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始,冬天並非寒冷,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團凝結在心底幽靈一般沉重的壓抑,眾志成城的感動像春天的種子,冒芽、展葉、開花、碩果纍纍,是復工復產的堅強信心鋪築中國經濟的風景這邊獨好。
2020年即將過去,歷史會銘記它,人民不會忘懷它。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盤點」:十大黑科技。
2020接近尾聲,如同這個萬花筒似的世界一樣,這一年中科技圈每天也在發生著各種事情,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這個所處的世界。
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類腦計算機……科技界在這一年裡不斷刷新著好消息,「九章」、「華龍一號」、「嫦娥五號」……這些響噹噹的名字,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0中國科技硬核突破,點讚中國「黑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設者!
黑科技
2020
﹀
﹀
﹀
01、「九章」問世,重奪量子霸權!
中國科技大學日前公開宣布,由潘建偉、盧朝陽等專家等機構組成的科研團隊已成功研製出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在5000萬高斯玻色子實驗中,只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現在的超級計算機被取代,則需要1億年才能完成,這說明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已經超過了美國谷歌研發的鈴木量子計算機,重新奪回了量子霸權。
//////////
02、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2020 年11 月 24 日凌晨 4 時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03、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馬裡亞納海溝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測得最大深度為11034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頂疊加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最深處。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
04、中國首臺類腦計算機研製成功,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
浙江大學與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成功我國首臺類腦計算機,這也是目前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可實現:通過語音開展移動指令,對現場進行巡邏、營救和搶險任務,模擬視覺、聽覺和嗅覺等多個不同腦區,運用「意念」打字、唱歌、念詩等多種智能任務。研究團隊表示,隨著類腦晶片不斷迭代升級,未來類腦計算機或將植入手機、機器人,產生新的智能服務體驗。
//////////
05、載人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新篇章
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
//////////
06、「中國天眼」正式開放,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眼力決定眼界。今年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
07、120W手機快充,萬物皆可閃充
充電,是每一款電子產品都會遇到的事情,小到耳機、手錶,大到筆記本、遊戲機,甚至是現在路上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回溯過往,智慧型手機的十年,也是快充發展的十年。從最初的5W、10W到後來的18W、30W,今年國內手機廠商發布了120W/125W的充電規格,手機充電終於來到了按分甚至讀秒計算的時代,相信未來一個無線快充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
08、「健康碼」跨省互認,老百姓精準防疫
出入社區、坐地鐵、坐公交、逛超市、進單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碼」已然成為一張高效的電子「通行證」,「綠碼」也讓城市加快了復甦的步伐。今年新冠疫情爆發,杭州在全國率先推出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為數位化健康證明。居民和來杭人員上支付寶可領取健康碼,綠碼可憑碼通行,紅碼和黃碼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一人一碼以及背後大數據力量助力復工防控,無疑成為今年最有效的防疫措施之一。
//////////
09、無人機出動,能喊你戴口罩還能噴灑消毒
2月8日,大疆出動多架無人機,對深圳龍崗工業園區進行消殺,2小時搞定了60萬平方米。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還大大提高了效率。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的特點,除了滿足定點消毒的需求外,還可以為一線民警投放防疫口罩、醫療手套等簡要設備,為前線服務急需的群眾。除此之外,還能隔「空」喊話,在內蒙古的一個偏遠村子裡,一老奶奶沒戴口罩出門,就被無人機盯上了。「老奶奶別看了,這是咱們村的無人機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亂跑!記得趕緊回家洗洗手!」這大概是偏遠農村的老百姓,離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
10、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鐘出結果
2003年,額溫槍還是件新鮮事兒,「非典」時期,測體溫的工具仍以體溫計為主。而現在,各地的車站、機場,都開始啟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鐘即可顯示結果,一旦有超出標準體溫者,測溫儀就會報警。
來源|《浙商》雜誌
原標題:《年終盤點丨2020十大中國黑科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