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2020-12-03 養魚說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益生菌大量死亡

拿我們最熟悉的硝化細菌來說,他們需要在爆氧的環境下才可以大量繁殖。不單單是硝化細菌,其他的益生菌也需要氧氣。如果水中含氧量過低,很有可能會抑制細菌生長,並且容易導致硝化細菌系統崩潰,也就是細菌死亡。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硝化細菌系統崩潰了水中的有害物質就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置,會危害到觀賞魚。

二、水草枯萎,觀賞魚死亡

沒有氧氣的環境下,觀賞魚會紛紛浮出水面,大口呼吸水面的空氣。這是一些比較耐低氧的魚類的自我保命機制。如果是需高氧的原生魚,比如鰟鮍,馬口魚,很快,沒有幾個小時絕對會出現翻白肚以及跳缸的現象。

水草在白天有光照的環境下可以靠葉綠素來進行光合作用來製造氧氣。但是晚上沒有光照的環境他們也需要吸收氧氣才能存活。而水中溶氧量過低就會導致水草「憋死」,幾乎沒什麼活力。

三、厭氧菌大量滋生,底砂,水體發臭

氧氣含量非常低的情況下是極有利於厭氧菌滋生的。特別是一些有底砂的魚缸,厭氧菌會在底砂中大量繁殖,最後導致底砂和水體發臭,甚至水會變色,這樣的魚缸水體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

水中溶氧量弊大於利,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提高水中溶氧量呢?除了用增氧泵打氧,還有以下幾種方法。

將魚缸放置在通風良好的環境。

魚缸所處的環境如果通風良好便可以增加溶氧量。這和古法養魚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古人為了不讓金魚缺氧,會將飼養的容器放置於樹蔭底下。這樣的環境既遮陰並且還通風,而且還有斑駁陽光可以射入水中。當風吹過的時候,風會讓空切流動起來,而一部分接觸水面的氧氣就會溶解,這樣的增氧方法我個人覺得是非常高效的,以至於我用這個方式溶氧十幾條魚還沒死過一條。

水循環增加水中溶氧。

死水養魚比活水難,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養殖戶都不喜歡在四水塘養魚的原因。活水是流動的,當水流滴入魚缸的時候會帶入一些氣泡。這個比較好理解,氣泡其實就是氧氣,當氧氣被帶入水中的時候也會溶解進去,從而提高水中溶氧量。

這兩種我覺得是最高效的,當然曬太陽讓水中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也是可以的。這些一般是在氧氣泵無法使用或者是功率太小等等因素出現時才啟用的,不然有魚吃誰還會吃魚頭呢?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魚缸裡缺氧也能養的觀賞魚,魚缸裡缺氧有3種情況,2種處理方法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昨天夜裡,一位老朋友打來電話,說他遇見了怪事,他說他家的觀賞魚缺氧了。魚缸缺氧不算怪事,怪就怪在,他的魚缸是有增氧泵的,而且增氧泵沒有故障,仍在正常運轉。這真是見了大頭鬼咧!當然,譁仔心知肚明,這個地球上沒有鬼,有的只是我們還沒研究明白的事情。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希望老道談談魚缸內的氧氣供應,對於飼養觀賞魚的好處和壞處,還有怎樣能讓魚缸內充氧的聲音小點?一位魚友提出了上述的問題,就是關於魚缸裡供氧的設置,以及設備噪音如何解決的問題。還有的魚友問到了,我們到底是應該在魚缸裡供氧還是在過濾系統中供氧呢?
  • 魚缸裡的氨氮如何轉化?並不全是硝化細菌的功勞,氧氣也很重要
    魚缸水體裡氨氮的含量我們總會提到,包括也會用到氨氮測試劑,我們都知道氨對觀賞魚有毒害作用,可是氮對魚是沒什麼危害的,這一點大家知道嗎?弄清楚氨氮對觀賞魚的影響,我們得知道,整個魚缸小型生態系統裡頭,氨氮是如何轉化的。
  • 魚缸水裡的氧氣越多越好?物極必反的道理,養寵物魚的你一定聽過
    這位魚友的初衷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加水體裡的溶氧數值。可是,這有必要嗎?水裡的溶氧真的是越多越好嗎?最重要的問題是:溶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好了,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再來說上一段兒!本文適合喜歡觀賞魚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什麼是「溶氧」?這是個很重要的養魚問題通俗一點說,水裡的溶氧指的是已經溶解在水裡的分子態的氧氣。很多魚類和菌類的生存都依賴水中的溶氧。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前些日子還有很多的魚友在問,我們飼養觀賞魚往魚缸裡添加什麼細菌為好?
  • 為什麼有些觀賞魚離開水也能活很久?是天賦異稟,還是另有玄機?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上午,一個魚友問譁仔:紅草金從魚缸裡跳出來一個小時以後,再放回魚缸裡為什麼都能活?而錦鯉跳缸一個小時就死掉了?哈哈!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 在觀賞魚的飼養中,影響到水體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會有哪些?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觀賞魚缺氧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那就是溶解氧,大體意思就是說空氣中的氧氣能夠溶解於水中的含量。如果是水中的溶解氧達到最佳狀態,應該是每升水的含氧量在9毫克左右,而一般的水體都可以保持在3-5毫克每升左右。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低於每升水1毫克,有些品種的觀賞魚就會有缺氧或者死亡的可能,這個由於不同品種的觀賞魚對於氧氣需求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就有了髙氧魚一說。
  • 魚缸裡出現這小蟲子,在提醒咱們魚缸水質不健康,對觀賞魚有影響
    魚缸裡面長一種白色的小蟲子,大家應該都遇到過。雖然這種蟲子倒不經常出現,但是還是有一些魚友遇到這種情況,再詢問咱們《養魚說》要下什麼藥來對付它們,或者要怎麼樣把它們處理掉。那咱們今天的文章就來聊一聊,這種魚缸裡的小蟲子。
  • 魚缸長期不換水對觀賞魚危害大,魚缸換水正確操作,及換水量多少
    即使你不養魚,也知道魚缸是需要換水的吧。換水的目的其實有很多,方法也不同。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要將魚缸的老水抽出,換成新的水。觀賞魚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髒東西。一部分髒東西被過濾吸收,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沉澱的,不會被過濾吸收。
  • 觀賞魚產卵了魚缸裡還有別的魚怎麼辦?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前幾天一位魚友的燕魚在魚缸裡產卵了,並且魚缸裡還有別的魚,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也是分很多種情況的,我們要去區別對待。魚卵24小時左右會有發白的,我們需要找東西把白卵及時剔除,否則白卵會汙染水質,可用毛衣針,細鐵絲操作,孵化缸裡要加入水妖精打氧,這樣子可以提高小魚的孵化率。
  • 巧妙將魚缸造浪泵和增氧泵混搭,在關鍵時刻,可以救你觀賞魚的命
    一周前,一個魚友很著急地來找尋求譁仔的幫助,因為他魚缸裡的魚「上吊」了。所謂「上吊」,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魚病症,具體表現是魚頭向上猛吸水面的水,魚尾朝下,嚴重的時候,魚體呈現出一種有氣無力的樣子。這位魚友養的是錦鯉,他的魚就是這樣的表現。造成這樣的情況,大多是魚鰓出現病變引起的缺氧,早期治起來很容易,晚期很難搞。
  • 別再說往魚缸裡加鹽沒用了,觀賞魚身上這小秘密有幾人知道?
    在觀賞魚水族圈一直有個比較大的爭議,那就是關於魚缸裡面是不是要給水裡加鹽的問題。目前來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沒必要往魚缸裡面去加鹽。確實觀賞魚能不能養的好,跟魚缸裡面是不是要加鹽,沒有太直接的必然關係。所以,一直主張如果不太懶的話,可以適當的給魚缸加一些鹽。首先鹽這種東西它是我們廚房的一個重要的調料品,既然可以拿來給人類吃的東西,那麼加到水裡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危害。所以首先我們可以非常肯定鹽這個東西,它不像其他觀賞魚的藥一樣,加到水裡可能還有其他副作用。鹽這個東西只要濃度不是加的太過分,基本上都沒什麼危害的。
  • 魚缸裡放幾條魚,才算正常密度
    陽光在屋裡反覆折射,又透過玻璃,照在水草跟鱂魚身上,於是魚缸的通透感,鱂魚如凝脂一樣的質感,水草深深淺淺的綠色塊,跟光影反覆交疊,會讓人心情舒暢,在枯燥的現代化城市裡,靜謐溫雅而有意境。但等你看到更多好玩的觀賞魚,或許不會甘心一直守著這口小魚缸,甚至你經常會覺得,自己值得擁有一口大一點的魚缸,好看一點的魚。
  • 魚缸裡出現蛋白蟲這種小型觀賞魚就是剋星,生物療法最管用!
    如果把它們和地圖、鸚鵡、銀龍等中大型觀賞魚混養在一起的話,首先在水溫上,對於藍曼龍的生長也有了很大的保證,它們對於水溫的要求也不是太高,22度以上的水溫它們就會較少患病,抗病能力也是很強的。水質上藍曼龍魚也並沒有過多的要求,其他的觀賞魚能夠承受,它們就沒有任何問題。
  • 養魚出現這種很清澈的水是大忌,魚缸長期不換水也有此隱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水,叫回清水,是在水族圈裡面會提及到的。對於這種水,我們在養觀賞魚的時候是需要注意的。因為這種水,雖然是非常清澈,看上去很乾淨,但是對於某一些品種的觀賞魚來說,這種水是很危險的。
  • 魚缸裡有蟲子,翻缸就能解決嗎?這個比起大換水更加危險
    魚缸裡有蟲子,大部分起因都是水質過肥造成的,也有可能觀賞魚的密度本身就大尤其是我們的魚缸內有了小蟲子,不管它是什麼蟲子,除非是外帶的像是蜻蜓幼蟲、魚蝨子之類的,只要是什麼小魚蟲、蛋白蟲、小線蟲、紅蟲之類的,幾乎都是水質太肥、有機物過多造成的,也有可能就是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了。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養魚老道繼續關注我家裡所有魚缸的褐藻情況,竟然有了一個非常令我驚奇的發現:所有飼養有觀賞魚的魚缸裡,只要是水質清澈的、飼養密度低的魚缸,根本看不到褐藻的身影,而所有沒有飼養觀賞魚的魚缸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魚缸底部褐藻叢生,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 怎樣的魚缸才算是完整,來看看魚缸裡觀賞魚和細菌的關係,很微妙
    魚缸其實從本意上來講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每個魚缸中有不同的魚,不同菌群,不同造景,不同風格,不同價值。但是,凡是魚缸,就必然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那,這個系統是如何建造形成的?什麼樣的魚缸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呢?首先,我們知道。魚缸中分為三種主要生命體:魚,植物,細菌。
  • 淨水劑到底對觀賞魚有沒有危害,如何正確的合理運用?
    就是我們過去使用的明礬,在炸油條的時候經常會用到,所以說大部分人還是真的吃過,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魚缸的水質不清,拿塊明礬扔到水裡,只要用量合適,和淨水劑的效果是一樣一樣的,無論魚缸裡是綠水、黃水、還是白濁,淨水劑都可以在大約一個小時之內徹底搞定。那麼為什麼有些魚友會認為淨水劑對觀賞魚有傷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