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2020-12-04 養魚說

魚缸裡常常會出現一些魚的糞便,但是過段時間又會變少,甚至消失,那麼,這其中的「兇手」會是誰呢?

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

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他會將溶於水中看不見危害卻大的的 「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之後,氮會被植物作為生長的養料吸收,或者直接揮發到空氣中,使其脫離魚缸。當然,硝化細菌還可以降低亞硝酸鹽,要知道,亞硝酸鹽過高對寵物魚可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也不能過低,這麼麻煩,到底怎麼辦 ?其實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亞硝酸鹽過高時,硝化細菌會幫助降低亞硝酸鹽。過低時,細菌就不再降低,總使得魚缸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

魚缸裡垃圾分解者-腐生菌

腐生菌顧名思義,會分解掉一些肉眼所能看到的髒東西,比如植物爛葉,爛根,動物屍體等等各種腐物。魚糞便就是被他分解的。他會將魚糞便分解成看不見並且非常容易溶於水的氨和硫化氫,之後,硝化細菌會將氨轉化成植物喜歡的氮,而硫化氫就主要靠光合菌去轉化成無害的物質。這些就是細菌們做的事情以及作用。

當然還有更多益生菌我沒有提及到,後面我們會慢慢普及。

如何培養細菌?關鍵在它

一個完美健康的魚缸組成不得不能沒有細菌,那麼我們要如何讓細菌們變多,建立一個菌群呢?首先,先說一下,細菌不用刻意的去添加,只要條件合適他們會自己生成,就連我們喝的自來水中也含有益生菌。但要知道,細菌如果不提供細菌屋,那麼他會附著在魚缸壁上(用手在魚缸壁上摸起來滑滑的一層就是硝化細菌),沉木上,水草上,造景石上。但如果你是裸缸,那魚缸壁提供的住所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在過濾盒中添加大量細菌屋,常見的有陶瓷環,火山石(這個會改變水質ph值,慎用)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東西。而且,想要菌群大量快速建立,我覺得可以在魚缸底部鋪陶粒為底砂。

原因如下:

1.他很便宜,是大多草缸玩家所青睞的,因為陶粒小,而且表面孔很多,適合水草生長紮根。

2.由於陶粒是高溫燒制而成的,所以表面和內部會有很多小孔,細菌們會在裡面安家並繁衍無數代。

3.陶粒很常見,一般的水族店就有賣,很容易到手。

培養細菌還要注意一點,細菌們大多很不喜歡光,但也不是見光就死的那種(殺菌燈會死,普通陽光水草燈不會),常有魚友說他的過濾盒是透明的,細菌會不會全完?答案是否定的,他不是見光死,而是不喜歡光。想要細菌養得好,最好還是提供黑暗環境。

總結

分解魚糞便的是腐生菌,而不是硝化細菌。但是細菌和細菌之間存在著一種共生的良性循環,這點是認可的。最後聲明一下,陶粒可不能買養花的大陶粒,要買魚缸專用的小陶粒。闢謠:魚糞是細菌分解的,絕對不會是魚缸裡面任何生物吃掉的,沒有魚蝦螺蟹會吃糞便,包括清道夫!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原來能夠管住魚缸水質清澈度的過濾系統,真的與硝化細菌無關!
    2、因為無論是物理過濾還是生化過濾,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去除掉魚缸裡的細微小雜物,也包括了所謂的糞便處理器,因為這些細微雜物我們要想去除掉,只能夠靠魚缸裡的細濾系統,這個細濾系統既不是白棉也不是生化棉,而是我們肉眼所見到的所謂菌膜,也就是濾棉或者生化濾材的粘附物。
  • 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再者來說,我們在水質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即使是明知道購買的硝化細菌可能生效很慢,或者真假不一,在大多數新魚友的眼裡,有這個東西總比沒有要強吧?即使往魚缸裡少倒點它也不會礙事的,所以說,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硝化細菌買回家了。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時不時地就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斷斷續續永無止境經常會有魚友如是說: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
  • 既然硝化細菌不清水,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建立水質才能清澈呢?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我們知道硝化細菌可以消除掉魚缸中的各種有毒物質,從而對觀賞魚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硝化細菌根本起不到清水的作用啊,它們只是可以淨化水中的毒素,淨化和澄清完全是兩回事,可為什麼只有硝化系統趨於完善,魚缸的水質才能夠在相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清澈通透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 如何測定魚缸水質的好壞?魚缸水質觀賞魚說了算,與清澈度無關
    看起來乾淨的水,也可能有毒為什麼看起來乾淨的魚缸水也會殺死魚呢?那是因為,不是所有的乾淨水都是觀賞魚喜歡的水。我還不想拿「水至清則無魚」這種荒謬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說法,我只想用兩個案例來說明問題。他的魚缸裡養的是金魚,因為操作失誤,導致魚缸水發白,然後就上網搜對策,於是就聽信一些不負責任的所謂「養魚老司機」給出的主意——在魚缸裡添加水質清澈劑。當然,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水色很快從「白濁」轉為「清澈」。可是他發現,用不了兩天,水色再次「犯渾」。於是他做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決定——每天向魚缸水裡撒兩瓶水質清澈劑。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包括了硝化細菌、光和細菌、EM菌和益生菌等等的問題,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飼養觀賞魚如果不使用這些菌類製劑它就不行,難道說觀賞魚立馬就會死亡不成。 目前在水族市場上這些菌類製劑確實很多,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 為什麼龍魚、錦鯉的魚缸裡氧氣供應不斷,小魚缸就沒必要?
    很多魚友都在問這個問題,說是養魚老道把大家帶偏了,難道魚缸裡氧氣多了不是好事,硝化細菌不是需要大量的供氧嗎,停掉氧氣怎麼能行呢?2、而魟魚對於水質的要求更嚴,所以說對於飼養以上這些魚兒的主人,他們大多數都會按照嚴格的開缸程序,用來培養足夠的硝化細菌,從而保持住魚缸的水質,避免頻繁的去換水。二、避免頻繁換水氧氣量就要足夠大,利於魚缸各種有毒物質的揮發1、魚缸裡如果不頻繁換水的話,即使硝化系統再完善,也會有很多毒素處於不斷的形成和分解中,所以說大量的氧氣供應有助於這些有毒物質的揮發。
  • 調理魚缸水質,不是在做單項選擇題,也不要急於求成
    最後的結果,它也一定是多方面共同在起作用,從而導致了水質無法調理。 因此來說,我們想要去調理好一缸觀賞魚的水質,尤其是觀賞魚已經入缸有段時間了,魚缸的水質持續不能夠穩定,我們一定要從多方面去兼顧治理。
  • 闢謠:往魚缸裡放鹽能保養觀賞魚?魚缸裡可別隨意放鹽
    養魚界似乎有兩種東西,被認為是「萬能之物」,一種是硝化細菌,另外一種則是鹽。關於硝化細菌的闢謠,咱們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了,還獲獎了!大家可以回頭搜一下「養魚說硝化細菌闢謠」。這回,咱來講講,鹽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萬能」的。很多魚友經常喜歡往魚缸裡面撒鹽。亦或是有魚友的魚生病了,他就會叫那個魚友撒點鹽。這鹽真的是說撒就撒的嗎?
  • 闢謠:魚缸上滑滑的東西別刮掉,它們可以輔助淨化魚缸水質
    因為這些東西是咱們魚缸淨化水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啊!有的魚有可能會說,給魚缸淨化水質的不是依靠我們的過濾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過濾它只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輔助的作用還要靠我們魚缸壁上面這些滑滑的東西呀!所以這篇文章算是給大家闢謠,因為有一些水族店的老闆告訴我們,魚缸缸壁上面劃劃那些東西就要想辦法給它刷掉,其實是不對的。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等到我們的魚缸水質完全穩定了以後,如果非要擔心魚缸裡的觀賞魚含氧量不夠的魚友,可以把氧氣量開得大一些,這就沒有什麼關係了。觀賞魚不病、不死、水質完好,就不用管什麼硝化細菌的問題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我們是在養魚,不是在養硝化細菌。如果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裡面的有機物沉澱並不多,何來那麼多的氨氮一說?
  • 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我們不能說硝化細菌理論是無稽之談,但是有可能會誤導新魚友對於魚缸水質問題的處理方向和關注點,因為很多問題可能根本就不在這裡。今天一位魚友又來詢問養魚老道,說是我的魚缸飼養觀賞魚已經一周了,為什麼水質一直白濁無法處理?是不是因為水溫近期有所降低,硝化細菌都死了呢?
  • 詳解魚缸水變白的原因並給出對策。硝化細菌生成不易,且養且珍惜
    魚友們都希望自己的魚缸清澈、透亮、汙染物可控,但不是總能如願。有的時候是水自己變白,有的時候是換水之後變白,還有的時候是反反覆覆變白,讓人非常頭疼。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您接著看。魚缸水變白是因為有大量的漂浮物正常情況下,魚缸的水應該是清澈、透亮無肉眼可見雜質的。魚缸的水發白,其實是水中含有大量的漂浮物所致。這些漂浮物非常小,小到物理過濾都攔截不下。
  • 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
    現在有很多的朋友們為了自己生活的樂趣,會選擇在家裡擺放一個魚缸,在家裡擺放魚缸的話,養金魚是很不錯的事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其實養金魚還是要注意一下方法和技巧。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不是魚缸放了硝化細菌以後,再去討論何時放魚,操作完全反了
    魚缸內空空如也放什麼硝化細菌,它們的食物來源在哪裡?硝化細菌不是死物,它們也需要吃東西的,否則也會被活活餓死,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它們的排頭兵異養菌需要食物來源,把這些有機物分解之後,成為了氨氮或者亞硝酸鹽,硝化細菌才會閃亮登場,如果魚缸內空空如也,啥也沒有的話,我們投放硝化細菌這是為何,有錢燒的?不管是死魚死蝦、或者魚飼料、舊濾棉,或者闖缸魚、主魚,反正得有個生產有機物的來源,至於到底該選擇哪一樣,全看個人經驗。
  • 冬天來了,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怎麼辦?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在冬天裡能否存活的問題,很多魚友是比較的擔心的,認為如果魚缸裡的水溫過低,那硝化細菌是不是都會死亡啊,那我們的生化過濾怎麼辦,魚缸裡氨氮招標了怎麼辦?雖然我們知道硝化細菌比較適宜的溫度是在25度左右,但是這並不是說明低於25度它們就會死亡,這個只能說明硝化細菌在水溫25的狀態下最為活躍,繁殖能力最強。實際上硝化細菌不但存在於魚缸中,還會存在於泥土中,可以說是在大自然中無處不在,冬天裡天寒地凍的,來年硝化細菌又從哪裡蹦出來了呢?
  • 水溫越低,魚缸水質越容易打理,我們培養硝化細菌還有什麼用?
    很多魚友可能會驚奇的發現,氣溫下降之後,我們的魚缸水質反而會比高溫的時候更容易控制了,魚缸的水質逐漸變得更加清澈起來了,即使是換水頻率也不用和高溫時那麼頻繁了,這倒是個好現象啊。如果我們不是飼養熱帶魚的話,只是飼養金魚和錦鯉之類的冷水觀賞魚,即使水溫在十來度左右,它們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除非是魚兒之前的體質太差或者突然降溫幅度過大,否則的話,大部分的魚兒它也不會患病,熱帶魚當然是不行了,那是另外的問題。
  • 白蒙蒙的一缸水突然變清了,難道是硝化細菌在一夜之間形成了?
    二、大多數只是異養菌大批量死亡   事實上有些情況根本與硝化細菌無關,特別是在開缸初期的一周之內,我們的水質本來就應該完全搞得明白,但是很多魚友總是會把水質澄清和硝化細菌掛鈎,實際上這個時候魚缸裡的硝化細菌尚未形成,或者說即使有少量的硝化細菌在生成,它們也並未形成氣候,但是為什麼水質就會自己清澈了呢?
  • 魚缸裡的氨氮如何轉化?並不全是硝化細菌的功勞,氧氣也很重要
    魚缸水體裡氨氮的含量我們總會提到,包括也會用到氨氮測試劑,我們都知道氨對觀賞魚有毒害作用,可是氮對魚是沒什麼危害的,這一點大家知道嗎?弄清楚氨氮對觀賞魚的影響,我們得知道,整個魚缸小型生態系統裡頭,氨氮是如何轉化的。
  • 導致魚缸裡硝化細菌死亡,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我們如何改善?
    飼養觀賞魚,主要的第一大工作就是養水,很多魚友只要一談到養水問題,必然會談到硝化細菌,魚缸裡的硝化細菌這個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除非我們自己手裡有一定的檢測工具,否則的話很難去判斷,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下列的方法做出一個大致的結論:魚缸水質良好的判斷標準魚缸的水質一定是通透明亮的、缸壁上摸起來會有一定的滑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