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新發現的一種傳染性和致死性很大的病毒,給中國和世界造成了重大損失,以現代的醫學技術和醫療條件,也有數十萬人死於感染。
如果這個疫情發生在古代,會是怎樣一種景象,人類會不會因為無法醫治而滅亡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人類有史記載的數千年時間中,發生過無數次大規模的瘟疫,最慘重的一次,全世界死亡數千萬人,人類照樣挺了過來,並且最終戰而勝之。
雖然古代醫學不發達,醫療條件也不好,但相對於今天,如果發生了瘟疫,也有許多優勢可言。
相對封閉的國度
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人類生活的圈子相對狹窄。大多數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離開出生的故鄉或者城市,出國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奢望。
如果發生疫情,這種相對狹小的生活圈,就限制了瘟疫(病毒)的傳播,即使當地會有許多人死去,也很少會讓這種疾病傳播的太廣。
古老的防疫辦法
在中國古代,如果有一地發生了疫情,古代醫者(中醫)會總結前人的經驗,研究出合理的辦法救治百姓。
秦朝時期,疫情地區的人,都要經過火燎煙燻的辦法消毒;到了宋朝,百姓學會用艾蒿等刺激性植物來驅趕蚊蟲,用來預防瘟疫;明朝時期,郎中就會用石灰和醋進行殺菌處理了,發病死亡的屍體還被深埋或焚燒,同時也用石灰進行覆蓋,阻止二次傳播的機率。
在疫情地區,官府會實施隔離。最笨的辦法,就是封閉疫情地區,直到疫情自然過去。
在古代歐洲,也有防範和處置疫情的辦法和措施,比如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人的性命。
在那段最悲慘的時期裡,歐洲各國也有一些比較不錯的防疫措施:當房屋的外牆上,被刷上一個觸目驚心地「P」字時,就是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迅速離開。不準有疫情發生的船隻的船員登陸,船員須在船上隔離40天……
雖然,歐洲人口因為鼠疫大流行,死了三分之一,但還是慢慢地恢復過來,並繁衍生息,從這也可看出,瘟疫是打不垮整個人類的。
健康者免疫或染病者產生抗體
就像這次嚴重的新冠疫情,老年和身體抵抗力差的群體得病率相對來說高一些,而一些身體強壯的年輕人得病機率相對較低。
從死亡比例也可看出這一點。在古代也是一樣,不管何種瘟疫,身體強壯的人往往會挺過疫情期,無論是免疫,還是得病後身體產生抗體,總之會有一部分人安然無恙。
這就有點像動物世界中的規則「優勝劣汰」,強大的個體,就比弱小者,總體來看活得更長久。其實,人類也是一樣。尤其在瘟疫面前,不管你是否富有,或者權勢大小,最終,還要看你自身能夠抵禦病毒(瘟疫)的強弱。
總之,人類不會全部覆滅,總有一些強者會繼續生存下去,直到找到有效的辦法,最終戰勝瘟疫(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