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被斷供晶片起,華為要出售榮耀的消息可以說是流傳全網。而上周,隨著一份企業聯合聲明,華為出售榮耀塵埃落定。
我們可以看到,接手榮耀的是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其中,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由深圳市國資委100%控股。
華為方面也對此作出官方回應,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榮耀完完整整的從華為公司脫離了出來,這件事的結果對於很多人而言多少感到有些悲傷。
華為欲千億出售榮耀,目的何在?未來手機市場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下文內容來源於答主(部分內容有刪減):墨香、深度價值投資圈、每天學點價值投資、資管裕道人、財寶君、粽哥2025等。
在公布榮耀被深圳智信接盤的消息後,華為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是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出售榮耀,是在「保護渠道有水流,別乾枯了,別害了上下遊」。
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榮耀確實為華為貢獻了不少的業績,但其實說到底,華為的的核心業務還是運營商業務,沒有了榮耀,華為還能靠電信業務生存,但榮耀歸根結底就是個手機企業,如果如法突破美國晶片限制,榮耀可能就面臨生存危機。
對於華為來說,剝離榮耀業務主要是為了可以緩解明後兩年華為手機業務無「芯」可用的困境,為將來的突破爭取更多時間。所獲得的資金可以為華為本體帶來現金補充,再更好地抵禦外部不確定性。
而對於榮耀來說,獨立後的榮耀採購零部件不受美國的華為禁令限制,這樣或許有助榮耀手機業務與供貨商增長。但華為卻流失了大量人才,未來還可能和和榮耀產生直接競爭關係。
當然很多人都會疑問的是,沒有了麒麟晶片的光環,榮耀出售後還會是當初的那個榮耀了嗎?榮耀徹底離開華為的品牌效應,在手機同質化嚴重的市場裡,榮耀要獨自闖蕩確實面臨了更多挑戰。
或許未來手機市場會發生變化。據統計,2020前三季度我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大頭都是由華為佔據著。剝離後,vivo、oppo、小米和蘋果之流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品牌影響力迅速侵蝕掉華為斷臂求生留下的部分空白手機市場。
說句題外話,華為出售榮耀也在反應其他問題。
說是晶片的問題導致的斷臂自救,但本質上是國家整體高科技基礎仍不足的問題,未來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加大重視,產生更多的尖子人才、交叉創新人才。
針對投資而言,未來手機市場,目前看是一個非常擁擠的賽道,未來的競爭還是在於科技的競爭,主要是手機的迭代升級,以及基礎晶片元件的把控和掌握。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這個賽道不適合進行長期的投資,不僅未來的輸贏未定,而且手機的毛利率會逐漸的下滑。
還是重審不變一句話,在技術變革的大潮中,我們不用爭先恐後的擠獨木橋,在大消費領域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投資的必需品生產的公司,而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未來數10年甚至上百年基本上都不會有重大的變化,他們的產品簡單,而且受眾極其廣泛,這樣的好賽道才是我們投資者需要重點考慮的。
最後,我們借用華為的祝福語:
「祝福獨立後的榮耀與股東、合作夥伴和員工一道,踏上新榮耀之路,持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創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智慧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