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刊導讀目錄
1,疼痛的性別背景
2,丘腦底核刺激對帕金森病疼痛症狀的性別特異性作用
3,kappa阿片肽受體抑制脊髓背角中潛在的術後疼痛敏化時的性別差異
4,慢性腰背痛的性別和年齡特異性遺傳學分析
1,疼痛的性別背景
期刊: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疼痛是痛苦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女性承受著更大的負擔。目前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除了生物學因素之外,也有心理和社會因素,但是目前尚沒有完善的男、女性疼痛社會心理模型。本文提出了疼痛的性別背景模型,認為疼痛的產生會受到性別環境的部分影響,這種性別環境在個人和人際關係層面上均能起作用。該模型可以用於對現有的關於性別和疼痛的證據進行評估,並可以進一步探索該模型是否能夠解釋這種差異的出現原因。儘管目前有證據表明性別與疼痛之間存在聯繫,但仍缺少實質性證據,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該更多關注於性別和疼痛。
2,丘腦底核刺激對帕金森病疼痛症狀的性別特異性作用
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
目標:已知針對丘腦底核(STN)的深部腦刺激(DBS)可以減少帕金森病人(PD)的運動症狀,但是DBS對其他非運動症狀的影響會因人而異,治療是否會對患者產生效果的因素目前尚未闡明。本研究評估了DBS治療後PD患者疼痛症狀緩解的性別差異。
方法:作者採用有效的數字評分量表(NRS)、修正版奧斯威辛下腰痛殘疾指數(RODI)和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DPS),對20例接受雙側STN深部腦刺激治療的患者進行了術前和術後評估,並將性別作為影響療效的生物學變量。
結果:參與者由6名女性和14名男性患者組成,DBS手術後的平均間隔時間為11.8±2.0個月,其中女性患者年齡更大(p = 0.02)。協變量分析顯示,年齡、刺激設置或其他混淆變量對療效沒有影響。只有男性的KPDPS總分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提高(p
結論:雖然眾所周知,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受在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差異,但這項研究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評估了DBS對這一症狀影響的性別特異性。將性別視為一個生物學變量可能會對DBS影響疼痛的研究產生重要影響。
3,kappa阿片肽受體抑制脊髓背角中潛在的術後疼痛敏化時的性別差異
期刊:Neuropharmacology
組織損傷可以引起潛在的疼痛敏化(LS)和持續數月(甚至在重新恢復正常的疼痛閾值後)的補償性內源阿片受體鎮痛之間產生微妙的平衡。為了評估μ(MOR)、δ(DOR)和/或κ(KOR)阿片受體對術後慢性疼痛的貢獻性,對在後足進行足底切口的小鼠,我們在等待21天其痛覺過敏消退後,再在鞘內注射亞型選擇性配體。
結果發現MOR選擇性抑制劑CTOP(1–1000納克)劑量依賴性地恢復了機械性痛覺敏化。兩種DOR的選擇性抑制劑納爾特林多(1–10μg)和TIPP[ψ](1–20μg)都可以使機械性痛覺敏化恢復,但僅在施加最高劑量時會引起瘙癢、舔舔和咬尾行為。典型的KOR選擇性抑制劑nor-BNI(0.1-10μg)和更具有藥物動力學效應的新型KOR抑制劑LY 2456302(0.1-10μg)也都可以恢復機械痛覺敏化。此外,LY2456302 (10μg)增加了磷酸化信號調節激酶(pERK)的表達,這是一種在背角神經元而非膠質細胞出現中樞敏化的標誌。
性別相關研究顯示,與雄性小鼠相比,LY2456302 (0.3μg)在更大程度上恢復了雌性小鼠的痛覺敏化和pERK表達。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脊髓中的MOR和KOR受體,而非DOR受體,可以保持LS的緩解狀態,以減少術後疼痛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而且內源性KOR受體相比MOR在雌性小鼠中鎮痛效果更強。
4,慢性腰背痛的性別和年齡特異性遺傳學分析
期刊:Pain
目前已有多項研究報導了慢性背痛(cBP)存在性別差異,女性通常表現出更高的發病率、嚴重程度和較差的治療效果。有研究提出存在以特定年齡方式起作用的遺傳因素,但目前仍未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的探索。
本研究選擇了英國生物銀行中歐洲血統的202,077名男性和237,754名女性,進行了性別和年齡分層的GWAS和單核苷酸多態性性別交互作用分析,其中cBP被定義為「持續3個月以上的背痛」。本研究分別為男性和女性鑑定了兩個和七個不重疊的全基因組顯著基因,結果顯示,SPOCK2基因附近的10號染色體上存在一個男性特異性基因,這項結果可在四個獨立的隊列中復現。另有四個位點顯示了單核苷酸多態性與性別的交互作用,儘管它們均沒有被多隊列復現。
此外,單核苷酸多態性所解釋的遺傳率在女性中更高(0.079 vs 0.067,p = 0.006)。兩性之間存在很高的遺傳相關性(r = 0.838±0.041)。性別之間cBP的遺傳相關性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年輕人為0.858±0.049,老年人為0.544±0.157;p = 4.3E-05)。男性的cBP與自我報告的椎間盤病變的遺傳相關性要高於女性(0.889 vs 0.638,p = 3.7E-06)。
英國生物銀行的cBP基因成分表現出輕微的性別和年齡依賴性,這對流行病學中性別和年齡特異性的可能原因提供一定解釋,而且可以增加對cBP和其他解剖部位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學的深入了解。
編譯作者:Jessie(brainnews編輯部)
校審:Freya(brainnews編輯部)
本文為brainnews團隊原創編譯,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