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中,極寒的北極地區應該是冰天雪地的狀態,不過,這些年來,北極發生了變化。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研究報告指出,現在北極向「新北極」氣候發展,現在的氣候已經與幾十年前的氣候完全不同。隨著北極地區出現創紀錄的高溫,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也越來越少了。除了海冰消失以外,加拿大北極地區最後一個完整的冰架「米爾恩」冰架也已經出現崩塌的情況,俄羅斯的衛星也發現北極另一個冰架發生坍塌後出現了新的島嶼。現在繼北極冰橋崩塌、出現新島嶼後,格陵蘭島也傳來了壞消息。
據2020年9月16日的報導,在過去2年內,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面積為113平方公裡的巨型冰蓋也出現了脫落的情況。丹麥與格陵蘭島地質勘測所的科學報告指出,現在這一塊冰架滑落到了海水中。這一塊冰架是北極現存最大面積冰架,在進入21世紀以來,在過去近20年時間內,它已經損失了160平方公裡的面積。伴隨著這些冰架的流失,帶來的問題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海平面的上升。研究人員指出,隨著地球不斷升溫,這些冰架就會變薄,更加容易出現脫落的情況。
從研究人員的解答中,我們已經看到這一塊冰架出現脫落的原因在於氣溫的上升。可能很多朋友還是覺得有一些困惑,我們地球真的在變暖了嗎?為什麼我們沒法直接感受到地球氣溫的明顯上升呢?由於氣溫的逐年變化並不明顯,所以我們難以察覺到每年氣溫與上一年氣溫的差異,但是從記錄到的數據中,我們確實是看到了地球升溫的過程。現在地球的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1℃左右,隨著氣候變暖持續,現在地球的氣溫不會是終點,接下來我們還可能會不斷看到出現創紀錄高溫的情況。
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15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據NOAA的統計,今年北半球又創下了一個紀錄。北半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以及最熱的8月份。而在全球範圍內,今年的8月份則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比上世紀的平均氣溫15.6℃上升了0.94℃。這些數據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地球越來越熱了,真的在升溫了。而伴隨著地球氣溫的上升,很多問題也相繼出現,不僅僅是冰川的加快融化。
說起火災,相信很多朋友對2019年發生在澳大利亞地區的野火還記憶猶新,雖然現在澳大利亞地區沒有再次出現這樣的野火肆虐問題,但是地球並不消停,很多地區都燒了起來。
北極野火肆虐:在今年夏天,北極圈內也出現了野火蔓延的情況,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籠罩在煙霧中。研究報告指出,截止至上個月末,北極的野火就已經釋放了244兆噸二氧化碳,比2019年還多了35%,創下了一個新的紀錄。
美國山火肆虐:北極火災,並不是特例,美國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三州等地區也出現了嚴重的山火,其中加州的過火面積已經超過1.27萬平方公裡,打破了該州的歷史記錄。從這一點來看,今年加州的山火比往年都更加嚴重了,當前這一場大火還沒撲滅,過火面積接下來是否還會擴大,我們後續關注。
巴西世界最大溼地遭遇創紀錄大火:現在巴西的潘塔納爾溼地也出現了創紀錄的火災,過火面積已經達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火災釋放的濃煙,汙染了當地的空氣,巴西最南端的南大河州甚至下起「黑雨」。
從今年以上這幾場嚴重的火災情況來看,都先後創下了一個個紀錄,這些火災雖然是一種自然災害,但是和我們人類還是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很多出現火災的地區都出現了高溫,還出現了乾旱等情況,在高溫、乾旱等情況下,發生野火的可能性增大了。而高溫的環境中,也讓滅火變得相對困難,這些情況都不妙。
這些火災,雖然發生在大洋彼岸,但是對我們全世界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因為火災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等,而二氧化碳又會進一步加劇地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所以,如何減少火災的出現,確實是值得我們重視、深思。由於這些火災很大程度上與高溫、乾旱有關係,而高溫、乾旱又與氣候變暖有關係,所以緩解這些問題,需要從氣候變暖入手。這些年來,雖然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減緩氣候變暖的趨勢,但是目前氣候變暖還沒得到控制,所以還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當我們解決了氣候變暖的問題以後,火災等災害出現的頻率、強度都會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