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冰雪消融
格陵蘭島正以比上世紀90年代更快的速度流失七倍的冰,根據政府氣候變化小組的數據顯示,這將使4000萬的人遭受沿海洪水的損失達2000億元。
來自50個國際組織的96位極地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已經對格陵蘭島冰層的損失作了最完整的描述。冰蓋質量平衡比對演習(IMBIE)小組結合了26個獨立的調查來計算1992至2018年間格陵蘭島冰蓋質量的變化。總計,使用來自11個不同衛星任務的數據,包括冰蓋的變化體積、流量和重力的測量。
今天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結果顯示,格陵蘭島自1992以來已經失去了3兆8000億噸冰,足以將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在過去的十年中,冰雪損失率從1990年的330億噸上升到每年的2540億噸,在三年內增長了七倍。
這項評估由利茲大學的Andrew Shepherd教授和美國宇航局加利福尼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Erik Ivins博士領導,由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
2013,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釐米,使3億6000萬人面臨每年沿海洪水的危險。但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格陵蘭島的冰雪損失比預期的要快。
Shepherd教授說:「作為一個經驗法則,全球海平面每上升一釐米,就有六百萬人暴露在地球上的沿海洪水中。」
根據目前的趨勢,格陵蘭島冰融化每年將導致1億人被洪水淹沒,因此,由於海平面上升,總共有4億人被洪水淹沒。
這些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件或小的影響;它們正在發生,對沿海社區將是毀滅性的。」
研究小組還利用區域氣候模型表明,隨著氣溫的升高,一半的冰損失是由於表面融化造成的。另一半則是由於海洋溫度升高引發的冰川流量增加。
在一次強烈的地表融化期間,冰損失每年達到3350億噸,是1990年代的十倍。儘管從那時起,冰雪損失率每年平均下降2380億噸,但仍高出七倍,這可能由於夏季的廣泛融化而創下新高。
Ivins博士說:「極地冰的衛星觀測對於監測和預測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冰損失和海平面上升至關重要。」
雖然計算機模擬使我們能夠從氣候變化情景中做出預測,但衛星測量提供了表面上的證據,而不是確鑿的證據。」
"我們的項目是國際合作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冰島大學冰河學教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主要作者古斯芬納說:
"IMBE小組對格陵蘭島冰雪損失的協調估計對IPCC來說是及時的。他們的衛星觀測表明,自從觀測開始以來,格陵蘭島的熔化和冰排放都增加了。
"冰島冰蓋在過去兩年的冰雪損失中也有類似的減少,但去年夏天這裡非常暖和,造成了更高的損失。」
「保持大冰蓋的監測是非常重要的,以了解它們每年提高海平面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