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能夠管住魚缸水質清澈度的過濾系統,真的與硝化細菌無關!

2020-11-30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在連續遇到了幾次的魚缸水質白濁以後,我和老鄒大叔一直在探討關於魚缸水質的問題,這期間雖然也有過多次的爭執,但是最終我們還是統一了思想,因為通過了無數次的實踐,我們最終證明:魚缸水質的清澈度,我們只講清澈度,絕對與硝化細菌是無關的。

我可以給大家講講我們連續遭遇到的幾次實踐經驗:

一、全缸大換水、洗棉、洗濾材之後水質發生白濁現象

1、這個情況養魚老道以前也講過,當時我也是非常害怕把硝化細菌全部清洗乾淨之後,魚缸的水質會瞬間崩潰掉,然後可能在長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但是事實證明,這根本就不該硝化細菌的事,魚缸的水質雖然也出現預期的白濁現象,但是三五天之後很快復原。

2、因為無論是物理過濾還是生化過濾,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去除掉魚缸裡的細微小雜物,也包括了所謂的糞便處理器,因為這些細微雜物我們要想去除掉,只能夠靠魚缸裡的細濾系統,這個細濾系統既不是白棉也不是生化棉,而是我們肉眼所見到的所謂菌膜,也就是濾棉或者生化濾材的粘附物。

3、實際上養魚老道以前也說過,嚴格意義上講這根本不算是什麼菌膜,真正的菌膜是一簇簇的,而且絕對不會是到處都有,而這種所謂的菌膜,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生物絮團,或者說是某些細微雜物粘附在濾材或者濾棉上所致。

4、這個東西用語言確實很難表述,但是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比如說青苔水,青苔就是一絲絲絨毛狀的,大量的鋪設在魚缸裡,只有這種絨毛狀的東西對於細微雜物的濾除,才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當然了青苔畢竟是活物,它們的吸附能力和分解能力會更強,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魔毯上也有一層細微的絨毛,在道理上有一定的類似作用,但是這東西是死的,它也會飽和。

5、那麼魚缸在大換水、洗棉和濾材之後,短短幾天時間,硝化細菌根本不可能完全恢復,最終還是要靠這些生物絮團來消除掉魚缸裡的細微雜質,所以水質才會很快的轉為清澈。

二、徹底換掉濾棉加入有機物之後,魚缸水質在半天之內好轉

1、對於我自己的這次事件,魚缸水質的轉變過程就更快了,在全部更換濾棉之後,只有半天的時間,魚缸水質就由白濁轉向了徹底的清澈,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濾棉太新,不能粘附住細微雜物,在加入適當的有機物,濾棉粘附了一定的雜物之後,過濾效果反而加強。

2、所以說有的魚友在開缸之初,加入一塊舊濾棉魚缸的水質就會有所好轉,這個所謂的原因絕對不是硝化細菌在起作用,而是濾棉本來就有效粘附上了一些細微雜物,細濾效果增強了,僅此而已。

三、硝化細菌只負責解毒

1、那麼照此來說,魚缸裡的物理過濾系統才是重中之重,這個在我的小魚缸裡已經發揮的淋漓盡致,因為我的魚缸裡根本沒有生化過濾槽,也沒有任何的生化濾材。

2、越是最簡單的魚缸配置,越能夠說明最原始的問題。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要回歸到物質的本源,為什麼古法養魚沒有生化過濾魚缸的水質照樣也會很好,為什麼三十年前沒有任何生化過濾設備,只靠一塊濾棉魚缸的水質也能夠有效保證,答案就是這麼回事。

3、那麼說我們炒作如此之兇的硝化細菌真的沒有任何作用了嗎?當然不是,硝化細菌的作用就是解毒,僅此而已,當魚缸裡的有機物或者魚兒的排洩物過多,魚缸的氨氮超標,硝化細菌僅僅就是起到了一個去除氨氮、亞硝酸鹽的作用。

4、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定期換水,來把魚缸的有毒物質稀釋一下,剩下來的問題就靠硝化細菌隨意去做就好了,我們根本就不應該把這個問題當做是魚缸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這個是完全錯誤的。

5、最終的結果就是,魚缸的整個循環系統最重要的還是物理過濾,但是這個物理過濾極有可能是物理濾材和生化濾材,大家協同作戰的結果,濾棉起到了粗濾有機物的作用,生物絮團起到了細濾各種細微雜質的作用。

6、所以說魚缸的物理過濾應該是既有粗濾又有細濾,物理過濾不及格的時候生化過濾來補,物理過濾發生嚴重淤堵就要清洗或者更換。

7、如果物理過濾清洗太不及時,生化過濾就會淤堵,這個時候並不是所謂的硝化細菌崩潰,雖然它們確實也是崩潰了,但是絕對不是它們崩潰在先。

8、而是因為過多的雜物導致濾棉和濾材淤堵,魚缸裡的細濾系統根本無法發揮作用,所以魚缸的水質才會白濁,換而言之,即使我們全部更換濾棉之後,只要是有點有機物絮團掛在濾材上,魚缸的水質很快在三五天內就會恢復,這個時候硝化細菌還不知道在哪裡喝西北風呢。

9、為什麼對於魚缸裡硝化細菌的形成期,有的魚友說是一個月才行,而有的魚友魚缸水質在三五天之後就會徹底清澈,甚至於根本就沒有經歷過魚缸水質的白濁期,其實這個時候硝化系統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即使我們添加再多的硝化細菌也不可能有這麼快的結果,原因就在於整個物理過濾的綜合協同運作。

10、類似的原理令我想起了淨水劑,為什麼淨水劑就能在短時間內把魚缸的水質徹底搞清,細心的魚友一定會看到,魚缸加入淨水劑之後,包括了缸壁上和濾棉上全部是粘乎乎的雜質,在我們清洗了幾次濾棉之後,魚缸的水質就會迅速轉清,這就是一個有效粘附的原理,請問這個時候硝化細菌又在哪裡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網上也會有很多的魚友都在反應,這個東西絕對好用,只要是把它加到魚缸裡,第二天魚缸的水質就清澈了,硝化細菌就是可以起到淨水的作用。事實上,真正的硝化細菌好像不應該往魚缸裡倒吧?應該添加在濾材上的。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最近由於很多的新魚友,總在那裡不停地折騰魚缸的水質和過濾系統,尤其是在開缸初期,所以養魚老道在昨天的視頻中,希望各位新魚友能夠以魚缸的水質穩定為主,不要再去把觀賞魚飼養了大半年,依然還是新水養魚,因此這個魚缸水質永遠也不會穩定。
  • 如何測定魚缸水質的好壞?魚缸水質觀賞魚說了算,與清澈度無關
    其中一個問題便是:我家魚缸的水明明看起來乾乾淨淨的,為什麼我的魚還是病了呢?說實話,這種問題只會出現在觀賞魚玩家入門的早期,只要你養魚超過一年,你就會發現,魚缸水是否清澈,和魚得不得病,關係真的不大。觀賞魚得不得病,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水質的好壞,卻和清澈度的關係不大。當然,也並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是這種關聯是很弱的。等一下,我會詳細解釋其中的緣由。
  • 既然硝化細菌不清水,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建立水質才能清澈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我們知道硝化細菌可以消除掉魚缸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從而對觀賞魚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硝化細菌根本起不到清水的作用啊,它們只是可以淨化水中的毒素,淨化和澄清完全是兩回事,可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趨於完善,魚缸的水質才能夠在相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清澈通透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 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今天一位魚友又來詢問養魚老道,說是我的魚缸飼養觀賞魚已經一周了,為什麼水質一直白濁無法處理?是不是因為水溫近期有所降低,硝化細菌都死了呢?經過詢問以後,他的魚缸前幾天水溫是33度,這幾天降溫到24度左右,所以說懷疑硝化細菌可能被凍死了,或者是不是活力不旺了,因此水質渾濁了。其實我也很懷疑,是不是硝化細菌感冒了呢?
  • 新開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快速建立攻略,把這三步做到位就妥了
    硝化細菌對整個魚缸水循環系統,過濾系統的重要性,相信各位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都知道一些。它們主要幫忙淨化魚缸水裡面對觀賞魚有害的物質: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進而為魚缸裡的觀賞魚保駕護航。那就是新開的魚缸如果用老魚缸裡已經穩定的水,摻雜一半已經困過的新水,是否能更快地建立硝化細菌系統?這個理論做法,其實之前網上也有魚友提出來過,並且也是有一定的依據。因為原來老魚缸裡面的水質比較穩定,那麼裡面自然而然就會有一些益生菌落,包括硝化細菌。理論上這樣確實是可以讓新開的魚缸水質加快穩定,但是能否更加快速地建立硝化細菌系統?
  • 水溫越低,魚缸水質越容易打理,我們培養硝化細菌還有什麼用?
    很多魚友可能會驚奇的發現,氣溫下降之後,我們的魚缸水質反而會比高溫的時候更容易控制了,魚缸的水質逐漸變得更加清澈起來了,即使是換水頻率也不用和高溫時那麼頻繁了,這倒是個好現象啊。那麼這個問題就來了,不是說硝化細菌需要高溫嗎,低溫它們就沒有活力了嗎,為什麼硝化細菌沒有了活力,反而魚缸的水質它倒是更容易打理了?既然如此,我們辛辛苦苦培養這些硝化細菌還有什麼作用?
  • 白蒙蒙的一缸水突然變清了,難道是硝化細菌在一夜之間形成了?
    二、大多數只是異養菌大批量死亡   事實上有些情況根本與硝化細菌無關,特別是在開缸初期的一周之內,我們的水質本來就應該完全搞得明白,但是很多魚友總是會把水質澄清和硝化細菌掛鈎,實際上這個時候魚缸裡的硝化細菌尚未形成,或者說即使有少量的硝化細菌在生成,它們也並未形成氣候,但是為什麼水質就會自己清澈了呢?
  • 養好觀賞魚第一步:學會判斷魚缸硝化細菌系統是否建立,用此方法
    魚缸生態系統中,硝化系統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硝化系統該如何建立呢,該如何判斷成功與否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建立硝化系統吧。開新缸時,經常要加水,而加水的目的就是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質,好為硝化系統的建立做好保證。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
  • 生化棉對於魚缸過濾系統有何作用,它們也需要定期清洗、更換嗎?
    3、這樣的魚缸,其物理過濾可能只是個乾濕分離而已,這個乾濕分離看起來名頭叫的很響,實際上等同於上濾系統的一個小過濾盒,甚至於還不一定有小過濾盒放置的濾棉多,所以說這個生化棉更沒有地方安置了,也是成了雞肋。4、因此在很多時候,只有在強大的滴流盒裡,或者多槽的底濾系統中,我們才能夠看到生化棉的身影,而其他的地方基本不見。
  • 冬天來了,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怎麼辦?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在冬天裡能否存活的問題,很多魚友是比較的擔心的,認為如果魚缸裡的水溫過低,那硝化細菌是不是都會死亡啊,那我們的生化過濾怎麼辦,魚缸裡氨氮招標了怎麼辦?雖然我們知道硝化細菌比較適宜的溫度是在25度左右,但是這並不是說明低於25度它們就會死亡,這個只能說明硝化細菌在水溫25的狀態下最為活躍,繁殖能力最強。實際上硝化細菌不但存在於魚缸中,還會存在於泥土中,可以說是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冬天裡天寒地凍的,來年硝化細菌又從哪裡蹦出來了呢?
  • 詳解魚缸水變白的原因並給出對策。硝化細菌生成不易,且養且珍惜
    魚友們都希望自己的魚缸清澈、透亮、汙染物可控,但不是總能如願。有的時候是水自己變白,有的時候是換水之後變白,還有的時候是反反覆覆變白,讓人非常頭疼。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您接著看。魚缸水變白是因為有大量的漂浮物正常情況下,魚缸的水應該是清澈、透亮無肉眼可見雜質的。魚缸的水發白,其實是水中含有大量的漂浮物所致。這些漂浮物非常小,小到物理過濾都攔截不下。
  • 不把沉澱作用發揮到極致,魚缸的水質根本不可能調理到位
    自然而然的,我們又把目光轉向了所謂的濾材和硝化細菌,仿佛只有它們才是救贖我們魚缸水質的最後一根稻草,再者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自己過於性急。水草雜質、陶粒、底沙、濾材殘渣、管道垃圾、水質垃圾,無一不靠沉澱很多魚友都在反應,為什麼我在魚缸里舖設了陶粒、水草泥或者底沙後,魚缸的水質總是調理不清?甚至於打開過濾之後,反而越來越渾濁?
  • 魚缸裡下藥硝化細菌就會死亡所以導致水質混濁,這是哪來的理論?
    實際上大家的意思我很明白,並不是說藥物能不能傷害到硝化細菌的問題,而是大多數的魚友都在害怕,怕什麼呢,怕藥物傷害到硝化細菌以後,我們在水質上無法調理,也就是說硝化細菌死亡後,魚缸的水質就一定會混濁,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命題。
  • 導致魚缸裡硝化細菌死亡,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我們如何改善?
    二、突然間大量下藥大量下藥與其說是能夠藥死硝化細菌,我們還不如說是導致了觀賞魚出現中毒現象,觀賞魚本來因病就身體虛弱,突然間由於整缸大量下藥的藥物刺激,就會導致觀賞魚的各種不適應,脫落的白毛、潰爛物和雜質緊接著就開始汙染水質,只要魚缸的過濾系統不穩定,硝化細菌也會隨之死亡了。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但是關於魚缸的氧氣供應,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就是,我們的魚缸供氧量永遠不要和水質問題發生衝突,否則的話,我們寧可保住過濾系統,也不要輕易去開那個供氧裝置,因為一旦開啟,有可能適得其反,特別是對於一些新開缸的,在魚缸水質上根本無法有效掌控的新魚友更是如此。
  • 我把這些告訴你:魚缸養魚多久得換水,何時加入硝化細菌?
    如果魚缸裡面養的全都是迷鰓魚還好,他們不用鰓呼吸,氯氣也危害不到他們的迷鰓。但是如果是用魚鰓呼吸的魚就需要使用困好的水來換掉。除了用困好後揮發掉氯氣掉的自來水,生活在農村裡面的魚友還可以使用井水進行換水,這樣會更加方便。所以生活在城市的魚友最好沒事就接兩桶水然後放在陰涼處,要換水的時候就可以用。
  • 只要魚缸水質不好就是異養菌爆發,為什麼一餵魚,立刻水就混了?
    前些日子因為一條蝦虎跳到了水泵轉子內,導致這個魚缸的水質渾濁,今天看看,這個魚缸水質好清澈啊,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水質渾濁就是異養菌爆發,需要加硝化細菌嗎?我發現,自從有了硝化細菌和異養菌這個名詞以後,很多魚友的魚缸,只要是水質一旦出現問題,永遠就是異養菌爆發了。
  • 魚缸到底該不該使用硝化細菌,為什麼這個問題的爭議經久不衰?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飼養觀賞魚建立硝化系統肯定離不開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是咱們飼養觀賞魚都逃離不開的一個話題。想必新老魚友對於硝化細菌都有一定的認知,為什麼要說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人也對硝化細菌有一定認知呢?因為只要你入了觀賞魚的坑,不管是魚店還是魚缸店的老闆都有可能你推銷硝化細菌藥物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