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產品質量存在缺陷被要求召回4年來在中國銷售的近3萬臺日本產電飯煲,日本虎牌這一舉動無疑值得點讚。卻再次公開暴露素有「神話」之稱的日本製造走下神壇,回歸常態。沒有底線、沒有堅守、沒有持續的投入,任何企業就沒有質量的神話。
洱東||撰稿
因為產品存在「可能發生觸電風險」缺陷,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高端電飯煲品牌虎牌中國運營商鈦格貿易,向中國質檢總局申請召回過去4年間在中國銷售的6個型號、近3萬臺日本產的電飯煲。在為虎牌電飯煲的主動召回行為點讚同時,也不要忘記今年以來持續陷入信任危機和商業泥潭的日本製造神話,正在一個個破滅,令世界震撼更令中國製造警示。
縱觀近幾年來,不少日本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出現的一系列產品召回、造假醜聞,主要是因運營能力下降、陷入虧損泥潭、變賣身家的窘境。松下、日立家電業務衰退,東芝、夏普家電業務相繼賣掉,三洋徹底退出家電。在這些事件中,日本製造企業被提及的次數可謂是越來越頻繁。日本製造的神話真的從此破滅了嗎?這估計已經不是一個疑問句。
日本製造,早已走下神壇
過去,日本製造的產品一直被受中國人及全世界推崇,說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肯定繞不過日本。不過,隨著近年來日本製造企業屢屢出現產品公開召回事件以及各種製造危機,不得不讓人開始確信日本走下製造神壇了。
僅今年以來,日本製造企業就異常的「多災多難」:1月東芝再次被接虛報巨額利潤、6月生產「殺人」安全氣囊的高田申請破產,9月日產承認汽車出廠檢驗手續敷衍,10月、11月鋼鐵巨頭神戶制鋼及三菱材料,相繼爆出造假、數據篡改醜聞。
近日,作為一家擁有90多年歷史的世界知名品牌、被譽為日本四大電飯煲品牌之一的虎牌,在中國銷售的6個型號日本產電飯煲存在產品質量缺陷,在質監部門的堅決要求下被迫公開召回問題電飯煲。這一連串的事件,不得不讓人意識倒:日本製造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質量危機、信任危機。同時層出不窮的危機也證明日本製造的全面衰落。
據悉,本次召回涉及的產品型號為JKT-S18C、S10C、A18C、A10C、B18C、B10C共6種,產品主要缺陷是:如果電源線的固定裝置破損或從主體脫落,電源線受到強大外力拉扯時,會使接地導線繃緊並導致接地端端子脫落,接地保護失效,可能發生觸電風險。
要知道,就在前幾年,國人還瘋狂搶購日本產的馬桶蓋、電飯煲,有些人即使自己沒時間去,他們也會通過朋友代購等其他途徑來購買,虎牌更是不少國人的首選。如今,隨著虎牌電飯煲因質量問題召回近3萬臺缺陷產品這一消息的出現,應該會讓中國消費者在搶購日本製造產品尤其是虎牌電飯煲時,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同樣,近幾年國人對日本家電的購買興趣也在下降,現在去各大家電賣場看到的幾乎都是國產家電品牌的身影,松下、夏普、東芝、日立等這些家電品牌的終端早已不是主流。連年的虧損,也不得不使他們紛紛退出或賣掉家電業務,從而避免整體持續下滑。
製造強國,為何如此尷尬丟臉
日本接二連三發生製造醜聞,不禁讓人要問,好好的一個製造強國日本,一個追求完美工藝的國度,為何會淪落到這個地步,陷入如此大的製造危機?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惡性循環問題,在當前市場競爭中全面引爆。
表面上看,日本企業紛紛退出包括家電為代表的消費品製造領域,轉向其它領域和行業,是受到來自中國、韓國等企業和對手的擠壓、挑戰。實際上,則是大量日本企業已經在家電業務上陷入了「產品缺乏亮點、創新缺乏動力、市場缺乏競爭、經營缺乏利潤」的泥潭之中。
綜合來看,引發日本製造危機的導火索,關鍵就在於日本的家電等產品因缺乏創新無法滿足日益變化的消費個性、多變需求。於是在一個全面開放的動態市場競爭中,被持續發力的韓企、中企所打壓,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造成企業經營虧損,陷入一輪惡性循環的泥潭中。
為了扭轉這種虧損局面,日本在產品差異化創新滯後的情況下,不得不採取偷工減料、降低成本等方式來應對,而這導致日本產品在產品質量及品質上無法獲得保證,給一系列危機爆發埋下了隱患。夏普、東芝、三洋紛紛賣身,日立、松下不斷撤退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終說白了,日本製造下滑背後,實際上是日本家電為代表的製造產業,在全國市場上競爭力的跌落。在這裡也提醒所有的中國家電製造企業,隨著企業規模做大、實力做強、品牌做響,絕對不能再把有問題的產品流向市場。
在任何時候,家電廠家都要守住產品質量和用戶服務的底線,這不僅僅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對企業的未來負責!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