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大冰的讀者們:關於焦慮、疼痛和幻想

2020-12-06 中國財富網官方

大冰的書中,「仿佛世界上命運最坎坷的人都被他碰到了」。他告訴他的年輕讀者,存在著那麼一個世界:那裡的人講義氣,惺惺相惜,走過很多地方。拉薩、麗江、清邁……那裡有他們沒經歷過的人生。他是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也在閱讀鄙視鏈的底端。作為一個流量作家,到底是什麼力量,把人群推向了那裡?這是一個關於大冰讀者們的故事,也是關於那些成長中纏繞著的焦慮、疼痛和幻想。

這麼說吧。在你前面有一兩千個人,擠在一個二線城市的書店裡,通常,這是那座城市最大的書店。人頭攢動,隊伍排出了上百米,大概需要等三到四個小時才能見到那個作家。

整個過程「很秒速很秒速,像機器一樣」——一個讀者這樣形容——作家基本不會和你說什麼話,抬頭看你一眼(也許並不擁有這份幸運),然後在翻開的書扉頁上簽名,握手,或許還輕輕拍一兩下。那個瞬間,「當時真的就瘋掉了,真的就瘋掉了。」

我們和很多讀者聊到了那個場景。作家保持著他一貫的形象:通常穿一件黑色的牛仔夾克,戴一頂帽子,鴨舌帽或是牛仔帽——很多年輕的女孩為了見真人來的,就像參加一場明星見面會——作家頭上,一條辮子綁在腦後,鼻子下留著兩撇八字鬍,看著「挺有味道的」。

作家喜歡握手,而且要很用力那種。那是籤售的必備環節:過去五年,他與讀者握手超過100萬次,這是2017年他自己在微博上公開的數據——這還意味著,他的名字至少要寫在100萬張紙上。對於作家的體力來說,這是個不小的考驗——他的手握出了腱鞘炎,右手手掌和手腕上纏著顯眼的藍色繃帶,靠近虎口的那裡有點髒,邊緣磨得脫線了,還有一點微微起球。

在新書的籤售期——負責幫他打點事務的麥先生嚴肅地說:他從來不宣傳自己——上述場景在中國上百個二三線城市上演。回憶起來,讀者對此甚至有點感動:「你聞過整個房間裡都是雲南白藥的味道嗎?」

即使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很難取得這麼大的轟動了——事實上,莫言的名字就排在他後面——最新的中國作家收入榜(不含童書作者),他的名字排在第三:版稅收入1600萬,在他前面的兩個人是劉慈欣和餘華。

但這個人是誰?他的書會擺在暢銷書的顯眼位置——書名是:乖,摸摸頭;阿彌陀佛麼麼噠;我不;你壞……簡單的漢字組合。作者:大冰。

那些讀者又是誰?他們構成了一個群體:族人。這是大冰對粉絲的稱呼。籤售時,排隊的多是女孩。他們大都年紀都很小,有的高中讀大冰,更小的初中就開始看了。——他的名字和張嘉佳、劉同、盧思浩經常同時出現,在課堂上偷偷傳閱。

他們喜歡書裡面形形色色的人生,羨慕那些人走過的地方,拉薩、麗江、清邁、紐西蘭皇后鎮、盧安達……聽起來遙遠而陌生。大冰作品讓他們和這些地方產生聯繫——

阿飄是一個年輕幼師,2014年,她在一個「論斤賣書」(20元一斤)的地方注意到大冰。她喜歡裡面的故事,覺得這代表「一種緣分」:她曾在籤售時跟大冰握手,那是2015年,她的手有繭子,握手時就輕輕的,「然後就被兇了」。——你握不握?大冰說。當時周圍人很多,阿飄覺得尷尬。她趕緊伸手「重新握了一次」。

有一段時間,生活在西安的康康很喜歡大冰的書。一個開飲品店的朋友向他推薦,康康讀完,心嚮往之。他對大理的好感就源於此。在書中,那裡是文藝愛好者的天堂: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有著國外經歷的人們,揣著藝術理想紛紛而來,他們彼此惺惺相惜,「價值觀上很特立獨行,崇尚自由」,也講義氣。

「我之前沒見過這種人嘛,」他說,「就完全跟我當時剛畢業就接觸的這種,比如坐辦公室的人不是一個路子。」

成為一個「super model」,那曾是豆豆人生的夢想,這件事她從來都沒跟人說過。小時候,電視上有一個頻道經常放時裝秀,豆豆一個人住在家裡二樓,房間裡有一面大鏡子。晚上的時候,她總是對著鏡子,想像自己是超級巨星,踮起腳朝鏡子走過來再走回去。

「想做一個衣服架子,時裝模特,像劉雯那樣子的。」可到了初中,她就沒再長過個子了,身高停在一米六,「就很難受」。

豆豆也喜歡探險。小時候她住在村裡,經常組織一幫朋友,「要去走最險的路」。村裡有一些老的墓地,別人都不敢鑽,豆豆一個小個子女孩自告奮勇爬了進去,到現在她都還記得那股腐爛發黴的味道。她想要當一個探險家。

但是生活不是這樣的。她在一個專科學校學服裝設計。形容那裡時,脫口而出的是「一個比較垃圾的地方」——大學開學的第一天,她領略了「社會規則」。那天晚上,學院的老師和院長下寢室,班長在後面陪同。豆豆鞋多,擺不下,班長看到了,突然表現得特別友好,「寶貝,你要不要把鞋子放一點在我那邊?」

「我當時就覺得有點噁心。」豆豆說。這個小苗頭迅速擴散,很快,她感覺身邊的同學「都開始討好班長」,他們圍著老師,把時間奉獻給學生會。

世界還能是別的樣子嗎?那時,她還沒有讀到大冰寫的「小芸豆」:一個網紅,溫州女孩,她的美貌被Angelababy稱讚,她不僅人美,而且心善,還喜歡探險,雲遊世界。她覺得她們很像,都是小小的個子,看上去比較弱,「其實內心還是比較剛的」。

阿蓉和豆豆一樣,也是個有幻想的姑娘。在遇到大冰之前,她的人生遭遇了一次挫敗:去面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在合肥的客服崗,半路逃回來了——她瞟了一眼工作人員手上的候選人表格,密密麻麻的,中英兩版,阿蓉瞬間就「蒙圈了」,直接打道回府。

阿蓉94年生的,是留守兒童,跟著隔一輩的老人長大,初中畢業就到合肥打工,人的一生好像就這樣定型了:總被欺負,「一個月能哭27天」:她在酒店做過幾年服務員,父母覺得「酒店服務員」五個字背後有深刻內涵。辭職到工廠,在車間,負責檢查空調遙控器裡面焊接的一個銅管是否存在漏洞:一天要檢查幾千個,手上留了大大小小的疤,臉上也有。

後來她失業了,那是最黑暗的半年,好不容易談的男朋友也面臨分手。她還有一些不想對外人講的挫折,都發生在今年春天,她感覺自己抑鬱了,半年裡有四五次想要自殺。

這時候,大冰出現了:乖,摸摸頭——大冰2014年出版的作品。其中一個雜草敏的故事,戳中了她——那是個南方姑娘,為了心中的夢想,辭去了穩定的幼師工作,跑到濟南一家電視臺求職,從剪片子做起,慢慢混出了名堂。許多年過去,她一個人漂去北京,又漂回南方,還漂到澳大利亞,訂婚又解除婚約,回國後開了家文化公司。

雜草敏的人生很勵志,她像雜草一樣不放棄。讀完這個故事,阿蓉哭個不停。複述痛苦的經歷是殘忍的,阿蓉控制不住情緒,又哭了起來。她很抱歉地說,對不起啊,我鼻子有些囔。我想安慰她,但是找不到合適的話。她反過來勸我,沒事,我這人不需要安慰,我自己能治癒自己。「就跟他寫得一樣,我就是一根雜草,放哪兒都能活。」她竟然又笑了出來。

大冰的幾本書裡,很多故事都有著跌宕的情節,「仿佛世界上命運最坎坷的人都被大冰碰到了」。比如,某一篇故事裡,女主人公前一秒正在上海的路上開著車,下一秒就因為大冰不肯系安全帶而緊急剎車,手扶著方向盤撲簌簌落淚。或者,一個熱愛音樂和詩歌的年輕人不被家裡支持,盯著父親的眼睛念詩,換來一個重重的耳光。

似乎那裡面每一個人的感觸都被擴音器放大了。

介紹自己時,大冰稱自己是野生作家,講得是江湖故事——他的讀者喜歡「野生」「江湖」這樣的詞。出書之前,他在山東電視臺系統送過盒飯,當過美工、劇務、攝像、執行導演,後來成為綜藝節目《陽光快車道》的主持人,也因此為大眾熟知。他的個人簡介中寫著,十年「流浪」經歷,在麗江、拉薩開酒吧,曾被視為「拉漂」代表人物。

故事裡的很多主人公也出身底層。7月初,大冰在微博上宣傳新書《小孩》的預售活動,星星「光速」預定了一本,拿到後迅速讀完——她為那些故事感動:最喜歡《客家姑娘》那一篇,主人公是一個叫「採」的姑娘,出生在農村,從小就出去闖蕩,最後在清邁開了家酒店。星星特別記得一個片段:採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有一年她爸媽帶她到世界之窗玩,爸爸騎自行車,摟著採騎過去,坐在自行車前梁上,採的身體很僵,「感覺有點怪怪的」。

採有一個弟弟,從小和父母就不親。星星覺得,「那種和爸媽之間好像不是很親近,甚至有點生疏的感覺」和她很像。「突然挺理解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好像我自己也能感受到她那種挺彆扭的心境。」

讀者晴天分析過大冰的書為什麼會如此流行。應該是「迎合了這個時代吧」,他說。大冰書中的人,「你會發現他們都很好」。有的很努力、善良,有的人當一個志願者,純純粹粹就是為了幫助別人,當父親的是模範父親,做兒子的又是一個模範的兒子。「他書中人物的三觀和我們不一樣。至真至善至純。」晴天說,「現在的人利益薰心,有的人循規蹈矩。我們做不到他們那樣好,所以喜歡。」

他們羨慕他筆下的世界。阿濤是昆明一所普通高校大三的學生,她是個新讀者,正在經歷一段擁有許多小煩惱的日子。在她成長的村子裡,阿濤是個成績還算可以的女孩,小學時,班上的人喜歡拉幫結派,阿濤不在那些「幫派」裡,她得過一次三好學生,不知道這件事觸動了哪根神經,一夥兒小團體的幾個女生在體育課上把阿濤圍住了。

氣勢隨著那些人的逼近而劍拔弩張,有人開始指手畫腳,為什麼你這種人能得三好學生?你好意思嗎?所有細節和語言在阿濤的印象裡都特別深刻。圍著的人指手畫腳,班上別的人站在旁邊看,「沒有一個人幫我,就這樣任憑她們指責我,像大人教育小孩子那種語氣,趾高氣昂,冷嘲熱諷。」

她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一直哭,覺得好委屈,「不都是一樣的人嗎?」她的語氣難過了起來,「我這一生真的經歷了很多不是同齡人都會經歷的一些事情,」——她用了「一生」這個詞——她說,「但是有些事情我不能啟齒,不能全部告訴你。」她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成熟,她習慣於先看到一個事情的負面。她的朋友勸她最多的話是:你不要那麼消極,凡是都要往好的方面想。

一旦開始長大,很多事情與小時候不一樣了:這個世界是複雜的,沒有那麼多美好(當然也可能沒有她們想得那麼壞),阿濤開始學習妥協,想到大冰的文字,去想「他是怎樣過來的,怎樣堅持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理智,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妥協)泯滅掉。」

星星也羨慕大冰筆下的生活。她自認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太大的波折,家長和老師對這個社會最殘酷的描述是:大學會有利益。進了大學,星星確實覺得「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沒那麼真了」,這讓她越來越喜歡大冰書裡面的人,「他們故事裡面那些人之間的感情好像和我們這些人不一樣的。」

「他們那些人是什麼樣的?」

「好像並沒有說什麼城府、什麼心機這些鬼東西。我願意幫你,我就真心實意。」她說,「他那裡的世界兩肋插刀。挺羨慕的,現在想想,哇,我要是在那裡就好了。」

大冰從不把什麼人生建議直接寫出來,他的「建議」是一個又一個故事組裝的,裡面的人被塑造地至善至美,就像是一陣溫柔的撫摸。大冰的讀者們堅信:冰叔是大好人。「江湖氣」——這是一些讀者的看法。但是沒人能給「江湖氣」一個準確的定義。被讀者經常拿來舉例的是,大冰連續多年在微博上資助一批買不到春運返鄉車票的讀者,方式是讀者留言,大冰打錢。

最近的一次資助,四萬粉絲湧進這條內容下留言。點開評論區,第一條是大冰自己寫的:並非慈善,並非行善,無需言謝,無需謬讚。世界奔跑的這麼快,我還能再陪你們幾年呢?不過是趁著還沒走散,用剩餘的稿費儘儘本分罷了。大冰轉完帳後,會把轉帳截圖再發出來,金額兩千或三千——那些內容、遣詞造句的方式,都像他書裡的內容一樣,姿態和義氣用高音喇叭喊出來。一個外人理解不了,但是粉絲很感動的行為。

那和他的書構成了一個語境:這個世界很複雜,但是我們有俠。今年6月,大冰在微博上發了自己和圖書編輯李娜的聊天截圖。在截圖中,他們對新書定價意見不統一。李娜提出新書漲價,大冰堅持不漲——

李娜:

不要搞例外,不要違背市場規律,不要得罪同行。

按照這書的字數、同量級甚至低於這個量級的書,沒有低於45的。

大冰:

別人和我無關,我的書只保持不超過40塊錢的定價,噹噹京東天貓上打完折後,才能保障讀者買到20多塊錢左右的打折書。

省下這錢,他們可以買其他喜歡的書啊。

李娜:

省下這幾塊錢,能買到什麼書啊,什麼書也買不到啊。

大冰:

買個雞腿吃也是好的。

我在北京東二環胡同的一間工作室拜訪了一位圖書編輯Ciel。大冰這條微博被頂上熱搜的那天,幾張聊天記錄的截圖在出版界的許多微信群流傳。大家「群嘲」,Ciel說。

Ciel曾在兩三家市場化的出版公司營銷部就職,參與過現象級暢銷書的策劃。他知道,發聊天截圖有時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營銷手法。那麼大冰呢?他給我提供這樣一條市場數據:大冰的粉絲多生活在二線城市,且集中於中國西北部。這是他通過一線銷售拿到的報告,「在當時肯定100%是準確的」。

出版界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搶奪作者。對於一些致力於「做格調」的出版機構來說,有的「不屑」做暢銷書:他舉例一位主編,對書的品質有極高的要求,熟悉到逆著光看書的裁切面,就知道一本書用怎樣的紙、下了多少功夫。

但對於另一些編輯來說,暢銷是個令人眼紅的指標,一個就職於出版界的編輯告訴我,她感覺到同行對大冰現象的態度是「一邊群嘲,一邊羨慕」。卡比經歷過從做小眾書內容策劃到大眾書網站市場銷售的轉變,「可能在一個有更高人文素養的普通讀者看來,他low,但是業內誰又能說一個碼洋上億的書,它不是一個好『商品』呢?」(大冰一本書的碼洋幾乎相當於一個小眾口碑書出版社全年的碼洋。)

人們通常並不會指責一種商品的營銷套路。但鏡頭下的是書——一種特殊商品。有人指責大冰賣弄情懷,拿書價作秀,還有人抨擊他的讀者,被心靈雞湯「毒害」。年輕的讀者們不認可這些評價。他們知道有很醜惡的東西,但他們篤信自己所相信的善良,他們覺得大冰是無辜的。

「肯定是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這是星星的第一反應。「有人故意帶節奏。別人定價關他什麼事呢?為什麼要說他?真討厭。」星星抱怨了一下,馬上又笑了。

「都是誤解吧,人的性格都不一樣,不能說他不符合個人的審美心理,就去詆毀一個人吧。」讀者阿蕭說。

「我會覺得他們思維已經固定了,他們不敢去嘗試新鮮的世界。」豆豆的語氣開始急促起來。「那些人,」她說,「他們自己沒有做到、不敢去嘗試的事情,就覺得不會發生,所以他們會質疑、會不相信,會覺得那些東西是雞湯,說只是哄哄小孩子而已。」

廣州的思柯見到過大冰籤售的場面:人山人海的,到處都被擠滿了。那是去年8月11日,大冰在廣州市南國書香節的籤售會。有黃牛在場地外「賣號」——活動並不售票,但是按照排隊號碼依次入場。只能容納500人的場地裡,目測有2000多人等在外面。

成為大冰的粉絲,是一個人生階段的註腳。他們的人生有傷感的一面。只不過有的還沉浸其中,有的過了那個時期,帶著新的經驗審視過去。我們注意到瑞小河是因為一篇文章。6月底,她在個人微信公號上發布一條推送——題目是:你喜歡大冰?

在文章的一開始,她先表明態度——我就是喜歡大冰。她詳細講述了自己閱讀大冰的過程。大冰的書陪伴她度過了高三。壓力特別大的那段時間,她就去找大冰的書看,這是一個解壓方式。後來進入大學,她的閱讀涉獵範圍更廣更雜。她讀文學,「更多的是看茅盾文學獎那些作品」。有一段時間,她受知乎上一些「黑大冰」的言論影響,也可能覺得:哎呀,大冰有一些東西就是過猶不及,就好像有一點太過分了。

說完這句,像是不放心什麼,她很快又為此做很長一段的補充:這裡面有外在的原因,也包括我自己的狀態的原因,我沒有認真看了,原因是我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所以把他淡忘掉了。

豆豆還沉迷在大冰的故事中。她正在為夢想奮鬥:去年,她從那個專科學校畢業,在三裡屯的一家品牌店做銷售。我們見面時,她剛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上完口語課——她花了四萬塊報名這個英語班,而她的工資每個月只有五千,還要分出2000塊交房租。她必須在休息日再另外打兩份工,才能維持在北京的生活。

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很堅定。她最近從大冰新書裡讀到了一個很喜歡的故事——

一個出生在山村、喜歡搖滾樂的男孩瓶罐(農村出身、愛音樂是大冰作品裡經常出現的兩個標籤),過著「窮到我們可能沒辦法想像他過著怎樣的生活」的那種生活,在垃圾桶裡撿別人扔掉的磁帶,把斷了的袋子系上聽,認識了扔磁帶的富二代,他們成了朋友。

富男孩教瓶罐打架子鼓,後來他因為抑鬱症自殺死了,父親還生了重病。那之後,瓶罐找到了一個圖書館的工作,在地下室,他把整個圖書館的書都看完了,終於「熬出來了」,在麗江的一個鼓店跟著大冰的一個朋友學打鼓,最終受老師的資助到南京的一個藝術學校求學。

讀那些文字的時候,豆豆「甚至能腦補瓶罐在工地打工的畫面」。她說,「當時我就哭到不行了。」她也很愛讀書,也在努力。

康康則感覺自己不再喜歡讀大冰了。去年,他圓了去大理旅行的小夢想。他特地到大冰在那裡開的酒吧「大冰的小屋」待了一會兒,在想像中,那裡的駐唱歌手和顧客有著特別緊密的關係。他想去跟那些人交朋友,聊一會兒,但他發現,「他們可能也被搭訕的太多了,反而不是我想像的那批人了。差距特別大。」

他腦海中的那批流浪歌手——大冰那些書裡給他留下的印象,「哎呀,真的是狂放,放蕩不羈。」但是他所目睹的是,「那個嗓音,包括他的打扮,還有他的生活方式,他們身上沒有那麼多我想去交往的。」

「大冰的小屋」百城百校音樂會

這幾年,他看到大冰作為作家的成功,他成為了一個成功人士、人生贏家,在名利場上有了自己的成就。但他也覺得這幾年,大冰「沒有成長」,他越來越不喜歡大冰作品的書名。「都好雞湯啊,」他說,「我建議他能起一些高冷的名字,在書名上能有所長進。」

他給我發來了一個PPT,和大冰一樣,他也給自己貼了許多標籤,稱自己是「野生藝術家」——上面提到:「曾經混跡北上廣,做過網管、KTV小哥、庫管、文案、演員助理、導演助理、策劃、編劇、外聯製片、導演等職。現居西安,也寫詩,也拍片。」

他認為那個熱愛大冰的人生階段過去了。

原文轉自:澎湃新聞,大冰

相關焦點

  • 「於無常處知有情,於有情處知眾生」 現象級暢銷書作家大冰作品...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7日14時11分訊(記者 吳黎帆)今(17)日,由磨鐵圖書策劃,現象級暢銷書作家大冰作品《乖,摸摸頭2.0》在重慶沙坪垻書城正式與讀者見面。據了解,作為升級版,《乖,摸摸頭2.0》將帶給讀者們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 第十二屆作家榜主榜發布 兒童文學作家持續火熱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018年4月13日,封面新聞、大星文化、作家榜APP全國獨家重磅發布了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榜單——作家榜主榜。從四川成都走出去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時隔八年再次重歸中國作家榜榜首。
  • 他活了別人的幾輩子,他是最富有的男人,他給人能量及友誼和溫暖
    媽媽的女學生們逗他玩,他一本正經地對這些姐姐們說:你們這些婦女啊,都要聽話,不許惹我媽媽生氣!我媽媽很辛苦的。他太懂事了,太招人憐愛。他還品學兼優。而大冰本人,也因為與這些靈魂的交流、碰撞,獲得了巨大的精神財富,豐富了他的思維和眼界。大冰的書,就是來自於"大冰小屋"中這些取之不盡的源泉。這就是大冰的書之所以暢銷的根本原因所在。2019年,他位於作家收入排行榜第三位。但我認為,他的富有不僅限於物質錢財。他是精神世界裡最富有的男人之一。
  • 『書海無涯』大冰《乖,摸摸頭》,有夢為馬,隨處可棲
    大冰,野生作家,說書人。在他的書的封面介紹裡,有關他的標籤多達十幾個,比如電視主持、民謠歌手、酒吧掌柜、手鼓藝人、油畫畫師、背包客、禪宗弟子等等。所有的這些,完全符合他的生活標準、人生定位,即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當然,他的大多身份,對我們而言比較陌生、遙遠,似乎唯有作家、說書人這一條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書為證。
  • 作家理察·霍姆斯:傳記是照射出我們自身熱望和焦慮的鏡子
    我對這本書進行了修訂,但是一位出版商建議我寫一本關於神童們的書,講述那些有創造才華的年輕人的生活,包括詩人、畫家、作家和音樂家等。我記得他提到了詹尼斯·喬普林(Janis Joplin),畢竟當時是在六十年代末期。我想,好吧,或許是應該寫本這樣的書,但是這種對於神童的迷戀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反正不是詹尼斯·喬普林。它大概開始於英國的浪漫主義,那麼誰又是年紀最小的明星呢?
  • 第十屆作家富豪榜發布 山西作家4人上榜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網...
    除鄭淵潔外,山西作家劉慈欣以1000萬元、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趙星)以230萬元、笛安以120萬元上榜,也創下作家榜10年來山西作家上榜人數新高。    A 幻想、兒童文學最熱 韓寒郭敬明跌出前十    2016作家榜10強榜單上,幻想類和兒童文學作家佔據大半江山。江南攜「龍族」再度登頂,雷歐幻像靠《查理九世》拿下榜眼,南派三叔和玄色憑藉古墓、古董故事躋身十強。
  • 人氣作家安東尼攜治癒系《小王子》獻讀者
    35歲的人氣作家安東尼正為他翻譯的《小王子》在中國各地巡迴宣傳,所到之處都是這樣的場面。23日他現身北京中關村的言又幾書店,活動開始前接受了記者專訪。《小王子》是世界級經典童話作品,迄今為止,已有300多種文字翻譯了這部作品,銷量高達5億冊。而身為作家的安東尼以散文集《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收穫極高人氣,《小王子》也是他翻譯的第一部作品。
  • 全球暢銷書作家面臨同樣的「銷售焦慮」
    文學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題,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裡:愛、愧疚、贖罪……  ———智利作家伊莎貝爾?阿連德  它是一本好看的小說,故事情節曲折,常常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敘述緊湊而流暢,不玩文學的技巧和噱頭,能夠吸引讀者一口氣讀下來。
  • 「首富作家」江南:「大腦利用率」是偽命題
    電影《超體》正在熱映,這次呂克貝松拍電影似乎圖的不是票房和口碑,而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天大的腦洞。同樣讓大家腦洞大開的,還有著名幻想作家江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江南擊敗了莫言、郭敬明等人,成為了文壇的首富,近日,他以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作出少年熱血幻想小說:《天之熾》。該書一經露面就受到了科幻迷的瘋狂追捧,創下24小時預售6萬冊的銷售紀錄。
  • 不要成為急切的作家,也不要成為急切的讀者
    如今的讀者,跟作家一樣急切。他們附著在各種電子媒介上,用表情符號的方式發出昂昂或嗤嗤的聲響。我希望用這本隨筆集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作家,也不要成為那樣的讀者。——作家、書評人西閃《普通讀者》董先生那自以為通透的文字,和紙漿是有相似之處的。扔。印象中契訶夫、屠格涅夫很適合扔,順手。這二位老人家被中國的翻譯家們千般折磨,被中年作家們榨盡血汗,早不成人樣了。扔。至於《科學的歷史》《寬容插圖本》等等書籍,分量夠沉,扔起來更有快感。如今的書商太聰明了,變了方兒地炒冷飯。把幾塊錢的東西做成幾百頁的厚本子,價格嘛,當然是以前的N倍。
  • 國外作家們的書房長什麼樣?
    對於筆耕不輟的作家們而言,書房不僅是居家功能的分區,更是他們執筆揮毫、構築天地的戰場。前不久,我們整理、展示了中國作家的書房。書房對於很多作家來講,是安身立命之所,書房文化,也一直是一種人文遺產和歷史傳統的積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顯現出的書房文化也必然存在著差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外國作家的書房。
  • 大冰,趕著音樂放牧的行吟詩人
    大冰,趕著音樂放牧的行吟詩人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大冰,那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每個周末都會看大冰主持的《陽光快車道》,這個出生在山東煙臺的大男孩畢業於山藝,主攻油畫專業,畢業後進去山東電視臺一開始做美工,後來成為劇務、執行導演,經過四年的磨難終於站上舞臺的中央,成了一名主持人,說起《陽光快車道》不得不提的是大冰的搭檔劉敏,後來她也告別了山東電視臺,轉行成了一名演員,比較被人熟知的角色就是
  • 兒童文學作家稀缺 優質作品少
    [摘要]曹文軒說,現在很多兒童文學新人作家偏愛奇幻、幻想類作品,但是當我們在追求「想像力」的同時,更不能忘記「記憶力」,某種程度上來說,關於過去和歷史的記憶的現實主義寫作更為重要。70後、80後、90後兒童文學新作家和他們的新作與讀者見面,這些作品都是此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的獲獎作品。
  • 亞馬遜聯手知名作家推「2017文化年貨」
    亞馬遜中國圖書銷售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讀者更傾向於選擇經典、以及展示傳統中國文化的文學作品來閱讀,適合深讀和慢讀的圖書是讀者在春節期間的首選。為方便讀者選擇春節假期讀物,並引發廣大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在2017年農曆春節來臨之際,亞馬遜中國第二年推出 「文化年貨」圖書推薦(Z.CN/nianhuo),並首次邀請知名作家餘秋雨、大冰、馬伯庸、曹文軒、蘇芒等推出了春節閱讀名家推薦書目,從而為讀者在春節期間的閱讀生活提供有益的參考。
  • 拉伯雷是法國作家和人文主義者,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代表作家
    以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著稱的拉伯雷,也是在他的歸類和概括方面最引起人們好奇心的人物之一。他的四卷本的傑作,後來被稱為《卡都亞和龐大固埃》(中譯本或稱《巨人傳》, 任何一種傳統的文學類型都難以接納它。
  • 作家富豪榜公布郭敬明韓寒無緣十強 兒童文學作家火熱
    其中幻想文學作家江南、雷歐幻像、「童話大王」鄭淵潔分別以3200萬、2000萬和1900萬的版稅收入位列前三。  哪些作品最熱銷?  作品迎合孩子的趣味和心理  排在這份榜單前十位的作家中,有四位是兒童文學作家,雷歐幻像、鄭淵潔、楊紅櫻三個兒童文學作家分別以2000萬、1900萬、1830萬分列排行榜第二到第四位,以寫動物小說著稱的沈石溪排名第九。看來真應了一句話:得00後讀者,得大半個圖書市場的天下。
  • 幻想文學:以想像顛覆現實 以奇崛提升立意
    □本報記者 塗桂林  今年以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陸續出版了15位作家的23部長篇幻想新作。這15位作家既有馳騁文壇多年的實力派老將,也有初出茅廬的潛力新人,如今他們在文字世界中大力施展想像力,為讀者構建了精彩恢弘的幻想世界!
  • 【SFW新刊速遞】日本幻想文學專輯上線!《科幻世界·譯文版》2019...
    腦海中浮現的則是《致命魔術》中,安吉爾和波登互相較勁的場景。  編輯們看到這條評論之後很感動,決定這次磨快一點。  於是——時隔一年零四個月,最新一期的日本幻想專輯又與大家見面了。  這一期雜誌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科幻世界雜誌社與日本早川書房「作品交換計劃」的成果。
  • 第二屆「大白鯨世界盃」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揭曉
    「大白鯨」遊出氣魄大獎頒給好作品「大白鯨世界盃」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和大連出版社共同主辦,由大白鯨世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由大白鯨世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
  •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為何被作家們如此尊崇?
    還有,我們在最開頭提到的:雷蒙德·錢德勒為何至今被作家們如此尊崇?他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何以坐擁粉絲無數,讓這麼多名家們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譽之辭?近期,第一部中文版錢德勒傳記《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引進出版,為我們展現錢德勒傳奇而悽涼的一生,既有風花雪月的羅曼蒂克史,也有糾葛不斷的好萊塢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