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XP時代,幾乎所有使用者都打開過這樣一款內置程序《三維彈球》,現在看算是相當簡陋,但放在當時的計算機課上,那絕對屬於「賽博朋克」風格的次時代3A大作,這款遊戲看似簡單,但其中暗藏玄機,能玩懂並通關的人少之又少,並且多年後才發現Windows內置的《三維彈球》,只是一個試玩版,那麼微軟為何不帶著一個真實版呢?這是一段很有趣的故事,今天就讓你真正的了解這款寄託很多人童年回憶的《三維彈球》。
首先簡單說一下「彈珠檯」的由來,彈珠檯的原名叫做「PINBALL」,1930年的美國進入經濟大蕭條時代,人們開始與廉價娛樂產品產生共鳴,pinball這種用擋板打鐵球的大型機臺出現在市面上,在美國大多數小酒館都可以看到,這也是電子遊戲街機文化的起源,不過那時候的pinball大多都與博彩相關聯,導致在未來的30年內,美國一直在打壓這種娛樂活動。
直到1974年之後pinball才又回到大眾舞臺,不過此時的娛樂環境已經失去成長的土壤,pinball也迎來最大的敵人「電子遊戲」,街機遊戲霸佔了酒吧超市的角落,電子遊戲嘗試著與電子遊戲進行結合,增加得分和數字顯示器等等,但依然是比較小眾和復古的娛樂產品。
pinball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的物理碰撞,通過機臺兩邊的按鈕來控制擋板,鐵球自由滑落後再進行猛烈碰撞不讓它掉落,你永遠也預測不到鐵球下一次能打到什麼地方,引力和物理碰撞的結合,這仿佛是上天賜予人類最原始的娛樂方式。
2000後pinball開始自己的電子化之路,就連《馬裡奧》和《寶可夢》都出過彈珠檯,這無疑也是對這項悠久的娛樂遊戲表示最高的致敬,內置在Windows裡的《三維彈珠》應該是被最多人玩過的彈珠遊戲,你可以在當年裝機率比較高的XP和2000系統中找到它,它的全稱叫做《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
遊戲中你要扮演一名軍校生來進行一步步的考級,遊戲看似簡單,但裡面有等級、經驗值、任務系統,一款RPG該有的它都具備,在機臺的中心,有一圈小黃點和一圈小藍點,小藍點代表的是經驗槽,每做完任務就會提升幾個點數,當點數集滿一圈時就可以晉升等級。中間九個小黃點代表了九個軍官級別,從順時針分別為軍校生、海軍少,海軍中尉、艦長、少校、海軍指揮官、海軍準將、艦隊司令、五星上將。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接任務獲得經驗值呢?這怎麼看也不像是一款RPG遊戲該有的畫面啊,幸運的是遊戲的任務系統非常完善,具備一定的任務指引,在開局後可以看到有個小箭頭指引鐵球行進的路線,鐵球進入任務區域後就會出現明確的任務目標,一般都比較簡單,大多為擊中某個目標。
在終於達到最高等級五星上將,你會發現遊戲並未通關,依然可以接取永無止境的任務,其實升到最高等級只是一個壞結局,真正的結局是要把分數達到10億,才會結束。有些玩家發現,遊戲不僅可以操控擋板,還可以晃動機臺,這其實是一個小彩蛋,主要是為了還原物理作弊的玩法,有些人玩彈珠檯確實會有外界力量幹擾球的走勢,但遊戲中這樣晃動沒有半點用處,如果晃動頻率過高,還會直接導致遊戲提前結束,這大概是為了還原使勁搖晃遊戲機,然後被老闆逮住的情形吧。
有趣之處還有很多,某些情況下鐵球還會被吸入中間的黑洞,然後被彈出,遇到這種情況時簡直被嚇了一跳,鐵球竟然違背了地心引力,如果你覺得遊戲難度過高,還可以輸入作弊碼,直接用滑鼠抓著鐵球走,這時你會體驗到本作的另一種快樂。
《三維彈球:太空軍校生》只是一個試玩版遊戲,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它來自於MAXIS公司開發的《全速彈球》,maxis公司就是那個創作《模擬城市》並想模擬一切,最後被EA收購的公司,《全速彈球》中有三大主題彈珠檯,囊括海盜主題、龍之要塞主題、太空軍校生主題,它們各有各的玩法與樂趣,畫面風格迥異,包含玩家對遊戲的一切幻想,這三款主題都是打任務升級的套路,
《三維彈珠》最致命的原因在於Windows版的解析度只有640X480像素,而正式版最高可支持1024X768像素,據說當年微軟是想把《全速彈球》都移植過來,但最早的WindowsNT系列作業系統不支持這種編譯,需要用C語言重新編寫程序,整個工作量和重新做一款遊戲的成本相差不多,所以微軟就只選擇太空軍校生一個主題。Windows Vista之後就去掉了《三維彈珠》這款內置遊戲,如今WIN10商店,依然可以找到種類超多的彈珠檯,雖然畫面與玩法均有提升,但卻不在是我們記憶中的那款《三維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