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濾波器實驗報告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有源濾波器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2.學習有源濾波器的調試、幅頻特性的測量方法。

  3.了解濾波器的結構和參數對濾波器性能的影響。

  4.用EDA 仿真的方法來研究濾波電路,了解元件參數對濾波效果的影響。

  二、實驗內容和原理

  1.設計二階有源多重負反饋型低通濾波器,其參數指標: 通帶增益,固有頻率; 計算其品質因數Q 和實際的截止頻率

  2.;對所設計的有源濾波器進行軟體仿真,分析其參數指標,及其幅頻/相頻特性曲線;

  3.對步驟2 設計所得的電路參數做適當調整,並重新設計和軟體仿真,觀察參數對品質因數Q 和截止頻率的影響;

  4. 仿照步驟1/2/3, 設計並仿真二階有源高通、帶通濾波器(指標自定義)。

  5.實際電路測試

  6.濾波器主要性能指標

  1)傳遞函數Av(s): 反映濾波器增益隨頻率的變化關係,也稱為電路的頻率響應、頻率特性。

  2)通帶增益AVP: 通頻帶放大倍數,為一個實數。

  3)固有頻率fc: 也稱自然頻率、特徵頻率,其值由電路元件的參數決定。

  4)通帶截止頻率fp: 濾波器增益下降到其通帶增益AVP 的0.707 倍時所對應的頻率(也稱- 3dB 頻率、半功率點、上限頻率( wH、fH )或下限頻率( wL、L)。

  5)品質因數Q: 反映濾波器頻率特性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同類型濾波器的定義不同。

  三、 主要儀器設備

  模電實驗箱、函數信號發生器、示波器、穩壓源

  四、操作方法和實驗步驟

  1)在實驗箱上連接所設計的電路。

  2)有源濾波器的靜態調零。

  3)測量濾波器的通帶增益AVP、通帶截止頻率fp。

  4)測量濾波器的頻率特性。

  5)依次測試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再將兩者串聯為帶通濾波器,最後再使用單運放直接連接為帶通濾波器並測試。

  五、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1)二階有源多重負反饋型低通濾波器:

  低通濾波器電路圖

 

  低通濾波器測試結果表

 

  低通波特圖


  2)無限增益多路負反饋二階高通濾波器電路設計圖

  高通濾波器電路圖

  高通濾波器測試結果

  帶通濾波器(級聯)波特圖

  4)帶通濾波器設計與仿真

  指標設定: Avp=-1fr= 3kHz BW= 4kHz

  計算並選擇參數: C= 0.01uF R 1=4k R2= 8k R3=31k

  指標理論值: Avp=-1 Q= 0.75 fr= 2.99kH BW= 3.98kI z

  帶通濾波器電路圖

  性能測試:

  帶通濾波器仿真結果

 

  帶通濾波器波特圖

  六、結果分析

  從仿真測試數據看,電路設計基本符合設計目標,但與實測數據之間有誤差,低通電路中,主要誤差在於Q 值的測量,測量過程中注意到同一頻率的輸出電壓多次測量結果均不相等,且電壓幅度不大,導致相對誤差會比較大,而Q 值又是比值的形式,所以會有較大誤差。

  高通電路中主要是放大倍數測量誤差較大,由於在實驗時沒能找到兩個0.47UF的電容,所以其中有一個是通過多個電容串並聯而成的。實驗時忽略了這一問題,沒有測量實際電容大小,而高通電路的放大倍數正是由電容大小決定的,所以這一細節會對電壓放大倍數有較大影響。

  電路參數對頻率特性的影響:

  1) 低通: 以圖1電路為基礎進行調節

  改變Rf 為22k,此時電路頻率特性變化不大,主要影響反饋量,從而改變Avp;

  從表達式上看,其Q 值電阻R1的0 次項有關,與R2 和Rf的1/2 次項有關,所以可通過大幅度改變R2、Rf或者同時改變來影響Q 值,以下將Rf和R2 同時增大10 倍:

  然後Q值又分別與C1、C2的1/2 次呈正負相關,fc 與兩者都是負相關,以下分別將C1增大10倍,C2 增大10 倍,以及同時增大10 倍:



  可以看出,Q 值和fc 受到明顯影響。

  另外也可以看出,改變參數雖然會影響電路特性,但也恰可以利用這一點合理配置參數,可以獲得特性更好的電路。

  七、總結

  此前提及濾波電路一般就只會想到簡單的無源濾波網絡,而不會想到結合運放設計有源濾波電路。而且通過這次實驗也突然有點明白了之前放大電路實驗中測試帶寬的意義。感覺這兩學期學的知識正在一點點的串到一起。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RC有源濾波器的設計
    任何高階濾波器均可以用較低的二階RC有源濾波器級聯實現。   1.設計目的   1、學習RC有源濾波器的設計方法;   2、由濾波器設計指標計算電路元件參數;   3、設計二階RC有源濾波器(低通、高通、帶通);   4、掌握有源濾波器的測試方法;   5、測量有源濾波器的幅頻特性   2.
  • 有源濾波器的特點及分類詳解
    有源濾波器的頻率範圍是由直流到500KHZ,在低頻範圍內已取代了傳統的LC濾波器。特別是在很低頻率下不可能實現LC濾波器,但有源濾波器卻能給出滿意的結果。
  • 一種高壓直流輸電用直流有源濾波器的設計和實現
    目前工程上多採用有源和無源混合型直流有源濾波器,這既可以降低ADF的絕緣水平,減少ADF的容量,充分發揮無源濾波器吸收大功率諧波電流的優越性及有源濾波器抑制變化頻率和多次諧波電流的高效性等優點,達到最佳濾波效果和經濟效益。直流有源濾波器的濾波效果取決於它是否能準確地跟蹤諧波電流並實時產生補償電流。
  • 直流側電力有源濾波器濾除諧波幹擾的原理及方
    為了消除諧波的影響,近幾年國內外進行了電壓型和電流型有源濾波器的研究,在電網交流側進行補償。在電力電子系統中帶負載的變換器是一個諧波源,引起直流側的電流和電壓的波動,若人為地在直流側再加一個反相位的諧波源,即可控有源濾波器就可使兩者諧波相互抵消,達到諧波內補償的作用。
  • 深度揭秘——有源濾波器設計
    有源濾波器是測試測量電路中經常會使用到的電路,大家也經常會看到諸哪MFB濾波器,巴特沃斯濾波器,等各種不同的說法,下面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有源濾波器。
  • 一種有源濾波器中電流傳感器噪聲抑制電路設計
    有源濾波器的設計思路是向電路注入除基波電流以外的電流,從而抵消系統中原有的諧波電流,使得系統電流中只有需要的基波電流。不同於併網逆變器,有源電力濾波器本身發出的電流為非正弦波形。這就意味著應用傳統的數位訊號處理算法消除噪音的方法在這裡不完全適用,而實際應用中來自外部的幹擾極大地影響了系統的運行。
  • 二階有源濾波器的傳輸函數公式
    在有源濾波器的設計中,高階濾波器的傳輸函數都可以分解成一階和多個二階傳輸函數的乘積。一階傳輸函數比較簡單,二階函數分析如下。由圖5.4-47可以看出,A取值不同,曲線的形狀可以有很大不同,也就是對濾波器的濾波性能有很大影響。當A=√2時,幅頻響應有最大平坦區,是巴特沃斯濾波器;A√2時,在WO附近有凸峰;通帶內有等值波動。A值越小,阻尼越小,凸峰越明顯,通帶內幅度等值波動越大,選擇性越好。是切比雪夫濾波器。A值越大,阻尼越大,曲線變化趨於緩慢。
  • 通用阻抗變換器在有源濾波器中的應用
    而在分立元件有源濾波器的設計與實現過程中,通常要尋找大量數值不同、但精度要求十分嚴格的元件又非常困難。而採用通用阻抗變換器(GIC)由於電路中只有固定電阻和電容,利用若干個可變數值電阻即可完成電路設計,所以實現起來異常方便。下面就將其具體設計及應用方法加以詳細分析。
  • 一種低噪聲寬帶低通有源濾波器的設計
    摘    要:本文介紹了將幅值為0.1V 的1MHz方波經過濾波不失真地放大為2.5 V、帶寬為30MHz信號的一種低噪聲、模擬低通有源濾波器。
  • 實驗報告的格式
    一、預習階段    將實驗指導書上的主要內容(根據老師的標註)抄寫到報告紙上。涉及 的表格一律用鉛筆和尺子畫整齊。
  • 有源濾波器中的相位關係
    將有源濾波器視為兩個級聯的濾波器是一個有用的方法。如圖1所示,其中一個濾波器是理想的濾波器,用於體現傳遞函數;另一個是構成濾波器的放大器。在閉環的負反饋環路中所採用的放大器可以被視為一個具有一階響應的、簡單的低通濾波器。當頻率超過某一點後,增益將隨著頻率的增長而出現滾降現象。此外,如果放大器使用反相放大結構的話,則所有頻率點上還將出現附加的180°相移。
  • 實驗報告的書寫及範例
    實驗報告的書寫格式和怎樣撰寫實驗報告一、物理實驗報告格式各地院校都有自己專用的實驗報告紙,實驗報告應寫在實驗報告紙上
  • 實驗報告寫作範本
    撰寫實驗報告是實驗課程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對實驗過程的重要補充,是檢驗同學從手到腦層層遞進理解該實驗項目的重要手段。
  • 理工類實驗報告怎麼寫
    對於好多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做實驗是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而最後老師評定成績的時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寫一份實驗報告,對於新手來說,寫一份合格的實驗報告是最基礎的要求,那麼寫實驗報告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下面就以小編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封面。
  • 物理實驗報告目錄
    ▼同樣是回復物理實驗前面對應的數字,例如:在公眾號中回復「200」,便可得到RCL的實驗報告。
  • 如何設計實驗報告模板
    如:***實驗報告;(2)報告唯一性標識(報告編號)。報告編號應遵循一定規則(規則由實驗室自己定),例如:試驗類別+年代號+報告流水號。(3)項目名稱。可以根據(不是一定)實驗任務的來源,填寫實驗類別。如「煙氣實驗」、「土壤實驗」等;(4)委託單位名稱;(5)報告日期;(6)實驗室的全稱。
  • 有源濾波器相位響應:帶通響應
    圖1. 濾波器作為兩個傳遞函數的級聯。歸一化的帶通濾波器幅度響應 雖然本文主要關注相位響應,但了解下濾波器幅度響應也很有用。這裡需要提醒一下。 帶通濾波器有兩種定義方式。 窄帶情況為經典定義,如上文所示。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高、低截止頻率相差很大,則帶通濾波器採用獨立的高通和低通部分進行構造。 這裡所說的相差很大是說至少相差2個倍頻程(頻率×4)。 這就是寬帶情況。 本文中,我們主要關注窄帶情況。
  • 實驗報告的撰寫——經驗交流與案例分享
    一份完整的實驗研究報告應該由實驗目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綜合分析、研究結論、不足與展望等幾部分構成。實驗報告是整個課題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研究課題中所包含的問題提出、核心概念界定、文獻綜述等部分內容可以不包含在實驗報告中,但是也可以做簡要的概括與摘錄。
  • 化學實驗報告這麼寫,省時省力
    化學離不開實驗,實驗就會有實驗報告。大學實驗課較多,怎麼省時省力寫一份吸引眼球的實驗報告就顯得相當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驟實驗目的:簡要概括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儘量多用化學反應方程式概括實驗內容:對現象的記錄課後思考題:按所問做相應回答寫內容時有很多技巧,讓記錄更輕鬆,而且使報告簡明、清晰。
  • 單片機實驗報告與心得體會
    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做相關實訓並完成單片機實驗報告,在實驗的形式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從單片機實驗心得中學生就可以總結出大量的經驗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其中8155 片內有256個ram單元,接6個7段碼顯示器和8個按鍵作輸入。串行口連接max232串行口轉換晶片,p1口留出作為一些控制量的輸入輸出用以擴展使用。在實驗板上可編寫鍵盤掃描程序、顯示程序、時間的設定及計時程序、從鍵盤上輸入兩個加數或減數顯示結果程序、位變量的邏輯運算程序及串行口和上位機通訊程序等,還可和其它課程相結合,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