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11時23分
迎來小寒
標誌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了
《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烈》
作者丨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
雖然小雪、大雪節氣是因雪而得名,但小寒反倒是天最冷、雪最多的節氣。
小寒時節,日照和降水,都開始觸底反彈,而且是強力反彈。氣溫卻還在繼續觸底,風也變得更狂躁了。
小寒的天氣,按照陶淵明的說法是:「悽悽歲暮風,翳翳(yì,晦暗)經日雪」。
風雪交加,幾乎是一種常態。即使大白天,也是天色晦暗,「荊扉晝常閉」,人們只能整天躲藏在屋子裡,「邈與世相絕」,讓自己「閉關」,完全與世隔絕。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詩意的田園生活,也是有時令前提的。隆冬時節的田園,不復清雅,只有悽寒。往往是「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慄(bì lì,古代樂器),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寒風嘶吼,籬笆發出樂器的聲音。人蜷縮在屋子裡,如同冬夜露宿街頭一般。腦補這樣的情景,我們就能夠理解古人為什麼苦寒,為什麼數九,數著日子盼望著冬去春來了。
從前北方人把生活之美滿,形容為「老婆孩子熱炕頭」,躲在屋裡「貓冬」,盤坐在炕上「嘮嗑」,幾乎是東北人冬季之日常。
小寒、大寒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節,「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它們倆最冷,這毫無爭議。那小寒和大寒節氣相比,哪個更冷呢?
似乎可以顧名思義,古人已經用名字為它們分出了大小,大寒最冷,小寒次之。
但諺語表達了人們的生活體驗:「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感覺小寒經常比大寒更冷。
按照現代氣象的觀測數據,全國多數地區、多數年份,還是小寒更勝一籌,雖然它叫「小」寒。
問題來了,既然小寒比大寒還冷,那為什麼還叫小寒呢?是不是古人給弄錯了呢?關於這個問題,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古人描述寒冷的程度,因為沒有氣溫這種精確量化的方式,只能另闢蹊徑。要左看看、右看看,冰層是不是更厚了、更硬了,所謂「冰方盛,水澤腹堅」。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地凍」需要一個由上而下的漸進過程,比氣溫的下降要緩慢許多。
我們衡量寒冷,是依據氣溫高低,小寒時天寒最甚,所以說小寒最冷。古人衡量寒冷,是依據冰層厚薄,大寒時地凍最堅,所以說大寒最冷。
第二,古人界定寒冷程度,也基於人的主觀感受。小寒時,天氣雖然很冷,但人們的耐受力尚可,不覺得已冷到極處。等熬到大寒時,即使氣溫沒有變得更低,人已被寒冷折磨得力倦神疲,可能反而會覺得大寒更冷一些。所以在古人眼中,大寒之寒,更看重的是累積效應。
第三,古人信奉「物極而反」的理念,夏季只要開始轉涼,就是秋;冬季只要開始回暖,就是春。兩個極致季節,巔峰總是在最後。夏季是由小暑到大暑,冬季是由小寒到大寒。所以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獲得了大寒的名號,而最冷的節氣只能屈尊地被稱為小寒了。
所以判定小寒大寒誰更寒,未必是古人存在謬誤,而主要是衡量寒冷的古今視角有所不同而已。
另外,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二十四節氣開始萌芽和創立的先秦時期,中原地區可能確實大寒比小寒更冷。當然,這只是缺乏史料依據、為古人自圓其說的一種猜測而已。
綜上所述,最寒冷的節氣是小寒!
小寒一候「雁北鄉」,「鄉」乃趨向之意,或許只是超前感知時令變化的大雁,開始念及自己的北方度夏地,是天寒之時的「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二候「鵲始巢」,小寒時節喜鵲銜草築巢,準備孵育後代。明代《農政全書》記載,「鵲巢低,主水;高,主旱。俗傳鵲意既預知水,則云:終不使我沒殺,故意愈低。既預知旱,則云:終不使曬殺,故意愈高。」翻譯一番就是,喜鵲如果預感到今年可能澇,就故意把巢築得低,心裡說:你還能淹死我?如果它預感到今年旱,就故意把巢築得高,心裡說:你還能曬死我?這段描述讓人覺得,喜鵲是既極具靈性又極具個性的動物。
三候「雉始雊(gòu)」,是整個冬季唯一的「鳥語」。古人認為,雉雞是感受到陽氣之萌生而發聲的。寒陰至極,春天還會遠嗎?
宋英傑趣解小寒三候物語
小寒·吟苦寒
此景只應天上有,此詩無雪不傳神,此情可待成追憶。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南鄉子·冬夜
宋·黃升
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悽清。只有霜華伴月明。
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長相思·山一程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望 梅
宋·無名氏
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烈。信早梅、偏佔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時有香來,望明豔、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仙姿更誰並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籠月。且大家、留倚闌幹,對綠醑(xǔ,美酒)飛觥,錦箋吟閱。桃李繁華,奈比此、芬芳俱別。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條謾折。
小寒·話民俗
風花雪月是景,一日三餐成詩。
踏 雪 尋 梅
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寒冬臘梅,殘雪金陽,成冬日一番奇趣景象。此花的開放,也許是為了給蟄居的人們一個出走的理由。小寒時節,民間多有賞梅風俗,賞心悅目,風雅之致。
圍 爐 解 饞
到了小寒,江蘇一些地方會煮菜飯吃。廣東一些地方的傳統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飯。「小寒」是進補最佳時節,應多吃些禦寒食物,如紅棗、蘿蔔、橘子、牛肉、雞肉等。天寒地凍之時,一家人圍坐一起,沏一壺好茶,燉一桌暖食,圍爐談笑,好不愜意!
冬 練 三 九
本周,將有兩股冷空氣「接力」影響我國,其中1月6日至8日的冷空氣較強,中東部大部氣溫將轉為明顯偏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老體弱者,應格外注意防寒保暖。平時還要適當鍛鍊,保持樂觀暢達的心緒,靜神少慮,身心愉悅,方可笑傲長冬。
來源:網信滄州
原標題:《【今日小寒】一年最冷的日子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