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到2020 風雨二十年外貿大事記

2020-12-04 中國一帶一路網

2020的打開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再過4個月,我們又該跨年了。今年「實慘」的行業,外貿要數其一。

從2000年到2020年,這20年間中國外貿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同時也越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謹以此文記錄20年間發生的外貿大事記,希望我們這些外貿從業者們能夠從來時路中找到未來的方向。

2000 中美建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在這個千禧年的10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籤署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從而使該法案正式成為美國法律。根據這項法案,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美國將終止按《1974年貿易法》中有關條款對中國「最惠國待遇」(「正常貿易關係」)進行年度審議的作法,與中國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在隨後的8年裡,中國對美國貨物出口實現了大幅增長,在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同比漲幅均超過了30%,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2009年中國對美貨物出口轉為負增長,但2010年又大幅反彈28.3%,強勢收復了失地。

同樣是在這一年,11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提出建立中國-東協自貿區的設想,得到東協各國領導人的積極響應。20年後的2020年,東協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2001 入世

在2001年的尾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裡程碑,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也開啟了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高速通道。

2000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接近40%,這個數字在入世之後開始快速上升,2003年超過50%,2005年突破60%,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均達到60%以上。

我們收穫了全球化帶來的福利,但也承擔著風雨同舟的風險。

2002 美中貿易逆差創紀錄

這一年,中國人被允許自由辦理護照。也是在這一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記錄,達1031.2億美元,佔其逆差總額的23.7%。

2003 非典,但不怕

2003年初,非典疫情在深圳、廣州等地區突然加劇,3月擴散至北京,WHO將廣東、北京等十個省市列為疫區,好在疫情在3個月內得到控制,當年6月2日結束。

當時最嚴重的預測是中國經濟將因為SARS疫情出現負增長,但結果是,這一年GDP增長率10%,同比還增長了1個百分點。

在外貿方面,2003年,中國月度進口、出口增幅均達到27%以上,月度進口最高增幅達到63.4%,月度出口最高增幅達到50.7%。據WTO統計,2003年中國進出口額和出口額世界排名均從上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進一步鞏固了貿易大國的地位。

2004 彩電出海受挫

這一年,備受關注的中國彩電反傾銷案有了最終結果。其實早在2002年,中國彩電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逐年增加,就引起美國本土企業和已進入美國市場的歐洲和日、韓知名彩電生產企業的防備,最終美國舉起了反傾銷的大棒。

2004年4月1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彩電業反傾銷案的終裁結果:接受美國政府單獨調查的四家企業分別獲得了單獨稅率,其中長虹被認定的傾銷稅率是24.48%、TCL為22.36%、康佳11.36%、廈華4.35%;海爾、海信等積極應訴但未接受單獨調查的彩電企業獲得了21.49%的平均傾銷稅率,而其他未應訴的企業被統一定為78.45%的傾銷稅率。

中國彩電出海遭遇重挫。

2005 匯率浮動

2005年1月1日,《多種纖維協議》(又稱《國際紡織品貿易協定》)終止,這對中國貿易的發展又是一件大好事。因為該協定旨在為發展中國家出口到發達國家的紡織品制定配額,全面取消配額後,我國紡織品就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大展拳腳。

早在2004年3月時,預見到中國紡織品即將帶來的巨大壓力,美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國的行業組織就籤署了《伊斯坦堡宣言》,要求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繼續實行配額管理至2007年底,不過好在最終WTO否決了《伊斯坦堡宣言》的提議,使得配額的規定如期終止。

這一年的另一件大事有關匯率。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當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2006 出口繼續大漲

從2001年開始,我國出口總額佔全年GDP比重在直線上升,在2006年時攀上頂峰,高達35.21%。

從2001年至2006年,中國同歐盟的貿易額增長2.5倍,年均增速為25%;中國同美國的貿易額增長2.3倍,年均增速為24%;中國同韓國的貿易額增長2.7倍多;年均增速為27%;中國與日本的貿易額增長1.4倍,年均增速16.6%。

2007 外貿調控開始

考慮到不斷攀高的外貿依存度,這一年,國家加大了外貿領域調控力度,採取了加徵出口關稅、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稅、擴大加工貿易限制列產品目錄等手段與措施,具體來說:國家取消或降低了鋼材等712種高能耗、高汙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開徵或提高142種產品出口關稅,降低服裝等2268種易引起貿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稅。這些調控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順差增長明顯放緩。

2007年全年順差2622億美元,增長47.7%,比上年回落26.3個百分點。特別是下半年順差增速逐月回落,從6月份的86.7%回落到12月份的8%。

2008 金融危機來襲

2008年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是註定終生難忘的一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舉國同悲。8月8日-24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展示給世界一場無與倫比的開幕式,並且最終我國在金牌榜和獎牌榜上均位居第一。

9月份,經濟形勢劇變。9月15日,美國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破產金額創下了美國乃至全球之最,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大爆發了。主要發達經濟體企業的投資、就業以及家庭的消費急劇下降。

由於中國經濟對出口高度依賴(彼時外貿依存度超過60%),世界需求下降對中國意味著經濟降溫的風險,國內許多出口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緩解紡織企業的困難、穩定出口、保障就業,2008年8月1日,財政部等部門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並從11月1日起調高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2009 貨物出口世界第一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外貿最艱難的一年。雖然2009年中國出口佔世界總值的比例上升至9.6%,中國貨物出口額首次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但這個成績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取得的,當年中國的外貿實際下降了13.9%,這是近11年裡首個負增長,也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降幅,出口則下降了16%。

金融危機期間,從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6月1日,中國政府共七次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多個國家也開始了對中國的集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009年也是中國連續第14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令人無奈的是,這一紀錄迄今為止每一年都在被刷新著。

2010 外貿復甦,調控開始

世界經濟此時已經從金融危機中緩過氣來,中國的外貿也開始復甦。在此形勢下,2010年7月15日起,406種商品的出口退稅被取消,這些商品分屬於鋼鐵、有色、化工、玻璃以及塑料和橡膠製品行業。

2010年全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長31.3%,進口的增長也達到了38.7%,全年貿易順差繼2008年達到歷史高點後連續第二年下降。

2011 高開低走

2011年的中國外貿走勢是高開低走,出口增速由1月份的37.6%回落到12月份的13.4%。海關總署表示,2011年中國進出口外貿依存度也已進一步回落至50.1%。未來經濟將更多依靠內需拉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會進一步減輕,外貿依存度將繼續降低。

2012 促進進口

2009年從希臘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在三年時間裡蔓延歐洲,彼時,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並稱為歐豬五國(PIIGS)。受歐洲拖累,世界經濟復甦勢頭受挫,增速明顯放緩。2012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這一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5%,這是八年來第一次降低經濟增速目標。結果當年的GDP增長7.8%,雖然達到了目標,但也是自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一年我國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個百分點。也是在這一年,我國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了進口促進政策。

2013 貨物貿易超4萬億

這一年世界經濟依舊低迷,但中國外貿創下了一個記錄:201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4.16萬億美元,增長7.6%,成為全球首個貨物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的國家,創造了世界貿易發展史的奇蹟。

2014 「新常態」

2014年,「新常態」成為中國經濟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結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這一年的GDP增速為7.4%,而進出口增速的放緩則更為明顯,同比增長3.4%,1-4月,外貿出現了多年不遇的進出口和出口「雙下降」的情況。但另一方面,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等新型貿易方式正逐步成為外貿發展新的增長點。2014年,跨境電子商務增速高達30%以上,義烏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的增速達到了36.8%。

2015 「811」匯改

在2015年的12個月中,中國有10個月面臨出口同比負增長,這種情況自2009年以來前所未見。

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拉開大幕,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增強其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從當天起,央行不再指導制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而是將定價權交給了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由市場的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定價。

8月11日當天,人民幣匯率開盤大幅度貶值1136個基點,一次性貶值接近2%,在隨後的幾天裡,人民幣匯率連續貶值,3天內貶值超過3%,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從6.1直接進入6.4時代。截至8月27日,兩周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比匯改前日下跌了4.7%。

同年的另一件外貿大事是,我國與澳大利亞正式籤署《中澳自貿區協定》,未來五年,澳大利亞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分貨物進口零關稅,兩國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這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已商籤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

也是在這一年,「一帶一路」倡議開始被大力推動實施。

2016 「破7」的一步之遙

2016年的外貿降幅較2015年有所收窄,好現象是,第四季度進、出口均實現了正增長。

在國際上,英國全民表決通過「脫歐」,美國川普贏得大選,都給國際經濟增加了不確定性。12月底,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高報6.9633。這是「8·11」匯改後第一次直面「7」這個心理關口。

2017 環保督察

2017年有兩件大事讓外貿人覺得壓力倍增,一個是「史上最嚴」的環保督察,至2017年底,中央環保督察已實現對31個省份的全覆蓋,重點地區被嚴密「監督」;另一個則是人民幣升值,雖然在2016年匯率一度逼近「7」關口,但到底沒有「破7」,2017年全年,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6%。2017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342。

這一年的外貿終於由負轉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其中出口增速為10.8%。

2018 摩擦

貿易摩擦貫穿著這一年的始終。其實早在2017年8月,美國總統川普即下令依據《美國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是否侵犯美國智慧財產權展開調查。

2018年1月22日,美國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和洗衣機徵收全球保障關稅,又被稱為「美國第一」關稅。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隨後,華為也被調查。

5月20日,北京時間凌晨2點左右,新華社發布消息:經過兩天兩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輪磋商結束了,中美隨後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然而聯合聲明發表還不到一個月,美方單邊撕毀聲明,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措施,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2018年9月24日,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10%的關稅,川普政府稱,從2019年1月1日開始關稅稅率將提高至25%。

事件在2018年底迎來轉機,12月1日,阿根廷G20峰會期間,中美達成協議,暫停相互加徵新的關稅,川普同意推遲執行原定於1月1日開始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提高關稅的計劃。

另一方面,這一年在中國舉行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19 繼續摩擦

中美貿易在2019年又有了變化。

2019年5月5日,川普在推特上說他計劃在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5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中國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清單。

6月29日,在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上,川普同意不再徵收新關稅,並放鬆對華為的限制。但是8月1日,他又宣布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隨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9年時間裡首次「破7」。

8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新調整,3000億清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於2019年9月1日加徵10%關稅,另一部分於2019年12月15日加徵10%關稅。9月1日,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徵15%關稅措施正式實施。

隨著美方不斷擴大加徵關稅的進口商品範圍並提高關稅稅率,美國對中方進口商品的平均稅率從川普上任之初的3.1%上升至2019年底的21%,適用保護性關稅的中國出口美國商品所佔比重則已經上升到2019年底的64.5%。

2019年底,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議發表聲明稱「其中十五個成員國已經結束談判並啟動了法律文本審核,期望能夠在2020年籤署協定」。印度則宣布不加入。

2020 「雙循環」

1月15日,中美兩國正式籤訂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歷時兩年的貿易摩擦暫告一段落,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美國從2019年9月1日對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減少一半,關稅由原來的15%降至7.5%;美國將無限期暫停原定於2019年12月對1600億美元中國商品生效的計劃,涉及手機、筆記本電腦、玩具和服裝等商品;更早之前美國對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的25%關稅則保持不變。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近乎令全球「打烊」,國際貿易遭受了沉重的打擊。64歲的廣交會在6月完全轉為線上,並「試水」了網上直播,一時間許多外貿業務員努力學習起主播技能。

世界貿易組織最新公布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貿易將會下滑14%。WTO警告稱,最近幾個月來,關稅壁壘和限制採購等問題愈演愈烈,使得全球貿易前景堪憂,眼下逆全球化趨勢正在加重,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彼此孤立。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循環」發展模式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在不斷降低,2019年僅為31.8%,與上世紀末的水平相當。

在外貿方面,國家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穩外貿、穩外資。另一個明顯趨勢是對跨境電商的支持:自7月1日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10個直屬海關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根據海關數據,上半年,在出口總量下降3%的情況下,海關跨境商監管平臺出口大漲28.7%。

有人說,2020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不如說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你呢?是哪一年入行外貿,是否趕上了黃金時代?

來源/焦點視界

責編/李怡然 審校/陳曉宇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相關焦點

  • 2020年網絡安全大事記
    以下,安全牛圍繞2020年網絡安全十大熱點,簡要回顧和盤點2020年網絡安全重大事件和數據統計,並在文章末尾附上相關大事記列表(2019年1月開始,安全牛網絡安全大事記實現在線動態更新,讀者可在安全牛網站上隨時查閱最新數據)。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20年9月1日—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20年1月21日—2020年8月31日)  【財新網】  12月4日  12月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2例(均為境外輸入
  • 2020年丙烯產業鏈大事記年終盤點
    儘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產生較大波動, 但「十三五」期間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3.19%。本年度丙烯產業鏈各產品歷史性行情頻頻演繹,特推出2020年丙烯產業鏈大事記。  中宇點評:原料輕質化已成為全球烯烴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自去年新浦化學首套乙丙烷混合裂解制烯烴裝置投產,萬華化學(600309)的丙烷裂解及衛星石化(002648)的乙烷裂解裝置也將在2020年至2021年陸續投產,我國烯烴原料多元化進程將持續推進。
  • 2020年PVC大事記:出人意料的表現 打破慣性思維
    告別2020年,迎接2021年。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歷史。對於PVC而言,2020年更是始料未及,出乎意料,一季度跌到歷史相對低位,四季度漲至10年高點,PVC市場的運行總是在打破行業的傳統認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 2020年1月到9月LED顯示屏企業外貿出口額排行榜出爐
    2020年1月到9月LED顯示屏企業外貿出口額排行榜新鮮出爐,視爵光旭穩定排在前4名。感謝客戶的信任、感謝合作夥伴的支持,感謝視爵人的努力。我們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立根國內市場,服務全球市場,研發出更高品質的顯示屏產品,推出更貼心的服務,為您呈現精彩!
  • 風雨二十載,星光更閃耀 杭州星都賓館20周年慶
    伴隨著千禧年的曙光杭州星都賓館啟幕於京杭大運河畔二十年來在槳聲燈影與都市霓虹交織下星都賓館徐徐展現古運河的風韻景致>悠然傳遞愜意閒適的生活韻味杭州星都賓館經歷二十載風雨迎來過無數的賓客經歷過數代員工的更迭也見證過自身的高光時刻如今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
  • 回眸2020武漢年度大事記(一)「封」一座城,護一國人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2020年,也是讓武漢人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一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2020-11-2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20年11月實施外貿新規政策匯總
    )2020年10月22日公告第104號決議決定,為對抗疫情,原2020年3月17日第17號決議延長效期到2020年12月31日,本決議公告後生效。 另據第103號決議,通過82項產品停止適用2020年3月17日第17號決議及產品稅則號列56031210自2020年12月1日起停止適用該第17號決議,本決議自2020年11月1日生效實施。 為對抗疫情,包括本次第103及104號決議,共480項醫療產品暫免進口關稅。
  • 二十年一遇——木星土星壯觀相合,2020年你一定不要錯過!
    2020年內,木星和土星的壯觀相合木星-土星相合的壯觀景象每隔20年才會發生一次,上一次是在2000年。將於2020年12月21日到來的這次相合,將會是自1623年以來,兩星相距最接近的一次。上一次木星-土星的壯觀相合是在2000年5月28日,下一次將在2020年的12月21日。但不要等到12月才開始觀賞,因為今晚就可以看到它們,並且在今年當中的每一個夜晚,它們都將更加靠近彼此,成為如夢如幻的景象。在2000年的大合,木星和土星在我們的天空中與太陽的距離十分相近並且難以觀測。我們將發現一個可觀測的大合,並且得到它。
  • ...關於2020年的外貿形勢,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
    文 / TIER2020-01-14 10:55:39來源:FX168 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14日稱,關於2020年的外貿形勢,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嚴峻複雜。
  • 我國2020年外貿同比增長1.9%,中國成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
    1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李魁文表示,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
  • 2011年中國品牌大事記盤點
    編者按:「中國品牌大事記」是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的常規研究項目。從2008年1月起,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開始對當月發生的中國品牌大事進行觀察、梳理和總結,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國品牌大事記」,並授權合作媒體對外發布。
  • 溫州市外貿轉型發展步伐加快
    2016/12/15 05:11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2881 溫州日報記者 章兵兵今年,一份《2016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中提到,預計到2020
  • 盤點2020中國外貿八大熱點
    導讀:2020年,中國外貿企業經歷了年初的停產困頓、訂單暴跌,也經歷了年中的出口轉內銷、轉產其他產品等逆境求生,更經歷了年末的出口爆單、貨櫃荒、天價海運費、匯率上升等逆風翻盤。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圖 / 新華社2020年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年初的預期,在逆勢中創下了歷史最好紀錄。
  •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2021-01-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惠州樓市大事記盤點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2020年,你會用什麼?我想很多人會用「魔幻」這一個詞。因為在這疫情當道的一年,我們見識到了太多的魔幻事兒。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同樣使得2020年的樓市變得波譎雲詭,樓市政策環境也隨著變得與往年迥異。
  • 致敬警察節|4個關鍵詞8個感人故事,看狀元派出所2020「大事記」
    抗擊疫情、搶險救災 打擊犯罪、防控維穩 …… 2020年轉瞬即逝,對於狀元派出所而言,這是辛苦付出的一年,又是碩果纍纍的一年。
  • 2000-2019,這二十年,電影怎麼了?
    書中有一句話,令1999年變成了鼎鑊之年,「1999年,恐怖大王從天而降」。諾查丹瑪斯瑪雅人的預言,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這句話,2012年12月21日,即為世界末日。不久前人們還在慶祝2000年到來的鐘聲敲響,轉念間就再一次為12年後的人類未來憂心忡忡。
  • XTransfer亮相2020直路外貿高峰論壇,專業服務廣受好評
    中國外貿企業全球收款主要依賴於傳統國際電匯,而傳統國際電匯網絡往往涉及多個銀行,手續費較高、到帳時效相對較慢,這些因素疊加外貿訂單小型化、碎片化的趨勢,中小微出口企業全球展業負擔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