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不少人都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各大車企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車型以便鞏固市場。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國外比較著名的就是特斯拉,國內比較著名的則是比亞迪品牌,但是現在國內又多出了一些新新能源汽車品牌,今天就來說說這款自稱「東半球頂好的電動車」,還要進軍發達國家市場,網友紛紛都說太牛了。
吉利幾何A能否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得靠車輛本身的技術水平,而不是靠一些「外國人話題」,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其實就掌握在中國的汽車企業手裡,今夕不同往日,在新能源領域我們的自主品牌其實也研發了很多好車。
幾何A的技術水平如何,可以從核心三電綜合平臺來判斷,首先看看能不能接近國產第一線的新能源汽車,然後再考慮是否適合出口。
這輛車使用的動力電池是寧德時代提供的鎳鈷錳三元的鋰電池,這個牌子的電池國產裝機量最高,市場佔有率高並不是因為技術有多先進,而是因為寧德時代作為電池供應商,合理的價格和先進的技術是被認可的主要原因,幾十個品牌使用的電池裝機量超過了70GW,第二位的BYD電池單品牌就達到了超過50GW的量。
來看看幾何A的內飾,幾何學A的內部並不能說很好,但的確比特斯拉的工藝要好,特斯拉的作品總是有一種價廉物美的感覺,工藝水平較差,幾何學A在這方面彌補了特斯拉的不足,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
雖然動力電池的世界技術排名中中國企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都名列前十,而比亞迪的技術排名在第三,寧德時代則在第九,所以,在最核心的動力電池方面,幾何A在國內排名也不高,怎麼敢進軍發達國家市場呢?
在電機的電控方面吉利的量產EV的車型多購買第三方,幾何A還是以精進電機、電控為聯合電子提供,電動汽車的三大總成幾何A沒有一個核心技術,實質上與所謂的新勢力品牌沒什麼不一樣。
但是,沒有核心技術的電動汽車顯然無法有效控制成本,所以幾何A目前是一種高價低配的情況。
這輛車無論使用哪個平臺,之後的懸架和帝豪GL構造相同,螺旋彈簧的獨立配置,減震器也是獨立的布局,等級和燃油版GL差不多,只是改變底盤的幾何結構去適應電池的配置罷了。
所謂幾何A,簡直可以視為帝豪GL的純電氣版,帝豪GL的插電混合動力版與幾何A相似,所以這輛車不是新概念車的新型號,外觀設計上也有很多像GL一樣的設計。
這一臺扭力梁懸架,三電系統不先進,純電續航有410公裡和500公裡兩個階段,但低續航指導價格為15-17萬,高續航17萬-19萬還沒有提供儲能電芯終身質量保證高價低質量車,怎麼能衝出中國市場面向海外?
吉利旗下自主及合資設立的共享出行是幾何A、帝豪GLEV的主力市場,想給海外帶來衝擊,只能採用低價且提供電芯的終身質量保證,但是,如果出口價格比國內低,且服務好的話,吉利的口碑就完了,網友也紛紛評論,老實點不好嗎,等你有技術了再進軍國外。車友們對這款車有什麼想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