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作家們的書房長什麼樣?

2020-12-04 澎湃新聞

書房、書店、圖書館是都市人重建精神的巢穴。雖不是人人都有書房,但總會在書的世界裡尋找物質世界沒有的精神安慰。

自14世紀起,英國領地的大部分封建主都已讀書識字。到了16世紀,很多封建主也都有了一些藏書,數量從十幾本到上百本不等。等到了18世紀,才流行專為藏書闢出一室。(愛斯特爾·埃利斯《坐擁書城》)

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書房不在於布置是否精緻、華麗,而在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情趣。對於筆耕不輟的作家們而言,書房不僅是居家功能的分區,更是他們執筆揮毫、構築天地的戰場。

前不久,我們整理、展示了中國作家的書房。書房對於很多作家來講,是安身立命之所,書房文化,也一直是一種人文遺產和歷史傳統的積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顯現出的書房文化也必然存在著差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外國作家的書房。

村上春樹

2017年,村上春樹在自己的Q&A網站「村上之家」上回答讀者提問時,向讀者展示了他的書房。

村上春樹的書房看上去十分簡潔,配色溫暖柔和,書房裡沒有什麼華麗的裝修和擺設,卻是極其舒適的狀態,能回歸到最原始的寫作閱讀狀態。書桌使用了全長兩米半的厚木板,已經用十幾年 。村上說於他而言,是重要的桌子。

在大部分冷色系物品中,紅色的馬克杯顯得鮮豔亮眼。「因為紅色夠搶眼,所以非常方便。否則要是沒有注意,手一碰到便會打翻,咖啡濺瀉便慘了。」

▍村上的唱片和一直喜歡的鉛筆

太宰治

景仰他的文學青年們,比如河北新報社的村上達雄以及來自東京的作家田中英光,據說到訪太宰治的這間書房後,還進行了一場文學討論。

江戶川亂步

亂步在1926年(昭和元年)搬到了東京,一開始租住在牛込區築土八藩町,輾轉於早稻田大學和戶塚町一帶,並且還同時經營出租房生意,之後搬到了芝區車町的土藏洋館,最後的落腳處是池袋三丁目一六二六號的租屋。池袋住宅內的書齋兼書庫,是亂步非常中意的一個地方,但在戰爭中,為了節約用電,亂步決定不再使用暖氣設備,所以此房間也不再作為書齋使用。

▍「亂步的庫房」的內部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一輩子都在租房:在松山住過兩家,在熊本住過七家,在倫敦住過五家,歸國後寄宿過三家……正如他自己所說:「我這一生的目標並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家。」也許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位於早稻田南町住所的書齋「漱石山房」

在《讀賣新聞》的探訪報導「夏目漱石氏的書齋」中,當記者在問到關於書齋的裝飾時, 漱石應道:「裝飾什麼的,我作為一個無業游民完全沒有想過。」

川端康成

在榮格看來,每一個藝術家作為探索人類靈魂的人,只有當他成為一個集體的人,才能真正地窺見人類最深刻的內在律動。川端康成忠實地維護和繼承了純粹的日本傳統的文學模式,也繼承了日本人審美意識的主體和底流——物哀。

「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他寫到,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吐露著一種哀傷的美。而川端康成的書房也是這樣。

他的書房似乎能讓人心情平靜,正像是感傷與孤獨是他文學的底色。

坂口安吾

坂口安吾叛逆浪漫,被學校開除離開之前,在課桌刻下「餘將成為偉大的落伍者,有朝一日重現於歷史上」。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看看他的書房,果然,書房裡也藏著作家性格的秘密。

松本清張

名人故居、紀念館,曾沐浴盛烈的豔陽和歲月的風雨,在昔日的舊址上重新站立起來,與現代的我們穿越時空相遇。松本清張書房的樣貌得以透過紀念館管窺一二。

松本清張紀念館位於北九州市的小倉山附近,是一幢三層樓的房子,紀念館有三層,一樓、二樓與地下一層。佔地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據介紹,紀念館是以松本清張故居擴建而成,保存了松本清張原來的工作室、藏書閣、客廳,還新設了有關松本清張信息的圖書室、讀者閱覽室、影視廳、茶館及紀念品銷售處。

在紀念館內,不僅陳列了松本清張的多種手稿,以及他用過的鋼筆、筆記本、眼鏡、放大鏡與菸具,還有他獲獎的各種證書,以及《松本清張作品全集》。他以寫純文學闖入文壇,後來成為通俗文學的大師。他不僅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還發表了不少歷史小說、科幻小說與各種純文學作品,成為日本推理小說的三大家,又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偵探三大家」。

謝默斯·希尼

這位愛爾蘭詩人二十多歲即以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聞名詩壇,後於199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詩被評價為「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華」。

就像他的書房,書桌是由兩個文具櫃和一塊桌板搭成的,卻意外地絲毫無違和感。甚至,從小小的天窗漏下的陽光也令人嚮往。

簡·奧斯汀

簡·奧斯汀把她的寫作稱為,用一支精緻的羽毛筆在不超過兩英尺寬的牙白紙上完成的創作。她的小說並不袖珍,但她確實是在不超過兩英尺的紙張上寫作的。這張古老的十二邊胡桃木三角桌,大概是作家們用過的最小的書桌。(from:英國衛報)

夏洛特·勃朗特

當夏洛特的朋友,小說家伊莉莎白·加斯克爾1852年第一次踏入這間書房時,被房間的精緻整潔嚇了一跳。和外面的約克郡荒原比起來,「這間屋子擁有完美的溫暖、舒適與愜意,深紅色的家具讓人印象深刻。」(from:英國衛報)

維吉尼亞·伍爾夫

在這裡,伍爾夫寫過她所有重要作品的篇章:從《達洛維夫人》到《幕間》,以及大量的散文、評論和信件。她曾如是憧憬「一個人自己的房間」,「對於婦女而言,看著空蕩蕩的書架,我想,這些困難勢必更加難以克服。……即使僅有一間陋室,亦可庇護她們免受家人橫加幹擾之苦。」(from :英國衛報)

瑪格麗特·福斯特

「當我走進這間屋子時,我發誓我變成了另一個人;妻子、母親、外婆、煮飯婆、清理工,都消失了,至少在此後的兩到三小時內,剩下的只是一個作家。」(from:英國衛報)

海倫·辛普森

「開始寫作時,我把稿紙按頁碼一字排開,這樣我就對自己寫了什麼一目了然。每張A4紙我會手寫250個字,這裡有八張,它們使得屋子看上去有點狹窄,桌子被佔用,碗櫥沒法打開,但你知道這對我多麼有效。」(from:英國衛報)

亞歷山大·馬斯特斯

「我的寫作毫無定式可言,除去這是我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以外。我每天4到10點之間起來,這取決於前一天的夢境。對我來說,早飯並不健康,它讓我睏倦和愚蠢。清早五點是最好的時間:裹一床毯子,拿著我的煤氣工人寫字板,端一杯熱咖啡,聽小鹿穿過我腳下的濃霧,慢跑而來。」(from:英國衛報)

本文來自 | 孔夫子舊書網

原標題:《國外作家們的書房長什麼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讓書房支撐心靈世界
    丁琪《書房一世界》是馮驥才近期出版的散文隨筆集,作者聚焦書房,生動再現了獨特的物質空間和心靈天地,表達了人文知識分子的書房美學。書房是一己世界,個人性情自然而然的渲染著書房,在滿屋堆積的書籍、稿紙、文牘、信件、照片和雜物中,隱藏著只有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秘密,可能是不能忘卻的紀念,或許是人生中必須永遠留住的收穫。書房裡的丁香尺、筆筒、字畫、佛頭、琥珀等小物件,都有其獨特淵源,它們意趣高遠、文化內涵厚重,就像「美的天使」將一間普通書房照亮。
  • 書房裡的世界觀|餘世存:年輕人不要懷疑,閱讀一定有幫助
    【編者按】書房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物質呈現,通過書房,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的內心風景。在2020年「世界讀書日」之際,建投書局和澎湃新聞·翻書黨聯合推出「書房裡的世界觀」系列文字專訪,我們將陸續邀請學者、詩人、作家、音樂人、舞蹈家與讀者們分享他們的書房與閱讀。本期嘉賓為學者餘世存。
  • 天一書房萬科店昨開業 或將成為寧波文化新地標
    典禮之後,作家午歌和甬城讀者互動分享他的新書《一生有你》。&nbsp&nbsp&nbsp&nbsp昨天典禮活動在傳統文化展示中拉開帷幕,漢服表演、吟誦等讓現場讀者著實感受了一把傳統文化的魅力。
  • 「斜槓青年」馮驥才:作家、畫家、領讀人
    從作家、畫家,到非遺文化保護人,他如同一個「斜槓青年」,身份一直在變換。近日,他又添了一個新身份——「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領讀人,並通過抖音分享了自己的新作長篇小說《藝術家們》的內容和寫作感悟。  在眾多外國作家中,契訶夫對馮驥才的影響較大,他的文字也受其影響,比如善用短句,白描的手法,充滿節奏感的語言。在馮驥才看來,契訶夫擁有一顆悲憫之心,而這對作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紀70年代,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馮驥才住在不到10平米的房子裡。整個房間只有一張全家人吃飯的桌子,吃飯後收起碗筷,他才能在桌上讀書、寫作、繪畫。
  • 城市書房:讓閱讀成為習慣 讓文化走進生活
    隨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城市書房」是當前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均等化與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一經推出就讓不少市民感受到它的高效和便捷,今年我縣也迎來了第三家城市書房「天空之城」的開放。那麼城市書房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特色?它又在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城市書房的魅力。
  • 【人文臨潭】書房
    我喜歡這樣的環境,遂將宿舍稱之為書房,這也是我的第一個書房。學校裡沒有圖書,更別說圖書室了,這裡就是我的圖書室。儘管書不多,但學生們都很樂意到我的書房裡來看書,一下課就蜂擁而至。後來,我只要去集市,都會買一些書回來。那時工資很低,只有400多元,入不敷出,無奈之下只能寫信給我的同學,希望他們為山區的孩子捐書。
  • 書評|《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假期是小朋友們盡情閱讀的好時光,今天向大家推薦《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希望可以對孩子們的閱讀和寫作有幫助。陽光姐姐原名伍美珍,是安徽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兒童文學創研中心主任,因為曾經做過「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所以有了這個稱號。
  • 南哲學者|周嘉昕教授的三個書房
    上書房行走 走進南大人的書房我的三個書房 | 周嘉昕對於一位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來說,書房是工作乃至整個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周嘉昕教授的書房名為「嘉業齋」第一個書房是我將自己在南大和園陋室的客廳「霸佔」下來,改造而成的。為此,我的妻子還曾戲稱:感覺我們一家好像都住在我的「studio」裡,缺少了一點點家的溫馨。
  • 新華雲書房|月落荒寺,在當下對「存在」進行追問和反思
    這部小說是當代作家格非的新作,以一段充滿遺憾的男女情事為主線,細密勾勒出都市知識分子與時代同構又游離於外的種種眾生相。在《月落荒寺》入選「新華書房」2020年第一季度10本好書之際,新華雲書房連線張光芒教授,請他對蘊含於該書中的幽微人性,以及所描繪的當下社會中現代人的精神困境進行了專業的解讀與評析。
  • 學區房和書房,真的是單項選擇題嗎
    六神磊磊想用金庸的故事,告訴那些買不起學區房的父母們,學區房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作為父母的你自己愛不愛學習,你能不能饋贈給你的孩子滿書房的書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父母有了心理安慰,沒關係,我買不起學區房不要緊,我可以像範雨素一樣給我的孩子買幾千斤書都沒問題。事實真是這樣嗎?
  • 書房吊頂材料如何選擇 書房吊頂如何做搭配
    書房的頂部也需要做吊頂,一來讓書房的氛圍更好一些,二來通過吊頂來為書房起到隔音、防水等等效果,但吊頂有很多種的材料,書房吊頂材料如何選擇?書房中使用吊頂也需要與地面、牆面互為搭配,書房吊頂如何做搭配?
  • 作家易中天:我擅長把握閱讀節奏感,我至今仍然認為魯迅很好 | 書房
    這個欄目叫書房。對一個以讀書寫作為職業的人來說,書房傳遞出他的志趣、師承,可能還有知識結構。我們的採訪也會圍繞相關問題展開。感謝電視,易中天很早就成了名利雙收的作家。2006 年他在中央電視臺講三國歷史,電視節目還沒結束,30 多家出版社已準備搶奪書稿。那兩年,傳言說易中天一年的收入超過 2000 萬。2007 年,他就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香港馬路上的一對老夫妻都能喊出易中天的名字。
  • 專家訪談 | 這位國外的英文繪本獲獎作家竟然出自中國!
    老師們猜猜,明老師說的是誰?加拿大英文教學專家,中英雙語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文學評論家,童書出版人。,老師們可以持續關注。我的千聊網課裡有我講的四個《世界經典童話故事》系列,每個系列都有試聽,老師們可以去聽一下。如果老師們當中有這樣的需求,今後我會考慮開展講故事的培訓。
  • 韓磊豪宅:室內裝修很接地氣,書房茶室典雅有韻味,感覺回到古代
    韓磊豪宅:室內裝修很接地氣,書房茶室典雅有韻味,感覺回到古代韓磊,一位歌手,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他的歌,比如走四方、向天再借五百年等等非常經典的影視成名曲,韓磊也曾經參加過《歌手2》的舞臺,要知道參加這個綜藝節目的人,都是已經出名且非常有實力的,
  • 長方形書房裝修要關注哪些點 書房裝修風格怎麼選
    書房裝修需要看書房形狀,有的正方形,有的長方形,或者是不規則形狀,如果你家的書房是長方形的,你會從哪些方面著手裝修?需要注意通風嗎?是否需要注意採光?裝修風格怎麼選?今日我們就來聊聊長方形書房裝修。
  • 中國古代著名的男人們都長什麼樣?
    原標題:中國古代著名的男人們都長什麼樣?2006年孔子誕辰2557周年時,孔子基金會頒布了孔子標準像:國字臉、闊嘴、濃眉、長髯——當代人按當代審美重新想像了孔子的樣子。 在5世紀的《女史箴圖》中,作為宣揚女德的配角,男人被描述為出其言善的正人君子。李澤厚說:「自曹丕確定九品中正制度以來,對人的評議正式成為社會、政治、文化談論的中心。」影響同樣擴大到繪畫領域。
  • 作家大冰的讀者們:關於焦慮、疼痛和幻想
    他是作家富豪榜的常客,也在閱讀鄙視鏈的底端。作為一個流量作家,到底是什麼力量,把人群推向了那裡?這是一個關於大冰讀者們的故事,也是關於那些成長中纏繞著的焦慮、疼痛和幻想。這麼說吧。在你前面有一兩千個人,擠在一個二線城市的書店裡,通常,這是那座城市最大的書店。人頭攢動,隊伍排出了上百米,大概需要等三到四個小時才能見到那個作家。
  • 中國作家科幻作品《三體》國外火爆 外國人怎麼看?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三體》三部曲第一部《三體問題》英文版封面  三體為啥在國外這麼火?
  • 千裡寄書,網友給丁真所在倉央書房送的書堆成了山
    視頻資料顯示,11月25日,粉絲送給理塘丁真的第一批禮物陸續到達理塘縣倉央嘉措微型博物館,上百件包裹在書房堆成小山,大部分都是從京東等網購平臺購買。  丁真還在網上感謝了這些愛心網友,「更多的書,更多的書房,更多的孩子,理塘的小馬們永遠跑第一」。
  • 城市書房到底有什麼「魔力」?
    古樸典雅的球狀吊燈、乾淨整潔的實木書架、從窗戶投入的細碎光影……在環翠區城市書房鯨園二館,市民正在安靜地享受閱讀時光。截至目前,威海市共建成城市書房27個,年底前還將有9個城市書房投入使用。「書房離家特別近,步行幾分鐘就到了,來書房看書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靜謐的閱讀環境,使城市書房環翠樓分館的「磁力」越來越大。林向榮反覆查看書架,確認書本都已碼好。她說,隨著城市書房的建設,閱讀已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生活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