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硝化細菌加多了對魚沒有危害?不,放太多了至少有5條危害

2020-11-03 鶇龜先生

硝化系統對於養魚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因此養魚必加硝化細菌,幾乎成為共識(雖然鶇龜先生並不這樣認為)。但硝化細菌要怎麼加,似乎很多魚友並不清楚。為何要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有一個關於硝化細菌的「經典」問題,持續不斷的出現在網絡上。這就是類似「硝化細菌加多了」,「會怎麼樣」、「有什麼危害」之類的問題。

比如我們打開今日頭條APP,以「硝化細菌加多了」為關鍵詞搜索,可以查到至少2007年就有人問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現在。就在昨天,悟空小秘書還給鶇龜先生推送了該問題,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難道回答了這麼多年,就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嗎?帶著這個疑問,鶇龜先生翻閱了歷年來的回答,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歷年來口徑驚人的一致,大家基本都是認為「硝化細菌加多了,對魚沒有什麼危害」。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並非這樣,硝化細菌使用過量,對魚的危害還是有的,而且還是多方面的危害。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這方面的問題,供對此感興趣,特別是有此困惑的朋友們參考。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下硝化細菌。

一、硝化細菌及其作用

對於養魚的朋友們,硝化細菌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開缸,請硝化細菌!換水,請硝化細菌!水質混濁,請硝化細菌!甚至魚生病,也是請硝化細菌!這硝化細菌在養魚圈,似乎成為無所不能的「神藥」,以至於出了任何問題,總有「沒加硝化細菌」、「硝化系統不完善」或「硝化系統崩潰了」等等說法。那麼,小小的硝化細菌,到底是何方聖神,它有什麼絕活,能讓這麼多人都對它「寵愛有加」呢?說起來,硝化細菌的刷子,還是有兩把的。

我們都知道,魚是水生動物。養魚就要餵食,之後魚吃了餌料,就會消化、排洩。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魚食殘渣、魚的排洩物進入水中。這些物質中的含氮有機質(如蛋白質等),在水中可以被腐敗菌(即氨化細菌)分解,釋放出氨(NH3,即氨氮)。而餌料被魚取食、消化後的含氮廢棄物,也多數以氨的形式,經魚鰓或排洩孔排放到水中。而問題,恰恰就出現在氨氮上。

氨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極易溶於水的氣體。氨溶於水後,形成氨水,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並能損傷中樞神經系統。水中的氨,對魚的危害性也非常大。根據研究,低濃度的氨會影響魚類生長,並對魚鰓、肝臟和腎臟等器官造成損害;當氨濃度高時,則會造成魚急性中毒,甚至直接死亡。由於氨是無色的,因此可以說是魚缸中的隱形殺手,稍不注意就會中招。要想養好魚,就必須要除去魚缸中的氨。

水中對魚類危害巨大的氨,卻是一類細菌的「食物」。這細菌就是硝化細菌,一類好氧性細菌,它們在有氧環境中生長繁殖,包括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它們的作用,就是專門處理氨氮的。處理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反應:

(1)亞硝化過程(亞硝化反應)。是指氨氮在亞硝化細菌和氧氣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亞硝酸的過程,反應方程式為:

上述反應生成的亞硝酸也是有毒的,且具有致癌性。但好在其容易被繼續氧化,生成低毒的硝酸。

(2)硝化過程(硝化反應)。是指亞硝酸鹽在硝化細菌和氧氣的參與下,被氧化為硝酸的過程,反應方程式為:

在上述兩個反應過程中,氨氮先是被氧化為亞硝酸(有毒且致癌),接著亞硝酸被氧化為硝酸,在水中形成硝酸根(稱為硝氮)。硝酸根對魚微毒,在低濃度下可以認為無毒。就這樣,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原本對魚毒害性較大的氨氮,被氧化成了無毒的硝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硝化細菌的作用確實重大,具有解氨毒的作用

以上就是對於硝化細菌及其作用的簡單介紹,有幾個重點需要強調一下:硝化細菌是好氧菌,亞硝化反應和硝化反應都需要氧氣的參與;生成的中間產物為亞硝酸(亞硝酸根),最終產物為硝酸(硝酸根)這幾個重點,有助於我們理解硝化細菌加多了後,到底對魚有沒有危害

二、硝化細菌加多了,真的對魚無害嗎?不,危害其實很多

硝化細菌的作用,是處理有毒的氨氮,將其轉化為低濃度下無毒的硝氮。看起來是不是有「加的硝化細菌越多,處理氨氮的能力就越強、越快」的感覺?這也許就是那麼多人都認為硝化細菌加多了,對魚無害的原因。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是只看到了硝化細菌的有利作用,而忽視了其危害所致。俗話說過猶不及,事實上魚缸中硝化細菌加多了,不僅會對魚造成危害,且影響面還不少主要表現為耗氧,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產生過多亞硝酸和硝酸,促使水質酸化;硝氮(硝酸根)產生過多,容易使魚缸爆藻;硝酸根濃度過大,使魚產生鹽分毒害等幾個方面。

1、硝化細菌加多了,消耗水中氧氣

由上文所述可知,硝化細菌是好氧菌,無論是亞硝化反應,還是硝化反應,都需要氧氣參與。因此,硝化細菌加多了,自然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魚也是需要氧氣的,特別是高氧魚,對氧氣的需求更大。而一定溫度下,水中溶解的氧氣總量是有限度的,由此形成硝化細菌和魚對氧氣的競爭關係

如果此時魚缸中沒有供氧設備,或者供氧能力不足,那麼氧氣被硝化細菌大量消耗的後果就是魚缸中的魚會缺氧,輕則浮頭,重則直接缺氧死亡(特別是高耗氧魚)。這也是為什麼加入硝化細菌後,我們通常需要大量增氧的原因。氧氣不足,真的會死魚!

其實硝化細菌的過量使用,不僅可能會造成缺氧,也會造成魚缸水質惡化。其原因是,加入初期,水中的溶解氧被硝化細菌大量消耗;當水中氧氣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後,滿足不了硝化細菌的需求,此時硝化細菌會因為缺氧而大量死亡,進而造成水質惡化(如水變混濁,有異味等)。

2、硝化細菌多了,促使水質酸化(酸跌)

水質酸化(即酸跌),一直是讓很多魚友頭疼的一件事情。而硝化細菌的過量使用,對水質酸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如上文所述,在硝化細菌轉化氨氮的過程中,中間產物是亞硝酸,最終產物是硝酸。這兩者都是酸,特別是硝酸,這是典型的強酸。因此,硝化細菌加多了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促進水質酸化(其他細菌也會產酸,因此硝化細菌不是水質酸化的唯一原因)。

水質酸化(酸跌)對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會引起魚類的酸中毒。水質酸化會使魚生長緩慢,導致魚組織內缺氧(水體不缺氧時,魚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此外,過多的酸也會對魚鰓和皮膚具有刺激作用,降低魚的抵抗力,使魚更容易發生感染,誘發各種魚病的發生。

3、硝化細菌加多了,促使魚缸爆藻

爆藻也是養魚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現象,不僅影響魚缸美觀,還會造成魚缸溶解氧降低,有些藻類甚至會產生毒素,嚴重的則會造成魚死亡。關於爆藻的原因,多認為是光照和富營養化帶來的結果,幾乎沒有人往硝化細菌身上考慮(就算偶爾有考慮的,也多是認為硝化細菌能夠抑制藻類爆發)。

而實際上,硝化細菌加多了,是容易造成魚缸爆藻的,這同樣和硝化細菌對氨氮的轉化過程有關。硝氮(即硝酸根態氮)是硝化細菌轉化氨氮的最終產物,對於藻類而言,這是十足的養分(氮肥)。研究發現,當水中磷元素不缺乏時,氮的濃度超過0.2mg/L時,就會促使藻類大量繁殖。因此,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加入的硝化細菌越多,生成的硝氮就越多。也就是說,硝化細菌為魚缸藻類的爆發,提供了大量的氮源

4、硝化細菌加入過多,可能會對魚產生鹽分脅迫危害

硝化細菌轉化氨氮的終產物為硝酸,容易與水中的鹼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硝酸鹽。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加入的硝化細菌越多,硝化反應越強,生成的硝酸鹽也就越多。雖然低濃度的硝酸根是無毒的,但濃度高了,會增加水中硝酸鹽的濃度,使魚受到鹽分脅迫的危害。受滲透壓的影響,當魚缸水中鹽分濃度超過魚體內鹽分濃度時,水分就會由魚體進入水中,魚可能會因為失水過多而死亡。

5、硝化細菌加入過多,可能會造成魚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是硝化細菌轉化氨氮的中間產物,作為酸,同樣會與鹼性物質反應生成亞硝酸鹽。而我們知道,亞硝酸鹽是有致癌作用的有毒物質水中的亞硝酸鹽可以通過魚鰓,被吸收進血液中。可以使血液血紅蛋白中的二價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使血紅蛋白喪失運輸氧氣的能力,造成魚組織缺氧,會對魚的許多器官造成危害,如肝臟、魚鰓、視網膜等。嚴重者,會因為亞硝酸鹽中毒而直接死亡。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硝化細菌過量使用,帶來的中間產物亞硝酸鹽含量也就高,因此容易造成魚類的亞硝酸鹽中毒。

三、結語

綜上所述,硝化細菌雖然可以轉化水中的氨氮,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硝化細菌過量使用,危害是多方面的。硝化細菌是好氧菌,轉化氨氮的中間產物是亞硝酸(亞硝酸根),最終產物是硝酸(硝酸根)。硝化細菌加多了,會造成水中氧氣大量消耗,當氧氣不足時,會造成水中魚缺氧;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都是酸,硝化細菌加多了,也會促進水質酸化;硝氮對於藻類而言是氮肥,硝化細菌加多了,生成的硝氮就越多,會促進魚缸爆藻;同時硝化細菌只管轉化氨氮,並不負責清除最終產物硝酸根,硝氮生成的越多,水中硝酸鹽含量越高,會對魚產生鹽分脅迫危害;而中間產物亞硝酸鹽,是致癌的有毒物質,硝化細菌過多,也會造成魚類亞硝酸鹽中毒。

總之一句話,過猶不及,什麼東西都要有個度,對於硝化細菌,同樣也是如此。適度利用有助於轉化氨氮,利於我們養好魚;而硝化細菌加入過多,則有可能是個養魚的煩惱之源。

相關焦點

  • 魚缸裡總是不停爆藻?有沒有考慮過可能是你硝化細菌加多了?當心過...
    前段時間在某問答網站,系統推送了一個問題,那位題主問「是否魚缸裡硝化細菌加多了,容易長藻」。當時並沒有在意,一划而過。因為最近一直在寫「起底硝化細菌」系列文章,突然又想起這個問題來,於是重新搜索了一下,已經有不少答主做出了精彩回答。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魚缸裡常常會出現一些魚的糞便,但是過段時間又會變少,甚至消失,那麼,這其中的「兇手」會是誰呢?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
  • 闢謠:關於硝化細菌的誤區,魚缸硝化菌的3個坑你踩過嗎?
    水中高毒的氨會被硝酸菌分解成硝酸鹽,而硝酸鹽則會被亞硝酸菌分解成更加低毒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則需要人工換水去減少含量,避免對觀賞魚造成危害。是的,硝化細菌的作用確實很大,但是它並不是萬能的。有的人會認為硝化細菌會分解雜質,但其實這個功能是腐生菌的專利。
  • (多個小實驗)你不知道的硝化細菌
    當然有的廠商為了照顧養一些低端魚的朋友,(因為人家買好幾條魚一共才花5塊錢),放的是不是硝化細菌就不好說了。一大瓶硝化細菌除去包裝費幾塊錢運輸到店鋪費用幾塊錢+淘寶快遞費幾塊錢商家利潤幾塊錢,不到幾塊錢的硝化細菌自己腦補一下吧。之所以用起來都說好用完之後都評價水清了是因為用的是淨水劑。淨水劑成本低效果看得見更容易讓人們接受。
  • 闢謠:往魚缸裡放鹽能保養觀賞魚?魚缸裡可別隨意放鹽
    養魚界似乎有兩種東西,被認為是「萬能之物」,一種是硝化細菌,另外一種則是鹽。關於硝化細菌的闢謠,咱們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了,還獲獎了!大家可以回頭搜一下「養魚說硝化細菌闢謠」。這回,咱來講講,鹽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萬能」的。很多魚友經常喜歡往魚缸裡面撒鹽。亦或是有魚友的魚生病了,他就會叫那個魚友撒點鹽。這鹽真的是說撒就撒的嗎?
  • 無處不在的硝化細菌,不是你想的無所不能
    養魚人不知道硝化細菌,就像炒菜不放鹽,失去靈魂,不鹹不淡。但有了硝化細菌,也有一些新魚友不太敢用。 今天有個朋友問我硝化細菌是怎麼分解糞便的。很顯然硝化細菌不能分解糞便,有一些魚友被商家帶偏了。關於硝化細菌的傳說,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神奇。
  • 淨水劑到底對觀賞魚有沒有危害,如何正確的合理運用?
    就是我們過去使用的明礬,在炸油條的時候經常會用到,所以說大部分人還是真的吃過,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魚缸的水質不清,拿塊明礬扔到水裡,只要用量合適,和淨水劑的效果是一樣一樣的,無論魚缸裡是綠水、黃水、還是白濁,淨水劑都可以在大約一個小時之內徹底搞定。那麼為什麼有些魚友會認為淨水劑對觀賞魚有傷害呢?
  • 養水之前加入魚樂寶之類的化學物質,對於觀賞魚有無危害?
    這個東西多好啊,價格也不貴,只要是我們不想去困水,加入點這個東西就可以了,簡單、便捷、實用,更能為我們自己的懶惰和沒有困水空間來尋找合理的藉口,那麼,這個東西除氯的功效肯定是有的,這個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我們來使用它真的就是用量完全能夠掌握嗎,對於觀賞魚到底會不會有危害呢?
  • 不是魚缸放了硝化細菌以後,再去討論何時放魚,操作完全反了
    魚缸內空空如也放什麼硝化細菌,它們的食物來源在哪裡?硝化細菌不是死物,它們也需要吃東西的,否則也會被活活餓死,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它們的排頭兵異養菌需要食物來源,把這些有機物分解之後,成為了氨氮或者亞硝酸鹽,硝化細菌才會閃亮登場,如果魚缸內空空如也,啥也沒有的話,我們投放硝化細菌這是為何,有錢燒的?不管是死魚死蝦、或者魚飼料、舊濾棉,或者闖缸魚、主魚,反正得有個生產有機物的來源,至於到底該選擇哪一樣,全看個人經驗。
  • 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養觀賞魚時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崩潰原因解析,以及魚缸渾水解決辦法
    養魚發生的意外特別特別多,每一次天上又有不測風雲來到時後悔已經很晚了。這些「不測風雲」中就有這麼一種意外:硝化系統崩潰。有的魚友跟我說他家魚缸的水突然一夜之間就混了,經過了無數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後還是沒有一點好轉,似乎中了邪,水一直那麼混。
  • 新魚友注意:一直被誤解的硝化細菌,不分解魚便
    開始養魚那段時間,硝化細菌是必須了解的東西,很多人都會告誡你:連硝化系統都養不好的人,沒必要養魚。我害怕處在鄙視鏈最下端,買了6瓶硝化細菌,開缸那一個月時間裡用掉了整整兩瓶。後來硝化系統穩定了,水裡依然微微發白,每天都是大霧瀰漫的樣子。新手覺得只要對觀賞魚好的東西,就是救命稻草。於是我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用掉了其餘的4瓶。
  • 只要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只要是觀賞魚莫名其妙的死亡或者水質發生問題,就一定是硝化細菌的事嗎? 最近,接連接到為數眾多的新魚友,不間斷的來詢問,關於魚缸裡硝化細菌死活、或者是否形成的問題。 畢竟這些問題,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說的明白。
  • (新手入門)硝化細菌你整明白了麼
    第七、開缸放入硝化細菌,就可以進魚了正確的做法使用2、3條闖缸小魚,從第3天開始每兩天換少量的的(10%-15%),以減少氨和亞硝酸鹽的毒性。一般4-6個星期,硝化系統就建立好了。或放入少量飼料等有機物,人為的製造些「汙染」,然後再加入硝化細菌。等硝化細菌開始生長繁殖,硝化系統充分發揮作用後,才可以正式進魚。
  • 我把這些告訴你:魚缸養魚多久得換水,何時加入硝化細菌?
    還是直接用水龍頭放出來的自來水呢?開缸後多久加一次硝化細菌呢?雖然我收到了很多換水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相對更加特殊一些。這幾期文章我們都會用來解答魚友們的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大家可以盡情在評論區留下問題,或者私信。好了,我們回歸一下正題,解答一下這個問題。換水要用什麼水?
  • 水庫養黑魚有什麼危害,一定要想好了再投放,其它魚有很大威脅
    在水庫養殖其它魚類的時候,養殖人員也會在水庫中放上幾條黑魚,維持一下水庫內的小生態平衡,可是一旦黑魚這種掠食者太多的話,這對於水庫內魚類的生存就會造成一定的危害了。黑魚雖然是我國的本土魚,但卻有兇殘的淡水掠食者之稱。
  • 解讀硝化細菌的特性與作用
    因此,在養殖池中絕對不可缺少硝化細菌,如果硝化細菌缺乏,水中的氨含量將急速增加,使池水內的魚蝦有致死的危險。許多人通常不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致於常遭遇到養殖失敗的命運。這說明如果您不去了解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並謀求改善的話,即使是有經驗的業者,都可能會敗在硝化細菌不足的危害之下。從池水的生態觀點來說,我們是無法防止氨的產生的,但是卻可以設法提高硝化細菌的數量來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氨。
  • 鼻涕蟲對人有沒有危害 鼻涕蟲對人是否有危害
    假如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話,那鼻涕蟲在菜園裡是常常可以見到的,鼻涕蟲的表層常常會出現流鼻涕一樣的黏液,這就讓人對這種蟲子很反感了,而且還會讓人覺得這種蟲子是不是對人有害,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鼻涕蟲對人有沒有危害吧。
  • 睡覺時手機放枕邊,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前者對人體損害比較大,後者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微乎其微。而手機產生的輻射,是非電離輻射。至於經常放枕邊會不會給腦部帶來損傷,目前尚無科學研究明確佐證這個問題。也許有的人會說,把手機放枕邊,第二天起來會有頭昏腦脹的感覺。
  • 火箭「魚怪」是條毒魚 學名鱷雀鱔體內有劇毒
    經過丹灶農林漁業局工作人員的鑑定,這條「魚怪」原來是鱷雀鱔,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工作人員猜測有市民將鱷雀鱔當觀賞魚養殖,後在仙湖內放生,因此出現在丹灶仙湖內。火箭筒的體形、覆蓋青灰色菱形鱗片、尖凸的嘴部、上下顎密布鋒利的牙齒,這條長達1.58米、重約90斤的「怪魚」看了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