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水體裡氨氮的含量我們總會提到,包括也會用到氨氮測試劑,我們都知道氨對觀賞魚有毒害作用,可是氮對魚是沒什麼危害的,這一點大家知道嗎?弄清楚氨氮對觀賞魚的影響,我們得知道,整個魚缸小型生態系統裡頭,氨氮是如何轉化的。
魚缸裡氨的由來
我們拿來養魚的自來水裡面,一般是不含氨的,而之所以養魚養著養著就有氨,是因為魚的排洩物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在水體裡被後來衍生出來的微生物細菌分解掉之後而產生的氨。而氨是可溶解在水裡面的,而且溶解在水裡面之後無色,並且氨氣才有刺激性氣味,溶解在水裡小濃度的氨,很難聞到味道。可同時氨又毒性比較強,所以才在不知不覺間侵蝕魚缸裡的觀賞魚。
氨如何被消除
我們都一直說魚缸的硝化系統,其實全稱應該叫硝化細菌系統,而硝化細菌其實不是一種細菌,而是又硝酸菌和亞硝酸菌組成的一個菌種組合。亞硝酸菌會先把毒性比較強的氨,轉化為自身的養分吸收掉之後,分解出毒性次之的亞硝酸鹽,然後硝酸菌再把亞硝酸鹽同樣一部分養分元素吸收之後,轉化分解出微毒的硝酸鹽。至此,氨就被硝化細菌組合完全吸收轉化了,最終變成毒性比較微弱的硝酸鹽。
話題延伸:小容器養魚的危害
所以硝化細菌對養魚的作用,就體現在這個地方。那麼延伸一下,一直以來我都跟大家強調,不要用小容器養魚,就是因為小容器裡頭本來水體就小,加上你們新手容易不小心就給魚餵很多,搞了很多食物殘渣,而魚吃多了排洩物也多,那麼本身容量就很小的水體,沒過幾天之後氨的含量就很高了。而且小容器基本不配備過濾,也很難養成強大的硝化細菌系統,所以這些毒性很強的氨溶解在水體裡,短時間內就會把你的魚給毒死了。而你看到魚軟弱無力地遊著,或者趴在底部,就是被毒得有氣無力了。
硝酸鹽如何轉變成無害的氮
雖然氨會被硝化細菌組合轉化為毒性很若的硝酸鹽,可是毒性再弱,濃度太大也是對觀賞魚有影響的。這時,另外一種細菌來轉化硝酸鹽變成氮,至於這種細菌,說法最多的是反硝化細菌,可是我查過資料之後,反硝化細菌並不是這個效果,而是在缺氧的情況下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的,所以我並不是很支持反硝化細菌作用的說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另外的菌把硝酸鹽轉化成氮的。而且這種細菌也是好氧菌。
所以,到了這裡,基本整個氨氮轉化過程已經完畢,氮最終以不易溶於水的氣態離開魚缸水體。到這裡,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氨氮整個過程的轉化,除了硝化細菌之外,保證水中有足夠的含氧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硝化細菌是好氧菌,如果一味地投入硝化細菌,但是水中的含氧量不足,也很難發揮硝化細菌的作用。所以,大家也更能理解,之前為什麼總說當魚缸水質渾濁的時候,往魚缸水裡打氧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了吧,主要就是讓水中含氧量更充足,利於硝化細菌工作。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