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蒼南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選舉產生了蒼南縣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他們分別是:縣長鄭建忠,常務副縣長白洪楞,副縣長肖劍、徐順和、李上清、葉信迪、曾迎玲。
會後舉行新一屆縣政府領導班子媒體見面會,新當選的縣長鄭建忠代表縣政府領導班子發表重要講話,接著領導班子成員圍繞「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現場解答媒體提問。
鄭建忠透露,今後五年既是蒼南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的攻堅期,更是建設浙江美麗南大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本屆領導班子將擔當起蒼南改革發展穩定的歷史重任,按照縣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所確定的目標任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夙夜在公、奮勇拼搏,為加快建設浙江美麗南大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關鍵詞 蒼南鐵軍
記者:請問蒼南縣今後有哪些具體的措施強化從嚴治政,轉變行政作風打造鐵軍,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鄭建忠:蒼南轉型發展、加快發展的新徵程已經開啟,蒼南廣大幹部和社會各界充滿期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提出了強化「為民執政、依法行政、從嚴治政、高效理政、廉潔從政」的「實幹」政府建設目標。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工作落實責任捆綁機制,強化常態督查機制和責任倒查問責機制,重拳治理「庸懶散慢」,堅決打通「中梗阻」,嚴厲查處「慢作為、不作為」,全力打造一支「絕對忠誠、敢於擔當、乾淨廉潔、充滿活力」的蒼南鐵軍。
關鍵詞 大拆大整
記者:2017年是溫州市大拆大整大顯成效的一年,也是蒼南城市發展、環境改善的最好機會。我們看到今年蒼南自我增壓,計劃確保完成城中村改造30個5000戶以上。請問這樣自我增壓的自信來自哪裡?我們以什麼樣的工作機制去保障目標的實現?
白洪楞: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蒼南全力推進「大拆大整」,拆除各類違建101.4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拆除房屋3136間,整治「四無」生產經營單位1.5萬家,可以說是初見成效,讓大家看到了蒼南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今年我們把城中村改造作為大拆大整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是思想高度統一。全縣上下已經形成「大拆大發展、小拆小發展」的一致認識,大拆大整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必由之路,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改善城市管理的一把利劍。二是切合蒼南發展實際。針對整村舊村改造,縣委縣政府多次集體實地調查研究,根據下一步蒼南城市化發展的重點區塊,安排30個城中村改造的目標任務,其中靈溪、龍港要各完成10個村的任務。三是進一步強化推進機制。下一步,我們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建立縣級領導包幹聯繫、每周工作例會、每月專題分析、每月督查通報、考核獎優罰劣等工作制度,採取「一個整村、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辦法加以推進,形成上下互動、有效協調、多方合力、整體推進的工作體系,確保打贏這場硬仗。
關鍵詞 產業轉型
記者:蒼南要打造溫州大都市區第一副中心,新的一年,蒼南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鄭建忠:蒼南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基礎和空間平臺優勢,並形成了以蒼南工業園區和龍港新城為核心,靈溪、龍港、金鄉、錢庫、宜山、望裡等6個鄉鎮產業園為載體,多個特色小鎮(臺商小鎮、綠能小鎮等)為補充的產業平臺體系。今後,我們將依託這個產業平臺體系,堅持「積極修復傳統動能」和「發展壯大新動能」兩手一起抓,全力構築具有蒼南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是要化解一批企業「兩鏈」風險。通過政府、企業、銀行的共同努力,幫助主營業務好、發展潛力大的風險企業渡過難關。二是培育一批領軍型、高成長型企業。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對領軍企業、高成長型企業在政策、資金、服務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形成蒼南實體經濟的品牌和標杆。三是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園。加快滷製品、化工、印染、針織等重點小微園建設,不斷完善小微園的建設模式,通過引入第三方市場開發建設小微園,提升小微園的整體功能和品質。通過3—5年努力,爭取新入駐小微企業1000家,規上企業新增100家,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四是打造一批產業創新園。鼓勵和支持「加速器」、「孵化器」、「電商園」等創業平臺創建,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大的平臺和空間。五是回歸一批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充分發揮在外蒼南人的優勢,積極促成總部回歸、產業回歸、資本回歸、貿易回歸,引進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好項目、大項目。
關鍵詞 對臺合作
記者:去年蒼南深入開展對臺經貿合作,成功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霞關港國家更加開放管理措施試點口岸,對臺經貿工作全省領先。能否介紹一下蒼南在開展對臺經貿合作上有哪些亮點,取得了哪些經驗,下一步有何規劃?
鄭建忠:蒼南成立全省首個浙臺經貿合作區以來,緊緊圍繞「雙海雙區」戰略,積極先行先試,努力探索創新,對臺合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共引進臺資項目45個,總投資約36億元,實際利用臺資約5.5億元,在全省浙臺經貿合作區考核中連續排名第一。下一步,我縣將緊緊圍繞「1+5」目標定位,全力打造浙江「接閩連臺先行區」的內容,一是加快項目招引。依託全省首個駐臺招商聯絡處,進一步創新招商模式,開展資金、技術、理念等全方位對臺合作,加快現代農業、養老照護、醫療健檢、幼兒教育等項目的引進和建設。二是打造臺商小鎮。以臺灣風情街區、臺灣產業園等項目為重點,全力推進臺商小鎮建設,全年投資額要超過10億元。三是提供完善服務。積極落實對臺招商優惠政策,做好已落地和對接項目的跟蹤服務,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務。
關鍵詞 龍港城鎮化
記者:政府報告中提到,在過去的五年,龍港成功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完成大部門制改革,新型設市模式探索取得重大進展。龍港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後,取得了哪些進展?
鄭建忠:2014年12月29日,龍港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兩年多來,在上級部門和專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是完成大部門制改革,將縣派駐的18個部門下放給龍港管理,與龍港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整合為15個大部門,原需到多個部門辦理的事項,現在到一個部門就可以辦理。二是建立扁平化「市管社區」體制,將原17個社區整合成立14個新型社區,建立「市管社區」的體制和「多網合一、併網運行」的「一張網」基層治理網絡。三是下放縣級權限,將第一批1575項縣級權限事項下放給龍港鎮,啟用2號審批專用章。原來要到縣裡辦的事項,通過放權和審批事項集中,在龍港就可以辦理。總的來說,龍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對推進龍港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帶來極大的便利,為打造龍港城市「升級版」,再創龍港輝煌提供了路徑保障。
商報記者 夏曉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