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形勢更加嚴峻複雜,困難和風險增多。自年初以來,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經濟均出現不同程度衰退,我國工業經濟受疫情衝擊更大,但復工復產較早,恢復較快。在當前階段,我國著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從石油化工行業發展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工大國,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0%。儘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產生較大波動, 但「十三五」期間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3.19%。本年度丙烯產業鏈各產品歷史性行情頻頻演繹,特推出2020年丙烯產業鏈大事記。
一、丙烯
1、4月歷史性行情演繹 暴漲暴跌引人深思
4月10日至12日,山東丙烯市場在主力下遊聚丙烯行情助推下上演一輪暴漲行情,短短兩天內上漲2000元,12日價格達到7950元/噸的高點,漲幅高達33.6%。暴漲過後緊隨暴跌,4月17日山東丙烯市場回歸至5900元/噸的位置。
中宇點評:暴漲行情之下,除尚處高位的聚丙烯廠家能負擔高價原料外,其他衍生品利潤均出現虧損,其中丁辛醇虧損達歷史新高,廠家被迫停車或減產。而在本輪行情之後,丙烯市場經歷近一周的穩價修復期後逐步回歸理性。
2、烯烴原料多元化進程持續推進
事件描述:萬華煙臺工業園二期工程的核心――百萬噸乙烯項目,其乙烯裝置於2020年11月9日正式投產。該項目是第一個落地山東省的百萬噸級乙烯項目,總投資168億元,佔地2400畝,主要建設年產100萬噸乙烯裝置(純丙烷進料)、年產45萬噸LLDPE裝置、年產40萬噸PVC裝置、年產15萬噸EO裝置、年產30及65萬噸PO/SM裝置、年產5萬噸丁二烯裝置以及相關配套輔助工程。
中宇點評:原料輕質化已成為全球烯烴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自去年新浦化學首套乙丙烷混合裂解制烯烴裝置投產,萬華化學(600309)的丙烷裂解及衛星石化(002648)的乙烷裂解裝置也將在2020年至2021年陸續投產,我國烯烴原料多元化進程將持續推進。
二、聚丙烯
1、口罩帶動纖維料大漲 中國石化再投產兩條熔噴布生產線
事件描述:4月10日、4月12日,中國石化燕山石化和儀徵化纖先後投產成功各自的第三條熔噴布生產線。至此,中國石化已有6條熔噴布生產線相繼建成投產,可日產熔布噴14.7噸(其中,燕山石化10.2噸,儀徵化纖4.5噸),每天可助力生產醫用平面口罩1470萬隻,將為世界人民團結抗「疫」提供有力支持。
中宇觀點:口罩的缺口帶動熔噴布原料PP價格的大漲,伴隨著國內口罩機器的集中上馬開工,對熔噴布的需求逐步達到巔峰,原料供不應求令熔噴布價格炒至30萬-50萬元。4月6日中石化發布聲明,所有生產的熔噴布均為定向供應不會流出到市場。4月13日兩油板塊下達命令,高熔指纖維暫時取消中間貿易開單環節,由銷售分公司直接對接終端客戶,而且設置最高銷售限價11500元/噸,不準領漲市場。塵埃落定,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纖維料大起大落,纖維從2-3萬一噸的價格跌至1萬左右每噸。
2、新版限塑令三步走 北京市將率先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事件描述:2020年中國塑料消費被政策一波一波攪動,原有秩序都在變化中。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2020年5月1日起,超薄塑膠袋、一次性用品在北京的使用將受限,單位和居民不執行垃圾分類將面臨處罰。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新版限塑令三步走,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
中宇觀點:按計劃,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塑料市場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三、環氧丙烷
1、2020疫情衝擊,PO價格衝高走低均破紀錄
事件描述:2020年受疫情衝擊影響,環氧丙烷價格走勢大起大落,不僅在4月初山東現金出廠6400元/噸破近三年低價記錄,更令人意外的是,後續供需利好一路上漲,價格一度高達18700元/噸現金出廠,破近十年高價紀錄,較最低點上漲12300元/噸,漲幅高達192.19%,一年之內行情漲跌明顯,落差較大。
中宇觀點:2月疫情來襲後,由於各地交通封鎖,企業復工復產均有延遲,整體市場消費能力低迷下,需求端冷清,PO價格一路下行至低點。但後期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方需求逐步恢復正常,需求端的回升緩慢推動環丙價格開始步入上行軌道,並在供需方面雙重利好下一路助推PO到達歷史性高位。
四、丙烯酸及酯
丙烯酸及酯出口退稅提高至13%
事件描述:3月17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關於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公告》,此公告中涉及1084項產品,其中包含丙烯酸及酯類產品,其出口退稅率提至13%,自2020年3月20日起實施。
中宇點評: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丙烯酸及酯行業帶來一定的利好支撐,不僅刺激企業出口的積極性,也有利於提升中國丙烯酸及酯的競爭力,從長遠看更利於中國丙烯酸及酯行業的供需格局的變化。
五、丙烯腈
疫情反覆丙烯腈利潤虧損嚴重
事件描述:2020年全年籠罩疫情陰雲之下,海內外疫情形勢反覆,全球經濟形勢難言樂觀,終端市場需求萎縮,石化市場受衝擊嚴重。
中宇點評:受國外內突發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丙烯腈終端化纖行業需求巨幅萎縮,全球丙烯腈價量齊跌,盈利水平巨幅萎縮。國內丙烯腈市場極點價格出現在4月21日達到6300元/噸,較去年最低點10100元/噸的價格,跌幅高達37.62%。亞洲市場也在4月28日觸及11年低點860美元/噸,年內理論利潤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截止十月份丙烯腈理論年平均利潤為-876元/噸左右,較去年1818元/噸跌幅143.22%,最大虧損值達4280元/噸。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