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危急時刻能救命!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2020-12-13 四川在線

發布第一批「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醫院

第一批地圖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

>西部戰區總醫院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天府院區)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

>核工業四一六醫院

>航空工業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

>成飛醫院

>新華醫院

>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

>新都區人民醫院

>青白江區人民醫院

>天府新區醫院

>大邑縣人民醫院

>崇州市人民醫院

>都江堰市醫療中心

>簡陽市人民醫院

>彭州市人民醫院

>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

>雙流區中醫醫院

>邛崍市醫療中心

>新津區人民醫院

>蒲江縣人民醫院

>郫都區人民醫院

>溫江區人民醫院

預/防

《2019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指出,以下10項危險因素與我國94.3%的卒中發生有關: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吸菸、飲酒、飲食、超重或肥胖、體力活動不足、心理因素。其他因素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偏頭痛、妊娠和產褥、毒品、腫瘤等。

國內外的防控經驗都證實腦卒中「可防可控」。腦卒中的預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為主要內容,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為應注意: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減少攝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調油,每天飲水要充足。2.酌情量力運動,以大肌肉群參與的有氧耐力運動為主,如健走、慢跑、遊泳、太極拳等,活動量一般應達到中等強度。防止過度勞累、用力過猛。3.克服不良嗜好,如吸菸、過量飲酒、久坐等。4.注意氣候變化,保持情緒平穩。5.老年人應防止過快改變體位,避免便秘。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現問題早診早治。

急/救

雖然腦卒中的發病很突然,但如果仔細觀察,也可以發現發病的危險信號。突然出現下列情況,即便症狀很快消失,市民也應及時就醫:肢體麻木或者乏力(特別是出現在身體的一側);言語不清或者言語理解困難;單眼或者雙眼視物困難,或者視物重影;行走困難或者平衡失調;眩暈;無原因劇烈頭痛。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專家提醒,一些行為的異常其實也可能是發病訊號,例如炒菜不放鹽、打麻將亂出牌、胡言亂語、頭暈、肢體乏力無力等等,千萬不要隨便誤作其他疾病隨意處置。

時間對於這類患者來說尤其重要,儘量不要浪費。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柳華主任說,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黃金搶救時間為6小時內靜脈溶栓和取栓,最新研究提示發病24小時內,個別病例仍然可施行取栓手術。針對卒中病人沒有特殊的自救措施,因此發病後應當以最快速度選擇有資質、有能力,特別是建設有卒中中心的醫院進行救治。

12月5日,「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成立的「成都市腦卒中專科聯盟」同期成立,首批48家醫院自願申請加入。聯盟成立後,將發揮牽頭單位和各協作單位的學科優勢,共同助力健全和推廣卒中的規範診療。

國家先行

建立腦卒中急救體系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包括出血性中風(腦溢血)和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後,每延遲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且致殘風險增加。早期進行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腦卒中發生後的病死率和殘疾率,提高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獲益具有極強的時間依賴性,溶栓需要在4.5小時內實施,取栓需要在6~24小時內進行,但目前我國真正能在4.5小時內接受規範治療的卒中患者僅2%左右。

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秘書處巢葆華處長表示,建立腦卒中急救體系,是降低腦卒中病死率和殘疾率的有效方法,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腦卒中現代化防控水平的重要體現。解決卒中救治院前延誤問題,需要衛生行政部門的組織協調、院前急救系統及醫療機構的積極配合,做到整合區域醫療資源,構建區域卒中急救地圖網絡,才能有效縮短患者從發病到獲得救治的時間,使患者真正受益。

自2017年6月起,國家腦防委即成立了「國家卒中急救地圖工作委員會」,啟動了「中國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工作。截至目前,中國卒中急救地圖平臺已有140餘個城市發布了卒中急救地圖,1500餘家醫療機構成為中國卒中急救地圖醫院。

成都速度

靜脈溶栓DNT時間

縮短近半

保障卒中患者的高質量診療,成都也在行動。在成都市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先後成立了成都市神經內科質控中心、成都市腦卒中診療領導小組及工作組,全面統籌推進相關工作的發展進程。發展至今,全市已成立13個神經質控分中心,並在40餘家醫院建立了院內腦卒中診療管理工作小組。

「經過發展,我們在卒中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成都市衛健委副主任何曉表示,對於卒中患者的診療,全市多家醫院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搶救及康復等相關學科資源和力量,實現了多學科融合發展。2020年全市新增20家開展溶栓技術的醫院,截至目前,成都市擁有經國家衛健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7家,其中示範防治中心2家,極大提高了對成都腦血管疾病的防控和救治能力。靜脈溶栓DNT時間從2018年前平均100分鐘,逐步縮短到目前的55分鐘。此外,2020年全市靜脈溶栓數量預計超過2000例,比2019年增加25%。

成都力度

打造覆蓋全市的

卒中保護網

作為四川省九大區域醫療中心之一、成都市級公立醫院「排頭兵」、成都市神經內科質控中心掛靠單位的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近年來也在卒中患者防治問題上持續發力。

如何減少患者在治療中的延誤,是腦卒中診治的重中之重。「梳理流程、整合力量,是保障患者的重要支撐。」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程弓表示,目前醫院已獲批為國家腦防委授牌的高級卒中中心,成立了以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為主體,聯合院前急救、急診、影像、檢驗、信息等學科以及神經重症監護病區、卒中病房、腦心健康管理等腦卒中防治團隊的卒中綜合救治團隊,開闢了「7×24小時」的卒中綠色救治通道。至目前,靜脈溶栓DNT中位數為33分鐘,最短15分鐘,並帶領全市進行卒中綠通流程改進。

2020年5月22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正式向成都市衛健委提出成為「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牽頭醫院」的申請。9月5日,成都市衛健委發布《開展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醫院創建活動的通知》,並組織對全市二、三級醫院的卒中急救資源,包括設施設備、技術能力、完成開展量等進行摸底調查,收到近50家卒中急救地圖醫院申報資料,最終經市衛健委審核批覆同意33家醫院成為首批腦卒中急救地圖醫院。

何曉表示,成都卒中急救地圖的發布,將有助於打造「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形成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將卒中病人在最短時間內送達有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規範化救治。同時,將進一步推動卒中中心綠色通道建設和區域網絡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真正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區域一體化卒中救治網絡。

攜手發展

共促區域

同質化優質診療

「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上,「成都市腦卒中專科聯盟」同時成立,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首批吸引48家醫院自願申請加入。

「希望通過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實現患者家門口享受優質診療的終極目的。」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徐俊波表示,卒中專科聯盟成立以後,將致力於激發牽頭單位、協作單位各自有用的學科優勢,健全和推廣卒中的規範診療,促進醫療流程標準化和質量同質化。通過學科資源和上下級醫療轉診的整合,在分級診療、疾病防治、人才培養、學術交流、臨床研究、醫療質量等方面取得更多進步,進而實現區域卒中救治能力的高質量提升。

高發:

每6秒鐘有人發病

每6秒卒中人群死亡1人

國家腦防委發布的《2019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表明,中國人群總體卒中終生發病風險為39.9%,位居首位。中國40~74歲居民首次卒中標化發病率平均每年增長8.3%;年齡≥40(歲)居民卒中標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推算年齡≥40歲居民卒中現患人數1318萬,每年190餘萬人因卒中死亡。卒中也是國人疾病所致壽命損失年的第一位病因,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我國卒中疾病負擔有爆發式增長態勢,推測2030年我國腦血管病事件發生率將較2010年升高約50%。

【年輕化】

據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收診數據顯示,中青年患者比例從2013年的31%,上升至2018年的41%。

中年發病提升原因:中年人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運動不足,腦卒中風險更為集中;中年人血脂異常和超重肥胖的檢出率趨向老年化,且中年男性的吸菸率遠高於老年人。

低齡化趨勢提升:不良生活方式是低齡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如吸菸、喝酒、熬夜、二手菸等。

【男性居多 女性增加】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數據顯示,總體腦梗死男性多於女性,2013年佔64%,至2018年已佔70%。原因:男性吸菸、血脂異常、高血壓、明顯超重與肥胖等問題,都是排在卒中人群主要危險因素前幾位。

中年卒中女性有增加趨勢,從2013年的23%,上升至2018年的30%。原因:女性吸菸增加、不良生活方式、社會角色改變(壓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相關焦點

  • 關鍵時刻能救命!廣州23家醫院加入「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
    會議上發布了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全省共有168家醫院為地圖成員,其中包括23家廣州市內醫院。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近年來,廣東省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和卒中急救地圖建設。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11月27日,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
  • 危急時刻,知道這些可以救命
    雖然科室並不接診兒童,但窒息這種危急情況容不得推脫。匆忙接過小孩一看,已經全身發紫,身子也稍發涼,頸動脈搏動消失,呼吸也已停止。問家長卡住多久了,回答大概20分鐘。帶急診的老師不禁搖了搖頭,嘆著氣對家長說這孩子沒救了。母親一下子就攤在了地上,抱著孩子愣了幾秒後,哇哇地大哭了起來。那絕望的哭聲任誰聽了都會心生悲戚。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一鍵查附近權威醫院,爭取急救黃金1小時
    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召開,會上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致力於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截至目前,廣東省通過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60家,位於20個地級市,高級卒中中心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積極推動腦卒中規範化診療管理,從頂層制度設計和管理層面加強約束和保障,構建了腦卒中診療管理體系,成立了省級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並從推進腦卒中綜合防治工作、強化急救急診體系建設、提升腦卒中救治醫療服務能力、推進卒中中心建設、開展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完善腦卒中綜合診療管理模式、加強專業人員培訓等七大方面開展各項工作。
  • 廣東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186家醫院打造「1小時急救圈」
    郭夢媛   中新網廣州11月28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8日發布消息稱,該省發布卒中急救地圖,186家醫院構建卒中急救「1小時急救圈」。
  • 危急時刻幸好有他們 海口這些人的舉動很暖心
    南國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 孫春麗 文/圖)「救命呀,救命……」5月28日下午18時許,海口暴雨傾盆,多處路段被淹。在西秀綠洲小區北側的長盛東一路,一輛豐田轎車在水中拋錨,積水區淹沒三分之二的車身。女司機聲嘶力竭喊救命雨越下越大,積水漲得也越來越快,在水中央,車裡一名女司機想開門逃生卻打不開車門,只能拼命喊「救命」。
  • 廣東省卒中地圖發布 186家卒中中心構建1小時急救圈
    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出席並致辭。近年來,廣東省精準對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和卒中急救地圖建設。省政府高度重視,啟動粵東西北地區市級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給予河源、汕尾、潮州、揭陽、雲浮等五個地市各1.5億元資金支持,重點推進五大中心建設,有力推動當地卒中中心工作開展。
  • 6大急救知識記心裡,關鍵時刻能救命!現在知道還不算遲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隨時都在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生命安全,一定要對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有所了解。不這不僅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是一種安全保障,在必要時也能夠給他人提供幫助,防止悲劇的發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吧。
  • 關鍵時刻能救命……
    你發出求助後,手機還會自動通知你的緊急聯繫人(就是醫療急救卡裡的緊急聯繫人設置好之後,一旦你發出緊急通知,不僅能聯繫警察,你的緊急聯繫人在自己的手機上也能看到你發出求救的位置消息。
  • AED科普隨處學 心臟急救誰都不是旁觀者
    ▲成都、福州移動電視播放央視新聞「急救知識科普」公益宣傳視頻。了解心臟急救的最好方法CPR——人工心肺復甦認識國際公認的「救命神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學習「黃金四分鐘」救命術>按照正確步驟模擬操作你以為這只是一個人的急救課其實通過公交、地鐵、機場內的屏幕大家都能看到這堂公眾急救課!!!
  • 刷屏的"地震預警神器"到底能不能救命?-刷屏,地震預警神器,救命...
    從17日晚地震發生後,災情進展時刻牽動著民眾的心。在大家祈願平安的同時,關於「地震預警」的視頻和圖片也刷爆了朋友圈。宜賓提前10秒收到預警信號,成都提前61秒就收到預警信號。彈窗提醒↓↓↓獲得無數網友的好評,很多人表示,太厲害了,關鍵時刻這真能救命。
  • 26歲小夥突發腦梗,危急時刻,同事一個動作挽救了生命
    同事見狀,立刻撥打120急救,將其送醫。被送到醫院時,已經陷入了昏迷,醫生檢查後,發現是突發腦出血,情況十分危急,慶幸的是,送醫的及時,如果時間再晚一點,後果將不堪設想。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簡單來說,腦血管就像水管,要麼堵了,要麼裂了。「堵了」是缺血性腦卒中(腦梗)!「裂了」是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
  • 快收藏,2020年新版地圖來了!
    快收藏,2020年新版地圖來了! 8月29日自然資源部發布
  • 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在校園的某個地方,突然多出來許多神秘的小綠盒子,裡面裝的是救命神器AED。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這批次AED於7月18日全面安裝完工,205臺AED順利入駐深圳69家寄宿制高中校園。
  • 孩子脫落的乳牙不能扔,關鍵時刻能「救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可不要小瞧這個幹細胞,這可是被稱為「萬能細胞」,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非常神奇,可以轉化為人體的各種細胞,在關鍵時候是能夠救命的。 因此「孩子脫落的乳牙不能扔,關鍵時刻能救命」這樣的說法就流傳了出來,搞得家長蠢蠢欲動,開始收集孩子的乳牙。
  •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地震小常識順口溜 關鍵時刻能救命!
    地震小常識順口溜 關鍵時刻能救命!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09-29 17:11:47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 這9個救命黑科技火了!900萬網友看完怒贊:關鍵時刻能保命!
    所以今天象君便為大家介紹些在關鍵時刻能夠救命的神器,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都能做好防護。01能戴手上的救生裝備Kingii Wearable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全球每年約有37.2萬人溺水身亡,但人類對於大海和玩水的喜愛並沒有減少,不管會不會遊泳,都想去水裡玩玩。那隨身攜帶救命裝備就必不可少啦!
  • 孕婦暈倒摔在鐵軌上,危急時刻他跳下站臺救人
    近日,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公營子鎮五家村黨支部書記趙廣山接到一個陌生人的感謝電話,通過電話,對方再三向趙廣山表示感謝,感謝他在危急時刻跳下站臺,從死神手裡救回了女兒和她肚中孩子的性命。因為這通電話,趙廣山危急時刻跳下站臺救孕婦的事情才被大家知道。