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什麼意思?本年度什麼時候最冷?
光陰似箭,明天就是小寒節氣。小寒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節氣,是冬季第五節氣。冷是指寒冷,小冷是指天氣已經變冷,但還沒有達到極點。鄉下有很多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那句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它的意思是什麼?這一年何時最冷?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間時間最長的日子,從冬至節氣開始,白天時間會慢慢延長,夜間時間會慢慢縮短,按照慣例,在冬至之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溫度也會逐漸升高,因此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但事實並非如此,冬至的天氣並非最冷,而是在小寒與大寒之間。那是因為雖然北半球在冬至之後會增加光照時間,但太陽的直射點仍然在南半球,因此北半球的熱量仍然處於散失狀態,因此小寒就成了一年中最冷的兩節。
鄉下人說「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意思是雖然小寒節氣時天氣已經很冷了,但還沒有到一年四季中最冷的時候,一年四季中最冷的時候在三九天。在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裡,三九是從冬至後的第一個壬日開始的,也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冬至逢壬日,數九寒冬」,以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9天為一九,第二個9天為二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結束,共共81天。人們常說「三九冷,三伏熱」,因為小寒節氣是冬至之後的第一個節氣,每一個節氣之間相差15天,按此方法計算,要數九九,此時小寒節氣在一九到二九之間,並非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才有「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的說法。
除在農村有「冬至逢壬寅初九」之說外,還有「提冬初九」之說,意即從冬至那天起,就是初九,若按此法計算,小寒時節在二九至三九之間,若按此法,小寒時節比大寒時節還要冷。實際上在北方,小寒節氣確實比大寒節氣要冷些,在農村也有「小寒勝大寒,不稀罕」的說法,意思是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冷,這並不奇怪。
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南北跨度大,氣候差異也很明顯,許多節氣俗語都是根據當地的天氣特點總結而成的,因此這句「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更適合南方地區。由於在北方,小寒節氣常比大寒節氣稍冷些,大寒節氣時地溫已逐漸升高,氣溫也慢慢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