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男孩重要部位潰爛嚴重 死後願將器官捐獻 90後繼母跪求鄉親...

2020-12-05 騰訊網

「爸媽咱不治了,我死後把我眼角膜捐出去,這樣我還能看見你們。」奄奄一息的張豔豪躺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的病床上哭著告訴自己最愛的爸爸媽媽。

張豔豪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豔豪的親生母親在豔豪3歲時「偷漢」出走,為養活一家老小父親孤身一人外出打工,留下豔豪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自小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早早的品嘗了人世艱辛。2012年父親張海府再婚,繼母朱爽將豔豪視如己出,本是苦盡甘來,父親卻在豔豪10歲時意外傷人入獄,3年後豔豪也被查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噬血細胞綜合症。

父親張海府今年36歲,因家中貧窮張海府很小便輟學打工,16歲時因機器故障左手失去了三根手指,從此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盡白眼與欺辱。第一任妻子在豔豪三歲時「偷漢」出走,更讓他本就悽苦的人生更加灰暗。張海府說:「我一直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來幾次,從沒想過她會做出這樣的事。」

再婚妻子朱爽無疑是張海府生命中的陽光,她年輕漂亮善良,用溫柔守護著張海府破碎的心。朱爽比張海府小8歲,為了嫁給張海府,朱爽差點和父母斷絕關係。兩人結婚那年豔豪只有8歲,因朱爽與豔豪年齡相差較小,婚後朱爽一直扮演者繼母與姐姐的雙重身份,兩人的相處也從剛開始的尷尬慢慢變得融洽。如果您想幫助張豔豪順利完成接下來的治療,請點擊「90後繼母全力救繼子」。

2015年的暑假一家三口在去家庭旅行的路上被人欺負,張海府在自我防衛的過程中意外傷人,張海府也被判刑3年6個月,張海府入獄後一直是朱爽照顧一家老小,其中艱辛可想而知。1200多天的等待一家人終於得以團聚,可是好景不長,一切都在2019年1月25日這天發生巨變,豔豪被檢查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噬血細胞綜合症,為不耽誤病情,夫妻二人帶著豔豪來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全面治療。

醫生建議豔豪馬上進行骨髓移植,骨髓移植的費用在40萬元左右,高額的治療費像大山一樣讓一家人望而卻步,為給兒子早日手術,張海府到處找零活、搬水泥、卸貨,左手殘疾的他一天要幹十幾個小時,但微薄的工資收入在龐大的手術費前不過是杯水車薪,朱爽深深感受到丈夫的無助與痛苦,便回家找人辦了高利貸貸款。因資金缺口太大,朱爽便回到老家挨家挨戶下跪求父老鄉親為豔豪籌愛心款。

朱爽說:「我拿著紙盒挨家挨戶下跪,知道孩子情況後紛紛拿出錢幫我們,少的兩百元,多的上千元。」就這樣朱爽走過了老家的大街小巷,跪了上百戶人家,膝蓋被磨出一個個水泡,很多好心人感動於朱爽的辛苦與不易自發為豔豪募集善款。朱爽的愛也感動了豔豪,在醫院裡,他第一次衝著這個像姐姐的女人叫了媽,朱爽止不住幸福的淚水:「有媽一口氣在,就不會放棄你的治療。」如果您想幫助張豔豪順利完成接下來的治療,請點擊「90後繼母全力救繼子」。

終於湊夠了手術費,張海府為豔豪成功進行骨髓移植,然而後續的排異一波一波湧來,先是皮排,滿腿布滿和妊娠紋一樣的疤痕,再是腸排,每天便血十幾次,禁食禁水一個多月。加之胃部感染、真菌感染,病情嚴重到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就在前不久豔豪因病毒皰疹全身潰爛,其中包括睪丸等重要部位。朱爽說:「孩子睪丸處潰爛嚴重,排尿都成了問題,只能用尿管排尿。」

堅強的豔豪闖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經過幾個月的抗排異治療,父子二人的骨髓已經完全融合,但是抗排異治療還要繼續,夫妻二人夜以繼日的守在豔豪病床前,朱爽每天都按照醫生的要求嚴格記錄孩子的進食時間和食量,對於每天的抽血化驗也會細心記下數據,小心翼翼照顧豔豪的衣食起居。

此時豔豪已經花費100多萬元,家裡能賣的都賣了,能借的也都借了,每天數千元的費用張海府再也拿不出,已欠醫院近3萬元的費用,後續抗排異感染起碼還需50萬元。懂事的豔豪看著愁苦的父母和一手帶大自己的奶奶哭著說:「爸媽咱不治了,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身上能用的器官捐出去,把眼角膜捐出去,這樣我還能一直陪著你們。」

看著善良懂事的兒子夫妻二人一度落淚,醫生說豔豪還有很大治癒的可能,但巨額的治療費,成了豔豪生命的攔路虎,朱爽說:「他叫了我媽,就是我的兒子,當媽的怎麼能放棄自己的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兒子。」如果您想幫助張豔豪順利完成接下來的治療,請點擊「90後繼母全力救繼子」。或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90後繼母全力救繼子」完成捐贈,感謝您的大愛!後續報導請持續關注微信公眾號「勵媒體」。

相關焦點

  • 19歲男孩籤署器官捐獻協議兩周便去世,死後他的器官救了7個人
    捐獻器官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想自己的身體缺失一部分,就算死也要完完整整地死去。但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希望去世後能把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因病去世後,通過器官捐獻救7個人。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90後美女大學生申請捐獻器官 努力說服父母(圖)
    以捐獻器官為例,在本人和直系親屬同意後,可向紅十字會提交捐獻申請表,到申請者去世或者腦死亡時,紅十字會與醫療專家會進行捐獻評估。最終確認捐獻後,南充市紅字會會與四川省紅會申報,省紅會再指派具有資質醫院的醫生前往南充接走捐獻者,並開展最後的人道主義救治,若無效,再進行器官摘除。器官摘除後,會進入中國人體器官庫進行匹配,同時進行遺體處理與紀念緬懷、人道救助。「進入器官庫後,一般很快就能匹配成功。」
  • 死後捐獻器官,並且說到做到的明星,個個令人敬佩
    捐獻器官需要很大的勇氣,全球幾十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鳳毛麟角,不過也有一部分熱愛生命,看透生命的人辦理了器官捐獻證書或者做出了死後捐獻器官的承諾。在娛樂圈也有少部分藝人自願加入了器官捐獻的隊伍,更有幾位在他們的生命之燈燃盡之時,兌現了器官捐獻的承諾,他們的善舉令人們敬佩不已。
  • 昆明累計完成人體器官捐獻261例 佔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
    原標題:昆明累計完成人體器官捐獻261例 佔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 昨日,記者從昆明市紅十字會獲悉,截至上月31日,昆明市歷年累計完成器官捐獻261例。其中,大器官664個、眼角膜402枚,佔了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持續保持全省最高水平。
  • 雲南出臺新規 將設人體器官捐獻救助金
    原標題:雲南出臺新規 將設人體器官捐獻救助金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明年3月實施 將設人體器官捐獻救助金 ,恢復原貌的;未經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進行人體器官分配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將被責令改正並暫停其3個月人體器官獲取活動,情節嚴重的,停止其人體器官獲取活動,所屬醫療機構3年內不得再申請成立人體器官獲取組織。
  • 她只存活了74分鐘 器官捐獻好處有哪些
    這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名叫「希望」,她只在這個世界上活了74分鐘,但是,她卻成為了英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和希望一同出生的,還有弟弟「喬希」。希望的媽媽曾經在孕檢後被告知,其中一個孩子患有先天性腦畸形,出生後也無法存活,醫生當時問這對準父母,是不是要將這個孩子流產,他們堅定的拒絕了。
  • 關於我申請器官捐獻的事
    願你在我的文字中,看到陽,感到暖!器官捐獻。然後就有N個人留言。還有,看來大家對器官捐獻很陌生。翻譯成中文譯為:我希望在我死後捐獻和移值我的器官。第二,捐獻完全屬於志願,我不因這一行為得到金錢回報。第三,我死後,身體無論哪個器官,我都願意捐獻。只要能為他人帶來希望與生命。這個死包括意外或者正常死亡。
  • 我國申請器官捐獻人數飛速上漲 器官短缺問題仍嚴重
    2015年1月起,中國宣布廢除死囚器官使用,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渠道。短短幾年時間,在我國通過書面或網絡登記的捐獻器官志願者人數增長迅速,僅2016年,就有10萬餘人登記捐獻器官,同時實際捐獻數量也明顯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實現逝世後器官捐獻9996例,捐獻器官27631個。
  • 民警接到奇怪報警電話,死後想要捐獻器官,調查後救下欲輕生少年
    近日據媒體報導,民警接到奇怪報警電話,對方稱現在要跳樓,死後想要捐獻器官。民警通過技術手段確定欲輕生男子的位置,急忙趕到現場,通過不懈努力成果救下男子。9月16日下午,杭州錢塘新區聞潮派出所接到一起奇怪的報警電話。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其實,遺體捐獻和器官捐獻不是一回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遺體捐獻是指生前留有遺願或在接受站登記並經公證後,死後由執行人協助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院校的高尚行為。捐獻的遺體主要用於醫學教育和科研,不能作為器官移植使用。」
  • 長興90後殘疾小夥用鼻尖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
    2018-12-14 07: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高馳弘 長興報導組 張澤民 任倩近日,長興李家巷石泉村「90後」小夥沈春輝,鄭重地用鼻尖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按下」保存按鈕,40秒後成功提交,成為我國第244505
  • 廣州10日內現兩器官捐獻移植案例
    9月1日,懷揣著生活夢想和未來憧憬的丹丹,終於等到了成功配型的心臟供體——自願為她捐出心臟的,是同城一位因腦瘤去世的17歲男孩。其父母在極度悲痛中,選擇了以另一種方式「延續」兒子的生命,為此他們還同時捐出了兒子的肝臟和兩個腎臟。他們特意將捐獻時間定在了19點55分、17年前兒子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寓意著他身體的一部分獲得新生。
  • 承諾死後捐獻全部遺產或器官的6位明星,最後一位已兌現承諾!
    承諾死後捐獻全部遺產或器官的6位明星,最後一位已兌現承諾!哈嘍!大家好!你們最愛的小編又上線啦!如果平時你也很想要了解娛樂圈中的八卦趣聞的話,歡迎關注小編的帳號!周潤發曾經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會在死後將所有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這個舉動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張衛健是香港演員,他在圈內的風評真的是非常好的。早些年他也經歷過窮困潦倒的日子,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張衛健其實早就籤好了器官捐獻協議,他害怕自己突然離開,索性就以這種方式早早約定好了。
  • 器官捐獻 總有人在說「我願意」!
    捐贈條件1自然人願意死亡後捐獻器官的,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只有同意捐獻的口頭意思表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二)沒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三)沒有配偶、父母、
  • 數據|中國器官捐獻者超半數為90後
    「本人敖慕麟,系患者敖醒吾的兒子,同意捐獻父親敖醒吾遺體作醫學研究之用。」這是敖慕麟接到父親死訊後,接受母親的提議所寫下的器官捐獻同意書。2020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驚擾了中國的春節,繼而席捲了全世界。處在抗疫一線的鳳凰網特約記者敖慕麟一家三口感染了新冠肺炎,兩個月後,其父敖醒吾因救治無效辭世。他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丈夫遺體,「就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 只需十秒,你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在中國,器官捐獻比例以及器官捐獻志願者數量與歐美國家相比並不算多,不過在邵逸夫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近兩個月的試運行後,5萬瀏覽量、7800登記人數的數字讓所有人很吃驚——原來在我們身邊,有這麼多潛在的志願者。
  • 紅十字會:捐獻器官有條件 惡性腫瘤患者不能捐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器官供體基本要求為,無惡性腫瘤(原發腦腫瘤除外);無愛滋病;其他傳染病,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挽救生命,在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後亦可考慮;無嚴重的全身感染;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因為器官是要給其他人移植的,所以要求比較嚴格,遺體捐獻就沒有此類要求。」
  • 癱瘓男子免費為村裡孩子補課十幾年,如今還要在死後捐獻器官
    而我們今天要講到一位特殊的老師,他雖然是身有殘疾,卻免費為孩子們補課十幾年,如今還說要在死後捐獻出自己的器官。據越南媒體11月20日報導,這位老師名叫Pung Van Truong,今年40歲,來自越南河內的一個村莊。他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卻免費為村裡的孩子們補課了十幾年,還為孩子們打造了免費讀書房,如今他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便表示希望在自己死後捐出器官。
  • 人體器官捐獻卡首亮廣州
    本報廣州訊「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昨天,在廣州舉行的國際標準器官捐獻及分流系統聯席會議上,印有上述宣言的我國首批器官捐獻卡正式亮相。據悉,捐獻卡將首先在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發行,屆時作為捐獻器官志願者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