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我國量子通信成功將32cm提到4600Km,美國眼饞了!

2021-01-16 一號哨所
  說到量子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什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等等一些方面都有量子技術的支撐,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述一下量子通信,以及我國是怎樣將量子通信從32cm突破到4600Km?  據《央視新聞》1月8日的報導稱,中國科技技術大學成功實現了4600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標誌著人類從此前32釐米的傳輸距離一下子就上升到4600公裡。  那麼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的量子通信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量子通信裡最重要的量子。量子其實就是所有具有質量以及能量的最小單元體,由於其具有不可分割等特殊性能,因此科學家們利用了它的特殊性能將其運用到信息傳輸上,這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量子通信。  其中量子通信最重要的就是量子密鑰,這種密鑰繼承了量子的眾多優點,因此在科技領域上尚未發現能夠破解它的方法。  舉個例子你使用的手機撥打電話這些都是通過特定的微波頻率進行傳輸,這種傳輸方式極其容易被竊聽,因此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或者是軍隊顯然是極其不利的,然而量子通信的出現顯然就很巧妙地避開了這些問題。    事實上,我國的量子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2016年我國更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  伴隨著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訊線路的正式開通,我國也是成功在4600公裡的距離下完成了密鑰傳輸。  不僅如此,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更是運用在多個方面。例如70周年的閱兵儀式,銀行信息監管系統,網上銀行數據等一些數據安全方面都運用到了量子通信技術。  正是由於量子通訊技術的安全,可靠,保密等眾多優點,我國的量子技術才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矚目。下一步我們計劃將量子通信技術運用在我國國防事業,這對於我軍在通信技術上將是不小的推動。    同樣我國除了量子通訊技術領先世界,其次就是我國的量子計算。前段時間我國更是研製出了世界首款量子計算機「九章」。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橫空出世瞬間擊敗了世界上頂尖的計算機。  例如在「九章」出世之前美國的「頂點」超級計算機能夠達到20億億次的計算能力,而「九章」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卻是它的10的14次方倍。可想而知,我國的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達到怎樣恐怖的地步。  此次量子通信技術成功將29年前的32cm提升到4600Km,這可以算得上是我國在量子技術上的又一大突破。伴隨著量子技術的不斷深化,我國或許還會有更多運用量子技術的殺手鐧亮相!

最具性價比武器:淺談中美俄雷射武器發展,21世紀誰將引領未來?

特殊時期官媒罕見揭底:東風家族齊上陣,眼尖網友發現一隱含信息

到底是何來頭?印度防空飛彈系統9個國家瘋搶,網友:俄羅斯也要買

新年好消息!武裝型直-20首次曝光,重型武裝直升機也在研製中?

印度:疫苗上市優先向亞洲國家出口!中國人對印度得有個重新認識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通信就是這麼牛,從32cm突破到4600Km
    說到量子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什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成像等等一些方面都有量子技術的支撐,今天我們就著重講述一下量子通信,以及我國是怎樣將量子通信從32cm突破到4600Km? 圖為 量子通信 據《央視新聞》1月8日的報導稱,中國科技技術大學成功實現了4600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標誌著人類從此前32釐米的傳輸距離一下子就上升到4600公裡。那麼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的量子通信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 從32cm到4600km,我國已實現量子通信!
    那麼,什麼是量子?量子通信網有多牛?這張網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我國量子通信技術攻克了哪些難關?量子就是質量、能量等各種物理量的最小單元,它以某種粒子狀態存在。比如光其實是以光子為單位一份一份變化的,一個光子就是一個量子。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科學家利用這些特性,可以製做出最安全的保密鑰匙,從而讓信息傳輸變得更加安全。
  • 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怎麼這麼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 跨越4600公裡 的 星地量子密鑰分發 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 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 29年前 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 在實驗室誕生時 傳輸距離是32釐米
  • 從32cm到4600km,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到底有多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學研究小組成功了,超過了4600公裡,星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經建設起來了,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量子通信,實驗室誕生的時候,傳輸距離是32釐米。
  • 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到底有多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時傳輸距離是32釐米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那麼
  • 從32cm到4600km,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牛在哪裡?|科技前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時傳輸距離是32釐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未來沒有量子通信的國家,其信息安全在別國看起來就等同於透明。量子通信已在我國多領域應用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 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怎麼這麼牛!「組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時傳輸距離是32釐米△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那麼
  • 中國量子通信重大突破!論文再登Nature,天地一體4600km通信網絡
    ,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89年,IBM的科學家們成功實現了首個QKD實驗,當時的線路僅有32釐米。  有意思的是,由於當時的設備操作會發出噪音,因此QKD也被業內調侃為「只有聾子才破解不了量子保密通信」。
  • 從32釐米到4600公裡!我國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從32釐米到4600公裡1989年,當首個量子密鑰分發(QKD)實驗在IBM實驗室內實現,線路只有32釐米。如今,在「墨子號」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和京滬幹線的交互下,中國已經實現了4600公裡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並為超過150名用戶提供服務。
  • 中國量子通信重大突破:論文再登Nature,展示天地一體超4600公裡...
    造了一張4600公裡的量子通信網絡編譯 | 韋世瑋編輯 | 漠影智東西1月7日消息,凌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再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重磅成果,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 ▍歷時十年技術沉澱,目標要造全球量子通信網 何為量子通信?   它是一種利用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主要分為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兩種。 而量子密鑰分發(QKD),就是我們這次要聊的主角。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89年,IBM的科學家們成功實現了首個QKD實驗,當時的線路僅有32釐米。
  •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8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量子通信重大突破!論文再登Nature,展示天地一體超4600公裡...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譯 | 韋世瑋 編輯 | 漠影智東西1月7日消息,今日凌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再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重磅成果,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
  • 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國際期刊《自然》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發表了成果論文。
  • 我國科學家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可行!
    ,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論文,論文是對上述成果的一個系統性總結,證明了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初步成熟。《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稱,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 央視: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原標題: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 從32釐米到4600公裡!潘建偉院士團隊建成全球首個量子通信網
    ▲量子通信衛星與地面站實驗示意圖(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所帶領的團隊通過2016年我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衛星與2017年我國建成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串聯,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
  • 潘建偉團隊獲得新突破,我國初步完成構建量子通信網絡
    就在1月7日,中科大正式對外宣布稱,潘建偉教授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又有了新突破,他們目前已成功實現距離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秘鑰分發,這標誌著我們已完成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
  • 從32釐米到4600公裡!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新華社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劉方強)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聚焦|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聚焦 | 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7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