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飼養觀賞魚,主要的第一大工作就是養水,很多魚友只要一談到養水問題,必然會談到硝化細菌,魚缸裡的硝化細菌這個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除非我們自己手裡有一定的檢測工具,否則的話很難去判斷,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下列的方法做出一個大致的結論:
魚缸水質良好的判斷標準
魚缸的水質一定是通透明亮的、缸壁上摸起來會有一定的滑膩感,但是並不粘附有過多雜質、水面無多餘氣泡殘留,即使由於打氧或者上濾下水造成了一定數量的氣泡,它們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破滅、也就是三五秒的時間,魚兒狀態良好、無任何體表炎症或者呼吸困難等症狀,魚缸在投餵魚食後,很快水質就會恢復自清。
大體上就是這些綜合因素,我們就可以判斷出來目前魚缸的水質一切良好,否則的話我們就要使用到專業的水質檢測劑了。
那麼,如果魚缸出現下列問題,就肯定說明水質不好了,主要會由於哪些因素導致硝化細菌死亡呢?
一、觀賞魚患病其實是最大的因素
觀賞魚患病是導致硝化細菌死亡最為嚴重的因素,包括了我們突然往魚缸裡添加有大量的新魚,都可以導致硝化系統的崩潰。
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有可能一開始只是水質不好,我們根本沒有在意,然後觀賞魚就開始患病,只要是觀賞魚一患病或者是新入缸的觀賞魚大量的出現應激反應,我們想要搞清楚魚缸的水質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魚兒會分泌和脫落大量的黏液,有些冷水魚入缸會進行一個大量的排便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魚缸裡的這些有機物就會突然間暴漲,硝化細菌的繁殖速度跟不上有機物的爆發速度,異養菌就開始大量盛行,魚缸的水體就會缺氧嚴重,硝化細菌隨之開始大量死亡。
二、突然間大量下藥
大量下藥與其說是能夠藥死硝化細菌,我們還不如說是導致了觀賞魚出現中毒現象,觀賞魚本來因病就身體虛弱,突然間由於整缸大量下藥的藥物刺激,就會導致觀賞魚的各種不適應,脫落的白毛、潰爛物和雜質緊接著就開始汙染水質,只要魚缸的過濾系統不穩定,硝化細菌也會隨之死亡了。
再一個就是往魚缸裡大量投放所謂的各種試劑,這些試劑有的成分不明,下到魚缸裡也會導致水質渾濁,只要是水質渾濁,魚兒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些反應都會導致水體缺氧,並不是說我們在這個時候大量供氧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我們又不是供的純氧,所以說缺氧才是導致硝化細菌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
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大量下藥會藥死硝化細菌,觀賞魚都快沒命了,硝化細菌自然也就完蛋了。
三、長期不換水,水質渾濁,有機物殘留太多
這也是很多魚友都不去在意的問題,總以為自己的魚缸裡過濾系統既強大又完備,我們就可以長時間不換水,但是我們也要根據飼養觀賞魚的密度和投餵量,以及魚缸裡有機物的多少來綜合判斷。
如果魚缸裡的雜質堆積的到處都是,濾棉已經發黑過於粘稠,魚缸裡散發出來陣陣的氨水味或者腥臭味,我們還在無動於衷。
那麼這些所有的因素堆積在一起,總有一天,它們要在某一瞬間爆發出來,所以說很有可能我們某些時候遭遇的情況就是:
在頭天晚上魚缸的水質還是好好的,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來,魚缸的水質就完蛋了,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再加上氣壓較低,魚缸裡已經出現了死魚的現象,那麼這個水質就是徹底的玩完了,我們是很難處理的。
四、殺菌燈嘗試加開啟,不去適當遮擋
殺菌燈對於魚缸裡的除藻會有一定的作用,只要是觀賞魚的狀態正常,我們沒有必要去經常開啟,即使是飼養較為高檔的觀賞魚,最長每天開始兩小時就已經足夠了,並且有一定的遮擋。
長期開啟殺菌燈,對於觀賞魚和硝化細菌肯定會有一定的危害,畢竟硝化細菌還是懼怕紫外線的,這個道理不用我們說,所有的細菌幾乎都懼怕紫外線,要不它也不會叫做殺菌燈了。
經常有一些新魚友,在長期開啟了殺菌燈之後,魚缸的水質也能夠保持一段時間,但是只要關閉了殺菌燈,所有的問題立刻顯現,魚缸的水質很快就會走向渾濁了。
這是因為殺菌燈把所有的細菌全部消滅乾淨,等到一旦關閉了殺菌燈,魚缸裡的有機物殘留就會導致異養菌開始大量地爆發,而硝化細菌的繁殖速度明顯滯後很多,所以魚缸的水質就開始出現白濁現象了,在很長的時間內也不會恢復。
五、過濾系統確實太差,不能夠有效處理魚缸裡的有機物
最後還是一個過濾系統的問題,不管是物理還是生化,過濾系統確實太差,根本無法有效處理掉魚缸裡的有機物,再加上我們又不能通過及時有效的換水操作,來把魚缸裡的各種毒素予以適當稀釋,硝化細菌也會被它們自己的食物給毒死,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
突然間加大投餵量,餵食量不固定,過濾系統也會負擔不了。
六、想要處理以上問題就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去一一解決
想要處理上述的問題,我們就要去找到問題的所在,把每一個細節考慮清楚之後再做具體改善,是魚的問題我們可以治病,可以單獨隔離治療,及時的移除死魚或者病魚,魚缸水質不穩定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去購買新魚,隨便往魚缸裡扔了。
是水的問題我們可以換水,是過濾的問題我們就要調整過濾,是殺菌燈的問題我們就要及時停掉,包括了清洗濾棉、減少投餵量等等措施綜合治理,只要有耐心和能夠持之以恆,很快魚缸的水質就會得到相應的好轉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