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周一表示,由於格陵蘭島的溫度升高,一塊比巴黎城市還大的大冰塊已經從北極最大的冰架上脫落。這塊大冰塊面積為113平方公裡,從格陵蘭島東北部的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上斷裂。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了冰川斷裂的部分。雖然冰塊從冰川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面積如此龐大的冰川冰裂還是比較罕見。冰裂是一種氣象詞彙,指山或者河流結冰的區域發生裂痕。
根據GEUS的說法,自1999年以來,該冰川已經失去了160平方公裡的冰,面積是曼哈頓的兩倍,而且在過去的兩年裡融化的速度還在加速。而冰川融化將導致海平面升高。
根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去年1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1992年至2018年,格陵蘭冰蓋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了1.1釐米。英國林肯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100年,格陵蘭島融化的冰川將使海平面上升10至12釐米。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的冰河學教授賈森·博克斯(Jason Box)表示:「如果我們看到更多像過去兩年那樣炎熱的夏天,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海平面上升。」
每年夏天,水從格陵蘭冰原流向冰川的舌部,在表面形成河流和池塘。冬季海水的重新結冰給漂浮的冰舌帶來了額外的壓力,這可能會導致冰裂事件。
冰舌區是冰川作用最活躍的地段,大部分也是冰川的消融區。冰舌的最前端部分也稱為冰川末端。冰面常發育冰面流水、冰裂隙等。
2019年6月,格陵蘭島出現不尋常的融冰情況,約20億噸冰雪在一日內融化。據悉,格陵蘭島的融冰季節主要在6-8月,此次出現大規模提前融冰,恐打破以往記錄,令極端天氣更頻繁出現。
究其原因,異常的天氣是「罪魁禍首」,尤其是溫室效應,這也是格陵蘭島從四月份冰雪就開始融化的原因。根據專家分析,早在去年春季時,有一個高壓脊一直在格陵蘭島的上空,將溫暖溼潤的空氣帶到格陵蘭島的部分地區,因此形成了溫暖晴朗的氣候,使得冰層溫度升高,一度高於0℃,導致冰雪融化。
而今年6月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高溫,打破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此外,根據歐洲氣候監測網絡的數據,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過去十年也是如此。
專家稱,北極圈錄得38℃高溫雖然只是偶發,並不是常態。但這也反映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局地極端天氣現象。為此專家呼籲,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再也不能坐以待斃,人類應該採取措施去適應和減緩其變化。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alert.com/massive-chunk-of-greenland-s-largest-glacier-crashes-into-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