附著生長的好氧細菌在短時間內死亡,必須保證 系統的正常運轉。此種過濾方式不會 讓二氧化碳流失。
底砂
是生物過濾器:通過潛水泵帶動的水流攪拌過濾槽中的砂層,或將過濾板設於水族箱底部.板上留有插放通氣管的孔洞,插上塑料管。過濾板上面鋪設砂石。塑料管連接空氣泵,潛水泵帶動水流經過砂石,利用砂層中存活的好氧細菌進行生物過濾,並保持水中充分的溶氧量。充分提供溶氧量的同時,可快速培養硝化細菌.利用底砂中的細菌生物過濾。不 佔 使用空間.維護簡單,徹底免除清洗、更換濾材的麻煩。但只適合草缸作為輔助過濾。水族箱頂部過濾器
是一种放置在水族箱頂部的過濾裝置。上部過濾是空氣與水混合最好的過濾器.所以是過濾效果不錯的過濾類型。通過小型抽水泵將水族箱內的水抽入已放置的活性炭、陶瓷環、生物球以及過濾棉等組成過濾層的過濾箱內.水流通過過濾層再流回水族箱中,從而脫除水中所含雜質,起到淨化水質的效果。
充分利用水族箱頂部的剩餘空間放置而不佔地方,日常維護操作、維護清洗十分方便。但是由於水族箱頂部空間有限.過濾器不可能做的很大.如果魚缸較大成品上濾就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了。若不在乎美觀.可以自己制一個大型上濾裝置,也可與其他過濾形式相配合共同完成過濾。
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