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之後,嚴寒已至。
小寒,正如北宋松谷道人筆下那般:
「江雨濛濛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作為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
也同樣預示著這個冬天,
即將迎來一年中,
最寒冷的一段時光。
01
— 寒氣甚囂 溫水煮茶 —
民間有俗語:「大寒小寒,冷成冰團」。
小寒本代表著北方的冷空氣南下,預示著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即將來臨,但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候觀察記錄,不少北方地區也有著「小寒勝大寒」的說法。
因此,「小寒」的到來,已經不僅僅只是一種「信號」了,而是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凜冬已至」。
似乎整個世界都被窗外的寒風或是飛雪封住,但也正是因這寒流凜冽,給了無數愛茶之人溫水、煮茶、品茗的絕佳空間。
對於普洱茶來說,無論是寄託了對於來年美好嚮往的「牛轉錢坤」紀念餅,還是能將「布朗味」煮至剛剛好的「布朗陳香磚」,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寒冬裡,那一壺永遠沸騰的茶,和不斷升騰的茶香暖意。
或是一人獨酌,隨著升騰而起的茶香神遊八方;或是三五好友為爐而坐,伴著魚眼大小的沸茶共敘茶緣,皆是這漫漫寒冬裡一股特殊的暖流,可暖心肺,亦可溫舊情。
02
— 以茶會友 樂在其中 —
宋代杜耒的《寒夜》有云:「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老友相訪,便備好爐火,以好茶相待;而好友的到來,也給自己這間陋室增添了一絲暖意。正如被寒意封住的尋常窗外,有了梅花綻放,冬便不再尋常。
摯友間的祝福,如「牛年將至,祝來年牛轉乾坤、萬事順利」這類的「言語」,反而會破壞這份「無言」的美妙之意,而寒冬裡升騰而出的那絲茶香,則是一種更好的媒介。
03
— 以詩作伴 獨而不孤 —
我們如今的時代,是一個生活節奏愈發加快的時代。但是生活仍舊需要講究一個「輕、重、緩、急」。
而恰恰好,我們的文明,既是茶的文明,也是詩的國度。這天寒地凍,讀詩、品茗,也不失為一個讓我們放慢腳步的好方法。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這是唐代鄭愚先生獨飲時的即興之言,也同樣是其對於茶中風味、生活之法的獨特見解。
一人獨飲,或是煮、或是泡,熟茶都更為合適。一口布朗味,醇滑、厚重是對於光陰的沉澱,那勁爽、凜冽之感,是對生活不屈的挑戰。
冬日帶寒,寒中伴友,好友是溫度。
詩中是茶,茶中是味,味中是生活。
正如這小寒時節,一壺茶,或是以茶會友,或是以詩相伴獨飲獨酌,都是這凌冽寒冬裡一股獨特的暖流,夠觀、夠聞,也夠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