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海」一角讓張若昀人氣大漲
「革命尚未成功,山海提前下線。」很多觀眾都為唐山海的犧牲感到遺憾和痛心,張若昀卻調侃起剪輯師:「剪輯讓他活了更久,我本以為唐山海活不過11集,沒想到他活了這麼久。」張若昀透露,原著裡唐山海在蘇三省出場時就已經死了,而劇中則做了改編:「他倆是對立關係,代表軍統光明和黑暗的兩面。劇集改編已經增加了戲劇性,包括唐山海和徐碧城的感情線 ,其實原著裡沒有那麼豐富。」
在張若昀看來,唐山海是個「寧折不彎」的剛硬之人:「我很喜歡這個角色,有點理想主義,這也是他為什麼不可能活到大結局的原因。他不是一個完美的特工,但不能說有缺陷就不是英雄。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是用犧牲來解決問題,比如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 一開始的時候說,中國人缺乏打坦克的有效武器,所以他們背著炸彈去撞坦克。你說他們是不是傻?但沒有這些『傻子』,怎麼會有最後的勝利?」
《麻雀》收官在即,早早「領了盒飯」的張若昀已經以新的角色形象出現在新的作品中,但他還是小小地劇透了一下《麻雀》的結局:「看過小說的人應該知道很多,但劇集跟小說的結局會有區別。小說裡陳深(李易峰飾)最後被毀容了,劇裡我記得應該沒有。」唐山海的犧牲令觀眾十分不舍
《法醫秦明》:演法醫純粹出於興趣
「萬劫不復有鬼手,太平人間存佛心。抽絲剝繭解屍語,明察秋毫洗冤情。」《法醫秦明》中,秦明是一位俊秀儒雅的高冷法醫,心思縝密,邏輯能力極強,是真正的「鬼手佛心」。張若昀說自己很喜歡「鬼手佛心」這4個字:「真是很有緣分,小時候我家裡的牆上掛了一幅長輩收藏的書法作品,上面寫的就是『鬼手佛心』,那時對這4個字很好奇,但是不懂。」秦明一角讓他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鬼手,是很暗黑的形容詞;佛心,則是指他的內心很光明。」
談及接拍《法醫秦明》的緣由,張若昀說:「犯罪題材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平時也喜歡看懸疑小說。我一直覺得法醫身上有很多神秘的東西。在這之前,我就關注了很多與法醫相關的話題。當聽到該劇的題材,我就把其他戲都推了,毫不猶豫接了下來。其實有點衝動,純粹出於興趣。」相比《麻雀》,張若昀對《法醫秦明》更加期待:「兩部戲拍攝的間隔有大半年的時間,現在挨著播出,挺好的,希望能看看秦明是不是比唐山海演得更好,看自己是不是有進步 。」
除此之外,張若昀還為該劇的片尾曲《不滅》作詞並演唱,這是他第一次創作歌詞:「我一直想嘗試寫歌。這部戲殺青之後,我有三四天的假期,就想著琢磨一下歌詞的事,寫著寫著就偏到了這部劇上面,那索性為這部戲寫歌吧。」
《霍去病》:父子倆已第三次合作
28歲的張若昀對於娛樂圈有著獨立的思考
《麻雀》裡「提前下線」,觀眾不舍「唐山海」
張若昀變身「法醫秦明」捲土重來
熱播諜戰劇《麻雀》收官在即,張若昀、闕清子等演員因劇中的精彩表現人氣暴漲。片中,張若昀飾演軍統特工唐山海,與周冬雨飾演的徐碧城假扮夫妻潛入汪偽特工總部,後因身份暴露而犧牲,令觀眾十分不舍。
10月13日,由張若昀、焦俊豔領銜的國內首部法醫行業題材劇《法醫秦明》在搜狐視頻上線,每周四晚8點連播兩集。劇中,張若昀飾演的法醫秦明運用專業知識追逐真相,抓出幕後黑手。該劇因新穎的題材、燒腦的劇情受到網友追捧。
目前,張若昀正在拍攝下一部作品《霍去病》。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張若昀聊了很多臺前幕後的事,有趣的、期待的、遺憾的……《法醫秦明》海報
現階段,張若昀正在拍攝電視劇《霍去病》,搭檔是毛曉彤、黃維德。該劇講述的是漢朝「不敗神將」 霍去病的英武戰績以及他赫赫戰名背後的人生故事。張若昀在劇中飾演男主角霍去病,他曾在微博上透露,拍攝時有演員受傷,而他也從馬背上摔下來過,所幸沒有傷得很嚴重。在張若昀看來,這些經歷都很正常:「演戲其實也是一個高危工種,尤其是古代戰爭場面。」
《霍去病》給張若昀帶來的不止於此。該劇導演張健是張若昀的父親,這是父子二人時隔兩年再度合作的第三部作品。早期一直有張若昀依靠父親才獲得機會的傳言,張若昀前段時間接受採訪時被問及「星二代」一說,他誠懇地表示,父親並沒有給他提供什麼資源。當時他還說了一句:「我的父親如果不是因為我,好像也不會這麼有名。」本意是做出澄清,卻被一些媒體報導成「父親因為我才有名」。
這件事,也給張若昀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他說:「《霍去病》把我跟父親又一次掛在一起,我沒有迴避這些問題,卻不知道什麼時間會被媒體以什麼樣的角度來描述。」對於輿論,張若昀表示:「藝人難免要被討論,這是我們職業的一部分。其實,負面新聞也好,網絡暴力也罷,即使網上有30萬人罵你,那也無所謂,他們只不過是一些ID。但是,如果有一天,這個新聞牽扯到身邊親近的人,你認識的人開始相信並且被這些東西改變,那這個時候真的會覺得,娛樂圈真的對自己產生影響了。」(王莉)
第一次演戲留下「陰影」
張若昀1988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第一次接觸演戲是2004年,16歲的他參演了高圓圓主演的電視劇《海的誓言》。2011年,他憑藉勵志革命劇《黑狐》中「方天翼」一角受到關注,並奪得多個新人獎。去年網絡劇爆發,張若昀又在《無心法師》中成功塑造了「痴情忠犬軍閥」張顯宗一角,被更多人所認識。
憶起第一次拍戲的經歷,張若昀形容「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我沒有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第一次去劇組感覺一切都非常虛假。拍對手戲的時候,燈光師、錄音師都在旁邊,說『我愛你』時根本看不到對手,當時的感覺真是無所適從。」那次的「陰影」反而激起了張若昀的好奇心:「一開始覺得表演很神秘,實際工作後又覺得很糟糕,我就很想知道這種糟糕的感覺跟那些偉大演員的精彩瞬間之間差了多少座山,於是選擇去學表演。」從零開始學表演,讓張若昀一步步找到了感覺:「從最基本的解放天性開始練。演員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當眾孤獨』,無論身邊有多少人看著,我的心裡是孤獨的,這樣才能入戲。過了第一關,才能拋棄雜念,去體會後面的快樂。」
現在的張若昀已經沒了初涉表演時的「無所適從」,卻有了新的雜念:「比如娛樂圈帶來的東西,這需要新的練習再把這些東西去掉,因為這些東西對演技是有害的。」如果不當演員,張若昀說或許會當一名心理醫生:「小時候我有好多理想,一開始想當考古學家,因為看了《侏羅紀公園》,後來又想當歌手。我就納悶自己怎麼老是換理想呢?後來發現是因為看了不同的電影。於是我想是不是應該去學表演?這樣理想就都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